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人春色百花妍,盘礴登楼拂素笺。试向楼前寻粉本,骊峰榕水艳阳天。
撩人春色百花妍,盘礴登楼拂素笺。试向楼前寻粉本,骊峰榕水艳阳天。
张萱

张萱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70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¹。朱唇未动,先觉口脂²香。缓揭绣衾(qīn)抽皓(hào)腕,移凤枕³,枕潘郎
译文:情愈深,爱愈重,更容易使人无限感伤,慢慢长夜里更漏也显得缓慢绵长,我们解开了绣有鸳鸯的衣裳。红唇还未来得及张开,就已经先体味到了嘴角边的口脂香。(郎)缓缓地揭开了华丽的被褥,握住了我那雪白的手腕,(妾)赶忙把凤枕移走,枕在情郎的胳膊上。
注释:¹解鸳鸯:解开绣有鸳鸯的衣裳。²口脂:口红,唇上胭脂。³凤枕:绣有凤凰图案的枕头。⁴潘郎:本指潘岳。据《晋书·潘岳传》载: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举秀才。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来,就用“潘郎”,泛指少年俊美的男子。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齐王¹使使者问赵威后²。书未发³,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yàng)(yé)?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gǒu)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卑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哪里有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注释:¹齐王:战国时齐王建,齐襄王之子。²赵威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立,因年幼由威后执政。³发:启封。⁴岁亦无恙邪:年成还好吧?岁,年成。亦,语助词,无义。无恙,无忧,犹言“平安无事”。⁵说:通“悦”。⁶奉使使威后: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⁷苟:假如。⁸故:若,假设连词。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¹曰锺离子²,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sì)³,无粮者亦食(sì);有衣者亦衣(yì),无衣者亦衣(yì)。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shè)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guān)寡,恤(xù)孤独,振¹⁰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¹¹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¹²无恙耶?彻¹³其环¹⁴(tiàn)¹⁵,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¹⁶,胡为至今不朝¹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wàng)齐国,子万民¹⁸乎?於(wū)陵子仲¹⁹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²⁰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译文: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都不使他做官以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加封号,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没有加封号,靠什么来统治齐国,为民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注释:¹处士:有才能、有道德而隐居不仕的人。²钟离子:齐国处士。钟离,复姓。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³食:拿食物给人吃。⁴衣:拿衣服给人穿。⁵不业:不使他做官以成就功业。⁶叶阳子:齐国处士,叶阳,复姓。⁷鳏:老而无妻。⁸恤:抚恤。⁹独,老而无子。¹⁰振:通“赈”,救济。¹¹息:繁育。¹²北宫之女婴儿子:北宫氏的女子婴儿子。北宫,复姓。婴儿子是人名。¹³彻:通“撤”,除去。¹⁴环:指耳环、臂环一类的饰物。¹⁵瑱:一种玉制的耳饰。¹⁶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这些都是带领百姓行孝的行为。¹⁷不朝:不使她上朝。古时夫人受封而有封号者为“命妇”,命妇即可入朝。此句意即,为什么至今不加封号,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¹⁸子万民:以万民为子女,犹言“为民父母”。¹⁹於陵子仲:齐国的隐士。於陵:齐邑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²⁰索:求。

  这篇文章表现了赵威后的政治思想,同时也对齐国的政治状况有所批判。战国以前,民本思想已逐渐掘起。一些思想家、政治家都已意识到人民的作用,提出了诸如“民,神之主也”,“上思利民,忠也”等主张。这种思潮在战国时继续发展。孟子有“民贵君轻”一说,田于方、颜斶也有“士贵王不贵”的思想。赵威后提出“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思想,是与历史上这一民本思潮相一致的。齐王使者问候赵威后,信函还没有拆开,威后就连续发问:“年成还好吧?百姓安乐吧?齐王安康吧?”她把收成放在第一位,因为“仓禀食而知礼节”,“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接着,她问到百姓,而把国君齐王放在末位,这明显地反映出了她的民本位思想。收成好自然百姓安乐,百姓安乐自然国君无恙,逐步推理,简明而正确,却使“使者不悦”,他诘问赵威后“先贱后尊”,威后的回答清晰明了,层层递进,驳得使者无话可说。

  接下来威后问道:“帮助君王抚养百姓的至贤至德的钟离子为什么没有被任用,没有成就功业呢?帮助君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的叶阳子为什么也得不到重用呢?带动百姓奉行孝道的婴儿子为什么得不到封号呢?”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王治理国家的有德之人,故以“无恙乎”热情发问。弦外之音即是对齐王昏庸无道的指责。与对贤士孝女的关爱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不贤不孝、带领百姓无所事事、无益于国的於陵子的愤恨,她问道:“尚存乎?何为至今不杀乎?”对比和连续发问表现了赵威后豪爽坦率的个性。

  全文围定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使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引而不发,凭空制造出峭拔、险绝的独特气势。文章开头便以“今年的收成还好吗7百姓还好吗?齐王还好吗”三个问句,“斗问三语,如空陨石”(金圣叹语),剑拔弩张,形成尖峭的文势,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当齐使对赵威后的问话表示不满时,赵威后并末一如常态以一般陈述句作解释。而是寓答案于反问句中。进一步助长壁立千仞的奇绝之势。赵威后的“进而问之”,复将文章向深处推进一层。对于齐国三位贤才与有德之士,威后以三“无恙耶”发问,体现了她对士人的作用、价值的清醒认识。对于於陵子仲,威后一直以“尚存乎”相询,明显表现出对“率民出于无用”的隐士的深恶痛绝。文章就在这种率直而尖锐的追问中戛然而止。文势却在循环往复的发问中蓄得十足,驻足不住,直冲出篇外。足令人回味!

  综观全文,虽以问构篇,却又显得常中有变。一是问句有一般问句与反问句的变化,二是句式编排上有排比问句与零散问句的变化。排比问句的运用,增加了文章波澜壮阔、排山倒海的气势。文章在这类整齐的句式中回环相生,气韵又在前后几组问句中层层推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整齐之中,又穿插以参差错落的零散问句,点染以灵动变幻的一般陈述句;同时排比句式本身又不拘一格,时出变异句式。这些使得文章整齐与参差交错,力量与韵致并生,为文增色不少。

参考资料:
1、 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 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2、 《中国历代文学名篇》编委会.《中国历代散文名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jiāo)虎纵横,蛟鱼出没,也把纶(lún)竿¹。蛟威丈人²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译文:眼中看到了什么呢?是有三万六千顷、江水浩浩荡荡的太湖。太湖宽广水深,幽壑藏蛟虎,但任它洪波浩荡,蛟鱼出没,我自把定鱼竿独坐垂钓。蛟威丈人在哪里呢?恍惚中只觉得他正约我一起登高纵目同上玉京。登高豪饮,酒醒之时只觉唇焦口燥,恰有洞庭山桔析酲解酒,喉舌生津。
注释:¹纶竿:钓竿。²蛟威丈人:古代仙人,相传吴王阖闾游禹山,遇蛟威丈人,入洞庭湖取《禹书》一卷付之。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
更残,黑雾杳(yǎo)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wèng)²,望中陡落银盘。
译文:夜深更残,太湖黑雾弥漫,闪电激发,金蛇狂舞。有上界仙人,乘风飘飘而下,向我问候。突然想要栽遍黄竹,自创一片人间仙境。只是什么时候才能将这这一望无际的太湖水吸干呢?夜半归去,只见乌云消尽,一盘银轮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太湖一片美好静谧。
注释:¹黄竹:代指仙家福地,语出《穆天子传》。²铁瓮:镇江子城,相传三国吴大帝孙权建此城时,内外皆甃以甓,坚固如金,故曰铁瓮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时空往往不是一种理念的逻辑的时空,而是一种情感化的时空,作者在心与物,情与景的交往过程中,因景生情后,大多还有一个为情置景,为情造境的过程,作者笔下景物多为经过变形、适于隐附情感的景物,其空间结构也大多带有模式化、象征化倾向。如狭小闺房,四隅庭院,多用以写心曲之封闭,内心之抑郁;而登高所见,平芜苍茫,则是一种迷惘而阔大的情感象征。若要抒发豪迈超逸,想落天外之意,一般则要借大海长川作背景,仙界梦境作导引。这首词也是采用了这种为情造境、借水生波之法,题目是太湖纵眺,其实写太湖冥想。笔下境界实中有虚,以虚为主。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大湖宽。”太湖横跨江浙两省,号称三万六千顷,湖中有岛屿数十,为东南一大名胜。起句一问一答,写太湖之浩浩荡荡,语带惊叹。在描写手法上,略去藻绘,不用工笔,只推出“三万顷”之茫茫湖面, 任读者想象湖水苍茫,一片空洞之景。“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山深则有虎豹,大泽必生龙蛇,浩瀚太湖,幽壑潜蛟,但任它洪波浩荡,鬼怪出没,我自把定纶竿,垂钓海鳌。当然,此钓非为鲈鱼来,只为陶写性情耳。这几句写景由静而动,又以万顷太湖龙鱼出没为背景,推出一位钓者形象,大有坐钓洪流,虹吸太阳之气概。“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龙威丈人为古代仙人,相传吴王阖闾游禹山,遇龙威丈人,入洞庭湖取《禹书》一卷付之。无边太湖,包孕吴越,登高纵目,八面来风,披襟而当之,浩浩乎如凭虚而御空,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恍惚中只觉得有仙人相招,同上玉京。神游归来,“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登高豪饮,酒后虽意兴飞扬,但酒醒之时,不免唇焦口燥,这时恰好有洞庭山桔留酸软齿,析酲解酒,喉舌生津,口吻之间快意累累,又得一小神仙境界。人生贵在适意,成仙者,亦不过快意于当前也,冬日负曝,夏卧北窗,皆仙家境界也。

  词的上片风格豪爽,下片则一转,境界奇险而近于荒诞。“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夜已深,更已残,词人仍独立在太湖边,但此时太湖景色并非浩月千里浮光跃金,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是黑雾弥漫,闪电激发,金蛇狂舞。这种奇险壮观的场景充满了一种宏大的气势,显示了一种崇高美的力量。康德列举崇高的实例时写道:“天边层层堆叠着的乌云里面挟着闪电和雷鸣,……飓风带着它摧毁了的荒墟,无边无界的海洋,怒涛狂啸着,一个洪流的高瀑。”(《判断力批判》)作者置身在这么一种雄奇险恶的自然面前,感受到了宇宙的另一种实相,再次进入了一种“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笔下的形体巨大奇险莫测的自然客体形象并不是一种与主体分享的庞然可怖的对立物,而是诗人心灵追求的赋形,在这充满奇情险境的太湖面前,诗人表现的不是恐惧与卑伏,而是感受到了一种自由旷放的解放,词人在幻觉中见到上界仙人,乘风御气,泠然而行,是多么地自在自得。而且云中诸君并不是金刚怒目式的可怕形象,而是飘飘而下,亲切慰问,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在这种幻景的背后,表现了诗人渴求轻举逸飞,与雄奇大自然合为一体的超迈意识。“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黄竹”代指仙家福地,语出《穆天子传》。因歆慕仙家之自在生活,词人突发奇想,思量要遍栽黄竹,即刻造成一片人间仙境。但三万六千顷茫茫湖面,平铺到天边,没有一口能吸尽西江水的本领。又怎能片刻之间化沧海湖泊为桑田竹地呢?人生总是“有待”啊,但能得片刻逍遥也就是人生乐事了。至此,兴尽而归:“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铁瓮指镇江子城,相传三国吴大帝孙权建此城时,内外皆甃以甓,坚固如金,故曰铁瓮城。词人夜半归去,只见乌云消尽,一盘银轮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又是一个光风霁月,静影沉璧的美妙太湖,犹如诗人经历了感情上的巨大起伏后,又回归到一种平静之中。

  这首词驰骋想象,杂糅仙境,形象迭出,频繁转换,充满了神奇恍惚,光怪陆离的趣现实描写,造成了一种剧烈的令人惊叹的审美效果。作者所描写的仙境以虚为主,为了抒发豪迈超逸的情致而改造了实有景象,塑造了一个神秘险怪的太湖形象。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译文: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遥想洛阳城,清光¹正如此。
译文: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应是现在的一样。
注释:¹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知君想此夕,亦望镜湖水。
译文:料想你也定当在这个晚上与我同赏一轮明月,也看到水面如镜的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译文:总是思念你的心,就像月亮的光即使相隔千里都能看的见。

yuètiānjiānwēizhī

liú tángdài 

jīnxiāochéngyuè wàngxuěxiāng 
yáoxiǎngluòyángchéng qīngguāngzhèng 
zhījūndāng wàngjìngshuǐ 
zhǎnzhuǎnxiāngxīn yuèmíngqiānwàn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¹工夫兴味长。
译文:读书一定要戒除慌慌忙忙的习惯,潜心体会就会感到兴味无穷。
注释:¹涵泳:深入领会。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未晓不妨(fáng)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译文:有些不懂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一旦自己有了切身体会的时候立即结合所学,认真思考。

shū

jiǔyuān sòngdài 

shūqièjièzàihuāngmáng hányǒnggōngxìngwèicháng 
wèixiǎofángquánfàngguò qièshēnyàoli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