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有耳莫洗颍(yǐng)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jué)
译文:不要学许由首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首孤高比云月?
译文: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yǔn)身。
译文: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子胥(xū)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译文: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译文: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华亭鹤唳(lì)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译文:(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的别墅间的鹤唳?(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译文: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译文: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xíngnán ·sān

bái tángdài 

yǒuěryǐngchuānshuǐ yǒukǒushíshǒuyángjué 
hánguānghùnshìguìmíng yònggāoyúnyuè 
guānxiánrén gōngchéngtuì退jiēyǔnshēn 
jiāngshàng yuánzhōngtóuxiāngshuǐbīn 
xióngcáibǎo tuōjiàzǎo 
huátíngwén shàngcàicāngyīngdào 
jūnjiànzhōngzhānghànchēngshéng qiūfēngjiāngdōngxíng 
qiěshēngqiánbēijiǔ shēnhòuqiānzǎimíng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明朝驿(yì)¹使发,一夜絮征袍。
译文: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注释:¹驿:驿馆。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译文: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táo)¹
译文: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注释:¹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

  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

  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

  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dōng

bái tángdài 

míngzhāo驿shǐ使 zhēngpáo 
shǒuchōuzhēnlěng kānjiǎndāo 
cáiféngyuǎndào dàolíntáo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西上 一作:西岳)
西上莲花山,迢(tiáo)迢见明星¹。(西上 一作:西岳)
译文:西岳华山莲花峰上,远远地看见华山仙女。
注释:¹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素手把芙蓉,虚步¹(niè)²太清³
译文:素手握着皎洁芙蓉,太空之中凌空而行。
注释:¹虚步:凌空而行。²蹑:行走。³太清:天空。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ní)(cháng)¹(yè)广带²,飘拂升天行。
译文:身穿云霓做的衣裙,拖着宽阔的飘带,轻盈飘拂地升天而行。
注释:¹霓裳:用云霓做的衣裙。²曳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至云台 一作:登云台)
(yāo)我至云台¹,高揖(yī)卫叔卿²。(至云台 一作:登云台)
译文:她邀请我登上彩云高台,拜见那仙人卫叔卿。
注释:¹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²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huǎng)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míng)¹
译文:恍惚之间与仙人同去,驾着鸿雁飞入高空。
注释:¹紫冥:高空。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俯视洛阳川¹,茫茫走²胡兵。
译文:俯视中原一带,到处都是安禄山叛军。
注释:¹洛阳川:泛指中原一带。²走:奔跑。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流血涂野草,豺狼¹尽冠缨(yīng)²
译文:鲜血淋漓涂满了野草,安禄山叛军都封爵簪缨。
注释:¹豺狼:比喻安史叛军。²冠缨:穿戴上官吏的衣帽。
这首诗一般都认为写于天宝十五载(756),时洛阳已陷于安史叛军之手,而长安尚未陷落。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萧士赟注认为"此诗似乎记实之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郁贤浩《李白选集》云:"疑安史乱起时,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阳一带,目睹洛阳沦陷,乃西奔入函谷关,上华山。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总之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

fēng ·shíjiǔ

bái tángdài 

西shàngliánhuāshān tiáotiáojiànmíngxīng  (西shàngzuò 西yuè )
shǒuróng niètàiqīng 
chángguǎng广dài piāoshēngtiānxíng 
yāozhìyúntái gāowèishūqīng  (zhìyúntáizuò dēngyúntái )
huǎnghuǎngzhī jiàhóng鸿língmíng 
shìluòyángchuān mángmángzǒubīng 
liúxuècǎo cháilángjìnguānyīng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击筑(zhù)¹饮美酒,剑歌易水湄(méi)²
译文:像高渐离一样在燕市击筑饮酒,像荆轲一样在易水上弹剑悲歌。
注释:¹筑:一种古代的弦乐器。其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曰筑。²湄:岸边。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经过燕太子¹,结托并州儿²
译文:应结识像燕太子丹这样的爱贤之士,要结交像并州侠士一般的朋友。
注释:¹燕太子:名丹,燕王喜之太子。²并州儿: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青年男子。儿,指年轻人。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译文: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
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因击¹鲁勾践(jiàn)²,争博³勿相欺。
译文:若再遇到像鲁勾践这样的侠士,应该事先自报家门,若有争博之时,请多多包函,幸勿相欺啊。
注释:¹击:一作“声”。²鲁勾践:人名,赵国之侠客。³争博:因赌博而相争。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五陵¹年少金市²东,银鞍(ān)白马度春风。
译文:在长安金市之东,五陵的贵公子骑着银鞍白马,满面春风。
注释:¹五陵:本指汉朝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为当时豪家贵族的聚居地。此泛指家居长安的豪贵之家。²金市:唐代东都洛阳有金市。此系指长安西市,因可兑换金银,故名。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¹酒肆(sì)中。
译文:他们在游春赏花之后,最爱到哪里去呢?他们常常笑入到胡姬的酒肆中饮酒寻乐。
注释:¹胡姬:泛指当时西域及外国的少女。当时长安多有胡人开酒肆者,店中多胡姬歌舞侍酒。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尽管专门吟咏少年的诗数量不及模山范水、状物言志之作,但这类诗大都写得富有诗味,颇具特色。李白的《少年行二首》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第一首用五古的形式,迹近咏史,实是抒情,写一个少年的信念和追求。诗开头运用荆轲的典故,表现少年对荆轲事迹的向往和憧憬。对英雄人物的追慕,是青少年们所共有的心理特征。整首诗从易水饯饮落笔,但不脱不粘,若即若离,从对荆轲的身世感慨跳跃到对自己的身世感慨,把由荆轲身上所焕发出来的豪情壮志,注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凝结成一种激扬奋发的豪情与坚定的人生信念:“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接着写鲁句践。鲁句践是战国时代的人,和当时的荆轲在邯郸下棋赌博,最后却互相争吵起来。这里仍然以荆轲的故事抒情达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少年的心理特征。

  第二首用七绝的形式,描摹刻画,情态毕露。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一个任气逞能的豪侠少年形象。“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说明他的家世豪贵,生活豪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显示其豪放、倜傥、爽朗、率真,展示其无限的青春活力。在春风得意之际,这些五陵侠少驰骋着骏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出入于花海酒肆,无拘无束,在欢歌笑语中忘怀了一切,不知什么叫时光与金钱,不知什么是愁苦与忧思。这里没有明显的是非褒贬,也没有暗示出什么微言大义。这些青少年,是幸福的。从这些青少年的身上,似乎可以让人感受到盛唐的国威给这些时代的幸运儿带来的狂欢与激情,似乎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其中倾注的人生理想。

  李白的《少年行二首》,刻划的是豪爽倜傥的少年形象,因而,诗中写少年紧扣其个性特点下笔。敲打着乐器喝着酒,背着宝剑唱着歌,骑着白马踏着落花,风流豪爽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从中,读者不难窥见任气逞能的少年李白的影子。这是李白对自己年轻时候的一种回忆,也只有李白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全诗语言豪迈俊爽,寓刚于柔,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55-6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15-217

shàoniánxíngèrshǒu

bái tángdài 

zhùyǐnměijiǔ jiànshuǐméi 
jīngguòyàntài jiētuōbìngzhōu 
shàoniánzhuàng fènlièyǒushí 
yīngōujiàn zhēngxiāng 

língniánshàojīnshìdōng yínānbáichūnfēng 
luòhuājìnyóuchù xiàojiǔzhōng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我来¹²何事,高卧³沙丘城。
译文:自从你走后我究竟有什么事情?一直闲居在沙丘城内。
注释: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¹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²竟:究竟,终究。³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城边有古树,日夕¹²秋声³
译文:沙丘城边有一颗苍老古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
注释:¹夕:傍晚,日落的时候。²连:连续不断。³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¹
译文:鲁地酒薄无心痛饮酣醉,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
注释:¹“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思君若汶(wèn)¹,浩荡²寄南征³
译文: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着你一同南去。
注释:¹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²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³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

  这首诗是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边失豪放本色。

  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边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边能边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事情以浓郁的诗味。

  首句“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边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边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边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边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边息、相思边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边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边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边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85-286 .

shāqiūchéngxià

bái tángdài 

láijìngshì gāoshāqiūchéng 
chéngbiānyǒushù liánqiūshēng 
jiǔzuì kōngqíng 
jūnruòwènshuǐ hàodàngnánzhēng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楼观岳阳¹尽,川迥(jiǒng)洞庭开。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洞庭湖水,广阔无垠,依稀看见与长江相接。
注释:¹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译文:南飞的大雁带走我忧戚烦闷的心情,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明月。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云间连下榻(tà)¹,天上接行杯²
译文: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推杯换盏,畅饮美酒。
注释:¹下榻:用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见《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注。²行杯:谓传杯饮酒。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¹
译文:醉后朦胧里一阵阵凉风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带旋回。
注释:¹回:回荡,摆动。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引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xiàshíèrdēngyuèyánglóu

bái tángdài 

lóuguānyuèyángjìn chuānjiǒngdòngtíngkāi 
yànyǐnchóuxīn shānxiánhǎoyuèlái 
yúnjiānliánxià tiānshàngjiēxíngbēi 
zuìhòuliángfēng chuīrénxiùhuí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¹乘流直上天。
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注释:¹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就洞庭赊(shē)¹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将船停在白云边买来酒赏月痛饮。
注释:¹赊:赊欠。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

  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péishūxíngshìlángzhōngshūjiǎshèrénzhìyóudòngtíngshǒu ·èr

bái tángdài 

nánqiūshuǐyān nàichéngliúzhíshàngtiān 
qiějiùdòngtíngshēyuè jiāngchuánmǎijiǔbáiyúnbiān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镜湖¹三百里,菡(hàn)(dàn)²发荷花。
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
注释:¹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²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ài)若耶(yē)¹
译文: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注释:¹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回舟不待月¹,归去越王家。
译文:在回舟的时候,月亮还未出来,西施就被越王带邀而去了。
注释:¹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

  诗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著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

  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38-341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52-254

 ·xià

bái tángdài 

jìngsānbǎi hàndànhuā 
yuè西shīcǎi rénkànàiruò 
huízhōudàiyuè guīyuèwángjiā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群峭(qiào)¹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译文:连绵陡峭的苍翠山峰高耸入云端,远离尘嚣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
注释:¹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译文:拨开云雾去找寻隐秘树林的山间古道,依靠着石头听潺潺的流水声。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¹
译文: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着白鹤正在休息入眠。
注释:¹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这是一首诗、画、音完美结合的五言律诗。其特色有三: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李白近体诗每有不合律处。这首青年时代写的五律又是一个证据,证明李白非不谙声律,而是不屑自缚于声律。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峭”壮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此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首联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颔联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颈联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尾联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全诗再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挥笔落纸如云烟的境地。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67-368 .

xúnyōngzūnshīyǐn

bái tángdài 

qúnqiàotiān xiāoyáonián 
yúnxúndào shítīngliúquán 
huānuǎnqīngniú sōnggāobáimián 
láijiāng xiàhányān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¹长。
译文: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注释:¹个:如此,这般。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¹
译文: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注释:¹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本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89-213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68-270

qiūshíshǒu ·shí

bái tángdài 

báisānqiānzhàng yuánchóucháng 
zhīmíngjìng chùqiūshu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