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黄口为人罗¹,白龙乃鱼服²
译文:黄口小雀易为人们的罗中之物,白龙化鱼被渔者射中眼目。
注释:¹“黄口”句:《孔子家语》载: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小雀嘴黄,故称小雀为黄口。²“白龙”句:《说苑》载: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译文:获取罪罚难道可以怨天?正是愚笨使我陷进纲目。
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
(jīng)(ní)¹未翦(jiǎn)²,豺狼³屡翻履
译文:鲸鲵般凶残不义的叛军尚未翦灭,野狼般罪恶难赎的反逆忽降又屡屡翻覆。
注释:¹鲸鲵:喻凶残不义之人。²翦灭:消灭。³豺狼:一作“豺虎”。⁴屡翻履:指史思明已降又叛。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悲作楚地囚¹,何日秦庭哭²
译文:山河倾颓悲如楚囚相对,心怀忠情何由在秦庭痛哭,求得救兵以解国难?
注释:¹“悲作”句:此借为国事而悲伤。《世说新语·言语》:“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山河之异乎?’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揪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²“何日”句:《左传·定公五年》载:吴兵入楚,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人门七日。“此指诗人为国事心怀忠愤,志在救亡,有如申包胥。何日:一作“何由”。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
遭逢二明主¹,前后两迁逐²
译文:幸遭逢玄宗、肃宗两位明主,我也分别两次遭到迁谪贬逐。
注释:¹二明主:指唐玄宗和唐肃宗。²两迁逐:李白在玄宗时为供奉翰林,被谗遭逐;肃宗时又被流放夜郎。
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去国¹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译文:离开家国一路愁苦上夜郎,投身流放于荒谷僻壤。
注释:¹去国:离开朝廷或故乡。
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半道雪屯蒙¹,旷如鸟出笼。
译文:幸而半道遇赦,逢凶化吉消解了艰难险顿,鸟儿出笼飞向广阔开朗的天空。
注释:¹屯蒙:艰难蒙晦。《易·屯卦·象》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易·蒙卦·象》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
遥欣克复美,光武¹安可同。
译文:遥望远方欣喜收复失地的胜利,光武帝刘秀中兴汉朝的功绩哪里可相比?
注释:¹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重新建立汉朝。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天子巡剑阁¹,储皇²守扶风³
译文:天子入蜀西巡剑阁,太子驻守扶风一带。
注释:¹“天子”句:指安、史乱起,玄宗西迁入蜀。剑阁:栈道名,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²储皇:太子。指肃宗。³扶风:属陕西凤翔。
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
扬袂(mèi)正北辰¹,开襟揽群雄。
译文:所居之地均为关健险要之地,扬拍开襟之间遍揽天下英雄。
注释:¹“扬袂”句:指肃宗所处地方十分险要。袂:袖子。北辰:天子之位。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胡兵¹出月窟²,雷破关之东。
译文:回纥兵出自西方月窟,如雷震撼破敌于雄关之东。
注释:¹胡兵:指请来助战的回纥之兵。²月窟:指西方。古以月的归宿处在西方,故称。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译文:朝廷大军左扫右荡,不久便收复了洛阳宫城。
回舆入咸京,席卷六合通。
回舆(yú)入咸京¹,席卷六合²通。
译文:回转车舆杀入西京长安,要席卷天下打通六合。
注释:¹咸京:原指秦代京城咸阳。此用以借指长安。²六合:天地上下四方。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译文:叱咤风云开创帝业,双手成就天地之功。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
大驾还长安,两日¹忽再中。
译文:皇帝大驾返还长安,二位圣上如同红日忽然再上中天。
注释:¹两日:指玄宗、肃宗。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一朝让宝位¹,剑玺(xǐ)²传无穷。
译文:玄宗让出皇帝宝位,斩蛇剑传国玺永传无穷。
注释:¹“一朝”句:指玄宗让位给肃宗。²剑玺:汉时,皇太子即位,中黄门以斩蛇宝剑授玺皇帝大印。
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
愧无秋毫力,谁念矍(jué)(shuò)¹
译文:惭愧啊我不曾为平叛贡献秋毫之力,还会想起我这矍铄之老翁?
注释:¹矍铄翁:《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年六十请求出征,井当场披甲上马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矍铄,老而强健貌。此李白以马援自比。
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
(yì)¹何所慕²,高飞仰冥鸿³
译文:射猎者羡慕的是什么呢?仰头看那高飞云中的长鸿远游无祸。
注释:¹弋者:射鸟的人。²慕:亦作“篡”。篡,取。³冥鸿:高飞的鸿雁。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
弃剑学丹砂¹,临炉双玉童。
译文:不再学剑反去学仙求道烧炼丹砂,守着丹炉有两位玉童作伴。
注释:¹学丹砂:即指求道学仙。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zhì)方蓬¹
译文:遥遥寄言息夫子啊,晚岁志在登陆方丈、蓬莱这两座海上仙山。
注释:¹方蓬:方丈、蓬莱,海上二仙山。

  第一段(篇首十二句)陈述被放的遭遇,抒发救国的忠愤。李白讨逆爱国,无辜被刑,实为冤屈。只因时机乖违,怨谁难辨。此诗开头四句即言其得罪并不怨天,他以黄口小雀易为罗者所得、白龙化鱼偶为渔者所刺的典故为喻,说明自身被祸当归咎自身,这里以一“愚”字自责不明智、不识时务。其实当时永王东巡至李白获释这一过程事态之翻覆,非人所能预料。但他对安史作乱是非常痛恨的,直以“鲸鲵”“豺狼”呼之,谴责其多行不义,一“屡”字谓其作恶多端。正是因为安史之乱,使他又在肃宋朝坐累远流,“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二句,可见其遭逐仓皇之状。但李白虽一再遭逐并不沉溺于个人的不幸之中,“悲作楚地囚,何由秦目哭!”襟怀非常广阔。他痛哭的是,身为楚地的囚徒,多么可悲,不能像申包胥为救楚国而赴秦目大哭七天七夜。他自比申包胥,愿效一片救国之忠心。

  第二段(篇中从“半道雪屯蒙”到“剑玺传无穷”)叙述光复两京的经过,抒发诗人的欣喜之情。前四句承上段写他在艰难的流放途中欣闻收复两京。他举出汉代的光武中兴,意谓光武尚须东迁,如今李唐王朝大势颇好,不须迁都,理当光复长安,非光武可比,字里行间已含喜悦之感,一“欣”字为此段的基调。这二十句一气贯下,历数光复长安的事迹,先言明皇幸蜀之时,有太子(储皇)驻兵扶风,支撑局面,继承帝位,延揽群雄。郭子仪率官军与回纥军共讨叛贼,前后夹攻,几经鏖战,平息国难,收洛阳,入咸京,席卷天下,成就大功。谓“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是对肃宗的溢美之辞。后言肃宗迎明皇还长安,明皇亲授传国玺与肃宗,以“两日忽再中”盛称与皇儿于乱后团聚之喜庆。“大驾”四句皆祝愿之辞。这一段,李白当时据传闻写成,考之《旧唐书》中《郭子仪传》与《肃宗纪》,事与史正相吻合。诗中不仅切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而于对平息安史之乱的赞颂与对唐王朝复兴的祝愿之中,又表现出李白关心国事的热情。这里,李白并未为区区一己得救而自喜,却为社稷“中兴”而欢欣。

  第三段(篇末八句)感叹为时所弃,并以归隐的幻想表示对现实的不满。这一段扣住诗题的第三层意思:“书怀示息秀才”。李白肯与息秀才言承恩放还的身世和光复两京之大事,剖心相告,无疑其人亦为李白的志同道合者。他所表白的心迹是极为复杂的。前二句“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显然由前段对社稷“中兴”的热烈赞美陡然跌落为自伤身世的浩叹。李白已年近六旬,当此国家复兴之际,自愧不能效秋毫之力,一“愧”字便含积极用世之念。他并以矍铄翁自比。《后汉书》载:“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卷五四《马援传》)李白欲效马援,颇怀老骥伏枥之志,是何等勇气。一年之后,李白有作《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亦见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谁念”二字,意谓不为时所重,无由鼓力,是怨愤之言。这二句分量很重,既有济世的热望,又有失意的苦闷。“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赠别从甥高五》)亦同此意。欲进不能,无可奈何,由对执政者的失望与不满,进而产生弃剑学道、避祸远游的幻想,言如鸿高飞冥冥薄天,令弋者无以取之。“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二句,照应篇首“以愚陷网目”之意,记取隐身网罗之教训,遁迹方篷,高飞远祸。这里不是表示退隐的决心,而是以退隐的呜咽写其慷慨进取之志,力透纸背,感人至深。关于李白的隐退,历来被人误解,《旧唐书》说他“飘然有超世之心”,这种超世说一直成为论者的话题,他的游仙好道之作向为人所重视,他的仙风道骨向为人所赞赏。但这位“诗仙”的毕生经历与全部作品却表明他积极面世的人生态度,始终一贯。他曾明白地表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这两句诗正可以作为“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二句的注脚。

  这是一首以史笔写成的政治抒情诗。诗的主旨在于表明诗人怀有坚贞的报国之志,年虽老而志未衰,并为大志未酬深感不满。他能够做到:刚遇赦得释,便议论国家政治,可见李白面向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是十分积极的。李白在晚年,由于安史之乱把他推入现实矛盾的旋涡,他投笔从戎,对平息边将的叛乱,恢复社会的安定、消除苍生的灾难,寄予极大的关注,使他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同于安史乱前那些从个人出发的抒怀之作,而更多是从社会出发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矛盾,因而他晚年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丰富的社会内容。而艺术风格也不似青壮年时期诗歌那样“壮浪纵恣”(元稹语),而表现为沉着顿宕。这首咏怀之作,恰好体现了其后期诗歌的特点与风格,无疑是其一篇代表之作。

  李白晚年这类诗歌可以与杜甫同期作品媲美。惜乎长期以来论者与史家未予应有的重视,人们主观地以为:杜甫的主要活动时期为安史之乱后,而李白的主要活动时期为安史之乱前。因而李白与杜甫虽同经历过安史之乱,于杜甫为其中年,故以为重要:于李白为其晚年,则不予重视。这种重中年轻晚年的意识,掩没了李白晚年不朽诗篇的光辉。李白晚年的坎坷身世与光辉诗篇当与杜甫等同视之。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34-436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50-353

liúlángbàndàochéngēnfàngháijiānxīnzhīměishū怀huáishìxiùcái--bái

huángkǒuwèirénluóbáilóngnǎi

zuìyuàntiānxiànwǎng

jīngwèijiǎnmiècháilángfān

bēizuòchǔqiúqíntíng

zāoféngèrmíngzhǔqiánhòuliǎngqiānzhú

guóchóulángtóushēncuànhuāng

bàndàoxuětúnméngkuàngniǎochūlóng

yáoxīnměiguāngāntóng

tiānzixúnjiànchǔhuángshǒufēng

yángmèizhèngběichénkāijīnlǎnqúnxióng

bīngchūyuèléiguānzhīdōng

zuǒsǎoyīnyòuxuánshōuluòyánggōng

huíxiánjīngjuǎnliùtōng

chìzhàkāishǒuchéngtiāngōng

jiàháizhǎngānliǎngzàizhōng

cháoràngbǎowèijiànchuánqióng

kuìqiūháoshuíniànjuéshuòwēng

zhěsuǒgāofēiyǎngmíng鸿hóng

jiànxuédānshālínshuāngtóng

yánzisuìwǎnzhìfāngpéng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飘飘¹江风起,萧飒(sà)²海树秋。
译文:凛冽的江风飘摇而起,吹得江边高树秋声萧瑟。
注释:¹飘飘:一作“飘摇”。²萧飒:稀疏,凄凉。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登舻(lú)¹美清夜,挂席²移轻舟。
译文:登上船头只觉清夜景色佳美,扬帆起航小舟前进。
注释:¹舻:船前头刺棹处。²挂席:扬帆。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月随碧山¹转,水合青天流。
译文: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
注释:¹碧山:青山。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yǎo)如星河¹上,但觉云林幽。
译文: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遥远的星河,只觉得云压树林幽暗一片。
注释:¹星河:银河。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译文:眺望归路水流浩荡,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徒悲蕙(huì)¹歇,复听菱歌²愁。
译文:徒然悲伤蕙草衰歇,又听那采菱之歌满含哀怨。
注释:¹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²菱歌:采菱之歌。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kàn)¹前洲。
译文: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边的渡口,明亮的沙滩看见前边的小洲。
注释:¹瞰:俯视。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¹
译文: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见,眺望远方徒然增加离别的情怀。
注释:¹离忧:即“罹忧”,遭忧之意。

  “飘摇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江风飘飘,海树萧萧,时值清秋。诗人登上舟船,扬起帆席,在江面上轻轻移动,明月挂空,气爽天高,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曹植《公宴诗》云:“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清夜”,不仅是宜人之夜,而且还是适合于游乐之夜。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联系谢诗,此诗的“挂席”又多么充满诗情画意。“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舟行,则月似随舟而行;舟随碧山转,月也似随碧山而转,有“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之意。游兴正浓,故觉明月处处时时解人意,时时处处自来亲人;月色空明,水面开阔,故觉水天相连,水接天流。山色之“碧”,天色之“青”,正显出月色之明。诗中并未明写诗人的兴致,而兴致自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舟幽。”水色澄空,星河倒影,恍恍惚惚,仿佛已离开人间,在杳杳渺渺的星河上行舟。晋王羲之《镜湖》诗云:“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南朝陈释惠标有《咏水》诗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李白《清溪行》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都把至清的水比喻为镜,用的是明喻;此诗暗示江清如镜,因为天上的星河都映于水中,而且进一层说舟是在星河间行,写得更神奇,更有情趣。因为有天上星河行的感觉,因此所见云舟也就有如天界之物,格外幽渺。

  “云舟幽”以上的六句叙写“月夜江行”。“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两句过渡。上文写清夜曰“美”,写舟移曰“轻”,写月行曰“随”,写山曰“碧”,写天曰“青”,良辰美景,足见诗人心境的恬适。然而,回顾来途则归路浩浩,瞻望前路则见徂川悠悠,心中不觉升起一缕淡淡的哀绪。“浩浩”、“悠悠”,仍然是眼前之景,但景中已不露声色地注入作者的情感。接着,引出“徒悲”,听歌愁,引出怀宗之,增离忧,情绪直转而下,用笔自然,不露凿痕。“蕙草歇”,回应“海树秋”;“蕙草”,一种香草,《楚辞》常用来比喻贤人。“徒悲蕙草歇”,有所思美人不可见之意。秋日怀人,情调凄楚。此时,又有菱歌泛夜,莲娃无忧无虑地唱着欢快的歌,无形中反而增添了诗人的哀愁。“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又是两句景语。河岸曲折,后浦迷不可觅;沙头明亮,前洲清楚可见。“后浦”、“前洲”暗应“归路”、“徂川”。归路凄迷,不知何时才能再同友人聚首;徂川汩汩,逝者如斯,不知来日还有几多。往日携手同游的一幕幕似又映现在眼前。《忆崔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有“忆与崔宗之,白水弄奇月”的描写,可见他们曾月下出游,眼前明月依旧,而两情异地,不能相聚,不禁叫人伤怀。“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本来,望远是望冀见到君面,但君既“远”,望又不能及之。既不能及之,望而反增忧愁。结二句,落在题面“寄崔”。

  月朗气清,江风猎猎,如此良夜,诗人登舻江行,怡然自得。面对江风明月,不觉触发怀念好友崔宗之之情。宗之和自己一样,有着白眼看鸡虫的傲岸个性,和自己一样能“吟诗作赋北窗里”,和自己一样“会须一饮三百杯”,月夜江行,无此良朋,不禁增忧。前半写景,景色清雅,优美如画,最初出游本无所谓忧。“归路”、“徂川”两句,触景生情,情绪陡转,或正面写蕙草歇,或反面听菱歌怨,愈写愈悲,愈写愈愁,结二句直吐对宗之的一片深情。用笔有如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戛然而止。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97-598

yuèjiāngxíngcuīyuánwàizōngzhī--bái

piāopiāojiāngfēngxiāohǎishùqiū

dēngměiqīngguàqīngzhōu

yuèsuíshānzhuǎnshuǐqīngtiānliú

yǎoxīngshàngdànjuéyúnlínyōu

guīfānghàohàochuānyōuyōu

bēihuìcǎoxiētīnglíngchóu

ànhòushāmíngkànqiánzhōu

怀huáijūnjiànwàngyuǎnzēngyōu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吾兄诗酒继陶君¹,试宰中都天下闻。
译文:你继承陶渊明的遗风,诗酒治理县政,管理中都的业绩天下传闻。
注释:¹陶君:指陶渊明。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译文:你在东楼喜开连枝兄弟的送别酒宴,我马上就要在南陌发愁,为我们的分别而悲哀。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城隅(yú)¹(lù)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译文:江城的渌水在秋日的照耀下更加明媚,海上青山却遮隔着暮云。
注释:¹城隅: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译文:咱们今夜大醉一场,留下夜月的明媚月光,明天再放手,可惜的是,我这只孤雁不得不离开雁群分飞了。

biézhōngdōumíngxiōng--bái

xiōngshījiǔtáojūnshìzǎizhōngdōutiānxiàwéndōnglóufèngliánzhīhuì

nánchóuwèiluòfēnchéngshuǐmíngqiūhǎishàngqīngshānyún

zuìliúyuèyànxíngzhōngduànqún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
译文:母亲高寿,你侍奉周到,满室生光辉。
注释:北堂:意指母亲。
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lái)衣。
译文:先同稚子一同舞蹈,更穿著与老莱子相似的彩衣逗母亲开心。
注释:老莱衣:老莱子穿的五彩衣。相传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时还身穿五彩衣,模仿小儿的动作和哭声,以使父母欢心。后因以表示孝顺父母。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
译文:学小儿啼哭,怡然大乐,醉了还能骑马月下归家。
人闻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人闻无此乐,此乐世衣稀。
译文:人世间无此欢乐,此乐世中已经很稀少。

zèngyángchǔ--bái

běitángqiānwàn寿shòushìfèngyǒuguānghuīxiāntóngzhìzigèngzhelǎolái

yīnwèixiǎoérzuìdàoyuèxiàguīrénwénshìzhōng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春水月峡¹来,浮舟望安极²
译文:早春三月,江水汹涌,经过三峡中的月峡,滚滚而来,我在荆州的江面上放舟游荡,极目远望。
注释:¹月峡:即四川巴县的明月峡。峡上石壁有孔,形如满月,故称。²望安极:怎么能望到尽头呢?即一望无际的意思。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正是桃花流¹,依然锦江²色。
译文:江面上桃花漂浮,就像故乡锦江一样,春意盎然。
注释:¹桃花流:即桃花汛,指桃花盛开时候上涨的江水。²锦江:岷江流经成都的一段河流,也称“府内河”。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译文:江水明亮碧绿,浩浩荡荡,沸沸洋洋,与天平齐。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wēi)(yí)¹巴山²尽,摇曳(yè)³楚云行。
译文:两岸的巴山逶迤护水而来,在荆州地界已经与地平齐,倒是楚地的水汽蒸腾,结出巍峨摇曳的云山。
注释:¹逶迤:曲折连绵的样子。²巴山,即大巴山,绵延于川、甘、陕、鄂四省边境。³摇曳,缓慢地飘荡。⁴楚云,荆门古时属楚国,故称荆门一带的云为楚云。两句意为:曲折绵延的巴山至此完全消失,荆门上空云彩在缓慢地飘动。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yīng)¹
译文:沙滩上正在用沙沐浴的大雁只只雪白,出山谷觅食的黄莺漂亮得像花儿一样飞舞。
注释:¹“雪照”两句意为:白沙如雪,映照着集聚的雁群;杨花飘舞,出谷之莺自在地飞翔。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芳洲却已转¹,碧树²森森³
译文:翠绿的沙洲仿佛围绕游船转动,洲上的绿树热情地向我张开了臂膀。
注释:¹却已转,指小船继续前进,芳洲已退向另一方面。却:退。²碧树:绿树。³森森:树木繁盛的样子。⁴迎,迎面来到。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流目¹(pǔ)²烟夕³,扬帆海月生。
译文:放眼望去,江浦上水汽氤氲云集,海上的明月与白帆一起冉冉上升。
注释:¹流目:游目,放眼四面眺望。²浦,水滨。³烟夕:云烟弥漫的傍晚。⁴海月:这里指江月。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江陵识遥火¹,应到渚(zhǔ)²城。
译文:看到江陵城墙上的灯火,就知道快到渚宫城了。
注释:¹遥火:远处的灯火。²渚宫:春秋时楚成王所建别宫,故址在今湖北江陵县。“江陵”两句意为:江陵灯火遥遥在望,该是到渚宫城了。

  李白曾以如椽采笔,驱山走海,状物图貌,描绘了一幅幅色彩鲜明、雄伟峻峭、明丽清新的画卷,再现了祖国壮丽河山的自然美。这些诗篇,流传千古,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首《荆门浮舟望蜀江》,就是由多幅优美生动的画面组成的长江行舟图。

  诗的前六句写诗人在舟中望长江的所见所感,着重描绘长江。诗人放眼四看,从三峡奔腾而来的江水,虽值桃花盛开的春汛时期,但依然清澈如成都的锦江。这是实写,却含蕴着诗人深挚的乡土之情,有《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那样一种对故乡的眷恋情意。前六句中一二两句点题,三四两句对长江的描写较为概括,五六两句则作进一步的勾画。第五句以浓丽的色彩加以点染。江水深绿,碧波荡漾,日光照耀,晴空映江,水色天光相辉映,显得异常明净,真是春水碧于天。难怪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赞之为“夺化工之巧”,是“真善状物”的妙笔。第六句描摹江流的动态。滚滚东流的江水,茫茫无际,好像与天相接。这是诗人远望时的深切感受,形诸于诗,不仅使人感到真实,而且觉得生动传神。这两句既从色彩上加以点染,使其明丽如画,又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烟波浩淼的雄姿。这一画面,色彩鲜明,景中有声,飞动壮阔。

  中间六句又是另一幅图画。随着行舟的前进,诗人纵目四观,景物宜人,春光骀荡。连绵的巴山,逐渐消失;万里晴空,白云漂浮,舒卷变化,摇曳多姿;江边,日照白沙,明亮如雪,群雁聚息;岸上,百花盛开,飞出山谷的黄莺,在花丛中穿飞;江中沙洲,芳草萋萋,繁花似锦,和煦的春风,送来扑鼻芳香,但转瞬即过,迎面而来的是郁郁葱葱,苍翠繁茂的林木。这里,诗人的彩笔,不仅绘出了绚丽明媚的画卷,而且传达出融于画境的欢快喜悦之情。尤其出色的是,诗人所描画的不是一幅停滞静止的写生画,而是有如一组连续不断的活动的电影镜头,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最后四句是日暮月升的景象,另是一幅画面。诗人舟行一日,日落西山,夜幕已降,远望江边,暮霭沉沉;东方江面,月亮冉冉升起;再遥望江陵,灯火点点,闪烁不定,著名的渚宫城,应该就在这灯火之中。这也是由几个“镜头”组成的画面,动态感也十分强烈。另外,这一结尾,极有余味,给人以广阔的艺术想象天地。

  这首五言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从艺术构思看,诗人抓住江中行舟这一特点,顺序写来,“如展图画”。从结构上看,诗人从白昼直写到日落月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诗人巧妙地运用表现自然美的各种原始材料,诸如色彩、声音、形状、香气、光线、运动等,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动人画面,并且具有鲜明的动态性,使语言艺术的诗,有着形象艺术的效果。从诗篇的意境上看,诗人融情于景,把遇赦东归的喜悦心情倾注在大好春光的景物描绘中,情景交融,塑造了迥远奔放、明丽雄浑的艺术意境,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巴蜀书社 ,1988-02 .

jīngménzhōuwàngshǔjiāng--bái

chūnshuǐyuèxiáláizhōuwàngān

zhèngshìtáohuāliúránjǐnjiāng

jiāng绿qiěmíngmángmángtiānpíng

wēishānjǐnyáochǔyúnxíng

xuězhàoshāyànhuāfēichūyīng

fāngzhōuquèzhuǎnshùsēnsēnyíng

liúyānyángfānhǎiyuèshēng

jiānglíngshíyáohuǒyīngdàozhǔgōngchéng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玉树春归日¹,金宫乐事多。
译文: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宫中多有乐事。
注释:¹玉树春归日:一作“玉殿春归好”。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后庭朝未入,轻辇(niǎn)夜相过。
译文:由于君王白天忙于政务,至夜晚才乘着轻辇来到后宫。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¹下歌。
译文:嫔妃们在花间肆意谈笑,在明烛下娇声唱歌。
注释:¹竹:一作“烛”。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cháng)(é)
译文:在月光下尽情地唱吧,跳吧,莫要叫明月归去,我们还要请月宫中的嫦娥一起来欢歌醉舞呢!
这首诗写帝与妃子嬉戏玩乐。“金宫乐事多”为全诗中心句。首句言宫中美景,且点明时令值春,以此陪衬。三四句言帝夜间无事,宫中路过。五六句写妃子花间游憩,帝过而笑,奔出花间;娇态可掬,为帝而歌。末二句言帝与妃子意兴不尽,愿明月迟度。此二句字面意思是留住明月,好让月中嫦娥玩乐醉酒,实则让时光慢行,好多玩乐。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5-246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9-185
3、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50-54

gōngzhōngxíng··--bái

shùchūnguījīngōngshìduō

hòutíngcháowèiqīngniǎnxiāngguò

xiàochūhuājiānjiāoláizhúxià

jiàomíngyuèliúzhezuìchángé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译文:一叶落木,可识岁秋,一瓶水结冰,即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桂枝¹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译文:桂枝一日一日绽绿,枝条高拂凌云端。
注释:¹桂枝:喻人才之秀出者。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将入朝。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弱龄¹接光景,矫(jiǎo)翼攀鸿鸾(luán)
译文:少年壮心豪迈,矫翼欲攀鸿雁,青云直上。
注释:¹弱龄:即少年。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投分¹三十载,荣枯²同所欢。
译文:我俩交往有三十年了吧,荣辱一体,悲喜同欢。
注释:¹投分:即缔交。²荣枯:偏义复词,此处偏用荣义。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长吁(xū)望青云,镊(niè)¹坐相看。
译文:望青云而长吁,相坐看镊白发。
注释:¹镊白:即镊白发。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译文:铜镜里已是衰老的秋颜,曾经黑油油的壮发凋落在高冠之下。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穷与鲍生¹贾,饥从漂母²餐。
译文:穷困时和管仲一样与鲍生一起做生意,饥饿时从漂母处乞讨她一餐饭。
注释:¹鲍生:即鲍叔牙。²漂母:用韩信事,信尝从漂母乞食。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¹来极天人,道²在岂吟叹。
译文:时来云转之时位极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叹不已?
注释:¹时:指风云感会之时。极天人,此谓显贵之入。²道:此指己之素志。岂吟叹,不用感伤。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乐毅¹方适赵,苏秦²初说韩。
译文:我就像乐毅刚刚到赵国,苏秦刚刚去游说韩国一样。
注释:¹乐毅:战国时燕将。²苏秦,战国时策士。方适赵、初说韩,皆言功业虽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卷舒¹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译文: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为什么时光要摧残我的青春?
注释:¹卷舒:犹言或进或退,或仕或隐,固在我本人意愿如何,何必空自摧残二句亦自我慰勉之辞。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见之明。“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意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可报效祖国,施展才华。前四句主要是写诗人借描绘“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来表达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荡无畏惧的气魄,想报效祖国,干一番事业。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意指李白与元丹丘相识很早,他二十多岁在四川家乡的时候,就与元丹丘相识。李白五十多岁时有一首诗《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中说“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说明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都是非常亲密要好的朋友。李白与元丹丘曾一起漫游四川、湖北安陆、襄阳、河南嵩山、石门山,从李白与元丹丘来往的书信诗文内容来看,这位元丹丘显然是一位隐居山林游仙的职业道士。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吁叹岁月不饶人,人已渐渐年老,蕴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李白用此诗形容自己与元丹丘之间的交情犹如管鲍之交,由于此时李白的境遇有类管仲微贱之时,故在这首诗中有“穷与鲍生贾”之语。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有感叹自身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壮情感。虽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对未来仕途充满着希望。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借用典故,诉说功业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犹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面对现实的残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诗意寓出诗人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虽然岁月蹉跎,功业无成,加上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诗人仍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qiūliànyàoyuànnièbáizèngyuánliùxiōnglínzōng--bái

luòshísuìqiūpíngbīngzhītiānhán

guìzhī绿xuělíngyúnduān

ruòlíngjiēguāngjǐngjiǎopān鸿hóngluán

tóufēnsānshízàiróngtóngsuǒhuān

zhǎngwàngqīngyúnnièbáizuòxiāngkàn

qiūyánxiǎojìngzhuàngdiāowēiguān

qióngbàoshēngjiǎcóngpiàocān

shíláitiānréndàozàiyíntàn

fāngshìzhàoqínchūshuōhán

juǎnshūzàishìkōngcuīcán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去年¹何时君别妾(qiè)?南园²绿草³飞蝴蝶。
译文:还记得我们去年什么时候分别的吗?那是南边花园绿草地上飞蝴蝶的时候——春天。
注释:¹去年:刚过去的一年。²南园:泛指园圃。³绿草:亦即春日之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今岁¹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²暗秦云³
译文: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季节了吗?冬天已经到了,西山顶的白雪在云层下更显幽暗。
注释:¹今岁:今年。²白雪:即寒冬之日。³秦云:秦地之云,此暗指思妇家在秦地。秦,泛指陕西,唐人诗中往往特指长安。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玉关¹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²那可闻?
译文:玉门关离我这里有三千里地,我想给你寄封信,恐怕你也难得一见。
注释:¹玉关:即玉门关,汉朝故址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移至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汉代大将霍去病破月氏,开玉门关,自此成为中国与西域分界的关隘。²音书:音讯,书信。二句言音讯不通,存亡难知。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开头两句,是思妇对去年与丈夫离别时情景的追忆。这两句妙在不纯用叙述笔调,而采用思妇自问自答的写法,显得波峭有致。“南园”一句,因是化用晋代诗人张协“蝴蝶飞南园”(《杂诗十首》其八)的诗句,故“南园”可理解为某处的一所花园,未必实有所指。其时正当春天,南园里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一对即将离别的夫妻,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尤其是看到那成双作对的蝴蝶,不禁触景生情,肝肠寸断。但这种哀伤情绪并未在字面上流露出来,诗人描绘的反而是一派明媚的春光,这正是王夫之在评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时所说的“以乐景写哀”(《姜斋诗话》卷上)的手法,从而把哀伤之情反衬得更为强烈。对这对夫妻家在何处、为何事离别、丈夫又去向何方等问题诗中均未作交代。这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也为引出下二句埋下了伏线。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中间两句,用的也是思妇自问自答的写法,写思妇在丈夫离家一年之后对他的怀念。但诗中并未正面倾诉离愁别恨,而是分别描绘了“西山白雪”与“暗秦云”两幅惨淡的画面,借景言情。“西山白雪”四字,看似景语,其实是借此点明丈夫离家的原因及其戍守之地。“暗秦云”三字,不仅点明了他们夫妻原来家居之地,同时也借思妇在家遥望云天之所见,来刻画她翘首期待之状以及悒郁愁苦之情。前两句留下的三点悬念,至第四句方才释然大白。这种写法,较之一开头便和盘托出,更耐人寻味,此诗构思布局之妙,于此可见。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末尾二句,写思妇与丈夫天各一方,难通音信。秦地距玉关达三千里之遥,欲传尺素,又无鱼雁。夫妻二人,一别经年,满腹相思,无由倾吐,这就使思妇更感痛苦万分。诗中,思妇的丈夫戍守之地为“西山”,并非“玉关”,思妇欲往“玉关”投寄“音书”,貌似南辕北辙,前后牴牾。其实这并非李白失之粗疏。盖“玉关”自汉代以来,即为汉族统治者与西北各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之地,也是闺怨诗中思妇经常梦魂萦系之地。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子夜吴歌四首》其三亦云:“……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此类诗句,唐诗中不胜枚举。在这里,“玉关”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征战戍守之地,“玉关”自然也包括其中。诗人之所以用“玉关”取代“西山”,很可能是出于修辞的需要。由于第四句已出现“西山”二字,故第五句换用“玉关”,以免重复。

  征夫怀归、思妇闺怨,是中国古典词歌中一个传统的题材。自《诗经》以来,作者代不乏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即如李白,此类作品亦自不少。《思边》这首小诗,在李白闺情诗中虽算不得出类拔萃之作,但在艺术上有如下两点颇可注意。第一,如上文所述,首二句叙别离之悲,中二句诉相思之苦,均不落言筌,须待读者细加咀嚼而后出,可谓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第二,全篇虽用思妇口吻,但“去年何时君别妾”二句是从丈夫一方着笔,“今岁何时妾忆君”二句是从自己一方着笔,这种对仗的句式从两方落笔的写法,既具整饬匀称之美,又见回环往复之致,与缠绵缱绻的诗情妙合无垠。末尾二句,出语虽稍嫌直露,但可使题旨表达得更为强烈醒豁,收结更为斩截有力,白璧微瑕,故未足深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6-977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612-616

biān--bái

niánshíjūnbiéqiènányuán绿cǎofēidié

jīnsuìshíqièjūn西shānbáixuěànqínyún

guānsānqiānyīnshūwén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yù)且制¹
译文:白龙改换常服,变化为鱼,被渔翁豫且制服。
注释:¹白龙”二句:据刘向《说苑·正谏》引伍子胥谏吴王语:天上白龙下于清冷之渊化为鱼,为渔人豫且射中其目。豫且,春秋时宋国渔人。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¹
译文:白龙上天投诉,天帝说:谁叫你变化为鱼?现在来告状有什么意义?
注释:¹“谁使”二句:按《说苑》引伍子胥谏吴王语:白龙为豫且射中其目后诉诸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吾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本为人所射也,既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作书报鲸(jīng)(ní)¹,勿恃²风涛势。
译文:白龙作书报告鲸鲵,千万别恃风涛之势上岸。
注释:¹鲸鲵:大鱼。雄曰鲸,雌曰鲵。古时比喻不义之人。²恃:依仗。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涛落归泥沙,翻¹遭蝼蚁²(shì)³
译文:海涛落下,终归泥沙,翻遭蝼蚁小虫嚼噬。
注释:¹翻:反而,副词。²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薄弱地位很低的人。³噬: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万乘¹(shèng)出入,柏人以为识²
译文:万乘之尊出入宜谨慎,应该以柏人为皇帝行止戒备的典故而提高认识。
注释:¹万乘:指代君王。乘,四匹马拉的战车。²“柏人”句:用汉高祖典故。《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于柏人县馆舍壁中藏人欲行弑),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识”,一作“诫”。

  这首诗意在劝诫君王当慎于微服出行。其中“万乘慎出入”句为诗歌意旨所在。全诗篇幅短小而多处用典,举白龙化鱼、鲸鲵失水为喻,言天子当慎出入;举汉高祖刘邦于柏人警惕免祸为例,以正面告诫。

  “枯鱼过河泣”,原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四列入《杂曲歌辞》。古辞云:“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龙鱼六曲有《枯鱼》,却无‘过河泣’字。”

  李白此诗言天子微服出行当慎。前四句用“白龙鱼服”典故。据刘向《说苑·正谏》载:春秋时期,吴国大王想要跟老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就劝他说:“不行,过去天上的白龙下到清冷之渊里面,变化成了一条鱼时,被一个叫豫且的渔夫射中眼睛。白龙回去就跟天帝告状,天帝就问白龙:“当时你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啊?”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之渊里面以后就变成一条鱼了。”天帝就说:“鱼本来就是被人射杀的,既然这样渔夫又有什么罪了?”白龙是天帝的宠物,豫且只是宋国的平民,白龙要是不变成鱼的话,豫且是不敢射杀的。“谁使尔为鱼”一句很有气势。“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这一妇孺皆知的谚语,加以“谁使” 二字,以戏弄的语气反诘,更强化了这一典故本身的讽喻意味。这一声喝问,若解为天帝所言,则有使原典更形象化的艺术功能;若视为李白所为,则参与了李白的观察视角,使典故与现实交叉对话,诗韵意境也在这种互动中由平面走向立体。正所谓只一问询,神往意长。

  后六句示警戒意。“作书报鲸鲵”四句喻人君失去侍卫,即处危境。语本《韩诗外传》:“夫吞舟之鱼,大矣,砀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失其辅也。”“万乘慎出入”为此诗主旨所在,言天子当慎出入。结句举汉高祖于柏人警惕免祸为例以告诫君王微服出巡当慎。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载:汉高祖过赵,得罪了赵王。后高祖又从赵国经过,想住一宿,但心里忽然有一想法,问人:“县名是什么?”回答说是“柏人”。他认为“柏人”,就是迫于人,不宿而去。结果使得赵相贯高等人欲在柏人县谋害高祖的计划落空。这是对皇帝的正面告诫。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03-204
2、 管士光 编注.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08-109

guò--bái

báilónggǎichángǒubèiqiězhì

shuí使shǐěrwèiláotiān

zuòshūbàojīngshìfēngtāoshì

tāoluòguīshāfānzāolóushì

wànchéngshènchūbǎirénwèishí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译文:没有与你约定,我去寻幽去了,兴致勃勃,不觉路远。晚崖苍苍很攀登,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黄昏。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译文:还没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弯弯,已经历千万转。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晚收雾散。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译文:高松上挂着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肃穆。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峰峦秀中天¹,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译文:峰峦秀丽直插中天,登极顶四望,目不暇接。元丹丘隔山遥遥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来。
注释:¹中天:半天也。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遂造穷谷¹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²,清晓方言还。
译文:只有造访了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静者安闲。整夜都非常欢乐,直到拂晓才告别回家。
注释:¹穷谷:深谷也。²永夜:长夜也。

xúngāofèngshíménshānzhōngyuándānqiū--bái

xúnyōuqiánchéngxìngjuéyuǎncāngmiǎonánshèbáiwǎn

wèiqióngsānshānqiānwànzhuǎnwényuánchóuxíngxíngjiànyúnshōu

gāosōngláihǎoyuèkōngqīngqiūshēnxuězàishíduànhánquánliú

fēngluánxiùzhōngtiāndēngtiàojǐndānqiūyáoxiāngérshěn

suìzàoqióngjiānshǐzhījìngzhěxiánliúhuānyǒngqīngxiǎofāngyánh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