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天津¹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译文:三月时的天津桥上,家家户户出游人手中都拿着桃李之花。
注释:¹天津:浮桥名,故址在今洛阳西南洛水上。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zhāo)¹为断肠花,暮²逐东流水。
译文:早上还是美丽的花朵,到晚上便都凋谢了,扔入了流水之中。
注释:¹朝:早晨。²暮:傍晚。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译文:洛水之中,前水与后水,古今相续而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译文:但年年在天津桥上的游客,却古今不同。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鸡鸣海色动,谒(yè)¹帝罗公侯。
译文:鸡鸣之时,天色已明,在洛阳宫中已站满了上朝的公侯权贵。
注释:¹谒:进见。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译文:月亮西落上阳宫时,余辉映着半个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译文:此时朝中众官纷纷下朝,衣冠鲜光,上耀云日。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译文: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马头上的络髻金光闪闪。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sōng)¹
译文:路上的行人纷纷退避,这些达官贵人趾高气扬的气势,直凌山岳。
注释:¹嵩丘:这里指高山。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入门上高堂,列鼎(dǐng)错珍羞¹
译文:回家之后,在高堂之上,珍馐满席。
注释:¹珍羞:珍美的肴馔。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译文:席上,美人的舞蹈引来阵阵香风,有歌女在伴着管弦唱歌。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译文:酒筵过后,便到庭中戏弄池中的鸳鸯。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译文:他们日夜行乐而不知疲,自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千载不变。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qiān)¹
译文:但是,功成不退,自古以来就多有悲惨的下场。
注释:¹愆尤:罪过,灾祸。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译文:如秦朝李斯,官居丞相,尚落得车裂咸阳的下场,空自叹息不能重过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的生活。晋朝的石崇,因宠妾绿珠之故,与权贵结成怨仇,而破家灭身。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何如鸱(chī)夷子¹,散发棹(zhào)(piān)舟。
译文:哪如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功成身退,自称鸱夷子皮,翩然乘一叶之扁丹,逍遥于江湖。
注释:¹鸱夷子:典故名,典出源《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鸱夷子”即鸱夷子皮 。范蠡是越国的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鸱夷子 ”
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
少年不得意,落拓(tuò)¹无安居。
译文:少年时期人生不得意,落魄流徙不曾安居。
注释:¹落拓:即落魄。此用《史记》郦生的典故:郦生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¹
译文:胸有大志一心追随任公子,大钩巨缁钓那吞舟大鱼。
注释:¹吞舟鱼:形容鱼大。此指心有大志。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译文:无奈之间经常痛饮逐景而游,壮心不存、功名不就,都疏远而去。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兰生谷底人不锄¹,云在高山空卷舒。
译文:兰生谷底人不识人不锄,云在高山空翻卷空舒展。
注释:¹“兰生”句:《三国志·周群传》:“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译文:突然有名,天子派驰马来迎,如同赤车骋蜀道去接司马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yán)¹一解四海春。
译文:迈步朝廷走进九重高门谒见见圣上,龙颜笑开令我顿觉四海如春。
注释:¹龙颜:借指帝王。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tóng)¹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²
译文:宫中彤庭四下里高呼万岁,拜贺圣明主上收揽沉沦不显的英才。
注释:¹彤庭:汉皇宫以朱色漆中庭,故称。²沉沦:沦落之人。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翰林¹秉笔回英眄(miǎn)²,麟阁³(zhēng)(róng)谁可见?
译文:我在翰林院挥笔引来皇上的目光,峥嵘的麒麟阁上谁能见到我呢!
注释:¹翰林:此李白自指翰林供奉的经历。²英眄:皇帝的顾望。³麟阁:汉宣帝时有麒麟阁,为图绘功臣之所。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luán)殿¹。
译文:蒙承圣恩举步进入银台门,持笔著书独自待在金銮殿。
注释:¹金銮殿:大明宫紫宸殿北曰蓬莱殿,其西曰还周殿,还周西北曰金銮殿。蓬莱殿西龙首山支陇起平地,上有殿名金銮殿,殿旁坡名金銮坡。
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
龙驹(jū)雕镫(dèng)白玉鞍,象床绮食¹黄金盘。
译文:乘龙驹雕蹬跨上白玉鞍,享受象床绮食面对黄金盘。
注释:¹绮食:一作“绮席”,盛美的筵席。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译文:以前讥笑我微贱的那些人,现在都来拜见请求交友同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chóu)¹相知几人在?
译文:可我一旦以病辞京漫游江海,往昔那些人谁还与我相识相好?
注释:¹畴昔:往日,从前。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
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
译文:前门作揖软绝,后门索性硬拒,结交之人一一变了面孔。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译文:最喜欢您心如山岳终不改变,真想随您不管去作什么。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¹
译文:我亦想借您梦得“池塘生春草”的佳句,使我登楼之诗身价百倍。
注释:¹“梦得”二句:此以灵运与惠连喻己与之遥。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别后遥传临海¹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译文:相别之后我要像灵运遥寄惠连诗作一般寄诗给您,还有些人也会有和作的。
注释:¹临海:即今台州。羊、何:即泰山羊璿之、东海何长瑜,与谢灵运、谢惠连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¹
译文:东平相阮籍与南平太守的您,古今都可郁喜爱饮酒的步兵校尉。
注释:¹“东平”二句:此以阮籍比李之遥。李之遥为南平太守;阮籍曾任东平相,称阮步兵。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¹
译文:您和阮籍都是从心眼里爱好美酒才去作那个官,并不是看重恋眷职务啊。
注释:¹专城: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
(zhé)官桃源¹去,寻花几处行?
译文:如今因酒而谪官去到武陵桃源,寻花寻竹行了几处地方?
注释:¹桃源:在武陵,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
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秦人¹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译文:桃花源中的秦人有如旧识,定会出门笑脸相迎。
注释:¹秦人:《桃花源记》载,内中之人自称是秦时人,避秦末之乱才进入桃花源中。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共同主题是赞美从弟李之遥,而讽刺势利小人,从而反映出世道交恶,贤者被弃,佞臣得势,道德友情沦丧,一切均以势利为轴心和转移。李白身受其害,故借赠诗抒感概。第一首诗写完之后,犹未尽意,故又以第二首补足之。两首诗呈现出不同的描写重点,然而又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完整艺术整体。

  第一首基本是以七言为主的古体诗,全诗三十二句,可分三个大段落。

  第一段共八句,又可分为两个层次。诗开端的五言四句为第一个层次,直叙少年不得意,潦倒而无安居生活之业。愿意追随古代任公子之后,投钓东海,钓得能吞进舟船的巨鱼,以饱天下之人,而不作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任公子是《芪子》一书中所引用的寓言人物:任公子作大钩巨缁,五十辖以为饵,蹉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饱)若鱼者。这四句五字句,一气贯下,借用郦生与任公子的两个典,说明自己志在济世任侠,然而却失意落魄。因而欲步任公子后尘,鄙弃名利,听任自然,相信自己会得到预想的结果。创主唐代的任氏之风俗。这就使李白少年时的形象与精神,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暗含着理想与志向同社会现实的矛盾,坚持理想志向,而绝不作势利小人,保持淳美的人性本色。体现着世不容己,己也弃世。他在《古风》(其十三)诗中也表现了与此相似思想:“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暗示出失意落魄的主客观的原因,矛盾的双向性。接着诗人运用七言四句,由前面五言句式的音节短促与凝重,而转为音节舒缓与和平,抒写失意后的生活和行为。经常是饮酒抒忧,追逐徜徉,名山胜水,追求天真的人性美。从此逐渐使壮心与功名相分疏。这正像美好的兰花生在山谷中而不会遭人锄掉一样,保持着它的自然美;又正如围绕高山上端的白云,自由地翻卷与铺张。这四句是写入长安前的生活,暗示出以隐求仕,而不汲汲于功名。追求的是人性自由、适意生活的清真美,从名胜山水风景中吸取美的力量。兰生谷底是反用《三国志·蜀志·周群传》中“芳兰生门,不得不锄”的典故,暗示出在朝廷,权贵是容不得贤人君子的。兰花是比况贤人君子的。例如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描写,比托贤人君子。贤人君子只有在山乡水国才有自己生存的天地,自由的王国。总之这八句诗是李白的自画像,自抒心志,真率自然,发自肺腑。为少年以后与入长安之前的李白作了评介,形神欲出。

  全诗的第二段是从“汉家天子驰驷马”至“象床绮席黄金盘”,共十二句,每六句分为一小节,又为一层意思。这段诗的前六句是写李白被征召入京与谒见唐玄宗的隆重盛况。汉家天子是代指唐家天子唐玄宗,派御用的高车四马,像当年汉武帝迎接从蜀地来的司马相如一样,迎接李白。李白进入九重宫门,于金殿上拜谒当今圣君皇帝。皇帝龙颜笑逐颜开,天下人就像沐浴春风一样,受到皇恩的抚育。金殿里左右站班的大臣都高呼万岁,叩拜皇帝、祝贺皇帝征召了一位隐逸失意的贤材。这六句诗是铺陈叙述,但又重点突出,突出皇帝的重视。以赤车驷马相迎,龙颜高兴,群臣高呼万岁等细节,渲染气氛,烘托自己的形象的高贵,超卓拔群,荣耀至极。然而这仅是谒见初的情景。接着诗人又用六句,描绘自己供奉翰林的情景,皇帝垂青,自己大展英才。自己供奉宫内翰林院,执笔草拟皇帝的诏书,受到皇帝的不时注目,焕发出赏识的眼光。宫内藏书的麒麟秘阁威严高峻,自己在这皇帝秘阁中读书,接受皇帝询问,没有谁可以得到这种荣誉,恐怕连看到这高峻的麒麟阁都难。回忆当初承受皇帝恩惠时,进入了右银台门内的翰林院供奉,又独自在金銮殿上草拟皇帝文件。出宫门随侍皇帝,乘有雕饰精美的马蹬与镶白玉的马鞍的御马,在宫中坐的是皇家椅子,用的是皇家御用黄金盘。这六句诗是说明自己志大才高,得到皇帝的信任,满面春风。荣极一时,盛极一时,享受到人臣的极誉。这六句诗采用间接描写,从皇帝眼睛垂顾到环境的烘托,传神地状出自己内心活动和心境昂奋。这与第一段落魄失意的心境构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又是不慕名利,以高尚节行与大智大才,自然得到的荣誉。这无疑地是诗意发展、诗情的延伸。

  全诗第三段是从“当时笑我微贱者”至“可见羊何共和之”也是十二句,每六句为一小节,为一层意思。前六句是写被逐出长安,饱尝世态炎凉冷暖之苦。诗人说:回想我在朝廷时,原来笑话我出身卑贱而白眼看我的人,现在却一反常态请求我接见,与我交朋友,欢聚在一起。可是当一个早晨我上表章,托病请求还山时,旧日与我交欢相知心的人,没有几个人了。门前送我以礼,随后即关紧门。这些人就是有势就交,无势就改,反复无常。这六句表面上是写自己失势前后的人情关系的变化,透视出势利小人的丑态与趋炎附势的卑鄙灵魂。反映出民族的传统淳朴美德,正被势利小人所践踏,世风浇薄,孕育着社会危机。鄙视、悲愤,感叹之情与探求人生的传统美德等交识在一起,很能感发人意。“当时”,“畴昔”,“今日”相钩连、六句诗意脉一贯,曲折相续,对比鲜明,个性突出。后六句扣题,赞美从弟李之遥始终如一的交情。诗人对他说:对比之下,你的友情如山岳一样始终如一而心不改变,如云雾随着高山一样迷失掉它的所作所为,你不为邪恶云雾所动。云雾是象征着社会炎凉世态,邪恶势力。你与我之间情谊,如当年谢灵运与谢惠连兄弟间关系,才情相用。由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梦得‘池塘生春草’”这首诗的价值。随着社会阅历之深,而不断地增长它的价值。别后,希望你看到这从遥远地传递去的我的诗篇,也能像谢灵运登临海峤赋诗寄给他的族弟谢惠连一样,和像羊璿之,何长瑜一样的诗友相互唱和。前两句用比喻象征,描绘友情淳真。后四句用典故,谢灵运赏识他从弟惠连之才,相互切磋切琢。当他写《登池上楼》诗时,于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忽然得到“池塘生春草”这一名句。羊璿之、何长瑜是谢灵运的诗友,谢灵运又作《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一诗。李白用典比况自己与李之遥兄弟情谊,知音友情。预想李之遥接到此诗,诗友共唱和,又颇感欣慰。第二段所引爆出的悲叹之情迅速转化为平和愉悦,为世上有知音的兄弟而自豪!于此结束全篇,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全诗看似平常,无动人的描写,又乏雕饰词句。章法自然,以情运思,构成了失意——得意——失意——自慰的意脉,于平易中数见曲折,自然天成。

  全诗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看似竹筒倒豆,事无巨细,倾泄而出;实则匠心独运,以客观环境与人物描写,兼巧用典故,从今昔对比中,以刻画自己的心象,从两种对立的人格中,歌颂淳朴清真的人格美,以自己与从弟之遥当之。反衬与贬抑势利小人的丑恶人格及其卑鄙的灵魂。进而透视出世风浇薄,贤者被弃的社会悲剧,表现盛唐社会由盛转衰的征兆。这种平易自然,亲切感人,于不见技法中,悟出社会人生的道理,非常深刻。

  其二诗则转笔重点写李之遥。宋本《李太白文集》在此诗题自注:“时因饮酒过度贬武陵,后诗故赠。”全诗由此生发,刻画李之遥的性格与形象,及其被贬的原因和诗人评价。在组诗结构上是对前诗作重要的补叙,使李之遥形象光彩照人,与李白正好如一对玉人,相映相衬,天真淳美,然而却都不容于世。

  全诗八句,前四句为一个层次,后四句又为一个层次,意脉绵密,严整无痕。

  前四句写李之遥思想与性格,作者并不直接述出,而是采用以古托今的笔法,在古今人相映衬中,托出南平太守李之遥如魏晋初的大诗人阮籍,不满意朝臣的倾轧与司马氏诛杀异己,而以酒浇愁,冷眼注视现实,佯狂处世。淳美人性,托之于美酒,而无意于功名利禄,不以专城的郡守职务为重。这与魏晋时的阮籍是十分相似的,故诗人说今古两步兵。阮籍拜东平相,不以政事为务,沉醉日多。听说步兵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这四句以古今对比手法,既刻画李之遥的形象与性格,也暗喻伤酒而被贬。伤酒又如阮籍不满意现实,而又无力挽狂澜,以酒消忧。开端两句平平叙出,但却拓展时空,今古相接,比之单写李之遥却有较丰富的意蕴,赞美之情是今亦是古,今古相重,凝重浓厚。

  后四句一转,写李之遥因不顾专城,只爱酒,而被贬武陵。使诗人联想陶潜所写的《桃花记源并诗》,于是就化用这一典故,铸成后四句的美好诗意。诗人说:你去的武陵,就是晋大诗人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不知你今后要到这里多少地方寻找桃花源世界。那里的避世乱的秦人,像故旧的相识,出门笑脸相迎你。这四句诗再用陶潜理想与人格托喻李之遥,再次渲染他的人格美,追求理想社会境界。这一用典使李之遥形象增加了光辉。更可贵的是使典故内容与诗意融合无间,塑造一个优美的社会环境。自然美、人情美异于冷峻的现实。注入了诗人的浪漫理想,然而它又植根于现实,并非空中楼阁,虚无飘渺,可望不可即。

  这首诗热情洋溢,气贯全诗,逐层蓄积,赞美,回护,预测,构成感情的流程,心潮逐浪高。古今未来时空相续,关心体贴挚爱之情,无以附加。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不深思就体味不到这种深邃的情思。

  这两首诗一长一短,看似不相称,实则各自得体,各尽所职,言近旨远,相得益彰,俱为精品。可参读《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诗,以对此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45-438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48-350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太白¹何苍苍²,星辰上森列³
译文:太白山青苍高竣,上面高与天上星辰相接。
注释:¹太白:山名,为秦岭主峰。²苍苍:深青色。³森列:排列繁密、森严。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去天三百里,邈(miǎo)¹尔与世绝。
译文:直上青天三百余里,遥远的距离与人世间隔绝。
注释:¹邈:遥远。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译文:其中有绿发仙翁,在松雪下披云独卧。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不笑亦不语,冥栖¹在岩穴。
译文:他隐居岩穴之中,不笑不语,正襟而坐。
注释:¹冥栖:隐居。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译文:我来拜访这位神仙,向他长跪请教长生之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càn)¹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译文:他微启玉齿,粲然一笑,向我授以炼药之秘方。
注释:¹粲然:形容笑容灿烂的样子。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铭骨传其语,竦(sǒng)¹已电灭。
译文:说完之后,便耸身入云,像闪电一样消失了。
注释:¹竦身:耸身,纵身向上跳。竦,通“耸”。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译文:我仰望不及,便觉得心情激荡,不能自已。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译文:我将从此炼丹求仙,永与尘世告别。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黄河走东溟¹,白日落西海。
译文:黄河流入东海,白日沉于西海。
注释:¹东溟:即东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逝川与流光¹,飘忽不相待。
译文:时光就如同这东去的黄河,飘忽而逝,时不我待。
注释:¹“逝川”句:喻失去的光阴。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春容¹舍我去,秋发²已衰改。
译文:青春的容颜舍我而去,满头白发已改变了我的容貌。
注释:¹春容:少年之容。²秋发:衰暮之发。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译文:人的一生不是年年常青的寒松,青春哪里能够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吾当乘云螭(chī)¹,吸景驻光彩²
译文:我欲乘飞龙而去,让时光停止,这样就能让青春永放光彩。
注释:¹云螭:云中之龙。螭,传说中的独角龙。²“吸景”句:谓阻止太阳运行,即让时光停止。这里,吸与驻同义,都是阻止之义;景与光彩同义,都指日。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齐有倜(tì)(tǎng)¹生,鲁连²特高妙³
译文: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注释:¹倜傥: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²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³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明月¹出海底,一朝开光曜(yào)²
译文: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注释:¹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²光曜:光辉。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却秦振英声¹,后世仰末照²
译文: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注释:¹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²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¹
译文: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注释:¹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吾亦澹(dàn)¹人,拂衣²可同调³
译文: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注释:¹澹荡:淡薄,不慕名利。²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³同调:谓志趣相合。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这样,自然而然地落实到吟咏者——“吾”身上的,即是对鲁连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了。一“倜傥”,一“澹荡”,既是鲁连的人格写照,也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诗人的自许,也是诗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对鲁仲连心中由衷的仰慕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自觉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299-300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延陵(líng)有宝剑¹,价重千黄金。
译文:延陵季子有把珍贵的宝剑,价值高达千两黄金。
注释:¹“延陵”句:延陵是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的封邑。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观风历上国¹,暗许故人深。
译文:他出使观风要身佩宝剑到上国去,心中把剑暗许给友人徐君。
注释:¹上国:当为鲁国。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译文:归来之时他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头之树,万古以来都知晓他崇友爱友之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懦夫¹感达节²,壮士激青衿(jīn)³
译文:懦弱之夫会因为如此达节而感愧,壮烈之士会因为同学的友谊而激奋。
注释:¹懦夫:谓软弱无能之人。²达节: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明达世情且识时务。³青衿:为古之学子或学生之服,常以代指学子、诸生和未仕之文士或读书人。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
(bào)生荐夷吾¹,一举置齐相。
译文:归叔牙推存管仲给齐桓公,一举之间便成齐国之相。
注释:¹“鲍生”句:鲍生,即鲍叔牙。夷吾即管仲。
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译文:此人若不是有好朋友,哪里会产生青云之上的念头。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译文:面临财物绝不随便取得,推托辞让自己那份给更需要的人。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miǎo)难尚¹
译文:后代之人非常称赞归生的贤明,英名高风已远去真是难以再见。
注释:¹尚:超过。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
译文:与人相交只要如此,交友之道谁说已经沦丧?
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多君骋(chěng)逸藻(zǎo)¹,掩映²当时人。
译文:友人您啊驰骋美文美词,花聚叶茂自然高上遮掩当时众人。
注释:¹逸藻:超逸之文藻。²掩映:犹遮掩。此为誉美之辞,是谓其友人文采光耀,乃在当时人之上。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yí)¹
译文:案笔撰作文章舒展力振文风颓波,秉持道德冠于常辈之上。
注释:¹彝伦:犹常伦。
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卜居¹乃此地,共井²为比邻³
译文:占卜择居就确定住在此地,与您共比邻相傍而居。
注释:¹卜居:后以泛称择地定居。²共井:周时行井田制。³比邻:即近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译文:对云面月弹弄清琴,美酒佳酿欢娱冬春。
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薄德中¹²³,忽之如遗尘。
译文:德性浅薄中道被弃,轻蔑忽视如同遗弃尘土。
注释:¹中:帝王所都为“中”,此指唐都长安。²见:此为谒见、晋见。³捐:即捐献。此二句是谓李白曾至长安谒见玄宗献赋之事。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
英豪未豹变¹,自古多艰辛。
译文:英豪之人难逢时运地位未变,自古以来多有艰辛。
注释:¹豹变:此喻人之地位转变,由贫贱而显贵。
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译文:纵然他人对我疏又远,唯有您应该对我愈发亲近。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
奈何成离居¹,相去复几许。
译文:为了什么如今离居相分,此一相别又要经历多少时日?
注释:¹离居:离开居处,流离失所。此“离居”应为离家出行之意,拟李白作此诗时,或有再度离家的打算。
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飘风¹吹云霓(ní),蔽目不得语。
译文:无常之风吹挑恶气云黑,掩蔽眼目不可得语。
注释:¹飘风:飘风,无常之风。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
译文:投人明珠期望有所报答,人不理解按剑而恐推而拒之。
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所思采芳兰¹,欲赠隔荆(jīng)(zhǔ)²
译文:心有所思采集一把芳兰,欲有所赠还远隔着荆渚。
注释:¹采芳兰:喻作诗文。²荆渚:“荆”,胡本作“修”。“荆渚”,可释为荆楚一带的洲渚;然“修渚”则无可释,甚而不讲。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¹
译文:沉郁烦闷我心如醉,恨积于胸我泪又如雨。
注释:¹泪如雨:曹操《善哉行》:“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¹
译文:愿借东壁之居那点蜡炬光辉,让那余光照我这贫贱的织女。
注释:¹“愿假”二句:此二句是李白以贫女徐吾自喻,以求借邻友之光,而承邻友之惠也。

  陈情,犹陈诉衷情。友人,按此诗陈述:“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知此“友人”当为李白的近邻。诗又云:“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由而可见,李白所向陈情的这位友人,其当时在兖州一带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名流或知名文士。想必开始两人友情甚笃,过从甚密,然突遭变故,中途见弃,交道不终。感情的破裂,李白为此陈忧积恨,但一如既往,对友情坚忠不渝,并在诗中索性挑明此中曲折,坦率、诚挚地表白自己的初衷,希望言归于好。诗又云:“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由而揣知,李白作此诗后,旋即去往徂徕山之“竹溪”。

  在具体表达上,诗人着意于感情的形象化与情感之具体刻画。这主要体现在典故的运用上。季札“挂剑”的故事,发生在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54年)春天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吴太伯世家》和刘向所著的《新序》当中,都对这次活动有所记录。“归生荐夷吾”的故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诗人说管仲一举为齐国之相,位置青云之上,此全靠好友归叔牙所荐,且赞二人交道之高尚。李白用季札挂剑和归叔牙荐管仲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交友之道,亦以此向友人表明心迹。在这友道的标准的基础上,诗人盛赞友人的道德文章,并描述了共井为邻的生活情景。可惜友谊好景不长,中道见弃,因此诗人深感“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即使如此,诗人仍然执着于友谊与友道,“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但事实上言归于好已不可能了。思念至此,“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并发出“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之叹,忧恨交积,语极悲怆。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9-21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清晨登巴陵(líng)¹,周览²无不极。
译文: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注释:¹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山。巴丘山,位于岳阳南。又名巴蛇冢。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²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译文: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秋色何苍然,际海¹俱澄(chéng)鲜。
译文:秋天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
注释:¹际海:岸边与水中。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译文:山色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色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译文: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风清长沙浦(pǔ)¹,山空云梦²田。
译文:长沙浦边秋风清朗,云梦田上霜迹已空。
注释:¹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²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瞻光¹惜颓发,阅水²悲徂年³
译文:观览秋光使人叹惜头发脱落,注目湖水流过又令人悲悯流年已逝。
注释:¹瞻光:瞻日月之光。²阅水:阅逝去之水。³徂年:流年、年华。《后汉书·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北渚(zhǔ)¹既荡漾,东流自潺(chán)(yuán)²
译文:北边的小洲随波荡漾,湖水向东潺潺而流。
注释:¹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²潺湲:水流动貌。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yǐng)¹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²
译文: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莲曲》。
注释:¹郢:春秋时楚国国都。²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译文:听到这些歌声更让人肠断,凭靠山崖泪如泉涌。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开头六句是写意,是概括的描写,淡淡几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六句则是工笔,用鲜明的色彩细致地加以刻画。“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两句写静态:山青树也青,远看山和树简直浑然一体。水是碧绿的,没有被朦胧的寒冷的暮霭所笼罩。“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两句写动态:湖面上突然出现风帆,原来是过往的船只;天空中鸟儿翱翔而过,朝着日出的方向飞去,逐渐消失了。“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两句写洞庭湖周围的秋景:长沙浦水净风清,云梦泽的田野蒙上一层白霜是那样空明。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这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身世之感。诗人看到水流不息,联想到那已经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年华,不禁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这里运用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说,无论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莲曲》,都无法使作者高兴起来,反而更加悲伤。诗到这里,戛然而止。“泪如泉”的原因,诗人没说,留给读者去联想,去思索。

  此诗为五言古诗,而语言工致,对用对仗,可见是吸取了近体诗的特点。李白诗歌素以雄奇奔放、豪迈不羁著称,但这首诗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另一面。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77-280 .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
译文:我们骑着马在路上相逢,相互高揖马鞭问候,都是在外的游客,客中相见分外怜惜。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欲邀(yāo)击筑¹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译文:想邀你一起击筑悲歌酣饮,击筑悲歌没问题,但正值我倾家荡产无酒钱。
注释:¹击筑:用来形容放歌畅饮、悲凉慷慨的情景。筑,古乐器,形如琴,项细肩圆,十三弦。演奏时,用竹尺敲击,故云击筑。
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
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
译文:江东的人啊,看钱看得紧,风光不借人,枉杀贫穷人,落花空饮春。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译文:不是没有过钱,只是黄金逐手,快进快出,昨日刚刚破产,今朝陷入贫穷。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
丈夫何事空啸傲(ào),不如烧却头上巾¹
译文:大丈夫何必空饮啸傲,不如烧却头上戴的儒士巾。
注释:¹不如烧却头上巾:儒生苦学而无人任用,不如烧掉儒巾。巾,指儒生带的头巾。
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
君为进士不得进¹,我被秋霜生旅鬓(bìn)²
译文:你身为进士不得封官进爵,我被秋霜染白了旅途中的双鬓。
注释:¹君为进士不得进:唐代制度,凡应礼部考试而没有及第的人,都可称为进士。考试及第后,称为前进士。“不得进”,指考试不第、不能入仕求得进取。²我被秋霜生旅鬓:我客居在外,鬓上生满白发。秋霜,指白发。
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唾廉蔺。
时清¹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唾廉(lián)(lìn)²
译文:时世清明,可是实惠未施及英豪之人,像廉颇、蔺相如这样著名的将相,也受到三尺儿童的轻视。
注释:¹时清:时代清平。²三尺童儿重廉蔺:像廉颇、蔺相如这样著名的将相,也受到三尺儿童的轻视。唾,唾弃,轻视。
匣中盘剑装䱜鱼,闲在腰间未用渠。
匣中盘剑装䱜鱼¹,闲在腰间未用渠(qú)²
译文:宝剑放在鲨鱼皮的刀鞘里,闲挂在腰间,没有机会用它。
注释:¹䱜鱼:鲛鱼,今称沙鱼,皮可以制成刀剑的鞘。²渠:它,指上句的剑。
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
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zhū)¹
译文:就将它换酒与君醉,醉归以后就寄宿到吴国侠客专诸的家里。
注释:¹专诸:春秋时吴国的刺客,曾藏匕首于鱼腹中,刺杀吴王僚,使公子光夺得王位,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诗题中关键性的地方是“醉后”二字,全诗就是从“醉”字上生出许多感发兴会来的。

  诗篇首先叙述马上相逢,诗人与从甥际遇相似,况且又在客中相逢,因而产生了“欲邀击筑悲歌饮”的意愿。这里暗用了荆轲、高渐离击筑高歌的典故,点染悲凉的氛围,写出豪爽的侠士风度。诗人本想借酒浇愁,无奈无钱买酒,诗意透过一层,把悲愁的情思写得非常深沉。在欲醉不得的景况下,诗人写出“江东风光”以下六句,从心底深处流露出时光易逝的哀伤;江东此时正春光明媚,可惜即将消逝,如果不及时痛饮行乐,就枉对这良辰美景了。同时,也从心底深处发出愤愤不平的呐喊:黄金已尽,徒然啸傲,不如烧掉儒巾。诗人进一步直抒其情:“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虽说时代清平,英豪的人却不得重用,充满了同病相怜、相互慰藉的情意。诗写到这里,题旨已经显影,感情的波澜也被推至高峰,于是结尾四句宕开一笔,写出“且将换酒与君醉”的诗句;收束全篇。历史上有“金貂换酒”、也有“卖剑买犊”的故事,李白把它们糅合起来,转换成将剑换酒的诗意。宝剑既然闲置无用。不如用来换酒,可劝从甥一醉,也求自身一醉。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种种落寞、飘零、愤激、悲愁的情怀,都可以在“醉后”忘却,也只有在“醉后”才能得以排遣。从欲饮到已醉的片刻中,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高镇仕途不得意的无限苦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都充分地反映出来了。

  这首诗为了适应表达题旨的需要,诗入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诗篇中绝大多数诗句,都是生活体验的直陈,主观意想的表露,内心激情的倾泻。尽管诗中有“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这样的句子,但全诗不是以情景交融的诗境取胜;尽管诗中有“马上相逢揖马鞭”、“且将换酒与君醉”这样的句子,但全诗不是靠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动态,以构成传神的笔触。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28-131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圣达¹有去就²,潜(qián)³愚其德
译文:圣达之人或隐或显,喜欢晦光韬迹,莫辨智愚。
注释:¹圣达:才智高超的人。²就:归、趋、从。³潜光:指避世。⁴愚其德:有德而其貌若愚。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鱼与龙¹同池,龙去鱼不测。
译文:鱼龙同池,鱼知道何时龙将飞去?
注释:¹鱼与龙:鱼,喻一般人。龙,喻圣达。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fù)(yuè)¹
译文:当时和傅说一起打工的人,知道他日后会腾达吗?
注释:¹傅说情:傅说操筑于傅岩,殷高宗得之,命为相,致殷中兴。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一朝和殷羹(gēng)¹,光气为列星。
译文:可是当他遇到殷朝武丁的赏识以后,不是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气冲斗牛吗?
注释:¹和殷羹:这是殷高宗命傅说作相之词,说他是国家极需要的人。为列星:相传傅说死后,其精神“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伊尹生空桑,捐庖(páo)佐皇极¹
译文:当尹据说是生于桑树间的,来历不明,寄养在厨房师傅那里,长大以后也能辅佐殷朝啊!
注释:¹捐庖佐皇极:《史记·殷本纪》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汤任以国政,致于王道。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¹
译文:当太子当皇帝以后道德败坏,当尹照样把他禁闭在铜宫中,自己毫无愧色担当起摄政的责任。
注释:¹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桐宫,位于商汤墓附近。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¹
译文:三年以后,太子改邪归正,当尹又重新立他为帝,而自己仍旧发誓担负辅翼的角色。
注释:¹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史记》:“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太甲,而授之政。”此二句说太甲三年后悔过改善,伊尹将其接回,重新掌管政权,自己继续辅佐。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¹
译文:这是件多么脍炙人口的事情,留下了万古英名。
注释:¹则:法则、榜样。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时命或大缪(miù)¹,仲尼²将奈何。
译文:当时运太背的时候,孔夫子也是没有办法的。
注释:¹时命或大缪:谓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命,命运。缪,差错。²仲尼:孔子的字。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
(luán)凤忽覆巢(cháo),麒麟不来过¹
译文:凤凰的巢穴也会颠覆,麒麟也不到来,喝水都塞牙。
注释:¹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孔子家语》:“孔子自卫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犨鸣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丘闻之,刳胎杀夭,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凤皇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也。’遂还,息于陬。”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龟山¹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译文:小人蒙蔽君王,就像龟山的阴影蒙蔽鲁国一样,有才无权位,能起什么作用呢?
注释:¹龟山:在充州泗水县东北七十里。
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
归来归去来,宵济¹越洪波。
译文:还不如归来,隐居山林,等待时机。
注释:¹宵济:夜渡。

  李白这首长诗,主要以三位古代圣贤的事迹构作而成。诗人借古抒怀、以典述志,明晰地表达出诗人仕途“穷达”观,含蓄地透露出诗人晚年的悲愁幽恨。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般尤为仕人遵奉的信条,李白亦不例外。这首诗中以傅说和当尹两典来写“达”。要“达”,一要仕人必须是一个人才,是池中之“龙”,要发圣贤之光,怀圣贤之德,具“佐皇极”之才能;要“达”,二要君主必须慧眼识贤才。殷高宗思贤若渴,梦得圣人,遍访天下,终于在从事筑墙劳动的努力中找到了贤相傅说;当尹不过是商汤妻有莘氏的奴隶,又当过厨子,商汤却不嫌其地位低贱,委以相位。这样,“达”者就能“兼济天下”,一展宏图。殷商时期不被人理解的傅说曾运筹帷幄,大兴殷室,死后亦化为天上星宿,他确是古来圣贤璀璨星群中的佼佼者。当尹的治绩更为辉煌,他助汤攻击夏桀,又历佐卜丙、仲壬两王,当太甲无道时,他果断地将其放逐于桐宫,自己摄政,直至三年后太甲悔过修道,才复其帝位,忠心辅助。这种政绩,不由得使诗人无限虔诚地吟出了“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的赞美。由此可见,“达”既是有才、适才、用才、成才的过程,又是君臣相悦、共治国政的过程。因此,“达”成了有为仕人、贤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第三个孔子的典故是写“穷”。时世乘谬,运命不济,圣贤仲尼也无可奈何。孔子一生奔走于卫、陈、齐、楚等列国间,四处碰壁。他自卫入晋,闻赵简子杀二贤臣,曾感慨贤才求仕五路。他也曾登鲁国龟山,作《孔子龟山操》,视季桓子若龟山之蔽鲁,深感自己手无权柄,仕途窘穷,无法实现三代仁政,不得已而归来牑下,厄而著《春秋》。诗中三个典故均举名相大贤的事例,分析仕途甘苦,发穷达之论。

  诗中大部分篇幅写古时贤达者的丰功伟绩,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艳羡、赞美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而在孔子的典故中既对圣贤大德的儒家鼻祖一生窘穷寄于同情,还为自己与之类似的“穷”途末路悲愤不已。诗人所以举孔子为仕“穷”的例子,还因为孔子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追求从政理想的精神与自己产生了共鸣。综上所述,李白的仕途“穷达”观以“达”——入世济民为核心的,他的忧喜备份由此而来,他的进步、伟大也由此而来。

参考资料:
1、 汪嘉兴,浦引仲.铜都历代诗粹(铜陵文史资料第4辑).铜陵: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91:30-32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