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三十六宫¹秋夜深,昭(zhāo)²歌断信沉沉。
译文:秋风里皇宫的众多宫殿更加幽深,昭阳殿里美人的歌声阻断了来信。
注释:¹三十六宫:极言宫殿之多。²昭阳:昭阳殿,汉代宫殿名。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唯应独伴陈皇后¹,照见长门²望幸心。
译文:只有夜晚的明月陪着皇后陈阿娇,看她在长门宫里等汉武帝的宠爱。
注释:¹陈皇后:陈阿娇。²长门:长门宫,长门宫原是馆陶长公主刘嫖所有的私家园林,以长公主情夫董偃的名义献给汉武帝改建成的,用作皇帝祭祀时休息的地方。长门宫在长安城外。后来刘嫖的女儿陈皇后被废,迁居长门宫。南朝时,萧统编《文选》,收录《长门赋》,传说是陈皇后不甘心被废,花费千金求司马相如所做。《长门赋》使长门之名千古流传。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

yuè--

sānshíliùgōngqiūshēnzhāoyángduànxìnchénchén

wéiyīngbànchénhuánghòuzhàojiànzhǎngménwàngxìngxī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里皇宫的众多宫殿更加幽深,昭阳殿里美人的歌声阻断了来信。

只有夜晚的明月陪着皇后陈阿娇,看她在长门宫里等汉武帝的宠爱。

注释

三十六宫:极言宫殿之多。

昭阳:昭阳殿,汉代宫殿名。

陈皇后:陈阿娇。

长门:长门宫,长门宫原是馆陶长公主刘嫖所有的私家园林,以长公主情夫董偃的名义献给汉武帝改建成的,用作皇帝祭祀时休息的地方。长门宫在长安城外。后来刘嫖的女儿陈皇后被废,迁居长门宫。南朝时,萧统编《文选》,收录《长门赋》,传说是陈皇后不甘心被废,花费千金求司马相如所做。《长门赋》使长门之名千古流传。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50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¹金黄杏子肥²,麦花³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¹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²肥:指果肉肥厚。²麦花:荞麦花。⁴菜花:油菜花。⁵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⁶惟有:只有。⁷蛱(jiá)蝶:菜粉蝶。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¹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注释:¹科斗:即蝌蚪。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二麦俱秋¹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注释:¹秋:收成。一作“收”。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百沸缲¹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注释:¹缲:同“缫”,抽茧出丝。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¹夜绩麻²,村庄儿女各当家³。童孙未解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¹耘田:除草。²绩麻:把麻搓成线。³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⁴未解:不懂。⁵供:从事,参加。⁶傍:靠近。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黄尘行客汗如浆¹,少住²³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注释:¹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²少住:稍稍停一会儿。³侬:我。⁴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⁵借与:让给。⁶亭午:正午。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注释:芙蕖:荷花。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蜩螗¹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注释:¹蜩螗:蝉。

  此组诗共十二首,这里选取第一首、第七首和第九首进行赏析。

  其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的大意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九:“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农家孩子,在自家门口义务招待过路行人的情景,用的是自己的口吻。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村边大路上,艰难地走来了一位行人,浑浊的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污染了他的面颊。天太热了。

  “快来歇一会儿吧!”小东道主热情的招呼着,从柳树下的大圆石上跳下来,请客人坐在上面休息休息。然后跑到井边,汲上香甜清凉的井水,捧到客人面前,让他漱漱口,喝下去又解渴又败火的的清凉水呀!  正当盛夏中午,天写像下了火,可在这浓密的柳阴下,却是清风送爽,凉快极了!

  “柳阴亭午正风凉”,这是小东道主的夸耀,也是过路行人的感受。可以想见,当客人喝足水,乘够凉,重新上路的时候,一定是精神抖擞、跨步高远,而且还会频频回头致意:“谢谢你呀!小兄弟!”

xiàtiányuánxìng

fànchéng sòngdài 

méijīnhuángxìngféi màihuāxuěbáicàihuā chángluòrénguò wéiyǒuqīngtíngjiádiéfēi 
yuèjiāngmàixiùhán yāngshàngdān dàogēndǒuxíngkuài tiánshuǐjīnniánchǐkuān 
èrmàiqiūdǒubǎiqián tiánjiāhuànzuòxiǎofēngnián bǐngfànzèng jiēdào西fēngshúdàotiān 
bǎifèisāotāngxuěyǒng sāochēcáomíngsuō sāngpénshǒujiāoxiāng miánjiǎnduōjiǎnduō 
xiǎoliánxiāoshàngjuàn cuīshuìfēi jīnniánxìngshèncánsāngshú liúhuángzhīxià 
xiàtiánshuǐchūjiāngliú gāolǒngfānjiāngshànggōu shìrénjìn dīngnánchángzàichētóu 
zhòuchūyúntián cūnzhuāngérdāngjiā tóngsūnwèijiěgōnggēngzhī bàngsāngyīnxuézhòngguā 
huáichūyúnliáng cōngcōngshǔěrcuìchéngshuāng sāngōngzhǐsānzhūkàn xiánqīngyīnmǎnběichuāng 
huángchénxínghànjiāng shǎozhùnóngjiāshùjǐngxiāng jièménqiánpánshízuò liǔyīntíngzhèngfēngliáng 
qiānqǐngfàngzhào huāshēnwǎnwàngguī jiārénànshíchuánxíngchù shíyǒujīngmángxiǎofēi 
cǎilíngxīnfèichú xuèzhǐliúdānguǐzhì mǎitiánliáozhòngshuǐ jìnláimiànshōu 
tiáotángqiānwànfèixiéyáng měngbiānguōcháng chīlóngxiāngduìzhì mènghúnzhēngdàochuáng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往事只堪(kān)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xiǎn)侵阶¹。一桁²珠帘闲不庭,终日谁来³
译文:往事只令人徒增哀叹,无论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都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垂着,从不庭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注释:¹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²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³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金锁¹已沉埋,壮气蒿(hāo)(lái)²。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yáo)殿影,空照秦淮(huái)³
译文: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淹没在野草之中。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秋月澄明。回想那精美辉煌的楼宇宫殿,如今是人去楼空,只有那楼影,空映在秦淮河的河水中。
注释:¹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²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³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这首词是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写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词中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把他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是说,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使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词的主旨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的道破,即“往事堪哀”、“对景难排”这八个字。“景”指眼前景物,正对“往事”而言,而“往事”又与今日之处境两相映照,昔日贵为天子,今日贱为俘虏,这简直有九天九地之差。而今生今世,再无卷土重来的机会。所以第一句下了个“只”字,“只”,独一无二的意思,除此再无别计。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偏偏这个已经“归为臣虏”的降皇帝心还没有死透,相反,他对外界事物还很敏感。这样一来,内心的矛盾纠葛当然无法解除,只能以四字隐括之——“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这三句是说,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的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藓侵阶”即《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表示久无人迹来往,连阶上都长满了苔藓,真是死一般的岑寂。作者对此白天的景色既然感到难排,便有心加以抵制,抵制的方式是消极的,檐前那一长列珠帘连卷也不卷,干脆遮住了视线,与外界隔绝。用这样的手法逼出了四个字:“终日谁来”!既然连个人影都见不到,我还卷帘干什么呢?也许有人会问:既已写出久无人迹,又说“终日谁来”,岂不叠床架屋?其实,有重复也不重复,重复的是一层意思反复的说下去,不重复的是字面上说终日谁也不来,骨子里却含有万一有人来也说不定的希冀的心理在内。这就与“藓侵阶”好似重复而实际不重复了,那是因为一写实际景物,一写心理活动。

  在悲观绝望之余,下片转入对故国的沉思。这也是李煜这个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逻辑必然。而沉思的结果,依然是荒凉萧索,寂寞消沉。但这是想象的产物,比眼前的实际更虚幻,因而感情也就更凄凉哀怨。

  下片转折而起,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悲悼国家破灭、身陷为虏的遭遇。想当年,身为君主,群臣俯首,宫娥簇拥,有过颐指气使的威严,有过春花雪月的风流,而所有的繁华与富贵都一起随着金陵的陷落而烟消云散,化为了乌有。此时徘徊庭院,往事无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却不再是往日的气象。南唐已破灭,君主成囚虏,秋月还是那轮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这里的“玉楼瑶殿影”,可以分作两层理解。第一层是指秦淮河边的旧时宫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却是有楼影而无人影,重在一个“照”字。第二层是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华丽壮观却虚无缥缈,就像此刻记忆中的故国宫苑,重在一个“空”。就第一层讲,作者是凭着想象回到旧地,就第二层讲,则作者是在当地望月而遥寄哀思。这两层意思就将一人而两地的情思通过一轮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仅在秦淮的楼阁,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空照”的感受中有无尽的心酸与哀苦。

  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风庭院藓侵阶”,写得寒瑟凄惨;下片景色“晚凉天净月华开”,虽然清冷,却是一片澄明。这两处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构成了双重的联系。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参考资料:
1、 蒋方.《李璟李煜集》:凤凰出版社,2009.01 :170-171 .

làngtáoshā ·wǎngshìzhǐkānāi

 dài 

wǎngshìzhǐkānāi duìjǐngnánpái qiūfēngtíngyuànxiǎnqīnjiē hángzhūliánxiánjuǎn zhōngshuílái 
jīnsuǒchénmái zhuànghāolái wǎnliángtiānjìngyuèhuákāi xiǎnglóuyáodiàn殿yǐng kōngzhàoqínhuái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fáng)¹
译文:活在人间总有分别的时候,去世后魂归地府又有何妨。
注释:¹何妨:指无碍;不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译文:人间的险恶和地府刑罚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我只当这一生漂泊在他乡吧!

línzhōngshī--tángyín

shēngzàiyángjiānyǒusànchǎngguīfáng

yángjiānxiāngshìzhǐdāngpiàoliúzàixiāng

华萼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
华萼楼¹头日初堕,紫衣²催上宫门锁。
译文:花萼楼头的太阳刚刚落下,宦官便已经在催促锁上宫门。
注释: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¹花萼楼:唐玄宗于兴庆宫西置,名花萼相辉,简称花萼楼。²紫衣:指宦官。
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大家¹今夕燕西园,高爇(ruò)²银盘百枝火。
译文:皇上今天晚上在西园设宴,高高燃起银门上的百枝火烛。
注释:¹大家:指皇帝。²爇:燃烧。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
海棠¹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
译文:喧哗热闹得连贵妃都睡不安稳,灯光照着红妆显得更加分明。
注释:¹海棠:一说指杨贵妃。
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译文:整个庭院灯火辉煌像春雾一样,看不见空中还有月亮。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
新谱霓(ní)(cháng)¹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
译文:刚谱成的霓裳羽衣舞正尝试弹奏,内使不断呼唤着更换蜡烛。
注释: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知更宫女¹报铜签²,歌舞休催夜方半。
译文:负责时间的宫女报告铜签,歌舞正欢不要催促才夜半。
注释:¹知更宫女:宫中专管更漏,报告时间的宫女。²铜签:铜铸的更签。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
共言¹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
译文:皇上说今夜要通宵醉饮,明天暂且让大臣不用上朝。
注释:¹共言:唐明皇说。共,敬词,以示恭敬或荣幸。
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¹
译文:只是担忧风露渐冷,妃子受寒而现出令人爱怜的娇姿。
注释:¹愁成娇:害怕杨妃受寒而现出令人爱怜的娇姿。
琵琶羯鼓相追逐,白日君心欢不足。
琵琶羯(jié)¹相追逐²,白日君心欢不足。
译文:琵琶羯鼓各种乐器竞相演奏,皇上白天欢乐不会满足。
注释:¹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²相追逐:指各种乐器竞相演奏。
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¹
译文: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时间化成光明烛,去照耀逃亡百姓的小屋。
注释:¹“此时”二句:化用聂夷中《田家》诗:“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
姑苏台¹上长夜歌,江都宫²里飞萤多。
译文:想当年夫差在姑苏台上长夜欢歌,隋炀帝在江都宫里放飞萤火。
注释:¹姑苏台:在苏州城外姑苏山上。²江都宫:隋炀帝在江都郡(今扬州市)的行宫。今扬州古迹仍有隋萤苑。
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一般¹行乐未知极,烽火²忽至将如何?
译文:这是一样的行乐不知道节制,战乱突然发起那又该怎么办呢?
注释:¹一般:一样。诗中说唐玄宗与前代因荒淫亡国的夫差、隋炀帝一样。²烽火:本指古代报警的信号,后指战乱。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
可怜蜀道归来客¹,南内²凄凉头尽白。
译文:可怜皇上成了蜀中的归来客,在兴庆宫内晚景凄凉头发全白。
注释:¹蜀道归来客:指唐玄宗。长安收复后,玄宗自蜀中回京,故称。²南内:即兴庆宫,以其在蓬莱宫之南,故名。明皇自蜀归后居于此。
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孤灯不照返魂人¹,梧桐夜雨秋萧瑟²
译文:孤灯再照也见不到返魂人,深秋夜里雨滴打着梧桐显得更加萧瑟。
注释:¹返魂人:指杨贵妃。²“梧桐”句: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句意。

  这首题画诗分两大部分,从开头到“白日君心欢不足”写图上的宴乐情况,剩余部分为诗人就画面所发的感慨。

  第一部分按游前、游时、游后的时间顺序组织题材,写得流光溢彩、声沸人迷,把明皇的荒淫之状作了全景曝光。

  写游前,紧扣着个“急”字,表现唐明皇的急不可耐,宫人们的急于应承。“花萼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诗人落笔于花萼楼,因该楼在兴庆宫之西,系落日的方向,且该楼署为“花萼相辉之楼”,为诸王作乐寻欢之所。“日初堕”,时值傍晚,紫衣宦者就“宫门锁”,明皇的急切、宦者的匆忙,从这时间与动作的紧迫上透露了出来。于叙事之中写人物心理,由其行而见其心,言简意丰,事明意显。写游时,一以灯火渲染气氛。夜游西园,灯火辉煌是一明显特点。诗人写园中灯火,先行直叙“高爇银盘百枝火”,“百枝”言其多;“银盘”承托,映其光;“高爇”显得场面大。写烛多光亮,既表现了夜游的场景,又烘托了游乐的气氛。再从两个侧面写灯光,一是从“亮”的角度说:“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此句通常注释都引《冷斋夜话》中《杨妃外传》中的一段记载:“明皇登沉香亭,诏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韵残妆,钗乱鬓乱,不能再拜。明皇笑曰:‘是岂妃子醉耶? 海棠睡未足耳。’”照此,海棠系指杨贵妃。海棠如醉美人的粉面飞霞,或贵妃似海棠红晕泛光,形象固然很美,比拟也熨贴。可是这却和“海棠欲睡不得成”不合。红烛高烧,杯盘交错,丝竹并作,轻歌曼舞之时,正是贵妃兴酣之际,岂会“欲睡”?这里“海棠”仍以指花为妥。以拟人化方法说海棠欲睡,而游人喧闹使之“欲睡不得成”,反衬欢腾声势之烈。高启诗中以海棠睡不成显示黑夜如白昼,同时又以“红妆照见殊分明”点染了园中景色。一是从“雾”的角度言,“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春雾固然有实写之意,而诗人说是“满庭紫焰”化成的,“百枝火”所以成了“紫焰”,则侍众之多可见。《新唐书·车服志》:“以紫衣为三品之服。”《宦者传序》:“开元天宝中,宦者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朱紫千余人。”诗中先写“紫衣催上宫门锁”,这里讲“紫焰”,足见侍者犹如团团紫雾了。诗人由灯火的“亮”、人影的“雾”把夜游图上的热烈气氛和盘托出。

  二是写游时,以时久烘托情浓。唐明皇耽于玩乐,经久不衰,通宵达旦。夜愈深他们兴愈酣,时愈久他们情愈浓,“内使频呼烧烛换”,蜡烛要频频更换,这时还只是“新谱霓裳试初按”,可见持续时间之长。“知更宫女报铜签”,掌管更漏的宫女把报更的铜签铿然掷地,已是“夜方半”,还说不要催促歌舞,已是风露渐欲冷了,妃子愁衣薄,不胜晓寒,仍无罢意,“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活画出唐明皇耽色误国的荒淫生活。诗人就是这么彩绘了明皇的行乐图。以上是诗人把《明皇秉烛夜游图》平面的画面立体化,无声的画面有声化,含意的画面明朗化,以语言手段描绘了一幅明皇秉烛夜游图。

  诗的后面部分是议论。高启谴责唐明皇的沉酣酒色,忘怀国事,引用适切的古人古事来作议论,文字承接榫合,比拟熨贴合度,警人眼目,发人深省。“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晚唐聂夷中《咏田家》诗:“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明皇醉饮终宵,哪有心思想到贫苦受难的老百姓呢。“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吴王夫差筑姑苏台,立春宵宫作长夜饮,结果为越所亡;隋炀帝于江都宫里放萤火取乐,也以覆亡告终。唐明皇如此豪饮娱色,荒政误国,自然免不了乱起奔蜀,酿成悲剧。诗人将唐明皇和夫差、杨广相比,指出“一般行乐未知极”必然导致国破家亡。

  这首题画诗,也是咏史诗。诗人以古人古事作为后人的鉴戒,说明了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只求自己享乐,乐极必然生悲。清代吴乔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围炉诗话》)此诗作者的旨意全由最后的论中托出。叙与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叙是论的基础,论是叙的升华,叙为论用,论从叙出,由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议论,结合得紧密无罅。

参考资料:
1、 高濯缨.明诗三百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48-49
2、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082-1083
金生砂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产于卑微。盼倩淑丽,皓齿蛾眉。玄发光润,领如螬蛴。纵横接发,叶如低葵。修长冉冉,硕人其颀。绮袖丹裳,蹑蹈丝扉。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都冶武媚,卓砾多姿。精慧小心,趋事若飞。中馈裁割,莫能双追。关雎之洁,不陷邪非。察其所履,世之鲜希。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伊何尔命,在此贱微!
金生砂砾(lì),珠出蚌(bàng)¹。叹兹²(yǎo)(tiǎo)³,产于卑微。盼倩淑丽,皓齿窕眉。玄发¹⁰光润¹¹,领¹²如螬(cáo)(qí)¹³。纵横接发,叶如低葵¹⁴。修长冉(rǎn)¹⁵,硕(shuò)¹⁶其颀(qí)¹⁷。绮(qǐ)¹⁸丹裳,蹑(niè)¹⁹蹈丝扉²⁰。盘(pán)(shān)²¹(cù)(dié)²²,坐起昂低²³。和畅善笑²⁴,动扬²⁵朱唇²⁶。都(dū)²⁷武媚²⁸,卓砾(luò)²⁹多姿³⁰。精慧³¹小心³²,趋事若飞³³。中馈³⁴裁割³⁵,莫能双追³⁶。关雎(jū)³⁷之洁,不陷³⁸邪非³⁹。察其所履⁴⁰,世之鲜(xiǎn)⁴¹。宜⁴²作夫人⁴³,为众女师⁴⁴。伊何⁴⁵⁴⁶命,在此贱微!
译文:金子出于砂砾,珍珠出淤泥中的河蚌。可叹这窈窕女子啊,出身卑贱。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对藏满笑意的酒窝、洁白的牙齿、修长的眉毛,透着贤淑善良和美丽。黑发光泽,颈项白嫩,大辫甩在后,沿着发际插了一圈小花,活像一个向日葵。身体修长,亭亭玉立,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素衣红裙,丝履在下。行走坐卧,起伏飘逸。随和欢畅,笑容满面,轻声细语。微扬朱唇。美丽绝伦,妩媚动人。聪明精细,处事谨慎,一旦动作,快速如飞。厨艺女工,首屈一指。心地纯正,无歪无邪。察其作为,举世罕见。 宜作皇妃,宜作女师。为何却是这般命运,处境如此低贱卑微!
注释:青衣:本指古代帝王、后妃的一种礼服,自汉以后,以青衣为卑贱者之服,故称婢为青衣。¹金生砂砾,珠出蚌泥:此句言金是从砂石中提炼出来的,珍珠是在泥土蚌中孕育出来的。这是古诗中的比兴手法,以引起下文。²兹:此,这个。³ 窈窕:美好的样子。这里用以指代美女。⁴产:《艺文类聚》作“生”。⁵卑微:卑下低微,指美女出身低微。⁶盼倩:形容女子顾盼生姿。“盼”,《初学记》作“盻(pǎn)”。⁷淑丽:贤淑美丽。⁸皓齿:洁白的牙齿。⁹窕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如窕须。¹⁰玄发:黑头发。¹¹光润:光泽。¹²领:颈部。¹³螬蛴: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古代常用以比喻女子颈部的白嫩。¹⁴纵横接发,叶如低葵:《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与《全后汉文》无此两句。接,通“缉”。缉发,即编织头发。低葵:低下头的葵花,指发型。¹⁵冉冉:柔顺美好貌。¹⁶硕人:美人。¹⁷颀:修长的样子。¹⁸绮袖:有花纹的美丽的袖子。这里借指上衣,与下句裳(下衣)对应。袖,《艺文类聚》做“绣。”¹⁹蹑:踩。²⁰丝扉:丝鞋。²¹盘跚:同“蹒跚”,走路且摇且缓慢的样子;又,旋转的样子。²²蹴蹀:轻轻地移步。《说文》:“蹴,蹑也。”蹀,即蹀躞,小步貌。²³坐起低昂:即或坐或起,或低头,或抬头。²⁴和畅善笑:形容喜欢笑而且笑容自然,不做作。²⁵动扬:努起、撅起,形容嘴的动作。²⁶朱唇:形容少女红艳艳的嘴唇。²⁷都冶:美艳的样子。²⁸武媚:姿态美好的样子。²⁹卓跞:同“卓荦(luò)”,超绝,特出。³⁰多姿: 风情万种的样子。³¹精慧:灵巧聪明。³²小心:谨慎。³³趋事如飞:指做事手足轻盈快捷。趋事,做事。³⁴中馈:指妇女主持家中馈食供祭诸事。³⁵裁割:剪裁衣服,指女红。³⁶莫能双追:没有第二个人能赶得上。³⁷关雎:水鸟名,亦名王雎,传说雌雄皆有定偶,挚而有别。这里形容女子有关雎之贞洁。³⁸陷:陷入。³⁹邪非:邪恶非礼之事。⁴⁰履:践,指所作所为。⁴¹鲜希:稀少,少有。⁴²宜:适宜。⁴³夫人:古代命妇的封号。最早的一例是王莽封崔篆母师氏为义成夫人。这里泛指有品德善治家的妇女。⁴⁴女师:女子的楷模。⁴⁵伊何:为何,为什么。⁴⁶尔:你。
代无樊姬,楚庄晋妃。感昔郑季,平阳是私。故因锡国,历尔邦畿。虽得嬿婉,舒写情怀。寒雪翩翩,充庭盈阶。兼裳累镇,展转倒颓。昒昕将曙,鸡鸣相催。饬驾趣严,将舍尔乖。蒙冒蒙冒,思不可排。停停沟侧,噭噭青衣。我思远逝,尔思来追。明月昭昭,当我户扉。条风狎猎,吹予床帷。河上逍遥,徙倚庭阶。南瞻井柳,仰察斗机。非彼牛女,隔于河维。思尔念尔,惄焉且饥。
¹无樊姬²,楚庄³晋妃。感昔郑季,平阳是私。故因锡国,历尔邦畿(jī)。虽得嬿(yàn)¹⁰,舒¹¹¹²情怀。寒雪翩翩¹³,充庭盈阶。兼裳¹⁴累镇¹⁵,展转¹⁶倒颓¹⁷。昒(hū)(xīn)¹⁸将曙¹⁹,鸡鸣相催。饬(chì)²⁰(cù)²¹,将舍²²²³²⁴。蒙(mēng)²⁵蒙冒,思不可排²⁶。停停²⁷²⁸²⁹,噭(jiào)³⁰青衣。我思³¹远逝³²,尔思来追³³。明月昭昭³⁴,当³⁵我户扉(fēi)³⁶。条风³⁷(xiá)³⁸,吹予床帷(wéi)³⁹。河上逍遥⁴⁰,徙倚⁴¹庭阶⁴²。南瞻⁴³井柳⁴⁴,仰察斗⁴⁵⁴⁶。非彼牛女⁴⁷,隔于河⁴⁸⁴⁹。思尔念尔,惄(nì)⁵⁰焉且饥⁵¹
译文:可叹无缘成为当代的樊姬、晋妃,不过像先前的郑季、平阳一样受到君王宠爱而已。甚至把朝政赐给她们,国家因此大乱。国君只知寻美女,泄情欲。即使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一片银白,屋内也是被褥有加,辗转颠倒,寻欢作乐。直到东方欲曙,鸡呜相催,才仓促登车上朝,难舍那乖巧美人。糊涂啊,昏昧啊,思美之心难排除。亭亭玉立的美人哟,悲伤抽泣在沟渠边,你悲伤我亦感伤,恨不飞到你身旁。明月光光,照我窗门。春风阵阵,吹拂你的床帐;《河上》之歌慰我心,伴我徘徊庭院中。我仰望井、柳。又考察看那北极与北斗。我们不是那牛郎织女,缘何受阻于天河?思你啊想你,那难过的心情使我如饥似渴。
注释:¹代:即“世”,唐人避李世民讳而改。²樊姬:春秋时楚庄王之姬。姓姬、樊人。樊,亦名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东南。³楚庄:即楚庄王。⁴晋妃:指骊姬。《史记·晋世家》载:晋献公“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骊姬生奚齐。她谮杀太子申生,逐群公子。献公死,即为大臣里克所杀。⁵郑季:汉代大将军卫青的父亲。⁶平阳:指平阳侯,西汉曹参及其曾孙曹寿皆有此封号。⁷私:私通。⁸故因锡国,历尔邦畿:指因卫青姊卫子夫被封皇后而卫家大贵。锡国:疑指作者去外地赴任。锡,同“赐”。国,指某一地区、某一地方,具体不详。历:经过。尔:指青衣女子。邦畿:家乡、地区。⁹虽:通“唯”,只有。¹⁰嬿婉:美好的样子。¹¹舒:抒发。¹²写:同“泻”,宣泄。¹³翩翩,一作“缤纷”。¹⁴兼裳:穿着厚重衣裳。¹⁵累镇:重叠压镇,指增加被褥。¹⁶展转:即辗转反侧,不能入睡。¹⁷倒颓:精力消退。¹⁸昒昕:拂晓,黎明。¹⁹曙:天亮。²⁰饬驾:准备车马。饬,整治。²¹趣严:速整行装。严,衣装。避汉明帝刘庄讳,改装为严。²²舍:舍弃,离开。²³尔:指青衣女子。²⁴乖:离别。²⁵蒙冒:昏昧不清的样子。²⁶排:排除。²⁷停停:同“亭亭”,身长玉立的样子。²⁸沟:贵族庭院之沟洫。²⁹侧:旁边。³⁰噭噭:象声词,此指悲哭声。³¹思:语助词。³²远逝:远去。³³追:追随。³⁴昭昭:明亮的样子。³⁵当:对、照。³⁶扉:门扇,此指门。³⁷条风:东北风。主立春四十五日。³⁸狎猎:连续不断的样子。³⁹床帷:床帐。⁴⁰河上逍摇:逍摇亦作消摇或逍遥,安闲自得的样子。此处作徜徉、缓行的样子。⁴¹徙倚:留念徘徊。⁴²庭阶:庭院、台阶。⁴³南瞻:抬头向南望。⁴⁴井柳:即井宿和柳宿,属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⁴⁵斗:即斗宿。⁴⁶机:又称天玑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机,借作“玑”。⁴⁷牛女:即牛郎星和织女星。⁴⁸河:天河。牛郎星和织女星各在河一边,故曰隔。⁴⁹维:语气助词。⁵⁰惄:忧思伤痛。⁵¹饥:饥饿。

  这篇赋细致地刻画了一出身卑微,但容貌美丽端庄,心灵高尚纯洁的青衣女子形象,以细腻的笔触、真挚坦白的言辞、自身亲历的口吻追叙自己的一段恋情,寄托了对出身低微之青衣婢女的赞赏爱慕。全篇文辞清丽,感情真挚,摹写女子形象尤传神动人。

  赋用四言诗体形式,今存六十四句,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十句)集中刻画“青衣”形象,充分表现其外美内慧的个性特点。作者采用铺陈手法,从容貌、身材、服饰、举止、表情等,一直写到“青衣”的聪敏勤快、心细手巧。所有这一切,旨在说明这位“青衣”的“宜作夫人,为众女师”,只是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让她投胎在“贱微”人家。值得注意的是,在描写“青衣”形象时,作者自始至终把她当作“夫人”、“后妃”来对待。赋中刻画“青衣”的外貌,有不少词语乃至成句都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而《硕人》是一首赞美春秋初年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赋中又称“《关雎》之洁,不陷邪非”。《关雎》是《诗经》中第一篇作品。依照儒家传统的解释,这首诗是颂扬“后妃”之德的。蔡邕显然是想说“青衣”虽出身“卑微”,却具有“后妃”的美德与情操,她是绝不会去做那些不正、不好的事情的。因此,这位“青衣”在作者的心目中,俨然是“世之所希”的诸侯“夫人”、天子“后妃”一般的人物。

  这样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青衣”的颂美和爱慕之意,而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作者的矛盾心态,因为作者与“青衣”之间毕竟存在着门第悬殊的阻碍。赋的开头“金生沙砾,珠出蚌泥;叹此窈窕,产于卑微”几句,在赞扬“青衣”出类拔萃的同时,作者因“青衣”的卑微出身而产生的那种惋惜之情也溢于言表。从作者对“青衣”形象的刻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真情的流露,赞美、爱慕之意与惋惜、慨叹之情交织在一起。作者将“青衣”与“夫人”、“后妃”相匹配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表明这位“青衣”是完全值得作者去追求的。

  该赋的第二部分(后三十四句)开头“代无樊姬,楚庄晋妃;感昔郑季,平阳是私”四句就委婉地传达出了这个意思。樊姬是春秋时楚庄王的夫人;庄王沉溺于狩猎,樊姬用不食禽兽之肉来进谏,她还设计让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庄王因此得以称霸。蔡邕在这里是说,世上如果找不到像樊姬这样的贤德女子,那么,楚庄王也就只能降格以求,娶一般的女子为妻了。很明显,这是在为作者爱上“青衣”寻找托词。郑季是汉武帝时名将卫青的生父,卫青的生母卫媪原为平阳侯曹寿家的婢女。郑季曾任县吏,被派往平阳侯家供使遣,因而与卫媪私通。这个典故用得有言外之意:既然有郑季的榜样在前,那么,作者今天与“青衣”的相恋结合也不算为过。这里或许透露出作者与“青衣”相识相恋时的身份,跟当年郑季与卫媪的情况是相似的。

  作者是在“锡国”赴任途中,在“寒雪翩翩”“条风狎猎”的时节里,经过“青衣”所居“邦畿”,才与“青衣”邂逅相识的,而双方的地位与境遇又不能维持这种恋情的继续发展,因此,这场“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的经历,给双方尤其是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惆怅与苦痛;赋的第二部分的主要篇幅就是写双方别离时和别离后的感情。“停停沟侧,嗷嗷青衣”是第二部分仅有的描写离别时“青衣”形象的句子,但却将“青衣”藏身僻静处目送作者远去、黯然神伤、痛苦抽泣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显得十分悱恻动人。第二部分的主要笔墨还是落在铺写作者分别时的痛心疾首和别后的深切思念上,写得也非常真挚、细腻。如果说,在赋的第一部分中,作者还显得比较清醒、理智,还存在门第等级的顾虑,表现得有点犹豫的话,那么,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已经完全为情感所支配,几乎到了不能自拔的境地。“蒙冒蒙冒,思不可排”,“思尔念尔,怒焉且饥”,这些赋句表达的就是情不自禁的痛苦呼叫了。

参考资料:
1、 许建平主编.《去蔽、还原与阐释 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第482-48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