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孤芳看不休。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
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
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
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
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閒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
画工空向閒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却忆清豀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却忆清豀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秋天来到,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有新鲜的螃蟹上市了。人们觥筹交错、品味佳肴,也会吟诵古代的那些著名诗作。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林逋就在这首诗的首句,欣喜地赞美“蟹螯肥”,令人垂涎欲滴。深秋时节、景色迷人,诗人独自悠闲地泛舟西湖,船桨激起了层层波纹,诗人的心湖也是涟漪荡漾。行不多时,才子就来到了岸边的一家小酒馆,美美地喝了几盅,然后又登上小舟,返回孤山的居所。船儿在水面上下沉浮,却惊动了水草丛里的鱼儿,它们纷纷沉入水底,好像是为诗人让路;远处的家犬听到诗人与邻居们说话的声音,赶紧跑出柴门,殷勤地迎接主人的归来。生活在诗人看来,好像是一部童话,作者自己也只是童话故事里的一个角色。诗人心情轻松,才能细致地察觉鱼儿沉入水草;也因为他平日里与大家和睦相处,就连家犬也对他十分忠实和依恋。

  “鱼觉船行、犬酒人语”,说明此处游客稀少,环境清幽,才能产生这样生动的场景。诗人回家美美地睡了一觉,等到大梦醒来,早已是夕阳西坠、晚霞满天。诗人眺望远处,群山苍茫、寒云覆盖秋水;再回看近处,层林尽染、枫叶红了秋风。本来是极其质朴的生活,在诗人的笔端,却仿佛都成为十分精致的景象,真是令人羡慕。诗人虽然没有在作品里提及一字喜悦,可是如果才子心情郁闷、感觉悲愁,必然字字含愁、句句吐悲。但是作者却用“半带、疏分”,展现出一片朦胧和疏落的场景,委婉地抒写对大自然的热爱。如此诗情画意的西湖秋景,不仅让诗人陶醉其中,而且“却忆清豀谢太傅”。

  诗人联想到东晋的大才子谢安,“当时未解惜蓑衣”,时隔无数春秋,林逋忽然理解了谢安辞官归隐的深意,原来山水之乐,唯有幽人方可体会。诗人的洒脱令人羡慕,也使得人们思考,惬意的生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也许是坐拥金银财富,也许是怀抱红袖佳人,也许是等待来日的升职加薪。可是在诗人眼里,日子平淡、和谐圆满,就能够让他心满意足。

  林逋的这首七律充满恬淡情趣,诗人畅饮美酒、享受美味,又与水中鱼、柴扉犬和谐相处。作者喜爱崇山峻岭、爱惜夕阳丹叶,更能理解为何谢公不愿脱下“蓑衣”。虽然生活条件简陋,这位高士却心情愉悦,安贫乐道。而林逋也是向往美好的大自然,既无庙堂之志,也不愿受到喧嚣红尘的搅扰。即使每天粗茶淡饭、蓑衣斗笠,也是不慕富贵、其乐融融!

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
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252627282930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