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频听白门鸦,匹马骄嘶踏杏花。匣贮丰城埋后剑,帆开博望泛时槎。
春风频听白门鸦,匹马骄嘶踏杏花。匣贮丰城埋后剑,帆开博望泛时槎。
梁间玳瑁寻卢女,井角胭脂吊丽华。夜泊秦淮重买醉,隔江依旧月笼沙。
梁间玳瑁寻卢女,井角胭脂吊丽华。夜泊秦淮重买醉,隔江依旧月笼沙。

sòngzhāngzōngdàozhībáixià--tēng

chūnfēngpíntīngbáiménjiāoxìnghuāxiázhùfēngchéngmáihòujiànfānkāiwàngfànshíchá

liángjiāndàimàoxúnjǐngjiǎoyānzhīdiàohuáqínhuáizhòngmǎizuìjiāngjiùyuèlóngshā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𤊹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𤊹并有才名,然𤊹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译文: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¹人慎(shèn)勿念,受施慎勿忘。
译文: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注释:¹施:施舍。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誉¹不足慕,唯仁为纪纲²
译文: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注释:¹世誉:世俗的荣誉。²纪纲:法度。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隐心¹而后动,谤(bàng)议庸²何伤?
译文: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注释:¹隐心:估量。²庸:岂,哪里。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无使名过实,守愚¹圣所臧(zāng)²
译文: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注释:¹守愚:守拙。²臧:褒奖。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在涅¹贵不淄(zī)²,暧(ài)(ài)³内含光。
译文: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注释:¹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²淄:黑色;变为黑色。³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译文: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kēng)¹鄙夫介²,悠悠故难量。
译文: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
注释:¹硁硁:执著,形容浅薄固执。《论语》:“子曰:硁硁然小人哉。”²介:坚固。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译文: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言。 “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言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自省自查自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我张扬。《道德经》中有言: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言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言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即慎言。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 “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自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誉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自己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言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 “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独立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言”,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突出。

  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是在语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言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部.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414
2、 白雪,李倩编著,古文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0,第187页

zuòyòumíng

cuīyuàn liǎnghàn 

dàorénzhīduǎn shuōzhīcháng 
shīrénshènniàn shòushīshènwàng 
shì wéirénwéigāng 
yǐnxīnérhòudòng bàngyōngshāng 
shǐ使míngguòshí shǒushèngsuǒzāng 
zàinièguì àiàinèihánguāng 
róuruòshēngzhī lǎoshìjiègāngqiáng 
kēngkēngjiè yōuyōunánliáng 
shènyánjiéyǐnshí zhīshèngxiáng 
xíngzhīgǒuyǒuhéng jiǔjiǔfēnfāng 
钑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
(sà)(lòu)¹银盘盛炒虾,镜湖²(chún)菜乱如麻。
译文:雕嵌着花纹的银盘中盛着炒过的虾子,碗中盛着莼菜根熬的汤,所以看上去乱得像麻一样。
注释:¹钑镂:用金银在器物上雕嵌花纹。²镜湖:即今绍兴鉴湖,以大禹在会稽山下铸镜的传说而得名。
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汉儿女嫁吴儿¹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译文:你们北方的女子经常嫁给我们南方的汉子,那北地女子生下的孩子算是你们北方人,我们吴地人不就是北方仁的爹了么!
注释:¹吴儿:吴地少年。

zhīzhāngshī--kuàng

lòuyínpánshèngchǎoxiājìngchúncàiluànhànérjiàérérjǐnshìhànér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华阳巾¹鹤氅(chǎng)²(piān)(xiān),铁笛吹云³,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hàn)云烟,香满山川。
译文:头戴华阳巾,身穿鸟羽裘,飘然而行。吹着响遏行云的铁笛,手握竹杖走遍天下。柳树鲜花作伴,善于饮杖、精于作诗的。不参加科举考试、做放浪江湖的高士,断绝尘思,做风月场中的神仙。残缺不全的书籍,挥墨成文,香满山川。
注释:¹华阳巾:道士冠。²鹤氅:用鸟羽做的长衣。³铁笛吹云:铁笛的声音吹入云霄。铁笛:古时的一种笛,常为隐士所用。⁴柳怪花妖:即柳树鲜花。⁵酒圣诗禅:善于饮酒和精于作诗的人。诗禅:本指诗与道相合,一般泛指善于作诗的人。⁶江湖状元:指不愿进取功名放浪江湖的隐士。⁷断简残编:残缺不全的书籍。⁸翰墨:即笔墨,这里指文章。

zhéguìlìng··shù--yuán

huáyángjīnchǎngpiánxiāntiěchuīyúnzhúzhàngchēngtiānbànliǔguàihuāyāolínxiángfèngruìjiǔshèngshīchányīngjiāngzhuàngyuánfánfēngyuèshénxiānduànjiǎncánbiānhànyúnyānxiāngmǎnshānchuān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今日良宴会¹,欢乐难具陈²
译文: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注释:¹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良,善也。²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具,备也。陈,列。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弹筝¹奋逸(yì)²响,新声³妙入神
译文:这首筝曲的声调是多么地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入化。
注释:¹筝:乐器。²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³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⁴妙入神:称赞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满调和。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令德¹唱高言²,识曲听其真³
译文: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知音者能体会出音乐的真意。
注释:¹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令,善也。²唱高言:犹言首发高论。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³真:谓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仅欣赏音乐的悦耳,而是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齐心同所愿¹,含意俱未申²
译文: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注释:¹“齐心”句:下面感慨为人人心中所有。同,一致。²申:表达出来。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人生寄一世,奄忽¹若飙(biāo)²
译文: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注释:¹奄忽:急遽也。²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虚。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何不策(cè)高足¹,先据要路津²
译文: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注释:¹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高足,良马的代称。²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须“策高足”。路,路口。津,渡口。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无为守穷贱¹,轗(kǎn)(kē)²长苦辛。
译文: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注释:¹“无为”句:不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²轗轲:指困顿,不得志。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然而诗歌看似简朴,实则却婉曲;看似浅近,实则深远。

  此诗开头六句说: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完,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这里,诗人首先就讲了宴会及其音乐的美妙。通过宴会音乐,引出了懂得音乐的人。

  接着抒情主人公说: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大家都能体会,但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不愿意说出来。这样,不但突出了“新声妙入神”,而都是能“识曲听其真”,为后面表现自己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奠定基础,做了坚实的铺垫。

  后面就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诗人在此是说,人生短暂的,但漂泊不定,长年累月,浪费光阴,人生的价值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既然“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那么“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这样不但安享富贵荣华,而且也不再浪费生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最后主人公说: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不要守贫贱”就是劝诫士人不要死抱贫贱不放。可以说,诗人在劝诫士人,这与“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应,更好地强调了“策高足、踞路津”的迫切心情。也就是说,人生应该有所作为,要说出来,要行动。人具备了“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的能力,就要表现出来。

  主人公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整个诗歌就借音乐之美妙,告诉士人们,或者有志之士们,要勇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要勇于奋斗而“先踞要路津”,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对于人生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37-138

jīnliángyànhuì

míng liǎnghàn 

jīnliángyànhuì huānnánchén 
tánzhēngfènxiǎng xīnshēngmiàoshén 
lìngchànggāoyán shítīngzhēn 
xīntóngsuǒyuàn hánwèishēn 
rénshēngshì yǎnruòbiāochén 
gāo xiānyàojīn 
wéishǒuqióngjiàn kǎnchángxīn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乱山环合¹水侵门,身在淮(huái)南尽处村²
译文:乱山环绕我的住所,江水侵袭我的屋门,长久以来我居住在淮南尽头荒远的小村。
注释:¹环合:环绕。²尽处村:尽头荒远的村子。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五亩渐成终老计¹,九重²新扫旧巢(cháo)痕。
译文:置下五亩薄田终老此地的计划逐渐形成,朝廷新政扫除我昔日窠巢不留一点旧痕。
注释:¹终老计:终老的计划。²九重:指朝廷。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岂惟见惯沙鸥(ōu)熟,已觉来多钓石¹温。
译文:沙鸥岂止见惯我的身影,它早和我相熟,经常来到江边垂钓,坐的石台也是半温。
注释:¹钓石:垂钓时坐着的石头。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长与东风¹约今日,暗香²先返玉梅魂。
译文:很久以前我就与东风作好了今天的约定,当美丽的梅花再度开放,我将重返朝廷。
注释:¹东风:暗指君王。²暗香:指梅花。

  这首诗首句写黄州的环境,次句写黄州的地理位置,是个人抒情。三、四句写决定终老黄州,三句言终老的物质准备,四句言朝廷官制上的更革,为自己的终老创造了政治条件。五、六句承“终老计”,谓对终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末二句继续表达上二句没有表达完的意思:作者希望每年的正月二十日,梅花再度开放。这里说的梅花再开,也隐隐约约地包含了希望朝廷起用的意思。全诗以温雅含蓄的笔调写政治失意之悲,愈觉感情沉厚。

  苏轼初到黄州,住定惠院,后迁临皋亭,后又筑雪堂,家住临皋。首联的“淮南尽处村”,即指他在黄州的住处。“乱山环合”、“水侵门”、“淮南尽处”, 写出了苏轼住处的环境特点:乱山环抱,江水侵门,荒远偏僻。

  苏轼在临皋亭筑南堂住家,又写下了《南堂》五首,其中《南堂》之四:“山家为割千 房蜜,稚子新哇五亩蔬。”颔联中的“五亩“可能指临皋的“五亩蔬”。说自己在南堂住家, 有田里的五亩蔬,可以逐渐为终老作打算了。为什么想在黄州终老呢?因为朝廷已经不用他 了。“九重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陆游在《施 司谏注东坡诗序》中解释这一句说:“昔祖宗以三馆(按:弘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 书、校书、修史等事)养士,储将相才。及元丰官制行(按:王安石改革官制),罢三馆。 而东坡盖尝直史馆,然自谪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至是史馆亦废,故云‘新扫旧巢痕”’。

  三联承“终老计”说,“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苏轼说要终老黄州,不只是跟江边的沙鸥混熟了,还觉得来的次数多了,他钓鱼所坐之石也觉变暖了。这首诗说与鸥鸟已熟,钓石已温,含有甘心退隐,忘掉其他想法的意思。

  他虽说要终老黄州,但还忘不了朝廷,所以又说:“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长久与东风约定,到了正月里,梅花的香魂先返回去,梅花再一度开放。即他希望自己能再回朝廷,宋神宗能再用他。唐末诗人韩偓有《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一诗,韩偓认为虽被排挤到湖南,但想着唐昭宗了解他,还能再起。梅花的花朵通体像玉,湖南梅花一冬两次开,第二次开好比魂的返回,意即希望他能再回朝廷。苏轼诗的末句即化用韩偓诗意,浑然无迹。王文诰注:“公《历陈仕迹状》云:‘先帝复对左右,哀怜奖激,意欲复用,而左右固争,以为不可。臣虽在远,亦具闻之。’此段语意适当其时,正此句之本意所谓‘暗香先返’者也。”神宗有起用他的意思,故称“与东风约今日”。诗题“复出东门”有寻春的意思,即希望梅花再开,他能再起用。

  这首诗情意温厚,用思雅正。陈衍《宋诗精华录》认为这首诗有《诗经·国风·邶风·旄丘》之意,《旄丘》有云:“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小序》说;“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侯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黎之臣子以贵于卫也。”责怪卫侯为何这么久不来救黎侯。可是苏轼的诗只说自己习惯于这种隐居生活,没有一点责怪的意味,显得更其温柔敦厚。又说“渐成终老计”,如同这是他自己的打算,不说被朝臣排挤陷害,只说“九重新扫旧巢痕”,朝廷有新的作为,也很含蓄。他希望能够归朝奉职,这种希望在诗题里只说“复出东门”,含有寻春的意思,这个春天,即“暗香先返玉梅魂”,指梅花在正月里落后再开,比喻他在罢斥后能再回朝。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12-413

liùniánzhèngyuèèrshíchūdōngménréngyòngqiányùn--shì

luànshānhuánshuǐqīnménshēnzàihuáinánjǐnchùcūn

jiànchéngzhōnglǎojiǔzhòngxīnsǎojiùcháohén

wéijiànguànshāōushújuéláiduōdiàoshíwēn

zhǎngdōngfēngyuējīnànxiāngxiānfǎnméihú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