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 古诗词
我如果爱你——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坚贞就在这里:
爱——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足下的土地。

  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树,我必须是树且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且要平等地立于天地间。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有的姿态:“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她接着以“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和“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表达出真正的爱情应当同甘共苦的信念。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终身相依”。“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诗人认为:爱情,不仅止于倾慕对方“伟岸的身躯”,而是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在精神上完全相融相通,“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此诗有了这种独特、精美的意象作为象征核心,就自然地脱离了具体的有限的形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诗人巧借“木棉”的表白,派生并组合了一系列蕴含丰富的具体意象。这些意象要么是暗示木棉对传统人生观中不和谐不平衡,甚至向一方倾斜的人际关系的看法,要么是大胆肯定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互相依存,显示了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新型的爱情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全诗章法及句法的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参考资料:
1、 樊杨梅主编;孙正军,张莉,周明等编.大学语文: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09:214
2、 李贵,俞纪东,顾国柱,张觉编.大学语文 第3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09:160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腾的我;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亲爱的祖国!

  这是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在此诗中,有诗人对于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亦有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以及诗人作为经历挫折的一代青年,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国富饶、荣光、自由的心声。

  层次结构

  此诗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共分四节,自然地显示出诗歌思想层次和感情段落的分明。

  首节回顾祖国古老沉重的历史,以“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典型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表现出祖国母亲在逆境中坚毅、顽强的形象,节末一句“祖国啊!”表达对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理解和对她顽强不屈精神的深深叹服。

  次节过渡,内容上同前节,也是描写祖国的过去,但角度不同,直抒胸臆,表明祖国的“贫穷”“悲哀”,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花朵”。 是贫穷悲哀和痛苦的希望把“我”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节末一句“祖国啊!”表达出哀怨的深情。

  第三节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刚从“大跃进”“文革”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后的那种“带泪的笑”。 走过艰难和曲折,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我”将带着“簇新的理想”和祖国一起奋飞和奔跑,节末的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欢欣。至此,感情的基调已由低沉缓慢开始上扬。

  末节展望未来,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如今情感已沸腾,“我”愿意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奉献“我”的血肉之躯。篇末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全诗的感情达到高潮,形成全诗的最强音。

  艺术特色

  此诗的艺术力量不仅在于诗人用新奇意象来关照内心的情感记忆,出格而入理地描绘了祖国深重的灾难与贫困,以及新生的希望,光明的前程;而且还在于诗人把自己摆进历史与未来相交错的现实的中,寓己于形象,对祖国的过去和将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深挚的热爱和献身的决心。

  构思新颖,立意深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反过去某些诗歌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赞美祖国母亲的歌,表现经过十年浩劫后人们对于祖国的认识、思考和情感。这首诗写于1979年,一场浩劫刚刚过去,苦难尚记忆犹新,废墟上又升腾着希望,痛苦与欢乐,失望与信仰交织于人的内心。人们看到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热切盼望着祖国早日变成现代化的强国,并且决心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切。诗人没有正面铺陈,直接抒情,而是敏锐地捕捉并艺术地表现了祖国人民的这种感受,并别具匠心地把对祖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属于意念性的感受转化成意象的“我”,而后又把“我”转化成鲜明的形象,超越着特定的时空,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复杂的心态迸发出悲怆、激昂的祖国恋歌。这种直接把意念转化为形象的方法,使人耳目一新。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此诗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开始,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抒发出诗人为之悲哀痛苦的心情:“我是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然后诗人以拳拳的儿女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诗人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不惜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几多痛苦,几多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造成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想象奇特,比喻新颖

  诗中没有直接的议论,而是用了意象化的方法,选择一系列象征性的形象表明“我”和祖国水乳交融的关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形象虽然显得互不连贯,但在总体上却不仅构成了内在统一的美,而且也给读者以更大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写到祖国的历史时,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一系列大胆的想象,概括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则象征了祖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只是世世代代的憧憬千百年来未曾实现,显得新奇准确。在写到祖国的新生时,诗人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作比喻,把生机勃勃的祖国新貌生动地描绘出来。这一组组形象,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与客观事物,与对祖国历史、现实、未来的哲理性认识互相渗透而凝成的意象,这种“意象迭加”的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也更广阔,更具有立体感。

参考资料:
1、 施军,李相银主编. 当代教育文丛 文字背后的心灵世界 中学语文名篇赏析[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03.第86-92页
2、 孟帆著. 生命的印痕 孟帆诗集[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12.第153-156页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我在你的视线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