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缕交花艳,明珠减月辉。君能留顾盼,时得奉芳菲。
彩缕交花艳,明珠减月辉。君能留顾盼,时得奉芳菲。
皇甫汸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译文:冬日寒窗前只有梅树孤零零伫立,它总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只可惜那绽放的花朵难以持久,春天一到就已全部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残固¹不堪²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译文:本来要凋谢的总要凋谢,人又何必自寻愁烦?花落花开自有它的时间,蓄积的芬芳只待明年再次开放。
注释:¹固:本来。²堪:禁受;能。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咏梅寄情的比兴手法,悼念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同时也激励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及诗人自己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上阕写深冬的梅花横斜傲岸于窗前;并以拟人手法,用一个“笑”字来形容梅花的无尽风采。梅花含笑盛开于“百花”之前,而 “百花”当是指万紫千红的春日。寒梅顶着盛大的春天,但可惜这梅花的笑容难以持久,到了春天就凋零了。诗人在这里,借梅花的开与落这一自然景观,道出了内心的哀思。

  艾地同志以及他所领导的印尼共产党当时在印尼正如日中天,形势一片大好,但没想到情况陡 地发生逆转,眼见就要来临的大好春光反而凋残了,革命之火被扑灭了——但艾地同志的音容笑貌却不断地浮现在诗人的眼前。

  下阕,诗人表面上仍是写初春调残的梅花总是会凋残的,要凋残就凋残吧,赏花人何必自寻烦恼,花开花落有它自己的规律,花儿蓄积的芬芳在等待第二年盛开。

  除了这表面一层写景外,诗人也在此寄寓了另一层深意。

  诗人将自己悲痛的感情作了一个调整,勉励自己与勉励其他同志,不应一 味沉湎于悲哀之中,为愁烦所困扰。该失去的自会失去,但只要不懈奋斗,总会有所得的。并从中升华出一个道理:共产主义战士前 赴后继,是不可能被彻底摧毁的;失败中也有教训,也孕育着成功。我们不应为印尼共产党短暂的挫折而深深忧愁、不能自拔。就像 年复一年蓄积着芬香的梅花一样,他们也正在蓄积着更大的力量,他们终会有得胜的一天。

  在全诗最后一句中,诗人引领我们向上升起,让我们心中豁然明亮起来,而不是在悲哀中暗下去;使我们满怀希望,再次充满革命的斗志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君泛仙槎(chá)¹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²杯盘深夜语。冥冥³四月黄梅雨。
译文:您乘一叶小舟远渡碧海去上任。今后想念您,我的一片思念之情将追随您到那天涯海角。今日我匆忙准备下粗陋酒食与君道别,我们相谈直到深夜,而此时正是四月梅雨时节窗外雨未歇。
注释:横州:今广西横县。别名槎城、槎江。¹槎:木筏。²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³冥冥:昏暗。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莫拾¹明珠并翠羽²。但使邦人³,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piān)翩举。
译文:您到了横州啊,要让让横州百姓能像敬爱慈母一样爱戴您。等到百姓生活安康,您政绩斐然,希望看到您神采奕奕、衣袂翩翩来朝拜天子。
注释:¹拾:收敛,收集。²明珠并翠羽:泛指珍贵的饰物。这里指钱财。³邦人:横州百姓。⁴按堵:安居;安定。⁵朝天:朝见天子。
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
燕以日出为旦¹,日入为夕²;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³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
译文:燕子认为太阳出来时是早晨,太阳落下时是晚上。蝙蝠认为太阳落下时是早晨,太阳出来时是晚上。争论得不到解决,就去找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半路上,遇到一只鸟告诉燕子说:“不必去了,凤凰正在休假。”有的鸟说:“凤凰非常困倦,正在打瞌睡。”
注释:¹旦:早晨。²夕:夜晚。³往:去。⁴或:有的。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¹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译文: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注释:¹凭:凭仗,烦请。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yīn)勤且更尽离觞(shāng)¹。此身如传(chuán)(shè)²,何处是吾乡。
译文: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注释:¹离觞:离杯,即离别的酒宴。²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苏轼爱妻王弗自公元1054年(至和元年)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过片“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此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顾随文集·东坡词说》

línjiāngxiān ·sòngwángjiān

shì sòngdài 

wàngquèchéngláishízǎi yīnjūnwèimiǎnliáng píngjiāngqīnglèijiāngyáng shānzhīhǎozài bēiliáng 
zuòshàngbiéchóujūnwèijiàn guīláiduàncháng yīnqínqiěgèngjìnshāng shēnchuánshè chùshìxiāng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朝发邺(yè)都桥,暮济¹白马津²
译文: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白马津。
注释:¹济:渡过。²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距邺都百余里。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逍遥¹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译文:悠然地漫步在河堤之上,四处都能看到我方的士兵。
注释:¹逍遥:悠游自得的样子。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连舫(fǎng)¹²万艘,带甲³千万人
译文:相连的战船超过一万艘,穿着铠甲的将士成千上万。
注释:¹连舫:船船相连。舫:船。²逾:超过。³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甲:古代军人作战是穿的护身服装。⁴千万人:极言其多。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¹彼东南路²,将定³一举勋(xūn)
译文:出征的队伍沿着东南方向的道路前进,将建立一举平定孙权的功勋。
注释:¹率:循,沿着。²东南路:孙权在东南方,故言。³定:成功。⁴一举勋:一举成就的大功业。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筹策¹运帷幄(wò)²,一由³我圣君
译文:作战的计谋策划于中军帐中,一切的计谋都有圣明的主公决断。
注释:¹筹策:计谋。²帷幄:军用的帐篷。³一由:全凭。⁴圣君:指曹操。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恨我无时谋¹,譬(pì)²具官臣³
译文:可惜我没有适合时宜的计谋,只是一个充数的臣僚罢了。
注释:¹时谋:适时的计谋。²诸:“之于”的合音。³具官臣:充数之臣。具:充作。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鞠躬¹中坚²内,微画³无所陈。
译文:我兢兢业业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间,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来。
注释:¹鞠躬:原意是恭敬,这里是效力、服务的意思。²中坚:古代主将所在的中军部队,是全军主力。这里指军队中最重要的部门。³微画:小小的计谋。画,谋划、计策。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许历¹为完士²,一言³犹败秦。
译文:许历是一个普通将士,都能提出打败秦军的计策。
注释:¹许历:赵国人,曾为赵奢出谋划策而败秦军。²完士:凡士,普通人。³一言:一席话,此指计策。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我有素餐¹责,诚愧伐檀(tán)²人。
译文:我享受着俸禄,提不出计策,实在愧对那些有功的人。
注释:¹素餐:无功而受禄。²伐檀:指《诗·魏风·伐檀》篇。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虽无铅刀¹用,庶(shù)²奋薄身³
译文:我虽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奋斗。
注释:¹铅刀:铅质的刀,言其饨劣,喻才力低下。诗人自谦之词。²庶几:表希冀之词。³薄身:微小的力量。

  全诗可分为三段,“朝发邺都桥”到“将定一举勋”为第一段,诗中歌颂了“带甲千万人”、“将定一举勋”为统一而战的战争,作者漫步河提之上,眼望着严整的军旅和无数的战船,心中充满着必胜的信念。

  “筹策运帷幄”到“微画无所陈”为第二段,该段歌颂了曹操的智勇,同时又为自己在统帅运策帷幄,指挥若定之际,不能替曹操出谋献策而惭愧。

  剩下四句为第三段,作者表明他要向许历一样,不惜自身微薄之力,也要决心竭诚尽力投入征战。

  全诗格调激昂浑厚,有声威有其实,也有情感的波动。

参考资料:
1、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3 魏晋南北朝诗观止 (上册)》: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35-137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