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
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
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
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
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
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
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èrlángshénhuā--shuāngqīng

cuìliǔniǎodànyānjiùxiàngluòqiūshānyǐngháihuāzhīwèishòu

zhòngyángāiguòlekuīnàidàoxiǎochūnshíhòuzhījīnzhànwēishuāngdiéchuíshǒu

shēngshòuxīnhánjìnbìngláiháiyòushìshuāngqīngbáoxìngpiēhuánghūnjìnghòu

yuèlěnglángànrénmèizhènwèisōngjīnkòuwǎngquèkāixiàngpínjiāchóuchùjiāojiǔ

贺双卿

贺双卿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 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坠髻(jì)¹(yōng)²梳,愁蛾(é)³懒画,心绪是事(lán)。觉新来(qiáo)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¹⁰,向人诮(qiào)¹¹(pì)如闲¹²。把芳容整顿¹³,恁地轻孤¹⁴,争忍¹⁵心安。
译文:坠乱的头发无心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知道如今你这个风流的浪子,心里对我已直是视若等闲。我应该整理好美丽的容颜,这样地轻易辜负青春年华,怎能安心?
注释:¹坠髻:下垂的发髻。²慵:懒。³愁娥:愁眉。⁴是事:事事,凡事。⁵阑珊:衰减;消沉。此指心情低落。⁶新来:近来。⁷金缕衣宽:意谓身体消瘦了。金缕衣,缀以金丝的衣服。此泛指漂亮的衣妆。⁸认得:知道。⁹疏狂:狂放不羁的样子。此指狂放的人。¹⁰意下:心中。¹¹诮:责怪。¹²譬如闲:若无其事。¹³整顿:整理。¹⁴孤:辜负。孤为辜的本字。¹⁵争忍:怎忍。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依前过了旧约,甚¹当初赚²我,偷翦(jiǎn)云鬟(huán)³。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tì),缠绣衾(qīn)、不与同欢。侭(jǐn)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译文:你又和从前一样过了相约的归期,既然这样,为何当初要骗我剪下一绺秀发相赠?等到什么时候你回来,我要把你紧紧关在家门外;等到你想要和我欢爱时,我要紧缠鸳鸯绣被,不与你同床共枕;等到更鼓已深,我才慢慢地问你,今后还敢这样无赖失约吗?
注释:¹甚:为什么。²赚:骗。³剪云鬟:古代情人离别,女方常剪发相赠。云鬟,女子如云的发鬟。⁴尤云殢雨:比喻缠绵于男女欢爱。⁵绣衾:绣花被子。⁶更深:夜深。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⁷款款:缓缓,慢慢。⁸更:再。⁹无端:无赖。

  这是一首闺怨词,主人公是一位对情人爱极又恨极的歌妓。词一开篇,“坠髻慵梳,愁蛾懒画”一组四字对偶句,直接表现这位妇女的精神状态,发髻已松散了,而她却“慵梳”;娥眉已经含愁不展了,而又“懒画”。司马迁在《 报任安书 》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主人公没有心情梳妆打扮,似乎是与“悦己者”有关。“心绪是事阑珊”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描述她心绪不佳,消沉倦怠,任何事情都无心去做了。这三句由外到内,女主人公的行为源于心绪不佳,从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凡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做,不只梳妆打扮是如此。内里意兴阑珊,外则面容憔悴了,身体消瘦了。“金缕衣宽”,衣裳变得宽大了,便是身体瘦下去了的证据。古人每以衣带宽松表示身体消瘦,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以上几句塑造了一个神情憔悴、心绪烦乱的女性形象,在写法上沿袭了唐五代以来对懒美人的类型化描写,与温庭筠笔下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很相似。但接下来的两句,就冲出了类型化的窠臼,成为“这一个”女子所独有的自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想来那轻狂的浪子一定又在外面若无其事地同别人调笑取乐,早把我丢在脑后了。女主人公之所以无心梳妆,消瘦憔悴,都是因为“疏狂”的他。“认得”表明她非常了解这个负心人风流轻狂的性情,也暗示了他如此这般也不是第一次了。用“这”字领出,有表意的功能,甚至起着强化的作用。这个“人”字是女子自呼口吻,用来表达女子怨恨的心情。至此,作者将抒情主人公思念怨恨的对象点明了,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明了。

  市民妇女比较注重现实的个人利益,不愿听人摆布自己的命运。所以,词中的女子并不因这个“疏狂”的年青人,而长久地沉溺忧伤之中。她要进行抗争,甚至可以采取各种报复行动。“把芳容整顿”,这是她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第一步。这句与开篇二句照应。由“芳容”一词可知,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有自信的。“恁地轻孤,争忍心安”,这是上片词意的小结,预示着她将要发泄一腔不平的怨恨。至此,上片在女主人公决心振作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也暗示了下片词意发展的线索。

  过片补叙浪子违约不归,骗取了她的忠贞,把怨愤之情推向了顶点。“依前过了旧约”,他又像从前一样背盟失约,逾期不归。“依前”说明他已不是第一次不信守诺言了。“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古代男女相别之时,有订立盟约,女子剪发以赠的习俗。赠发的意义是为了让男子见发如见人,另外还有以发缠住男子之心的神秘寓意。恼恨之下,她盘算着他有一天归来,要设法收拾教训他。

  她的惩罚办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将闺房的门紧紧关住,不让他进来。第二步:“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不让他进被窝,对他的要求不理不睬,以此逼使和要挟对方反省和屈服。第三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她听任时间僵持中过去,等待到更鼓已深,也就是半夜的时候,才严肃地从头到尾、有条有理慢慢数落他的疏狂,要他悔过认错,还要保证此后不能再无赖爽约。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爱恨交错、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想象,贴切人物心理性格,其描写的情景如同上演了一出夫妻之间斗气的轻喜剧。至此,全词嘎然而止,至于这女子是否会或怎么样实施她心中计划,词中不再多言。

  这首词用代言体,摹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细节刻画一气呵成,将她因爱深而恨极的情状写得淋漓尽致,声口毕肖。在这首词中,柳永塑造了一位与传统文人诗词中的女性迥异其趣的市井女子形象,她泼辣、自强、有手段、敢抗争。词的格调虽说不上有多高,但情真味浓,丝毫不涉俗套。由此词亦可看出柳永对风尘女子的了解和赏爱。柳永在这里刻意用俗语写俗事,目的就是为了给“俗人”看。语言上,他主要用浅近的白话,甚至市井俗语,如“是事”,“认得”、“诮”、“恁地”、“争”、“赚”、“无端”等表现力很强的通俗文学语言。结构上,他主要采用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浅型结构方式,有细节、有情节,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338-340

jǐntángchūn··zhuìyōngshū--liǔyǒng

zhuìyōngshūchóuélǎnhuàxīnshìshìlánshānjuéxīnláiqiáocuìjīnkuānrènzhèshūkuángxiàxiàngrénqiàoxiánfāngróngzhěngdùnnènqīngzhēngrěnxīnān

qiánguòlejiùyuēshéndāngchūzhuàntōujiǎnyúnhuánshíguīláixiāngshēnguāndàiyàoyóuyúnchánxiùqīntónghuānjǐngèngshēnkuǎnkuǎnwènjīnhòugǎngèngduān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译文:美丽的山东女郎啊,窗下种植了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译文:即使是映照绿水的珊瑚也没有石榴的绿叶滋润。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译文:海石榴散发的清香随风飘洒,黄昏时候鸟儿纷纷回到树上的巢穴。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译文:我愿意变为海石榴树上那朝向东南的枝条,低低地垂下,时时牵拂你的绣花衣裙。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译文:唉!没有机会与你一起共攀同折花枝,只好伸长脖子看望你闺房描金的门窗。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茜纱窗下,鲁女同海榴同时出现。一个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丽迷人的少女,一个是花朵乍开,明艳照人的植物,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构成这幅东窗海石榴图轴的最美的部分。“稀”,既指海榴,也指鲁女,在作者的心目中,他们二者都是世上稀有之物。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间所稀之物,是因为它有倒映着绿水的像珊瑚一样明艳的花朵,它有任何东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辉,它有随风散发的醉人的清香。同样,这两句也包含着赞美鲁女的内容。红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这幅画的基本色调,也充分体现了这幅画的色彩美。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前两句赞美石榴花的色泽,这两句突出石榴花的清香。花红香清,进一步说明了海榴的世所稀。“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出于对海石榴的喜爱,特别是出于对鲁女的爱恋。作者不惜让自己变成东南向的石榴枝,去拂动鲁女的罗衣。可见,这爱是十分强烈的,这痴情是十分浓郁的!

  可惜的是“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当作者要化作东南枝的梦破灭后,他多想走过去同鲁女一起共同攀折石榴花枝,可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阻止了他,双方既不相识,又不曾有片言只语的交谈这一事实,又熄灭了他心头的那一把痴情的火,二人仅仅是陌路相逢,作者内心的衷曲难以表露。

  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作者只能伸长脖子痴痴地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似乎远在千里的金扉而惆帐,而愁思。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是强烈的、真挚的,同时又是微妙、细腻的。

参考资料:
1、 葛世奇 杨春鼎编.历代咏花诗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300-301

yǒnglíndōngchuānghǎishíliú--bái

dōngchuāngxiàhǎiliúshìsuǒ

shānyìng绿shuǐwèiguānghuī

qīngxiāngsuífēngluòhǎoniǎoguī

yuànwèidōngnánzhīluó

yóupānzhéyǐnlǐngwàngjīnfēi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tú)(mí)¹,是处撄²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撄春,我道春归好。
注释:¹萘醾:名花。²撄:触动。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絮从抛,莺(yīng)任老,拼作无情¹,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niǎo)
注释:¹“拼作无情”句:当是反用苏轼《蝶恋花》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春归的看法。眼前春光明媚,春花撩人。而“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一任絮飞莺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全词写得新颖别致,艳丽多姿而又不落俗套。

zhē··sòngchūn--gāoè

hōngqíngfēngnòngxiǎosháoyàoshìchùyīng怀huáibàojuànzhěnshēnbēixiāoleréncánchūndàochūnguīhǎo

cóngpāoyīngrènlǎopīnzuòqíngwèiduōqíngnǎoyǐngjiànxiérénqiāoqiāopíngnuǎnlángānduànyóuniǎo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¹,元气²(róng)结自兹始。
注释:¹纪:基也,基址。²元气: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气。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地维¹崩兮天柱²折,于是横奔逆(nì)激日夜流不已。
注释:¹地维:古时以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縆(粗绳)维系,故称地维。²天柱:古人相传,天有八柱承之,故称天柱(《山海经·神异经》)。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九功¹歌成四载²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注释:¹九功:九职之功。²四载:古时的四种交通工具。
双谼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双谼(hóng)¹凿断海门²开,两鄂³崭崭尚中峙。
注释:¹谼:大谷。²海门:通向海的大门。³鄂:边际。⁴崭崭:突出貌。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
盘涡(wō)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mí)¹
注释:¹争靡:形容两岸碎石土块被河水冲刷,争相坍塌。靡,倒下。
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洪涛巨浪相豗¹,怒声不住从天来。
注释:¹豗:撞击。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又如丰隆¹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注释:¹丰隆:古代神话中的云神。一说雷神。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bó)¹吞淮渎²
注释:¹渤澥: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²淮渎:淮河。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天吴¹九首兮,魌(qī)(tuí)²独足。
注释:¹天吴:古代传水中的水神。魌魋:大禹化作熊,凿山开路,驱逐鬼神。魌,即魌头,古时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魋,兽名,似小熊,喻大禹。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潜潭雨过老蛟(jiāo)吟,明月夜照鲛人¹哭。
注释:¹鲛人:传说中的人鱼。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徐邳(pī)¹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注释:¹徐邳:黄河下游经徐州、邳州。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滔滔汩汩¹兮,同宇宙之悠久。
注释:¹汩汩:水流声;急流貌。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好风兮东来,酬(chóu)¹河伯²兮杯酒。
注释:¹酬:报谢。²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名冯夷。

huángxíng--gòngtài

huángshuǐshuǐkuòbiānshēnláizhīqiān

huòyúnkūnlúnzhīshānchū西yuánróngjiéshǐ

wéibēngtiānzhùzhéshìhéngbēnliú

jiǔgōngchéngzàizhǐhuángxiónghuàzuòcānglóngwěi

shuānghóngzáoduànhǎiménkāiliǎngèzhǎnzhǎnshàngzhōngzhì

pándànghuítuānchōngshèxuánfēishāduànànjuéshíshùnérzhēng

hóngtāolàngxiānghuīshēngzhùcóngtiānlái

chūliǎngjūnzhànfāngfēipàoxiàjiāncuī

yòufēnglóngxíngbiānchītiěbēnléi

bànkōngpēngpàiluòyínshìliánxiètūnhuái

tiānjiǔshǒutuí

qiántánguòlǎojiāoyínmíngyuèzhàojiāorén

biǎnzhōuguàfānmǎněrxiāoxiāoniǎofēi

qiānbànchéngzhuǎnpànqīngshānxiǎo

jiēxióngzāishuǐshíshùdòu

tāotāotóngzhòuzhīyōujiǔ

fànzhōngliúzhāoqúnxiānérhuīshǒu

hǎofēngdōngláichóubēijiǔ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几日行云¹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mù)。百草千花寒食²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译文:这几天,他像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注释:¹行云:此指所思情郎。²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¹?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译文: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注释:¹泪眼二句:陈廷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双燕’二语映首章。”

  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也典丽双关,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香车”,代丈夫的行踪。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反复寻味。

  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立楼头,不免如痴如呆,独自念念叨叨。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参考资料:
1、 蔡厚示,黄拔荆著.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李璟、李煜、冯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4
2、 (清)朱孝臧编选;思履主编.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44
3、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29
4、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宋词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08:154-155

quèzhī ·xíngyúnchù

féngyán dài 

xíngyúnchù wàngquèguīlái dàochūnjiāng bǎicǎoqiānhuāhánshí xiāngchēzàishuíjiāshù 
lèiyǎnlóupín shuāngyànláishí shàngxiāngféngfǒu liáoluànchūnchóuliǔ mèngxúnchù  (zuò yōuyōu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