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
悠悠。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悠悠。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
李雯

李雯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1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阿房¹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译文:在秦朝的废址,汉朝的荒丘上,己经不止一次的看见狐兔群游了。历史上的朝代在更迭兴亡,长安这座古都也一再易主。往日的繁华变成了一场梦,而今的宋朝不是正在步其后尘,留下千古恨愁吗!
注释:¹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wèi)¹东流。
译文:你看那夕阳的余辉洒在古原头上,呈现出一片即将消亡的金黄;塞北的雁群一路哀鸣着开始向南飞去;浩荡的渭河水,依然向东奔流滔滔不息,满目都充盈着晚秋的凄清冷寞和肃杀之气。
注释:¹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这首词吊古伤今,表现了身处偏安局面,不胜今昔之感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写起,阿房废址,汉代荒丘,成了狐兔群游之所。昔日豪华,已成春梦。抚今追昔,不胜悲愁。

  下片着重抒情。眼前景象,悠然往事,惟见塞雁南来,渭水东流。黄昏时候,益觉伤感。全词工丽哀婉,情韵悠长。这是康词中较为突出的一首。

zhōngqínglìng··zhǎngān怀huái--kāngzhī

āfángfèizhǐhànhuāngqiūyòuqúnyóuháohuájǐnchéngchūnmèngliúxiàjīnchóu

jūnshàngyuántóulèinánshōuyáng西xiàsāiyànnánfēiwèishuǐdōngliú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西溪问樵(qiáo)¹,遥识²楚人家³
译文: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
注释:¹樵客:出门采薪的人。²遥识:一作“遥指”。³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古树老连石,急¹泉清露沙²
译文: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
注释:¹急:湍急。²露沙:露出沙石。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千峰随雨暗,一径¹入云斜。
译文: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
注释:¹径:小路。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日暮飞鸦集¹,满山²(qiáo)³花。
译文: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注释:¹飞鸦集:一作“鸟飞散”。²满山:一作“满庭”。³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衬人。

  首联两句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

  “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chǔshìshān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西wènqiáo yáoshíchǔrénjiā 
shùlǎoliánshí quánqīngshā 
qiānfēngsuíàn jìngyúnxié 
fēi mǎnshānqiáomàihuā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译文: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译文:多少绿色的荷叶怀着怨恨的感情相互依偎着,一阵秋风吹过,满溪荷叶一下子都回转过头去背对西风。

  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077-1078页

ānjùnzhōngǒuèrshǒu ·

 tángdài 

liǎnggān竿luòqiáoshàng bànqīngyānliǔyǐngzhōng 
duōshǎo绿xiānghèn shíhuíshǒubèi西fēng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
白日¹(yào)²青春³,时雨静飞尘。
译文:红日照耀春天多么美好,时雨淋浇灰尘齐飞跑。
注释:¹白日:太阳。²曜:照耀。³青春:春天。
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
寒冰辟¹炎景²,凉风飘我身。
译文:寒冰被温暖的日光消融,凉风吹拂在身上只觉舒爽。
注释:¹辟:通“避”,退避的意思。²景:日光。这句是说,寒冰被温暖的阳光消融。
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
清醴(lǐ)¹冰金觞²,肴馔(zhuàn)³纵横陈。
译文:甜凛的清酒斟满金杯,桌面上全是美味佳肴。
注释:¹醴:甜味的美酒。²金觞:镶金的贵重酒器。³肴馔:指宴席上的鱼肉等荤菜和饭食。
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
齐人进奇乐¹,歌者出西秦²
译文:奇妙乐曲是齐国进献,宴会的歌手很是出名。
注释:¹齐人进奇乐:形容宴会上乐舞曼妙。《史记·孔子世家》载:齐人惧怕鲁国称霸后吞并齐国,于是行离间之计,在齐国广选美女八十人,让她们身着华丽的衣服跳《康乐》之舞,连同良马三十驷,一起献给鲁国君。²歌者出西秦:西秦:古代秦国地处陕西,称西秦。《列子》载:秦国秦青善歌,“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里借秦青的典故形容宴会上的歌手很出名。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翩翩¹我公子²,机巧³若神
译文:风度翩翩的曹家公子,敏捷的才思犹如天神。
注释:¹翩翩:气度优美。²公子:世子曹丕。³机巧:机智灵巧,才思敏捷。⁴忽:迅疾。⁵神:神灵。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晓日¹(kuī)²双燕语³,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mù)。屈指艳阳都几共?可无时霎(shà)闲风雨。
译文: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慢慢地揭起帘子往外看去,两只燕子好像在与美人窃窃私语的样子。燕子与美人都好像在惋惜春天快要过完了。屈指一算,太阳都升的很高了,一天又快过完了,不知不觉中中天空又飘飘洒洒的下起了小雨。
注释:¹晓日:晓,破晓,拂晓,晓日指朝阳,一般引申为清晨。²窥轩:窥,看;轩,窗户;窥轩,向窗外看去。³语:告诉,说。⁴似:好像。⁵暮: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色将晚,意指迟暮之年。⁶时霎:犹一霎,至少是一刹那,这两字十分委婉巧妙。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rǎn)¹来还去。持酒²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³春归路。
译文:流动的溪水和落在溪水中的花都没有办法去询问,只有天上的飘着的流云。缓缓的飘来飘去。端着酒劝说天上的云暂时停一下,只有你还能阻断春天回去的路,不让春天回去。
注释:¹冉冉: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²持酒:持,端;持酒,端起一杯酒。³碍断:阻截,挡住。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借女子之口写出,委婉含蓄,很有韵致。上片前三句,“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似通人情的双燕,表现了佳人的空闺独守,孤寂无聊。由于孤独寂寞,佳人才看着“晓日窥轩”、双燕絮语来消磨时光。而多情的双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断的呢喃中向人倾诉惋惜“春将暮”的情感。接下来,“屈指艳阳都几共,可无时霎闲风雨。”仍然写孤寂。随着时间的推移,又生出新的想法:屈指一算,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不会飘飘洒洒地下起一阵小雨,很有意境。

  下片前三句承“风雨”而来。“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春将归于何处?流动的溪水和落入水中的残花无法去问,那只好去问天上的云朵,可云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却又奈何?但别无它法,也只好寄希望于云朵了:“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美丽的云朵你且停下来,不要离去,我依靠你来阻止春天的归去。用语微婉,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劝”和“问”先将花和云拟人化,让它们用微婉的语气,表达词人自己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用语生动,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可见这二字之妙。

  整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惜春的惆怅之情。其实也可看作是作者写一位闺中女子看到春天的离去联想到自己的青春也一去不返的愁苦之情。

参考资料:
1、 王春编.《宋词305首详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