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¹
译文: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注释:¹物华:自然景物。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译文: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物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¹霜欲起千村杵²,带月如听绝漠笳(jiā)
译文: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大物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注释:¹和:相伴。²杵:捣衣声。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我亦稻粱¹愁岁暮,年年星鬓(bìn)²为伊加。
译文:我也和大物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注释:¹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这里是比喻衣食生计。²星鬓:花白的头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物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大物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我也和大物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注释

物华:自然景物。

和:相伴。

杵:捣衣声。

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这里是比喻衣食生计。

星鬓:花白的头发。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一寸横波¹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译文:一双美目,惹得春天都留住了脚步,何止是用“秋波”来形容它最相宜。她淡妆薄粉,抛弃了所有矜持与严肃,只留下一片动人的温柔。
注释:¹横波:喻目光。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妆时底事¹匆匆去?悔不载扁(piān)²。分明记得,吹花³小径,听雨高楼。
译文:当时究竟为什么匆匆离去?后悔没有和你一起泛舟五湖。永远都清楚地记得,那条曾经吹箫的小径,还有那座共同听雨的高楼。
注释:¹底事:何故。²载扁舟:犹言同行。³吹花:犹言迎风,语出《诗·郑风·箨兮》:“风其吹女。”与下句“听雨”对仗。
词牌“眼儿媚”,首句即咏美人双目。一般人们喜用“秋水”形容美人的眼睛,词人的比喻显得十分新颖。“妆残”三句刻画美人的情态,活色生香。下片追忆前情,悔不曾与享回隐五湖,“分明”以下,以两个刻骨铭心的场景传递出无穷的悔恨。

yǎnérmèi··cùnhéngchūnliú--è

cùnhéngchūnliúzhǐzuìqiūzhuāngcánfěnbáojīnyánxiāojǐnzhǐyǒuwēnróu

dāngshíshìcōngcōnghuǐzàibiǎnzhōufēnmíngchuīhuāxiǎojìngtīnggāolóu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qīng)¹烂兮,糺(jiū)²(màn)³兮。
译文:卿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
注释:¹卿云: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卿,通“庆”。²糺:即“纠”,结集、连合。³缦缦:萦回舒卷貌。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旦月光华,旦复旦¹兮。
译文: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
注释:¹旦复旦:谓光明又复光明。旦,明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明明¹上天,烂然星陈。
译文: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
注释:¹明明:明察。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旦月光华,弘¹于一人。
译文:日月光华照耀,嘉祥降于圣人。
注释:¹弘:大,光大。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旦月有常,星辰有行。
译文: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四时从经¹,万姓允诚²
译文: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
注释:¹从经:遵从常道。²允诚:确实诚信。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于予论乐¹,配²天之灵。
译文:鼓乐铿锵和谐,祝祷上苍神灵。
注释:¹论乐:论,通“伦”,有条理、有次序;论乐,器乐演奏整齐和谐。²配:祭祀中的配飨礼。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¹于圣贤,莫不咸听。
译文:帝位禅于贤圣,普天莫不欢欣。
注释:¹迁:禅让。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chāng)¹乎鼓之,轩乎²舞之。
译文:鼓声鼚鼚动听,舞姿翩翩轻盈。
注释:¹鼚:鼓声。²轩乎:翩然起舞貌。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jīng)华已竭,褰(qiān)(cháng)去之¹
译文:精力才华已竭,便当撩衣退隐。
注释:¹褰裳去之:指让贤退隐。褰裳,撩起下衣。

  《卿云歌》,相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始见旧题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云云。钟石变声,暗示虞舜逊让;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禅。这一传说故事,充满了奇异神话色彩,《卿云歌》的主题,则反映了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 全诗三章,由舜帝首唱、八伯相和、舜帝续歌三部分构成。君臣互唱,情绪热烈,气象高浑,文采风流,辉映千古。

  首章是舜帝对“卿云”直接的赞美歌唱。关于“卿云”之名,《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在古人看来,卿云即是祥瑞之喜的象征。“卿云烂兮,糺缦缦兮”,若云若烟,卿云灿烂,萦回缭绕,瑞气呈祥;这祥瑞之兆,预示着又一位圣贤将顺天承运受禅即位。“旦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更明显寓有明明相代的禅代之旨。圣人的光辉如同旦月。他的受禅即位,大地仍会像过去一样阳光普照、万里光明。这与其说是舜帝的歌唱,毋宁说是万民的心声和愿望。

  次章是“八伯”的和歌。八伯者,畿外八州的首领。这里当指舜帝周围的群臣百官。舜帝首唱“卿云”,八伯稽首相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旦月光华,弘于一人!”他们进而赞美上天的英明洞察,把执掌万民的大任,再次赋予一位至圣贤人。这里对“明明上天”的赞美,也是对尧舜美德的歌颂。《尚书·尧典》有云:“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而今者虞舜,效法先圣,荐禹于天,以为后嗣。没有尧舜的美德,就没有禅让的美谈。尧舜之举比起明明上天,更值得称颂。

  舜帝的赓歌,则表达了一位圣贤的崇高境界和伟大胸怀。十二句可分三层。前四句以“旦月有常,星辰有行”作比,说明人间的让贤同宇宙的运行一样,是一种必然的规律。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使国家昌盛,万民幸福。中四句叙述“迁于贤圣”的举动,既顺从天意也符合民心。可谓普天之下,莫不欢欣。最后四句表现了虞舜功成身退的无私胸怀:“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正当人们击鼓鸣钟、载歌载舞,欢呼庆贺夏禹即位之时,自感“精华已竭”的虞舜,却毫无声息地泰然“褰裳去之”。只此两句,一位崇高伟大的圣贤形象,便跃然纸上。

  尧、舜禅让,载于《尚书》,《卿云》之歌,流传秦季。而尧、舜均属传说人物,舜歌《卿云》,颇难征信。很可能这是身处战国、秦季乱世,目睹争夺劫杀,而向往礼让治世者的代拟之作。不过,自战国、秦汉以来,禅让传说和《卿云》之歌,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对形成以礼让为美德的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柳诒徵论“唐虞之让国”时写道:“吾民初非不知竞争,第开化既早,经验较多,积千万年之竞争,熟睹惨杀纷乱之祸亡无已,则憬然觉悟,知人类非相让不能相安,而唐、虞之君臣遂身倡而力行之。后此数千年,虽曰争夺劫杀之事不绝于史策,然以逊让为美德之意,深中于人心,时时可以杀忿争之毒,而为和亲之媒。故国家与民族,遂历久而不敝”(《中国文化史》)。这对认识《卿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颇有启发。

  在艺术上,《卿云歌》辞藻华美,意境超迈,孕育骚赋句法,足可与《诗》之《雅》、《颂》媲美。

qìngyún

míng xiānqín 

qìngyúnlàn jiūmànmàn 
yuèguānghuá dàndàn 
míngmíngshàngtiān lànránxīngchén 
yuèguānghuá hóngrén 
yuèyǒucháng xīngchényǒuxíng 
shícóngjīng wànxìngyǔnchéng 
lùnyuè pèitiānzhīlíng 
qiānshèngxián xiántīng 
chāngzhī xuānzhī 
jīnghuájié qiānchángzhī 
井边分水过寒厅,斩竹南溪仗友生。
井边分水过寒厅¹,斩竹南溪仗友生。
译文:将井水分引到我家需要几根竹子,想仰仗您,砍几根您家南溪边的竹子。
注释:¹寒厅: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来酿百壶春酒味,怒流三峡夜泉声。
来酿百壶春酒味,怒流三峡夜泉声。
译文:等引水成功,待我酿酒百壶,与您一道在三峡月夜之下享春酒、听水声。
能令官舍庖厨洁,未减君家风月清。
能令官舍庖(páo)¹洁,未减君家风月清。
译文:引水入厨既能让我厨房保持洁净,对您在竹间赏月的雅兴也没有减损。
注释:¹庖厨:厨房。
挥斧直须轻放手,却愁食实凤凰惊。
挥斧直须轻放手,却愁食实凤凰惊。
译文:挥斧砍竹时我一定动作轻巧,倒担心砍竹会惊扰到凤凰来您家竹林觅食。

cóngchénzhāngqiúzhú竿gānyǐnshuǐchú--huángtíngjiān

jǐngbiānfēnshuǐguòhántīngzhǎnzhúnánzhàngyǒushēng

láiniàngbǎichūnjiǔwèiliúsānxiáquánshēng

nénglìngguānshěpáochújiéwèijiǎnjūnjiāfēngyuèqīng

huīzhíqīngfàngshǒuquèchóushíshífènghuángjīng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坐对一樽(zūn)¹酒,恨多无力斟。
注释:¹樽:古代盛酒的酒器。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幕疏萤(yíng)色迥(jiǒng)¹,露重月华深。
注释:¹迥:远。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万境与群籁(lài),此时情岂任。

  《缺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扣住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由白天睹物思人,触景伤怀,到夜色渐起,月色渐浓,由意识到故人已去到此恨难排,情何以堪,抒发的情感一层重一层。这首词情景交融,深切自然,看似平淡,实际上极为精炼,耐人回味将相思苦传神地勾画了出来。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首联,睹物思人,才发现故人离去的在心中在生活的留下的空白根本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迁而填补,那人还是心中不可或缺的唯一的知音人。古有伯牙摔琴谢知音,今作者也应知音离去而尘封心曲,无处诉衷肠,深藏于心的对友人的思念于典型的场景、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溢出,奠定全诗忧伤的感情基调。

  自然引出颔联: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对“一樽酒”往昔饮酒欢笑场景历历在目,而今故人已远,独留自己在故地黯然神伤,触目皆伤心,寂寞如影随形,终于挨到天黑,又能否摆脱这份孤寂呢?

  颔联: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露重”可见诗人因相思所苦在庭院中久久站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凝神痴呆的形象。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望月怀远”是自古的母题。月色凄迷,不应有恨偏照无眠人。“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白居易《秋晚》)“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张辑《疏帘淡月·秋思》)诗人精选物象营造了静谧、凄冷、幽阔的氛围,以景的清冷、幽寂来表达因故人不在身边的孤寂,感伤的心情和对故人难遣难寄的相思之情。

  尾联: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直抒胸臆,“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如万籁俱寂。结尾将情感推向极致,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盈满天地间。

quē--liú

rényuǎnchuāngxiàchénmǎnqínzuòduìzūnjiǔhènduōzhēn

shūyíngjiǒngzhòngyuèhuáshēnwànjìngqúnlàishíqíngrèn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¹
译文: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注释:¹池台:池苑楼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zūn)¹
译文: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注释:¹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秋波落泗(sì)¹,海色明徂(cú)(lái)²
译文: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注释:¹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²徂徕: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飞蓬¹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注释:¹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时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5-307

jùndōngshíménsòngèr

bái tángdài 

zuìbié dēnglínbiànchítái 
shíshímén chóngyǒujīnzūnkāi 
qiūluòshuǐ hǎimínglái 
fēipéngyuǎn qiějìnshǒuzhōngbē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