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酒无量,天然中权衡。自非大圣资,刚毖宜服膺。
尼父酒无量,天然中权衡。自非大圣资,刚毖宜服膺。
云胡末世下,放饮斯得名。微醺忆尧夫,止酒见渊明。
云胡末世下,放饮斯得名。微醺忆尧夫,止酒见渊明。
哲者以怡性,愚者以促龄。损此清明躬,受彼昏浊萦。
哲者以怡性,愚者以促龄。损此清明躬,受彼昏浊萦。
吾以自深省,龟勉持法程。觞以九为极,倍之洽亲朋。
吾以自深省,龟勉持法程。觞以九为极,倍之洽亲朋。
上与日月誓,下与山水盟。以此茂对之,杯尽意有赢。
上与日月誓,下与山水盟。以此茂对之,杯尽意有赢。
世有善饮者,于焉知我情。
世有善饮者,于焉知我情。

chéngjiǔshī--gāopānlóng

jiǔliàngtiānránzhōngquánhéngfēishènggāngyīng

yúnshìxiàfàngyǐnmíngwēixūnyáozhǐjiǔjiànyuānmíng

zhézhěxìngzhělíngsǔnqīngmínggōngshòuhūnzhuóyíng

shēnshěngguīmiǎnchíchéngshāngjiǔwèibèizhīqiàqīnpéng

shàngyuèshìxiàshānshuǐméngmàoduìzhībēijǐnyǒuyíng

shìyǒushànyǐnzhěyānzhīqíng

高攀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1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译文: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
注释:简:即书信,用为动词。仲咸:冯伉,字仲咸,与王禹偁为同年进士,且同在商州主持政务。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¹书见道根源。
译文: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
注释:¹伯阳:即老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风飘¹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zūn)²
译文: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
注释:¹风飘:王禹偁诗集的影印本为“风骚”,《宋诗别裁集》据《小畜集》改为“风飘”,以此为准。²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不是同年来主郡¹,此心牢落²共谁论。
译文: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说呢?
注释:¹主郡:主持政务。²牢落:形容无所寄托的样子。

  首联写诗人黄昏寂寞无所消遣。“日长”二字点题,笼罩全篇,说明写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诗之旨。此句也是情语,刻画了诗人“寂寞恨更长”的苦闷之情。“闲”字,聚全诗精神,为一篇眼目。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诗人在淳化二年(991年),因徐铉诬陷,而贬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的不满和惆怅、苦闷和孤独,这就像“一字妥贴,全篇生色”。“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以下三联均承此而来。

  颔联是写读书销愁。王禹偁的诗借鉴杜甫、白居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用“开诗世界”来盛赞杜甫,独具慧眼。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诗人意在杜甫诗中寻觅知音,有所寄托,借杜诗之酒杯浇自已之块垒,抒发其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他又从老子《道德经》中寻求精神归宿。但他始终没有避世隐退,而是想积极入仕。这种矛盾,诗人了然于心,他用杜甫和老子的作品合联,正暗示出这种复杂心理。

  颈联写风抚落花,借酒消愁。诗人从书中没有找到寄托。想从自然界中寻求安慰。他趁黄昏月出之际,独自登楼以遣心中幽怨,但映入眼帘的是万花飘零的萧瑟景象,其意在排遣,却又添了伤春之情。当此际,孑然一人,抑郁不平之情能与谁诉,诗人感到气咽语塞。此二句未著一情语,而孤独寂寞之情毕现,寓情于景,堪称佳妙。“月上”一词虽冗余,但不能剔除。它交代了流动的时间,又将诗人感情转进一层,白天难熬盼黄昏,到了黄昏又如何,只有一樽在手了。

  尾联骤然一转,豁然洞开,抒发了自己同仲咸亲密无间的感情。当时,他常以诗赠仲咸,离商州之日即赋诗别:“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留别仲咸》),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但若出以肯定之句,便索然寡味,这里妙用反问句法,暗将仲咸与世俗对比,愈见仲咸的高义,世俗的薄情。这样造句,含蓄蕴藉,内涵丰富。

  此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饶有风韵,与白居易相近。章法井然,一气流转,“共谁论”、“酒一樽”、“昼掩门”等前呼后应,始终紧扣一“闲”字。二、三联对仗也颇为工稳。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6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客舟¹(xì)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译文:夜晚将客舟的缆绳系在柳阴旁边,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
注释:¹客舟:运送旅客的船。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译文: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夏夜中的凉爽是令人感到舒服的,这时诗人走出船篷来“寻凉”了:“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诗人见到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闻到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相互作用,“月光”、“风露”、“荷香”,都是使人心生凉意的事物,放在一起,营造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怕的“清凉世界”。“万顷”、“一天”对仗工整,境界空旷悠远。

línpíngzhōu

huánggēng yuándài 

zhōulǎnliǔyīnpáng yǐngqīnpéngliáng 
wànqǐngguāngyáoyuèsuì tiānfēngǒuhuāxiāng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惊风¹²白日,忽然³归西山。
译文:急风吹动着太阳,太阳迅速地落下西山。
注释:徐干(170-217),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作者好友之一。¹惊风:疾风。²飘:疾速飘逝。李善注此句“夫日丽于天,风生乎地,而言飘者,夫浮景骏奔,倏忽西迈,余光杳杳,似若飘然。”³忽然:疾速的样子。以上两句是说:傍晚时候疾风大作,很快就日薄西山了。这里用以慨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圆景¹光未满²,众星粲(càn)³
译文:夜空中月亮尚未全圆,天幕上群星明亮灿烂。
注释:¹圆景:古代用以称太阳和月亮。景,明亮的意思。天地间圆而明者无过于日月,故云。圆景这里专指月亮。²未满:月未圆,指弦月。³粲:鲜明,引申为明亮。⁴以:而。⁵繁:多。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志士¹²世业³,小人亦不闲
译文:志士努力创造着传世功业,小人也忙忙碌碌没有空闲。
注释:¹志士: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此指徐干这样有品格守节操的人。²营,经营,谋划。³世业:世代相承之业,指著书立说。⁴小人:与“志士”相对,指品格不高见识浅陋的人,此诗人戏称自己(余冠英说)。⁵不闲:没有空闲,指下句“夜行游”,亦属戏言。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聊且夜行游¹,游彼双阙(què)²间。
译文:我姑且夜游去寻乐,游荡在宫前望楼间。
注释:¹夜行游:指清夜游赏。正是曹植早年的生活写照。游,游乐。²双阙:赵幼文《曹集校注》引《魏都赋》:“岩岩北阙,南端逌(yōu)遵。竦峭双碣,方驾比轮。”谓双阙在文昌殿外,端门左右。细玩文义,似指下文的文昌迎风二殿阁而言。若释为建筑物名,下文则无着落。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文昌¹²云兴³,迎风高中天
译文:文昌殿云气郁然升起,迎风观高插半云天。
注释:¹文昌:邺宫正殿名。²郁:郁然,盛大雄伟的样子。³云兴:如云之升起。⁴迎风:邺都的迎风观。⁶中天:半天空,此亦形容其高。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春鸠(jiū)¹鸣飞栋²,流猋(biāo)³(líng)
译文:春鸠在高梁上鸣叫,旋风激荡着窗棂廊干。
注释:¹春鸠:鸟名,属布谷一类。²飞栋:翘然高起的屋梁,特指上句的文昌殿、迎风观等。飞栋,言其高。³流猋:旋风。猋,通“飙”,暴风,旋风。⁴激:流水遇阻则激,此说疾风遇阻,形容疾风吹棂轩之猛烈。⁵棂:雕花的窗格。⁶轩:楼板。此以棂轩代指建筑。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可怜。
顾念¹蓬室士²,贫贱诚可怜³
译文:想起居住在茅屋的寒士,生活困苦真叫人可怜。
注释:¹顾念:想念。²蓬室士:居住蓬室的人,指徐干。曹丕《与吴质书》:“伟长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蓬室,草房,贫者所居。³怜:同情。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薇藿(huò)¹弗充虚²,皮褐³犹不全。
译文:野菜豆叶填不饱肚子,皮布短衣也褴褛不全。
注释:¹薇藿:指贫者之食。薇,野菜,即野豌豆;藿(huò),豆叶。²充虚:充饥。李善注引《墨子》:“古之人,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而已。”³皮褐:毛皮短衣。李善注引《淮南子》:“贫人冬则羊裘短褐,不掩形也。”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慷慨¹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译文:你感情悲愤慷慨不平,运笔著文自应写出名篇。
注释:¹慷慨:情绪激昂亢奋。此形容志士不得志的心情,指徐干所著《中论》表现的思想感情。悲心,志不得伸的悲愤之心。兴文:创作文章。指著《中论》。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宝弃¹怨何人?和氏²有其愆(qiān)³
译文:宝物被弃该怨谁人?卞和如怀璞不献也自有过失。
注释:¹宝弃:珍宝被遗弃。宝,喻徐干这样富有贤才的人。²和氏:指知人者。以上两句用和氏璧事。《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璞玉于楚山之中,奉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xiàng)之。玉人曰:‘石也。’刖(yuè)和氏左足。武王薨(hōng),成王即位,和氏又献之。玉人又曰:‘石也。’刖其右足。成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璞,哭于楚山之下。王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石焉,遂名曰和氏之壁。”这里和氏,为诗人自喻。³愆:过失。以上两句意思是说徐干未得朝廷重用,过失在于自已。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弹冠¹(sì)²知己,知己³谁不然?
译文:假如是等待知己的援引才出任,是知己谁又能不援引推荐?
注释:¹弹冠:将出仕先弹去帽子上的尘土。此指做官。²俟:等待。³知己:了解自己的人。李善注引《汉书》:“萧育与朱博友,往者有王吉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不然,不这样。李善注以上两句:“言欲弹冠,以俟知己,知己谁不同于弃宝。而能相万(荐)乎?”其中隐含着曹植有爱才之心而无荐才之力的牢骚。以上两句是说等待知己的推荐出仕(是可以理解的),哪一位知己不想这样做呢?言外之意是:不是自己不想推荐,而是没有力量推荐。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良田无晚岁¹,膏(gāo)²多丰年。
译文:好田不会收获晚,肥沃的土地自然多丰年。
注释:¹晚岁:与下句“丰年”相对,歉收之年。²膏泽:肥沃的土地。李善注以上两句:“良田、膏泽喻有德也;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
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
¹怀²(yú)(fán)³美,积久德愈宣
译文:像你这样真正怀有美德的人,时间越久美德越昭显。
注释:¹亮:诚然,确实。²怀:襟怀,心意。³玙璠:皆美玉名,古人用以比德。⁴宣:卓著。以上两句是说襟怀确实像美玉,时间越长其美德也就越加为人所知。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亲交¹义在敦²,申章³复何言!
译文:朋友的责任就是互相敦促劝勉,赠你这首诗,其它又何必多谈?
注释:¹亲交:好朋友,亲近之友。义,意义,道理。²敦:敦促,鼓励。³申章:陈述以诗章。指赠与这首诗。申,重复。章,表白,显。这两句是说交友之道在于相互鼓励,(除此诗之外)还有什么再说的呢!

  这是一首赠人之作。诗中作者对徐干有德行、有才干却过着贫贱生活的状况,表现了极大的同情,且自惭引援不力,爱莫能助,并以朋友的身份对他提出了恳切的希望和慰勉,这发自内心的关切体现了友谊的真挚和深厚。

  “惊风飘白日”这一发端突如其来,出人意外,是“陈思极工起调”的著名例句。在作者笔下,太阳落山这一常见景象被描绘得奇突不凡,就仿佛太阳不是自然下落而是忽然给惊风吹落似的,这显然不是一般的纯客观的写景,而是景中包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即他对时光奄忽、人生短暂的惊叹。用白日西驰的意象来表现光阴易逝在曹植诗中还有几例,如《箜篌引》中的“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名都篇》中的“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但因此诗是用在作品开头,又着一“忽然”加以形容,语气格外急切,感情格外强烈,因而格外精警动人,故被沈德潜称为“高唱’’。

  接下来改用舒缓语调写夜空景色:“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新月和繁星交相辉映,美丽,恬静,极富诗情画意。这两句一则与黄昏日落相承接,同时为下文写夜游张本。但作者在写夜景之后并不即刻转入写夜游,而是插入了两句议论:“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以“志士’’和“小人’’对举,写出两种绝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一议论看似突兀,实则与上文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营世业”和“亦不闲”正是时光飘忽、人生短促这一客观现实在“志士”和“小人”心中引起的不同反映。通过对乘时立功的“志士”和及时行乐的“小人”的一褒一贬,一方面高度赞扬了有志之士徐干,同时鲜明地体现出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戮力上圈,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正是曹植的毕生追求。这两句与《杂诗》(其六)中“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寓意相同,只是将“媮自闲”翻为“不闲”,便不仅具有讽刺意味,而且自然引出下文的夜游。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从议论转入描写。“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四句,以夸张的笔法、工整的对仗、华美的辞采描绘了邺都宫观的巍峨壮丽,并且写得有声有色、动静相映。这一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出曹植诗”辞采华茂“及炼字造句的特色。作者着力突出宫阙之盛,自有其用意,是以此反衬下文徐干处境的困窘,正如黄节所说“鸠居殿观,际会风云,喻人才杂出,而干独甘贫贱也”(《曹子建诗注》)。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这四句写徐干衣食不周的窘境,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全三国文》无名氏《中论序》说他“疾稍沉笃,不堪王事,潜身穷巷,颐志保真。……环堵之墙,以庇妻子,并日而食,不以为戚’’。作者不仅对这一处境表示同情,同时对他冀为世用而不得的内心情感也有着深厚的了解,所以接下来说:“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指出徐干所著《中论》等诗文是他慷慨悲愤感情的结晶。是什么原因使得徐干如此“贫贱’’而“有悲心’’呢?作者以卞和献璧的故事为喻,说徐干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自己是有过失的。“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便是用“宝”比喻徐干,用“和氏”自比。然而,人们从作者真诚的自责中感受到的只是他爱才、怜才的一片真情,“宝弃”的真正原因并不在此。对这一点,作者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不便明说罢了。“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难言之隐。这两句表面上说徐干要等待知己的援引方才出任,而自己作为他的知己也并非不想加以推荐。言外之意是虽有爱才之心,惜无援才之力。并于反诘的语气中流露出他对当权者不用贤才的不满,也见出他自己的牢骚。作此诗时曹植虽未明显受到压抑,但亦无权柄,甚至无力引荐向他求助的朋友,一向爱护人才的他有此牢骚是可以理解的。

  但曹植毕竟是建安时代的诗人,热衷用世的时代精种,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使他对前途充满乐观的信念,他坚信贤才必为世用,并以此安慰和鼓励他怀才不遇的朋友。“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这四句采用了营植所擅长的比喻手法,如用“良田”、“膏泽”比喻有才德的人;用“无晚岁”、“多丰年”比喻人才一定能出头,用“玙璠”比喻美德。意思是说有才德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时间愈久则美德也愈显著。这形象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徐干的无比信任和满腔热情。结末“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是说知交的责任在于互相勉励,所以自己赠诗除了敦劝已别无可说。对友人的期待,自己的无能为力,种种复杂的感情,尽在此不言之中。

  这首诗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层层有序而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徐干的赞扬、同情、安慰和鼓励。钟嵘《诗品》评曹植诗说,“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于此诗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张明非.《古典诗词百首鉴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07月第1版:第18-21页

zènggànshī

cáozhí liǎnghàn 

jīngfēngpiāobái ránguī西shān 
yuányǐngguāngwèimǎn zhòngxīngcànfán 
zhìshìyíngshì xiǎorénxián 
liáoqiěxíngyóu yóushuāngquèjiān 
wénchāngyúnxīng yíngfēnggāozhōngtiān 
chūnjiūmíngfēidòng liúbiāolíngxuān 
niànpéngshìshì pínjiànchénglián 
wēihuòchōng yóuquán 
kāngkǎiyǒubēixīn xīngwénchéngpiān 
bǎoyuànrén shìyǒuqiān 
tánguānzhī zhīshuírán 
liángtiánwǎnsuì gāoduōfēngnián 
liànghuái怀fánměi jiǔxuān 
qīnjiāozàidūn shēnzhāngyán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jiào)¹
译文:双鹅飞出洛阳兆示凶像,五马渡江只因为中原变乱。
注释:¹徼:边界。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译文:哪里能想到上东门那些胡雏,又一次长啸引起战火连天。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译文:中原大地豺虎奔腾,烈火焰焰焚烧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太白昼经天¹,颓(tuí)阳掩馀照。
译文:太白金星白昼经天,太阳无光余照惨淡。
注释:¹“太白”句:古称太白金星昼出经天上为祸。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qiào)¹
译文:京师王城倾破荡平,奔走世路艰难险阻。
注释:¹奔峭:崎岖险峻。
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四海望长安,颦(pín)眉寡西笑¹
译文:天下四海尽望长安,只见长安已乱人人流泪不再向西而笑。
注释:¹“四海”二句:此说长安已乱,无所可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译文:苍生百姓如似落叶相飘,尸体白骨之间相互凭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译文:朝廷部伍相连如雪山似的强大,但能否破敌谁能预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我垂北溟(míng)¹,且学南山豹²
译文:我低垂大鹏双翼难以施展才华,暂且先学南山之豹隐雾避害。
注释:¹北溟翼:此指施展才能。北溟,即北冥。²南山豹:此指全身远害。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译文:崔县令您真是位贤明的主人,每有欢娱必然召呼我来。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胡床¹紫玉笛,却坐青云叫²
译文:坐胡床吹紫玉笛,那笛声如来自青云嘹亮昂扬。
注释:¹胡床:可折叠的坐倚。²青云叫:指笛声如来白云端。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译文:暮春时石杨花开满州城,摆下酒肴同去观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忽思剡(shàn)¹去,水石远清妙。
译文:忽然动念要到剡溪去游,那儿水清石妙境色空远。
注释:¹剡溪:在剡县南,溪有二渡,一出天台,一出武义。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译文:白昼时分天地明亮如同雪色相映,轻风徐来溯光山色妍容尽展。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闷为洛生咏¹,醉发吴越调²
译文:烦闷之时学学洛生吟咏诗歌,酒醉之后漫唱吴越歌曲。
注释:¹洛生咏:洛阳一带书生吟味诗歌之声,其声重浊。²吴越调:吴越歌曲。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jiào)¹
译文:清晨时分朝霞发出金光,傍晚时刻太阳垂落海边,高山一片森然。
注释:¹海峤:近海高山。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译文:我独自一人消散万古的忧愁,闲来垂钓小溪之旁。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译文:猿猴在近处又似在天上啼叫,摇桨划船似乎驰向月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无以墨绶(shòu)¹苦,来求丹砂要²
译文:别以官职印绶来苦累自身,去追求护火炼丹的要诀吧!
注释:¹墨绶:官印的黑色丝带。²丹砂要:炼丹要诀。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¹诮。
译文:如此华发还为区区五斗米折腰,将要被陶渊明笑话的啊!
注释:¹陶公:陶渊明,东晋隐士、大文学家,曾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辞去彭泽县令。

  从整体内容来看,诗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时势,从开头到“破敌谁能料”;第二部分抒写情志,从“我垂北溟翼”至末。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在诗的第一部分内,诗人先以四句三个典故,写了安史之乱的征兆。这三个典故都出自《晋书》。前二个见载于《五行志》,其一云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二月,地处洛阳东北的步广里突然地陷,有黑白二色鹅出现,后刘元海、石勒相继作乱;其二云太安时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继尔中原大乱,琅琊、汝南、西阳、南顿、彭城五王同至江东,元帝嗣统。后一个见录于《石勒载记》,谓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这三个历史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安禄山叛乱前的种种迹象,显现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险局势。事情的发展果然像这些迹象所预示的那样,拥军自重的安禄山不久便率领如狼似虎的叛军,践踏了中原大地,焚烧了唐朝历代帝王的祀庙。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肆杀戮,使夕阳也收敛了它的余晖。号称帝王之城的洛阳已被攻陷,整个世道变得像险峻的山势那样不可预测;往日流传于民间的“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桓谭《新论》)的俗语,这时成了对现实的绝妙讽刺;而最令人悲伤的是人民在战乱中的命运,他们被驱赶着去杀人或被杀,以致尸骨遍野,生命像落叶那样轻微渺小,纷纷败落凋零;面对连绵不断的战火兵燹,诗人展望时局,不禁发出了“破敌谁能料”的怅叹。这段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战火连天、哀鸿遍地的社会现实,读来惊心动魄。而诗人对时局、对民生、对社稷的关心和担忧,也隐寓其间。

  在这样一种不断恶化的严重形势面前,素以济天下、救苍生自任的诗人虽有拯百姓于水火的远大抱负,却看不到在当时实现这种抱负的现实途径,因此心情矛盾而复杂。“我垂北溟翼”一句,即透露了诗人怀有平定战乱和拯救苍生的雄心。“北溟翼”典见《庄子·逍遥篇》:“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李白作有《大鹏赋》,以大鹏自喻,诗中也多自比大鹏。他在描述安史之乱的严重局面后复用此典,其意不言自明。但鉴于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年)春,那时的局势还在继续恶化,平叛的力量尚未集聚并付诸实施,诗人看不到出路,因此只能避乱隐居,以待时变。“且学南山豹”一句即反映了他这种以屈求伸的“心态”。“南山豹”典出《列女传》,其记陶答子妻云:“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诗人于此,正用“藏而远害”之意,但这个“藏”又不是消极无为的退避,而是“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就是积聚力量,陶冶品行,以求在时机到来时能有所为。这二句诗在内容上承上启下,是联结述时与抒怀二部分的枢纽。

  接下去,诗人以轻快的笔调,先记叙了在安徽宣城与崔钦的愉快交往。“欢娱每相召”,说明诗人与崔钦在这时过往甚密,相处甚欢。胡床玉笛,仰空长啸;杨花满城,把酒临眺,友人间相得自乐、不拘形迹的情景宛然目前,令人留恋。然后诗人以“忽思”一句转入对行将前往的剡中风光的描述。水石清妙,雪明天地,风开湖山,一派风光旖旎的江南景色,读来又令人神往。“闷为洛生咏”是说心情烦闷时将诵书吟诗,加以排遣。所谓“洛生咏”,据《世说新语·轻诋篇》刘孝标注,是指洛下书生咏音重浊,此借指吟咏诗作。这句与下句说明诗人虽然将避地剡中,过一种闲适放旷的生活,但内心并不平静,要籍诗酒来抒发烦闷。正因有这二句作衬垫,诗人下面想象避地剡中将垂钓溪岸、移舟月边的隐居生活,才显得既闲适而又迫不得已,这里也隐含了前面所说的“藏”字。诗的末四句,表露了诗人重性情、轻利禄的一贯思想,同时又可看作是对友人崔钦的好言劝慰。诗人既珍重与崔钦无拘束的交往,又对他的“华发长折腰”颇不以为然,指出不要为官禄所苦,来寻求道家清静无为的奥妙,否则将会受到陶渊明的嘲笑的。他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为人熟知的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的典故,把自己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的话含蓄道出,言意均至,颇见深情。

  从整篇诗作来看,前后部分的叙述似不协调,且内容风格的反差也极明显。前者沉著悲愤,深沉中饱醮血泪;后者则轻松明快,清新中满含情谊。但过渡自然,结合巧妙,全从题意行文出发,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临别赠言。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58-360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译文:雨后溪水见涨,微风吹拂在人脸上,月亮下落,繁星映满天空。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数只船横浦(pǔ)¹,一声笛起山前。
译文:有几只船横斜停泊在浦口,夜静悄悄的,山前传来了一声悠扬的笛声。
注释:¹浦口:小河入江之处。

xiàliùyán

yóu sòngdài 

zhǎngqīngfēngmiàn yuèluòfánxīngmǎntiān 
shùzhīchuánhéngkǒu shēngshānq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