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繁阴深盖。高柳古槐交碍。晚雨过西楼,洗出月华相待。
池上繁阴深盖。高柳古槐交碍。晚雨过西楼,洗出月华相待。
凉快。凉快。直面芰荷风洒。
凉快。凉快。直面芰荷风洒。

mènglìngxià--chéntíng

chíshàngfányīnshēngàigāoliǔhuáijiāoàiwǎnguò西lóuchūyuèhuáxiāngdài

liángkuàiliángkuàizhímiànfēng

陈霆

陈霆

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号水南,浙江德清县人。明朝官员,学者。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著有《仙潭志》、《两山墨谈》、《水南稿》、《清山堂诗话》、《清山堂词话》等。 ▶ 2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水浴清蟾(chán)¹,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²,笑扑流萤(yíng)³,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译文:圆圆的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池塘里,像是在尽情沐浴。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街巷中车马不再喧闹。我和她悠闲地倚着井栏,她嬉笑着扑打飞来飞去的流萤,弄坏了轻罗画扇。夜已深,人已静,我久久地凭栏凝思,往昔的欢聚,如今的孤伶,更使我愁思绵绵,不想回房,也难以成眠,直站到更漏将残。可叹青春年华,转眼即逝,如今你我天各一方相距千里,不说音信稀少,连梦也难做!
注释:¹清蟾:明月。²露井:没有覆盖的井。³笑扑流萤:扑捉萤火虫。⁴画罗轻扇:用有画饰的丝织品做的扇子。⁵凭阑:凭栏,身倚栏杆。⁶更箭:计时的铜壶滴中标有时间刻度的浮尺。⁷梦沉:梦灭没而消逝。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空见说、鬓(bìn)怯琼梳¹,容销金镜²,渐懒趁时匀染³。梅风地溽(rù),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xún)。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译文:听说她相思恹恹,害怕玉梳将鬓发拢得稀散,面容消瘦而不照金镜,渐渐地懒于赶时髦梳妆打扮。眼前正是梅雨季节,潮风湿雨,青苔滋生,满架迎风摇动的蔷薇已由盛开时的艳红夺目,变得零落凋残。有谁会相信百无聊赖的我,像才尽的江淹,无心写诗赋词,又像是伤情的荀倩,哀伤不已,这一切都是由于对你热切的思念!举目望长空,只见银河茫茫,还有几颗稀疏的星星,点点闪闪。
注释:¹琼梳:饰以美玉的发梳。²金镜:铜镜。³趁时匀染:赶时髦而化妆打扮。⁴梅风:梅子成熟季节的风。⁵溽:湿润。⁶虹雨:初夏时节的雨。⁷舞红:指落花。⁸才减江淹:相传江淹少时梦人授五色笔而文思大进,而后梦郭璞取其笔,才思竭尽。即后世所称“江郎才尽”。⁹情伤荀倩:荀粲,字奉倩。

  此词通过现实、回忆、推测和憧憬等各种意意象的组合,抚今追昔,瞻念未来,浮想联翩,伤离痛别,极其感慨。词中忽景忽情,忽今忽昔,景未隐而情已生,情未逝而景又迁,最后情推出而景深入,给读者以无尽的审美愉悦。

  上片“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是全词的关键。这三句勾勒极妙,其上写现的句词,经此勾勒,变成了忆旧。一个夏天的晚上,词人独倚阑干,凭高念远,离绪万端,难以归睡。由黄昏而至深夜,由深夜而至天将晓,耳听更鼓将歇,但他依旧倚栏望着,想着离别已久的情人。他慨叹着韶华易逝,人各一天,不要说音信稀少,就是梦也难做啊!

  他眼前浮现出去年夏天屋前场地上“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情景。黄昏之中,墙外的车马来往喧闹之声开始平息下来。天上的月儿投入墙内小溪中,仿佛水底沐浴荡漾。而树叶被风吹动,发出了带着凉意的声响。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幽静而富有诗情的夜晚。她井栏边,“笑扑流萤”,把手中的“画罗轻扇”都触破了。这个充满生活情趣的细节写活了当日的欢爱生活。

  下片写两地相思。“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是词人所闻有关她对自己的思念之情。由于苦思苦念的折磨,鬓发渐少,容颜消瘦,持玉梳而怯发稀,对菱花而伤憔翠,“欲妆临镜慵”,活画出她别后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渐”字、“趁时”二字写出了时间推移的过程。接着“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三句则由人事转向景物,叙眼前所见。梅雨季节,阴多晴少,地上潮湿,庭院中青苔滋生,这不仅由于风风雨雨,也由于人迹罕至。一架蔷薇,已由盛开时的鲜红夺目变得飘零憔悴了。这样,既写了季节的变迁,也兼写了他心理的消黯,景中寓情,刻画至深。“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这是词人对伊人的思念。先用“无聊”二字概括,而着重处尤“为伊”二字,因相思的痛苦,自己象江淹那样才华减退,因相思的折磨,自己象荀粲那样不言神伤。双方的相思,如此深挚,以至于他恨不能身生双翅,飞到她身旁,去安慰她,怜惜她。可是不能,所以说“空见说”。“谁信”二字则反映词人灵魂深处曲折细微的地方,把两人相思之苦进一步深化了。这些地方表现了周词的沉郁顿挫,笔力劲健。歇拍“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以见明河侵晓星稀,表出词人凭栏至晓,通宵未睡作结。通观全篇,是写词人“夜久凭栏”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前片“人静”三句,至此再得到照应。银河星点,加强了念旧伤今的感情色彩;如此以来,上下片所有情事尽纳其中。

  这首词,上片由秋夜景物,人的外部行为而及内感情郁结,点出“年华一瞬,人今千里”的深沉意绪,下片承此意绪加以铺陈。全词虚实相生,今昔相迭,时空、意象的交错组接跌宕多姿,空灵飞动,愈勾勒愈浑厚,具有极强的艺术震撼力。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 宋词三百首全解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 : 第123-124页 .

guòqínlóu ·shí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shuǐqīngchán xuānliángchuī xiàngshēngchūduán xiánjǐng xiàoliúyíng huàluóqīngshàn rénjìngjiǔpínglán chóuguīmián cángēngjiàn tànniánhuáshùn rénjīnqiān mèngchénshūyuǎn 
kōngjiànshuō bìnqièqióngshū róngxiāojīnjìng jiànlǎnchènshíyúnrǎn méifēng hóngtái jiàhóngdōubiàn shuíxìnliáowèi cáijiǎnjiāngyān qíngshāngxúnqiàn dànmíngyǐngxià háikànxīngshùdiǎn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客从远方来¹,赠我漆鸣琴²
译文:从远方到来的客人,赠我一张漆饰的鸣琴。
注释:¹客从远方来:汉代无名氏所作古诗,写离妇思夫之情。²漆鸣琴:呜琴,古琴。漆鸣琴,漆饰的古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木有相思文¹,弦有别离音。
译文:琴木上满布相思的花纹,丝弦上弹出别离的声音。
注释:¹相思文:典出于《述异记》。据《述异记》载:“昔战国时,魏苦秦之难,有以民从征,戍秦久不返,妻思而卒。既葬,冢上生大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文,木上的纹理。文与纹谐音,此处一语双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终身执此调¹,岁寒不改心。
译文:一生一世都要弹奏这个曲调,天寒地冻我也不改相爱之心。
注释:¹此调:指相思的曲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愿作阳春曲¹,宫商长相寻²
译文:但愿能作一支高雅悠扬曲子,让音律中常有这美妙的琴音。
注释:¹阳春曲: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音韵乐理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阳春白雪也。²宫商长相寻:愿如宫商等音阶一样,永远融合在乐曲中。宫商,代五音中前两个紧挨着的音,此处泛指音律。寻,连续、不断而来,与《北史·薛安都传》:“俄而酒馔相寻,刍粟继至”意同。

  此诗一二句叙事,点明伉俪分离,天各一方,托客赠琴,示其爱心不变,半是安慰,半是相思;三四句从琴生发写思妇抚琴把玩,引起相思怨别之情;五六句以“有此调”、“不改心”,直抒对爱情的坚贞之志;七八句驰骋想象,祝愿他们的爱情像一首高雅的阳春曲,又似宫、商互应的二重唱,两音相谐,两情相融。全诗由鸣琴写到琴音,又从琴音写到人物心情,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含蓄精巧。

  《古诗十九首》写的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然后在这“一端绮”上做出“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的文章来,表示了夫妻间的“长相思”,“结不解”,如胶投漆,永不分离。诗人鲍令晖在此篇中写的是:“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然后在这“漆鸣琴”上做出了“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的文章,表示要“终身有此调,岁寒不改心”,鸣琴传相思,只要丈夫能解情,不怕什么曲高寡和无知音。一在“绮”上写心曲一在“琴”上抒衷情,二者都做出了传神文章,写出了绝妙诗篇。后者对前者的摹拟是有迹可寻的,从中读者可以看到文人诗向民歌学习的一些轨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诗《客从远方来》的三、四句“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耳”,是点明了那“一端绮”是丈夫从远方托来客特意带给自己的,否则“客从远方来”送绮,读者无法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鲍令晖的拟作却省掉了这一交代,她并未说明那“漆鸣琴”是丈夫托来客捎带的,因为根据前诗的思维模式,只要是“客从远方来”捎信、赠物,不用说就是受远方丈夫的嘱托而来的。乐府诗题,往往都有自己的题材范围,拟旧题写作,如不改变题材,然就可以省略旧作中交代过的一些内容。此篇文字虽未点明赠琴者是远方的丈夫,但读者还是不会怀疑是出现了第三者的。

  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石头,立刻就浪花飞扬,涟漪成圈地扩散开来;又象节日的礼花,一炮弹射向夜空,刹那间焰火四溅,奔跃飞舞,五彩缤纷;此篇的诗情,也都由一件事情引起,客从远方来,受丈夫的嘱托,给在家的妻子带来了鸣琴,于是妻子就浮想联翩,都围绕那鸣琴来展开。妻子想象,制琴的木料上有相思的文章,琴弦之中又含离别的音调。妻子决心“终身有此调,岁寒不改心”,即永怀相思,永在别离中切盼团,不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忠贞却不会改变。因此,“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显然,《阳春》、《白雪》属于高级音乐,曲高寡和,诗人说“愿作《阳春》曲”,不求曲高,但求和寡,也就是说青春少妇鸣琴作乐,不求有更多的知音,只要丈夫一人解情就够了。

  诗歌围绕“鸣琴”来抒情,属咏物诗;但又比一般的咏物诗更加亲切和情深,因为那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丈夫特意从远方托人带赠之物,以此来抒写妻子的情爱,分量就不同了。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639-641页
2、 郑春山主编,千古绝唱 中国古典文学赏析 卷二,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09,第1333页

cóngyuǎnfāngláishī--bàolìnghuī

cóngyuǎnfāngláizèngmíngqínyǒuxiāngwénxiányǒubiéyīn

zhōngshēnzhídiàosuìhángǎixīnyuànzuòyángchūngōngshāngzhǎngxiāngxún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挂席¹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译文: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注释:¹挂席:张帆。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bó)舟浔(xún)阳郭¹,始见香炉(lú)峰。
译文: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注释:¹郭:外城。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尝读远公传¹,永怀尘外踪(zōng)
译文: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注释:¹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空闻 一作:旦闻)
东林精舍¹近,日暮(mù)空闻钟。(空闻 一作:旦闻)
译文: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注释:¹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舟。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舟。他读过慧舟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舟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舟。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舟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舟、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wǎnxúnyángwàngshān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guàqiān míngshāndōuwèiféng 
zhōuxúnyángguō shǐjiànxiāngfēng 
chángyuǎngōngzhuàn yǒnghuái怀chénwàizōng 
dōnglínjīngshèjìn kōngwénzhōng  (kōngwénzuò dànwén )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diāo)伤总属劫尘¹飞。
注释:¹劫尘:即劫灰,佛教中指烧毁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烬。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不知玉露¹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注释:¹玉露:白露。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倚月素娥(é)¹徒有树,履霜²青女³正无衣。
注释:¹素娥:即嫦娥。²履霜:踩着霜。意谓踩霜即预示着严寒将至。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华林¹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yàn)归。
注释:¹华林:曹魏时的皇家园林,此泛指美好的树林园苑。

  秋已深了,远望南京城东的钟山,万物凋零,寒山肃杀,犹如劫后余烬,一片寥落荒芜的气象。首二句紧扣题面,从落叶下笔,“万木稀”三字说明已是落叶纷飞的时候了。“秋老”的“老”字下得很重,表明金陵一带笼罩在萧飒的气氛之中,而“劫尘”二字已说出江山易代的沧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伤枫树林”的句子,但如今木叶尽脱的景象使人感到的并不是风霜之侵袭,而是作为帝王之都的金陵气数已尽。所以三、四两句更明显地揭露出政治的变幻是诗人悲秋感伤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军南下的铁蹄践踏了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政权随之倾覆,钱谦益虽然觍颜事敌,偷生苟活,而心中却也充满着矛盾与痛苦,故他于诗中每每发泄其故国之思。“金陵王气”显然是用了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句子,而这里分明是指明王朝的衰败。故这两句中对明亡的惋叹是十分清楚的,说叶落缘于王气衰竭二非关金风秋露,自然是故作痴语,但用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确是十分沉痛的。

  李商隐的《霜月》中说:“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即借咏物而表现处于严峻环境中的乐观态度,然钱谦益则反其意而用之。嫦娥独自依月,涂有桂树相伴,青女履霜无依,倍感凄寒。五、六两句由落叶而想到月中的桂树,想到摧落黄叶的严霜,然分明以素娥、青女自况,暗示了自己于严峻肃杀的政治氛围中所感到的孤独与忧伤。最后两句归结到落叶上,原先一片葱翠茂密的树林,如今已是荒败如沙漠,在那广漠无垠的寒空中一只孤雁掠过,更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给全诗平添了低沉灰暗的调子。而那寒空中孤独的飞雁,岂不是诗人自身的象征吗?

  这首诗借咏物而自抒怀抱,表现了钱氏此诗的故园江山之思。这一方面自然出于他降清后未得重用、而又身系囹圄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有感于清政府的残暴肆虐,因此他的心情是颓丧的。

  王士祺论明末清初有三派,以为“虞山源于少陵,时与苏近”(《分甘余话》);钱谦益的弟子瞿式耜也说“先生之诗,以杜、韩为宗”(《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序》),都说钱氏的诗源本杜甫,即以此诗为例,风格沉郁顿挫,遣词造句、用典使事都极为娴熟,也近于杜甫的诗风,所以向来被视为钱谦益的代表作之一。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780-781页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陇底嗟长别,流襟(jīn)¹一动君。
译文: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
注释:¹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何言幽咽¹所,更作死生分。
译文:在分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注释:¹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