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山势倚岧峣,半壁斜阳散采樵。
长亭山势倚岧峣,半壁斜阳散采樵。
野烧轻阴遥度水,海门喧市乍归潮。
野烧轻阴遥度水,海门喧市乍归潮。
芦花古戍生残角,木叶西风过断桥。
芦花古戍生残角,木叶西风过断桥。
回首不堪仙路远,马头尘梦又今宵。
回首不堪仙路远,马头尘梦又今宵。
曹学佺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8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点滴空阶¹疏雨。迢(tiáo)(dì)²严城³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shǔ)
译文: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注释:¹空阶:无人行走之阶。²迢递:遥远貌。³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唐代皇甫冉有“去树近严城”之句。⁴更鼓:旧时报更的鼓声。⁵无据:没有凭据,谓梦境无凭。⁶斜汉:天将明时银河偏斜,故称斜汉。⁷垂垂:低垂貌。⁸曙:天刚亮。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近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无据”,是“没有凭据”。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3

mènglìng··diǎnkōngjiēshū--wángguówéi

diǎnkōngjiēshūtiáoyánchénggèngshuìqiǎnmèngchūchéngyòubèidōngfēngchuīxiéhànchuíchuíshǔ

洪霖弥旬日,翳翳四区昏。
洪霖(lín)¹弥旬²日,翳(yì)³四区昏。
译文:大雨连续下了十几天,天地一片昏暗迷濛。
注释:¹洪霖:大雨。²弥旬:满十天。³翳翳:昏暗的样子。⁴四区:四处。
紫电光牖飞,迅雷终天奔。
紫电光¹(yǒu)²飞,迅雷终天³奔。
译文:紫色闪电照亮窗户一闪即逝,迅疾的惊雷像在满天奔驰。
注释:¹光:光照。此用作动词。²牖:窗户。³终天:满天。

línshī--cáo

hónglínxúnhūndiànguāngyǒufēixùnléizhōngtiānbēn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启颜录》
有一大虫¹,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²是肉脔(luán)³,欲。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之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¹⁰:“旦¹¹来遭见贤尊,愿郎君¹²且避道!”《启颜录》
译文: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外寻找食物,看见一只刺猬仰面躺在地上,以为是块肉,便想叼走它。忽然老虎被刺猬一卷身,刺住了鼻子,吓得老虎狂奔起来,不敢停歇。一直跑到山里,老虎又困又累,不知不觉昏睡过去,刺猬于是放开老虎的鼻子走开了。老虎一觉醒来十分开心,走到橡树下面,低头看见地上带刺的橡果,赶紧侧身躲在一旁说:“今天早上曾碰见过令尊大人,希望郎君暂且给我让让路!”
注释:¹大虫:老虎。²谓:以为。³肉脔:肉块。脔:切成小块的肉。⁴欲:想要。⁵衔:咬,叼。⁶之:代词,指肉。⁷走:逃跑。⁸不觉:不知不觉。⁹橡斗:即橡栗,或栎实。橡树(栎树)的果实,外壳有刺毛。¹⁰云:说。¹¹旦:早上。¹²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明月枝头香¹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²天镜³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译文: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有五首。韵:即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¹枝头香:指桂花盛开、桂子飘香。点重九节气特点。²秦眉:秦望山,在绍兴东南四十里。是群峰之杰,秦始皇登此以望南海。³天镜:以天为镜。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自摘霜葱¹宜荐俎(zǔ)²。可惜重阳,不把黄花³与。帽堕(duò)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译文: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我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我正冠。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
注释:¹霜葱:洁白纤细的女子手指。²荐俎:奉献祭品。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肉的礼器,此代指食品。³黄花:菊花。⁴帽堕:用孟嘉落帽故事。《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为征西将军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宴龙山,僚佐毕集,皆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⁵清歌:没有管弦乐器伴奏的歌唱。又指清亮悠扬的歌声。

  这首词写重阳节。词的上片主要描绘重阳节登高时的景色;下片着重抒写作者对“秋声”的感受。既写出了重阳节的季节特点,又抒发了内心独特感受。此词情感意蕴含蓄,感情饱满,情真意切。

  上阙“明月枝头香满路”一韵,从桂花着笔,出笔不俗,李清照云:“梅定妒,菊应羞”“自是花中第一流”(《鹤鸪天》)而“明月”一词又将桂花生于月中的神话传说连在一起,开篇便涂上一层神异色彩。“枝头香满路”写桂花盛开于枝头,桂子飘香于四野。“香满路”写桂花之香,极为浓烈,传播殊远,故民间有“九里香”之誉。“几日西风”一韵,写桂花在飒飒西风中飘落,“花如雨”极写落花之多。“倒照秦眉天镜落”一韵,继写重阳节之景物:上句写山水,言秦望山色如眉黛,倒影入平如镜面的湖水中,“天镜”一词,用唐诗句。宋之问:“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李白:“开帆入天镜,直向澎湖东。”下句以白鹭双飞之美姿衬出重阳节时的蓝天明洁高爽。

  上阙即景和韵;下阙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下阙“自摘霜葱宜荐俎”一韵,写重阳节友人们的宴饮,席间有歌女侑酒。“自摘”“霜葱”二词是倒文,言女子用纤细的手指摘取食品,“荐俎”写歌女们奉献食品。“可惜重阳”一韵,言重阳节,菊花尚未盛开,故曰“不把黄花与”,此处“可惜”二字,表达了惜花之情,并且将“重阳节”人格化,惜它未把菊花送来,颇感遗憾。“黄花”,菊花也。历来被视为高洁之花。词中的“可惜”二字,表达了词人对菊花的怜惜、赞赏之情。“帽堕笑凭纤手取”一韵,用晋朝孟嘉重阳堕帽的故事,但词中又加以变化,说“笑凭纤手取”,可见写落帽并非实写,而是呼应上片“西风”,又呼应了下片的“霜葱”,进一步点明重阳佳节宴席上有女子侑酒之事。“清歌莫送秋声去”一句中的“清歌”言席间歌女以悠扬清亮的歌声娱宾。“莫送秋声去”表达了对重阳时秋景、秋声的留恋之情。

  此词在章法上,采用过片则变法。上片写重阳的景物:桂子飘香、落花如雨、秋山如眉、秋水如镜、白鹭双飞。下片写佳节时的宴饮活动,以纪实手法写歌女侑酒等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词中善用代字,如以“霜葱”“纤手”代指歌女,以“秦眉”代指秦望山,以“天镜”代指湖水,以“黄花”代指菊花等。刘永济曰:“代字亦词家习用法,是诗词家常用以增加词语的色泽的。”(《微睇室说词》)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中国书店,2007:第296-297页

diéliànhuā··jiǔjiànshānyùn--wényīng

míngyuèzhītóuxiāngmǎn西fēngluòjǐnhuādàozhàoqínméitiānjìngqiūmíngbáishuāngfēichù

zhāishuāngcōngjiànzhòngyánghuánghuāmàoduòxiàopíngxiānshǒuqīngsòngqiūshēng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译文:十五岁来到汉宫中,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她微微一笑就会让春天的美景为之羞愧。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君王选玉色¹,侍寝金屏²中。
译文:君王选美女,她被选中服侍君王的寝息。
注释:¹玉色:美女。²金屏:锦帐。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jiàn)¹王夕月,卷衣²恋春风。
译文:柔曼的夕月下,她娇羞的俏丽模样让君王不能自持,她的侍寝更让君王恋恋不舍。
注释:¹荐枕:侍寝。²卷衣:侍寝的意思。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宁知赵飞燕¹,夺宠恨无穷。
译文:可否知道赵飞燕,她夺宠后别的女子对她恨意无穷。
注释:¹赵飞燕:赵飞燕本为长安宫人,后为阳阿公主的舞女。汉成帝见而幸之,召入内宫,为婕妤,后终为皇后。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译文:但青春总是不能永驻的,绿鬓终会变白,成为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译文:在宫廷中,只要一朝不得意,世事都会成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sù)(shuānɡ)换美酒¹,舞衣罢雕龙。
译文:一旦不得宠,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只能用鹔鹴换酒喝,舞衣也是很寒酸的。
注释:¹鹔鹴换美酒: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家里十分贫困,曾用鹔鹴换美酒喝。鹔鹴,传说中的神鸟。另一说为“骕骦”,骏马名。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¹
译文:那样的寒苦不堪言表,只能暗自伤悲,偷偷为君王奏琴一曲。
注释:¹丝桐:指琴。丝为琴弦,桐为琴身。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¹
译文:肠断弦也绝,心中无限伤悲而不能成音。
注释:¹忡忡:忧虑的样子。
《怨歌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借美人在宫中的得宠与失宠不定的悲惨命运,来抒发诗人自己得不到君王恩宠的失意心情。

yuànxíng--bái

shíhàngōnghuāyánxiàochūnhóng

jūnwángxuǎnshìqǐnjīnpíngzhōng

jiànzhěnjiāoyuèjuǎnliànchūnfēng

níngzhīzhàofēiyànduóchǒnghènqióng

chényōunéngshāngrén绿bìnchéngshuāngpéng

cháoshìshìwèikōng

shuānghuànměijiǔdiāolóng

hánrěnyánwèijūnzòutóng

chángduànxiánjuébēixīnchōngch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