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但是青松依然挺拔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要知松高洁¹,待到雪化时。
译文:要想知道这青松的高洁品格,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之后。
注释:¹高洁:高尚纯洁。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样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仲弘,是陈毅的字。)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陈毅能够写出来!也许作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冬夜大雪,作者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反华,正使中国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作者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反华势力妥协。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作者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qīngsōng

chén jìnxiàndài 

xuěqīngsōng qīngsōngtǐngqiězhí 
yàozhīsōnggāojié dàidàoxuěhuàshí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qiū

chén jìnxiàndài 

qiūnéngàoshuāng fēngshuāngchóngchóngè 
běnxìngnéngnàihán fēngshuāngnài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因“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而导致失败,红军主力不得已被迫作战略转移。陈毅因伤奉命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时形势如黑云压顶,敌强我弱,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用倒接法。照理说诗意顺序应是先写革命事业的开创自然是备极艰难,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谈如今自己面临即将来到的牺牲的心情。但做诗要是顺着这个意思去写,就显得太平实。诗人把“断头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恰似晴空中的一声惊雷,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造成了一种苍茫悲壮的基调。对读者来说,则能产生一种凝精聚神,急欲一读的强烈效果。再说这一组诗主要在于抒写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胸怀,而不在于述说革命创业的艰难,所以这一提前又有侧重意义。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开头对整个组诗起到了大气包举,笼照全篇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发端突兀,豪气凌云的极好的起句。后两句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作结,是对前面自问式起句的呼应,也可以说是自答之词。但这里丝毫没有议论式的叙说,而是以一种奇特的悬想,形象地表明了陈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反动的统治者彻底埋葬!这个结句犹如空谷中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壮怀激烈,使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昂然挺立在读者的面前。

  第二首“南国烽烟正十年”,是抒写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此头须向国门悬”句,化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伍子胥的故事,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接下来两句文气渐缓。结句“捷报飞来当纸钱”尤为精绝,不仅与上首诗紧密呼应,而且从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中,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宋人陆游放翁在临终之际,给他的子女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如以此与陈毅的这首诗相比,则陆游虽对国家的统一表示坚信不移,但细味诗意却悲而不壮。陈毅此诗则于抑扬跌宕中尤显其悲壮,感人至深。

  第三首“投身革命即为家”,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陈毅早年投身革命,从此就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急先锋,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英勇奋进,义无反顾。艰苦的斗争生活锤炼出坚定的革命意志,从战友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血雨腥风应有涯”,反动派对人民的血腥屠杀总有一天要结束,人民终究会得到解放,光明的社会总归会到来,共产主义的理想必定会实现!为了革命的胜利,个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就是对第一首自问式起句的最后回答。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

  在陈毅光辉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铁马金戈的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而赣南的三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诗人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它犹如挂在夜空中的皎洁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犹如黑夜灿烂的明星,将永远激励人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奋勇前进。

méilǐngsānzhāng

chén jìnxiàndài 

jiǔsānliùniándōng méishānbèiwéi shāngbìngcóngmǎngjiānèrshí tuō shīsānshǒuliú xuánwéijiě 

duàntóujīn chuàngjiānnánbǎizhànduō 
quántáizhāojiù jīngshíwànzhǎnyánluó 

nánguófēngyānzhèngshínián tóuxiàngguóménxuán 
hòuzhūjūnduō jiébàofēiláidāngzhǐqián 

tóushēnmìngwéijiā xuèxīngfēngyīngyǒu 
chéngrénjīnshì rénjiānbiànzhòngyóuhuā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
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
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xuěxíngjūn--chén

tàishānxuěshuǐjiānbīngchōnghēifènxùnxíngjūn

shāzhuàngwànzhòngtóngxīnqínzéiqínwánggòngzhùxīnchūn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chēguòxìngguólǎoyíngpán--chén

zhàndāngniánxuèhǎifānjīncháoshànglǎoyíngpán

huāngtáifèizhǐrénshíshānghénxuànrán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guòwēishān--chén

héngyuèjiānghuáibǎiwēishānwèizhēng

nánfēngyǐngcuóéshéncányuèbiǎnzhōuhuà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chéngchēguòxuěfēng--chén

kūnlúnxuěfēngsòngxíngtángxuěfēngxiàoxiāngyíng

tángxuěfēngzàixiāngsòngjiǎoxuěfēngyòuláiyíng

xuěfēngbànfēngshājīngyíng

tóngrénjiǔxiāngqīngchēguòzuìgāocéng

mínghuìqīnyǒuhàncángjiābiéqíng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qìnyuánchūnyǒngxuě--chén

liǎngquèxīnmáochàngliǔsòngzhīpiāo

xiǎngháoqínggàishìxióngfēnghàohàoshī怀huáihǎilàngtāotāo

zhèngxiálùnwénwénwènzhèngmiàoniānláizheyǎngāo

qīngxīnshénkànhuítiānshēnshǒujuédàifēngsāo

shānduōjiāokànxuěchūmíngtàidàiyāo

zhèngliáodōngxiádànggòujiānghuáijīnyùndiāo

chídòngyínmàimiáocuìdōngjǐnchūnláixìngbèiráo

huāndàitáohóngliǔ绿fàngyǎnmíngcháo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zèngtóngzhì--chén

èrshíniánláishuōshìfēishēngnéngānwēi

dàoyúnzhōngyándōngguòjǐnchūnbèilěi

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
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1936年冬
1936年冬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