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晕(yùn)¹娇花湿欲流,簟(diàn)纹灯影²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³
译文:女子含泪的模样,好像娇花带雨,俏丽的色泽像要化在水中流淌开来的样子。苇席上、灯影里,藏着她一生的愁绪。梦醒之后,恍惚自己仍在梦中的楼头等待良人归来。
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格律为: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湘真:即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几社领袖,文坛名士,于易代之际抗清被俘,投水殉难,有《湘真阁存稿》一卷,其中有《浣溪沙·五更》一首。和(hè)韵,指和他人诗词,仍用原韵。¹微晕:指天色初晓。²簟纹灯影:写相思难眠的样子。簟,竹席。灯影,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这里指人影。³远山楼:汤显祖《紫钗记》中有女子在远山楼上思念丈夫的场景,这里借指女子居处。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残月暗窥金屈戍(shù)¹,软风²徐荡玉帘钩³。待听邻女唤梳头。
译文:残月默默映照在大门的搭环上,柔风吹过帘钩轻轻摇荡,再也无法入睡了,唯有等待天明,等邻家的女伴来唤自己一同梳妆。
注释:¹屈戍:亦称屈戌,即门上的搭环。²软风:和风。³玉帘钩:帘钩的美称。

  此词刻画了一个生活忧愁无绪、百无聊赖而彻夜难眠的女子。全词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

  此词上片首句“微晕娇花湿欲流”写梦中情景,以“湿欲流”写花饱蘸露水、晶莹可爱的样子写出“娇花”模样。“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梦醒之时,对孤灯,辗转床席,愁思无限。

  下片“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二句写夜景,末句“待听邻女唤梳头”荡开一笔,淡淡作结,别具一格,显出长夜失眠之人的百无聊赖。

  全词着力描绘女子之慵懒情态,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比陈子龙原作脂粉更重,绮思更浓。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 著;张草纫 注评.纳兰性德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27-28
2、 (清)纳兰性德 著;田萍 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5月第1版:383-384
3、 (清)纳兰性德 著;闵泽平 译.纳兰信德全集:全4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02月第1版:105-106

huànshā··yǒnggèngxiāngzhēnyùn--lánxìng

wēiyūnjiāohuā湿shīliúdiànwéndēngyǐngshēngchóumènghuízàiyuǎnshānlóu

cányuèànkuījīnshùruǎnfēngdàngliángōudàitīnglínhuànshūtóu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女子含泪的模样,好像娇花带雨,俏丽的色泽像要化在水中流淌开来的样子。苇席上、灯影里,藏着她一生的愁绪。梦醒之后,恍惚自己仍在梦中的楼头等待良人归来。

残月默默映照在大门的搭环上,柔风吹过帘钩轻轻摇荡,再也无法入睡了,唯有等待天明,等邻家的女伴来唤自己一同梳妆。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格律为: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湘真:即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几社领袖,文坛名士,于易代之际抗清被俘,投水殉难,有《湘真阁存稿》一卷,其中有《浣溪沙·五更》一首。和(hè)韵,指和他人诗词,仍用原韵。

微晕:指天色初晓。

簟纹灯影:写相思难眠的样子。簟,竹席。灯影,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这里指人影。

远山楼:汤显祖《紫钗记》中有女子在远山楼上思念丈夫的场景,这里借指女子居处。

屈戍:亦称屈戌,即门上的搭环。

软风:和风。

玉帘钩:帘钩的美称。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这首追和之作,可能是为思念亡妻而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 著;张草纫 注评.纳兰性德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27-28
2、 (清)纳兰性德 著;张草纫 注评.纳兰性德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27-28
3、 (清)纳兰性德 著;田萍 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5月第1版:383-384
4、 (清)纳兰性德 著;闵泽平 译.纳兰信德全集:全4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02月第1版:105-106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3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西羌(qiāng)¹²³讨,白起佐军威。
译文:吐蕃将要受到我大唐帝国的征讨,您这白起将军的后代也为助军威奔赴战场。
注释:¹西羌:汉朝人对羌人的泛称,唐朝又概指吐蕃为西羌。²延:请,此意为招引。³国:唐王朝。⁴白起:战国时期名将,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这里借指白利。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剑决¹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译文:举起倚天长剑斩断浮在敌人阵地上的妖氛,拉满明月之弓,箭镞闪看凛烈的光芒。
注释:¹决:断。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马行边草浮,旌(jīng)卷曙(shǔ)霜飞。
译文:战马驰骋在边塞的原野上,旌旗在霜晨中飘扬。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抗手¹(lǐn)²相顾,寒风生铁衣³
译文:当将士们招手相看时,铠甲上已是结满了厚目的寒霜。
注释:¹抗手:举手拜别。²凛:凛然,敬畏之貌。³铁衣:铠甲。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西羌叛乱招引大唐国征讨、白利将军奔赴战场助军威的景致。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形势,烘托气氛,点明题旨,升华主题,富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这两句以剑、弓显示白利威武的气势:挥动宝剑,使空中云气为之消散,弯弓如满月,似与天上的明月相映增辉。诗中“剑决”“弓弯”富有烘云托月之意,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豪气四溢、志兴翻飞的气度。侧面夸赞白起将军后代的白利将军武艺高强、万夫不挡之勇。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战场情景的描写:战马在边塞中驰骋、旌旗在寒霜中飞卷。诗人虽然没有把杀敌的情况加以叙述,但那种飘逸豪放的气度、扬眉剑出鞘的神情、鲜明生动的形象,都洋溢着李白的浪漫风采,寄托了李白的沉阔情怀。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描绘一幅将士们举手凛然拜别、寒霜照铁衣的离别图景。诗人将饯行离别和抒怀融为一体,情意深长而又志气干云。如果说伤别诉情诗是李白热爱人民的必然,那么饯行述怀诗则是李白兼济天下、富安万民理想之结果。

  云、风、雷、电,天、海、月、涛,是李白爱入诗的事物。凌、挥、飞、吼,奔、卷、横、啸是李白最爱入诗的动词。此诗借用“云”、“月”、“风”、“卷”、“飞”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

  此诗借助驰骋想象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沙场剪影。着重描写友人到前线威武飒爽的风姿,祝颂之意即暗含其中,这样来写送别,生面别开。

参考资料:
1、 胡大浚主编.唐代边塞诗选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08:115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整首诗大气恢弘,特别是在遣词造句上,每一句都有一字定音,让人读来也觉得心中坦荡舒畅。

  开头一句“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便可以看出,婉儿对“三会寺”的历史了如指掌。“三会寺”原是一个高僧谈论经书的地方,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洗涤,再加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如今已是无人问津了。但是这里还是有隋初时高僧惟胜法师刻下的碑文,在婉儿心目中,能见到云雾之中的白龙,定是贤臣。由此可见,婉儿身为一个朝臣,她还是忠奸分明的。

  由传说引出“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此句是婉儿在代替皇室家族而言,向众人说明,此次的到来,只是为了考察。

  接着一句“驻跸台千古,开襟望九州”便是全诗的经典。缅台前人,敞开胸台,一幅江山社稷图,其风度可谓是气宇轩昂。这也是婉儿跟随武则天经历太多风雨的沉淀。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是在描写当时寺庙的景色。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最后来一个情感上的自我赞颂。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显示皇家的宽容和胸襟,先直白,后抒情,这是宫文的一个标志。

jiàxìngsānhuìyīngzhì--shàngguānzhāoróng

shìzitánjīngchùxuānchénliútáilǎoshícánjiǎnshènghuángqiúzhù怀huáiqiānkāijīnwàngjiǔzhōushānyuánsāièrshuǐjiāchéngliúchénhànpéizhānyǎngtiānbēijiēxiànchóutàipíngzǎoshèngzhǎngyuàn鸿hóngxiū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è)¹人也。衡少善属(zhǔ)²,游于三辅³,因入衡师,观太学,遂五经,贯六艺¹⁰。虽才高于世¹¹,而无骄尚之情¹²。常从容¹³淡静¹⁴,不好交接俗人。永元¹⁵中,举孝廉不行,连¹⁶¹⁷公府¹⁸不就¹⁹。时²⁰天下承平²¹日久²²,自王侯²³以下,莫²⁴不逾侈(chǐ)²⁵。衡乃²⁶²⁷班固²⁸《两都²⁹》作《二衡赋》³⁰,因³¹³²讽谏³³。精思傅会³⁴,十年乃³⁵成。大将军邓骘(zhì)³⁶³⁷其才,累召³⁸不应³⁹
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注释:¹南洋西鄂:南阳郡的西鄂县,在今河南南阳。²属文:写文章。属,连缀。³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游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⁴衡师:指东汉首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⁵太学:古代设在衡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⁶遂:于是。⁷通:通晓,全面透彻地理解。⁸五经: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名为“五经”。⁹贯:贯通,与“通,为近义词。¹⁰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¹¹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¹²骄尚之情:骄傲自大的情绪。尚:矜夸自大。¹³从容:从容稳重,不急躁。¹⁴淡静:恬淡宁静,不追慕名利。¹⁵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公元年-年)。¹⁶连:屡次。¹⁷辟:(被)召请(去做官)。¹⁸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¹⁹不就:不去就职。以上几句的主语“衡”,承前省略。²⁰时:当时。²¹承平:太平,指国家持续地太平安定。²²日久:时间长。²³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贵族。²⁴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²⁵逾侈:过度奢侈。²⁶乃:于是,就。²⁷拟:模仿。²⁸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²⁹《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³⁰《二衡赋》:指《西衡赋》《东衡赋》。³¹因:介词,通过。后省宾语“之”。³²以:连词。³³讽谏:用委婉的语言进行规劝而不直言其事。³⁴精思傅会:精心创作的意思。³⁵乃:才。³⁶邓骘:东汉和帝邓皇后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将军的身份辅佐安帝管理政事。奇其才: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奇,认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³⁷奇:奇特,少有的。³⁸累召:多次召请。³⁹应:接受。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衡善机巧¹,尤致思²³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¹⁰郎中¹¹,再迁¹²为太史令¹³。遂乃¹⁴研核¹⁵阴阳¹⁶,妙尽¹⁷(xuán)(jī)¹⁸之正¹⁹,作浑天仪²⁰,著《灵宪》²¹《算罔(wǎng)²²论》,言甚详明²³
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注释:¹机巧:设计制造机械的技艺。巧,技巧技艺。²致思:极力钻研。致,极,尽。³于:对于。于……: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作状语。⁴阴阳:指日月运行规律。⁵历算:指推算年月日和节气。⁶雅闻:常听说。雅,副词,素来,常。⁷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⁸公车: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⁹特征: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为的与平常的乡举里选相区别,故称特征。¹⁰拜:任命,授给官职。¹¹郎中:官名。¹²再迁:再,两次。迁,调动官职。¹³太史令:东汉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与西汉以前掌管天象历法兼有修史之责的太史令职责不完全相同。¹⁴遂乃:于是就。¹⁵研核:研究考验。¹⁶阴阳:哲学名词,指两种对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这里指天象历算。¹⁷妙尽:精妙地研究透了。¹⁸璇玑:玉饰的测天仪器。¹⁹正:道理。²⁰浑天仪:一种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的天球仪。²¹《灵宪》:一部历法书。²²《算罔》:一部算术书。²³详明:详悉明确。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顺帝初,再转¹,复²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³,所居之官辄(zhé)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译文:(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注释:¹再转:两次调动官职。第一次由太史令调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又调任太史令。²复:又。³当世:指权臣大官。⁴辄:常常,总是。⁵积年:多年。⁶徙:指调动官职。⁷自:自从,表时间。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阳嘉¹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²。以³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zhuàn)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¹⁰行八道,施关发机¹¹。外有八龙¹²,首¹³衔铜丸,下¹⁴有蟾(chán)(chú),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¹⁵,皆隐在尊中¹⁶,覆盖周密无际¹⁷。如有地动¹⁸,尊则¹⁹²⁰龙,机发²¹吐丸,而²²蟾蜍衔(xián)之。振声激扬²³,伺者²⁴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²⁵,而七首²⁶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²⁷之以事,合契若神。自²⁸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²⁹一龙机发而³⁰地不觉动,衡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³¹³²,果³³地震陇(lǒng)西³⁴,于是皆服其³⁵³⁶。自此以后,乃³⁷令史官记地动³⁸所从方起³⁹
译文: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注释:¹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²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的仪器。据竺可桢考证,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³以:用。⁴员径:圆的直径。员,通“圆”。⁵合盖隆起: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隆,高。⁶尊:同“樽”,古代盛酒器。⁷饰:装饰。“饰”后省宾语“之”,“之”代候风地动仪。⁸以:用。据有人研究,候风地动仪外部八方书写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脚部装饰山形,东南西北分别绘画代表四方的龙朱雀虎玄武(龟蛇)。⁹都柱:大铜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动仪中心的震摆,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边。¹⁰傍:同“旁”,旁边。¹¹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拔动机件,意思是每组杠杆都装上关键,关键可以拨动机件(指下句所说的“龙”)。¹²龙:指龙形的机件。¹³首:头。¹⁴下:指龙首下面。¹⁵其牙机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¹⁶尊中:酒樽形的仪器里面。¹⁷覆盖周密无际:指仪器盖子与樽形仪器相接处没有缝隙。¹⁸地动:地震。¹⁹则:就。²⁰振:振动。²¹机发:机件拨动。²²而:顺承连词,不必译出。²³激扬:这里指声音响亮。²⁴伺者:守候观察候风地动仪的人。²⁵发机:拨动了机件。²⁶七首:指其余七龙之首。龙首,互文,都指龙首。²⁷验:检验,验证。²⁸自:在,可译为“在……中”。²⁹尝:曾经,曾有一次。³⁰而:可是。³¹驿:驿使,古时驿站上传递文书的人。³²至:指来到衡师。³³果:果然。³⁴陇西:汉朝郡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陇西县一带。“陇西”前省介词“于”(在)。³⁵其:它,代候风地动仪。³⁶妙:巧妙,神奇。³⁷乃:便。³⁸地动:地震。³⁹所从方起:从哪个方位发生。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¹政事渐损²,权移于下,衡因³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wéi)(wò),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¹⁰者。宦(huàn)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¹¹,衡乃诡对¹²而出。阉(yān)¹³恐终为其患,遂共谗(chán)¹⁴之。衡常思图身之事¹⁵,以为吉凶倚伏¹⁶,幽微难明¹⁷。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¹⁸
译文: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注释:¹时:当时。²损:腐败。³因:于是。⁴迁:升迁。⁵帷幄: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⁶讽议: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⁷左右:身边。⁸尝:曾经。⁹疾:憎恨。¹⁰恶:指坏人坏事。¹¹目之:给他递眼色。目:名词活用为动词。¹²诡对:不用实话对答。¹³阉竖:对宦官的蔑称。¹⁴谗:毁谤。¹⁵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¹⁶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¹⁷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¹⁸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永和¹初,出为河间相。时²国王³骄奢(shē),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¹⁰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¹¹,称为政理。视事¹²三年,上书乞骸(hái)¹³,征拜尚书¹⁴。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¹⁵
译文:(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chi]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释:¹永和:也是东汉顺帝的年号(公元-)。²时:当时。³国王:即河间王刘政。⁴典宪:制度法令。⁵豪右:豪族大户,指权势盛大的家族。⁶不轨:指行动越出常轨的事,即违反法纪的事。⁷下车:官员初到任。⁸治:整治。⁹整法度:整顿法纪制度。¹⁰阴知,暗中察知。¹¹肃然:这里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歹的意思。¹²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¹³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¹⁴尚书:官名,不同朝代的尚书职权不一样,东汉时是在宫廷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¹⁵卒:死。
《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范晔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
  叙学习,显示其成就的基础。张衡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说:“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炳焕,与神合契。”张衡多才多艺,德高品洁,是和他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范晔写他的学习,说他“少善属文”,自幼聪颖明慧,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系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而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京城洛阳太学参观、学习。当时学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学”,完全是一套陈腐的死学问,张衡涉足社会,不惜远游,目标远大,直入太学,这就使他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地步。把五经、六艺都融会贯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仅读书本而且看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页而且知世情。张衡贯古通今,知书识世,明道谙理,可是“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条件,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作者仅用了三十四个字,就概及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方法、精神、成就。这真可谓用墨精当得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为下文叙述他的善为人、善作文、善机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础。
  叙品行,显示其高尚的节操。张衡对为官作宦,“从容淡静”;对贪官酷吏,嫉恶如仇;对科学技术,不遗余力。有的人把学问作为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而张衡参透人生,洁身自守,他辞谢了多次的举荐与征召。作者连用“连辟”“累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后来的出仕,也只是“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一些从事科技、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居高位以谋私利。
  张衡没有官欲,但并非没有官才。他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他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拟班固的《两都赋》,而写了《二京赋》。在《西京赋》和《东京赋》中,极力铺写了二京的所有宫室、动植物、游侠辩论之士、角牴大傩之戏,讽谏当朝的穷奢极侈。这是婉转的讽喻。有时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陈事”,“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弹劾奸佞。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权力,也就大力剪锄奸徒丑类。他出为河间王刘政的相时,看到刘政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他一到任就能“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收到“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的效果,可见张衡不仅具有如何做官的认识、理论,而且有着实际施行的本领。
  张衡上究天文,下穷地理,精于历算,擅于机械,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官场之中,有日天地黑,无风海生浪,所以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不得不入官场,顺帝“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避其锋芒,巧为应对。即令这样,那帮阉竖还“共谗之”,使他更明白在那种政治漩涡中,如履春冰,如捋虎尾,确实是“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而要“常思图身之事”。当他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上书乞骸骨”,请求退休还乡了。从他的《四愁诗》《思玄赋》《归田赋》中,都看出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有为的学者,在当时内心的苦闷,无力除恶,无法避祸,只有独善其身了。
  叙术业,显示其卓著的成就。张衡在天文、数学、地理、气象、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诗赋、绘画方面成绩斐然。郭沫若曾评价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令,令人敬仰”。范晔为之作传时,既要顾及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文中以“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概及了他多方面的贡献,而重点写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张衡首创,在科技史上居重要地位。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详明介绍。“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着一“神”字,极写仪器功效。“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表明此乃史无前例的独创。更用京师学者最初“咸怪其无征”,后来“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的典型细节,充分证明了张衡“妙尽璇机之正”的“妙”,“善机巧”的“善”。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全文以时间为序,叙其一生;以“善”为纲,统率题材;以“妙”为目,传其精神,因而所写方面多而不杂,事迹富而不乱,文虽简而概括全。范晔之所以能“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文心雕龙·附会》),就在于抓住了总纲领,并内蕴着相互关系。张衡正由于潜心于学才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境界,才使他具有了“善机巧”的知识与才干,也使他具有了“不慕当世”的胸襟。不去追名逐利,求官谋宦,才能居郎中的微职“积年不徙”,得“约己博学,无坚不钻”,有了创造发明。他的做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当不得不被推上政治舞台时,还始终保持着明智的头脑。作者将张衡于自然科学、文学、政治活动方面的表现统一了起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本文除揭示了张衡多方面事迹的内在的联系外,善于剪裁也是使本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写“善属文”,就以写《二京赋》为主,略涉《思玄赋》,其他甚至不提及;写“善机巧”,以详写候风地动仪为主,其他科技成果则为辅;写“善理政”,以整治法度、收擒奸党为主,请求辞职、上调擢升则为次。在文学、科学、政事三方面,都体现了他“从容淡静”的个性,又突出了“善机巧”的特点,使张衡这么个伟大的形象辉耀于读者面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¹露为霜,
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注释:¹摇落:凋残。
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雁南翔)
群燕辞归鹄(hú)¹南翔。(鹄南翔 一作:雁南翔)
译文: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注释:¹鹄:天鹅。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作“雁”。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思断肠 一作:多断肠;何为 一作:君为)
念露客游思断肠,慊(qiàn)(qiàn)¹思归恋故乡,何为²淹留³寄他方。(思断肠 一作:多断肠;何为 一作:露为)
译文: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忡忡,怀念故乡。君为何故,久留他方?
注释:¹慊慊:空虚之感。²何为:一作“露为”。³淹留:久留。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贱妾茕(qióng)¹守空房,忧来思露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译文:我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难以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¹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¹琴鸣弦发清商²,短歌微吟不能长。
译文: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注释:¹援:执,持。²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明月皎(jiǎo)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¹
译文: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注释:¹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 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 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¹独何辜限河梁²
译文: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注释:¹尔:指牵牛、织女。²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喜鹊为他们搭桥。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徭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中国是有传统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词汇上的直接袭用。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ànqiàn):失意不平的样子。“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着无限的悬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茕茕(qióngqió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援:引,拿过来。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以悲惋凄清为其特色。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面对着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作品表现的思想并不复杂,题材也不算特别新鲜,但是曹丕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心这样一种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而在诗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这是很可贵的。在艺术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这是《燕歌行》的特点,也是曹丕诗歌区别于建安其他诗人的典型特征。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他那里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燕歌行》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曹丕这种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前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是很高的,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选诗定论》)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四百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着一个“兮”字,还拖着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说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yānxíngèrshǒu ·

cáo wèijìn 

qiūfēngxiāotiānliáng cǎoyáoluòwéishuāng 
qúnyānguīnánxiáng  (nánxiángzuò yànnánxiáng )
niànjūnyóuduàncháng qiànqiànguīliànxiāng wéiyānliúfāng  (duànchángzuò duōduàncháng wéizuò jūnwéi 
jiànqièqióngqióngshǒukōngfáng yōuláijūngǎnwàng juélèixiàzhāncháng 
yuánqínmíngxiánqīngshāng duǎnwēiyínnéngcháng 
míngyuèjiǎojiǎozhàochuáng xīnghàn西liúwèiyāng 
qiānniúzhīyáoxiāngwàng ěrxiànliáng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庄周梦胡蝶¹,胡蝶为庄周。
译文: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
注释:¹胡蝶:今写作“蝴蝶”。“庄周梦蝶”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译文: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译文: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青门¹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译文:你看那长安东门边种瓜的老头,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
注释:¹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富贵故¹如此,营营²何所求。
译文:功名富贵莫不如此,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注释:¹故:一本作“固”。²营营:追求奔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