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鸣牛渚矶,浪打三山曲。何处最伤心,春水平帆绿。
江鸣牛渚矶,浪打三山曲。何处最伤心,春水平帆绿。
平帆远落生暮霞,东风自吹桃李花。思君不见望江阁,夜夜江潮向妾家。
平帆远落生暮霞,东风自吹桃李花。思君不见望江阁,夜夜江潮向妾家。
李雯

李雯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1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
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
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
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
繁吟如故尽,长韵还相续。
繁吟如故尽,长韵还相续。
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均有象征的意思,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系统。隐喻的基础即人与自然的基本相似性。诗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幻想我是树,是蝉,是鸟,是云等等,企图通过忘我、脱我、化我而与世界合一。隐喻建立在双重或多重存在之上,诗人喻自己为蝉,就是把另一种经历或活动,即把蝉的生存过程与特性加在真实的生活领域中,意味着真实中的虚幻,虚幻中的真实。像蝉一般象征廉洁、清高、悲哀。古人以为蝉栖高树,声高远,以晨露为食,蝉也就成了“清高”、“廉洁”的代名词。蝉一生十分短促,深秋天寒,蝉声哀嘶,逐渐死去,故而总被用来表达悲秋情绪。

  刘勰说过一句言简意赅的话:“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隐喻虽多种多样,但要以贴切吻合为最高标准。“切至”就是形神兼备,形犹不似,遑论神似?在《赋得蝉》中,诗人将自然之物——蝉人格化,以此审视自身的人格价值和生存环境。对于这首诗,一般理解过程大致是,前两句直接描写蝉为了躲避黄雀的伤害(隐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或藏身在高高的树枝上,或避匿在空空的宫殿内。这里实写了蝉艰难的生存状况。颔联和颈联写蝉在寒秋日暮之时,哀嘶悲鸣,声音短促,间或有单调的余韵绕耳,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借蝉之口直接抒写:蝉餐风饮露,无所厚求,并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容易知道满足,表达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意思。

  然而,这只是构成了这首诗的表层含义,因为“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中已经蕴含了知足常乐的意思。解读一首诗,肯定要注重其语境,什么是语境呢?用燕卜荪的话说,即“语境就是与我们诠释某个词语有关的一切事情。”文本中字或词意义的确定都要依赖于词句之间的关系,所以,一首诗句中意义的确定必然受到其它字词句的语境限制,即一首诗中每一个词、语句的意义都要彼此相互确定,这种相互确定的过程就使得文本的语义之间呈现网状化的现象,使文本的意义缠绕含混,蕴藉多义,仅凭读者从头到尾一次阅读,是不可能意识到其错综复杂的意义丛的。

  认真阅读,全诗处处写蝉,实际是处处写自己,让人有一种悲哀之感。那么,我们又是怎样获得这样的深层意义和感受的呢?只要回到首联去感知,就会发现“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很难解释,也就是说,很难和知足常乐联系起来。而知足常乐也很难和中间两联的“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等联系起来。所以,后三联对蝉原本的意义和声音的描述,在首联大背景暗示下,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言外之意,变成了诗人对自己生存境况的深深的忧虑。中间两联写蝉声,不仅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而且还寄寓了对生命流逝的伤感以及对自己处境艰难的悲哀之情。尾联诗人以蝉自喻,蝉栖高树,饮晨露,不是为了故意显示自己的清雅高洁;自己为官清廉,也非故意显示与众不同,而是自己知道知足常乐;但“知足”这个词语来自于《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由于有了首联实写的提示,可见诗人在“知足”背后潜藏着一种悲哀,在悲哀中还杂糅着一种畏祸的心态,隐含的意思是知足为避祸全身。这首诗的意义就是这样相互生成的。

chán--chǔyún

quèqiáozhīfēikōnghuá殿diàn

tiānhánxiǎngshēng

fányínjǐnzhǎngyùnháixiāng

yǐnfēibiǎoqīngqīngshēnzhī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qián)¹空落落²,岁月³去堂堂
译文: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注释: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¹乾坤:指天地,即空间。²空落落:空洞无物。³岁月:时间。⁴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末路¹惊风雨²,穷边³饱雪霜
译文: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注释:¹末路:指己被俘囚,不望生还,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²惊风雨:指有感于当年战斗生活的疾风暴雨。³穷边:极远的边地。此就南宋的辖区而言,称燕京 为穷边。⁴雪霜:指囚居生活的艰难困苦。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译文: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无复屠(tú)苏梦¹,挑灯夜未央²
译文: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注释:¹屠苏梦: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²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

  写作此诗时作者已经被关押整整三路,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不能软服,牢狱苦难不能屈服。他衰鬓霜染,意志弥坚。牢房冰冷潮湿,饮食艰涩难咽,妻儿宫中服役,朝廷苟且投降等惨痛的现实,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穷途的困厄艰难。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笔,蘸着热血和心泪,写就了这首悲而不屈的短诗。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路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chú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qiánkūnkōngluòluò suìyuètángtáng 
jīngfēng qióngbiānbǎoxuěshuāng 
mìngsuíniánjìn shēnshìwàng 
mèng tiǎodēngwèiyāng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诗人在开端两句即点明渡湖季节,以“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潋滟的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仅描写洞庭湖的水势,更糅入了与之相关的动人传说,使得诗的意蕴更加丰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沅水是湖南西部的一条江流,入洞庭,桃源县在其左岸。“桃花色”三字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篇有“采芳洲兮杜若”、“搴汀洲兮杜若”之句。因此“杜若香”使人想起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传说及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茅山”即句曲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而巫峡则留有巫山神女的传说。因此此四句诗不仅写出自然风物,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迷奇神幻的色彩。“带天”四句写洞庭湖的幽远之景:一叶扁舟,数只飞鸟,飞鸟越湖力怯,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之上,烟波浩渺的湖面,宽不可测,遥不可及,相形之下,大者愈见其大,小者愈见其小。于是诗人很自然地发出因旅途劳顿、世途艰险的感慨:“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交错,色调明快,笔墨酣畅。

qīngcǎo--yīnkēng

dòngtíngchūnliūmǎnpíngjǐnfānzhāng

yuánshuǐtáohuāxiāngliúruòxiāng

xuémáoshānjìnjiāngliánxiázhǎng

dàitiānchéngjiǒngyìngdòngguāng

xíngzhōudòuyuǎnshùniǎowēiqiáng

tāotāowěinéngháng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zú)(lǜ)¹,当²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³,特向江心设。屹(yì)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译文:长江之水急速翻腾,向东流去,激起的浪花像飞起的珍珠、溅起的雪花。只见一座高峻的山峰,挡住了中流曲折江水。这应该是天公怕长江的水流气势凶猛,特意在江心设下这座山峰的吧!从古至今,屹然挺立,船夫争相指点谈论。
注释:¹崒嵂:高峻的样子。²当:阻挡。³澜倒:狂澜倾倒。⁴屹然:屹立的样子。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岸边无数青山,萦(yíng)¹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zì)²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fēi)³,高空日焕,谙(ān)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译文:两岸无数的青山,盘旋往复,如同紫色的翠玉,映照衬托着层层重叠的云朵。却都躲开了气势盛大的江水,让浪涛姿意汹涌,使这座山峰显现出了高峻的身姿。(见惯了)淡淡的暮色,炊烟中的柴扉,高空中明亮的太阳,熟悉地了解阴天晴空。行人经过此地,(感动得)为你多少次拍击手中的船桨。
注释:¹萦回:回旋环绕。²恣:放纵;没有拘束。³烟扉:云烟弥漫。⁴谙历:熟习,有经验。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还有小姑与彭郎相爱,难成眷属,投江殉情,死后化作“小姑山”,而彭郎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彭郎矶”,与小姑山隔江相对的凄美传说,如果按秦观一贯的风格,写小孤山似乎应该从这个传说入手,写一段清新隽永的爱情之歌,但是这首词,气象恢宏雄伟,与秦观的清新婉丽,柔和淡雅的文风十分不符,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比,简直不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第一句,先写长江的水势,“滚滚”、“激浪”来形容水流湍急,第二句奇峰突现,一座高峻的山峰,挡住了汹涌的江水。第三句,将此山傲立此处的原因,想像为天公设立,使此山有了中流抵柱的神韵,既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又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可谓神来之笔。后世谢枋得诗“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就是脱胎于此句。

  下阕以两岸群山为衬托,用拟人的手法,说群山虽然高(掩映云千叠),虽然美(萦回紫翠),但在汹涌的江水面前都退缩了(都让洪涛恣汹涌),只有小孤山屹立在中流,日复一日,感动着过往行人。

  这首词壮思逸飞,境界开阔,是秦观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

niànjiāoguòxiǎoshān--qínguān

zhǎngjiānggǔngǔndōngliúlàngfēizhūjiànxuějiànfēngqīngdāngzhùzhōngliúwànzhéyīngshìtiāngōngkǒnglándàoxiàngjiāngxīnshèránjīnzhōulángzhǐdiǎnzhēngshuō

ànbiānshùqīngshānyínghuícuìyǎnyìngyúnqiāndiédōurànghóngtāoxiōngyǒngquèfēngjuébáoyānfēigāokōnghuànānyīnqíngchèxíngrénguòwèijūn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译文:九月九日茱萸成熟,插鬓时发现鬓发已经白了许多,伤心!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译文:登高瞭望高山大海,满目凄凉,为古昔之人悲哀。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¹客。
译文:远访为吊念屈原而投沙之人,因为我也是逃名隐逸之客。
注释:¹逃名:“逃名”一作“名山”。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译文:故交中还有谁在?独有崔亭伯崔侍御你了。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译文:重阳节到了也不知道,放船载酒任水漂流。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译文:我手持一枝菊花,和二千石的太守调笑。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译文:日暮时分头戴头巾归岸,传呼之声充满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译文:一双白鹿拉着红色官车,后面宾客光辉显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译文:夫子你坐在其中,你我就像相隔云霄。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译文:良辰与美景,白白地错过,没有喝到酒,没有听歌舞。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译文:晚上我从南峰归来,女萝间的明月落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译文:再登上郡楼瞭望,古松的颜色也因寒更绿。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译文:你我咫尺之间,却不可相亲,我好像一只被抛弃的鞋子。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译文:九卿高官从朝廷而来,乘着五马豪华大车。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译文:拂晓朱门列戟,撩开帏帐就看见碧嶂一排排。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译文:登高遥望远海,招集到许多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译文:紫绶官员欢情融洽,黄花插鬓逸兴飞。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山从¹图上见,溪即²镜中回。
译文:青山好像图画,流溪仿佛镜中回旋。
注释:¹从:“从”一作“依”。²即:“即”一作“向”。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译文:遥羡你在重阳节的佳作,现在应该过了戏马台吧。
李白集中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大多是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写的。这组诗当是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南游至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关于崔侍御为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郁贤皓《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认为,崔侍御即是崔成甫。这两首诗感叹光阴易逝与怀才不遇,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也蕴含了抱负未能实现的苦闷。

xuānzhōujiǔwéncuīshìwéntàishǒuyóujìngtíngshídēngxiǎngshāntóngshǎngzuìhòucuīshì--bái

jiǔzhūshúchābìnshāngzǎobái

dēnggāowàngshānhǎimǎnbēi

yuǎn访fǎngtóushārényīnwèitáomíng

jiāojìngshuízàiyǒucuītíng

zhòngyángxiāngzhīzàijiǔrènsuǒshì

shǒuchízhīdiàoxiàoèrqiānshí

ànguīchuánàiqiān

tóngjīnshuāngbái鹿bīncónghuī

zizàijiānsuìchéngyúnxiāo

liángchénměijǐngliǎngfāngzhì

wǎncóngnánfēngguīluóyuèxiàshuǐ

quèdēngjùnlóuwàngsōnghánzhuǎn

zhǐchǐqīn

jiǔqīngtiānshàngluòdàopánglái

lièzhūménxiǎoqiānwéizhàngkāi

dēnggāowàngyuǎnhǎizhàoyīngcái

shòuhuānqíngqiàhuánghuāxìngcuī

shāncóngshàngjiànjìngzhōnghuí

yáoxiànzhòngyángzuòyīngguòt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