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咽。严禁沉沉金锁合。别殿笙歌歇。
更漏咽。严禁沉沉金锁合。别殿笙歌歇。
薰余绣被香烬,睡觉银屏凉怯。翠辇不来莲炬灭。
薰余绣被香烬,睡觉银屏凉怯。翠辇不来莲炬灭。
月到梧桐缺。
月到梧桐缺。

báomìngzhǎngxìnqiū--chéntíng

gènglòuyànyánjìnchénchénjīnsuǒbié殿diànshēngxiē

xūnxiùbèixiāngjìnshuìjuéyínpíngliángqiècuìniǎnláiliánmiè

yuèdàotóngquē

陈霆

陈霆

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号水南,浙江德清县人。明朝官员,学者。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著有《仙潭志》、《两山墨谈》、《水南稿》、《清山堂诗话》、《清山堂词话》等。 ▶ 2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白马饰金羁(jī)¹,连翩(piān)²西北驰。
译文: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注释: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¹金羁:金饰的马笼头。²连翩: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借问谁家子,幽并(bīng)¹游侠儿。
译文: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注释:¹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shào)小去乡邑(yì)¹,扬声²沙漠垂³
译文: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注释:¹去乡邑:离开家乡。²扬声:扬名。³垂:同“陲”,边境。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宿昔¹(bǐng)²良弓,楛(hù)(shǐ)³(cēn)(cī)
译文: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注释:¹宿昔:早晚。²秉:执、持。³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⁴何:多么。⁵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控弦¹破左²³,右发摧(yuè)(zhī)
译文: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注释:¹控弦:开弓。²左、右:是互文见义。³的:箭靶。⁴摧:毁坏。⁵月支:箭靶的名称。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¹飞猱(náo)²,俯身散³马蹄
译文: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注释:¹接:接射。²飞猱: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³散:射碎。⁴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狡捷¹过猴猿,勇剽(piāo)²若豹螭(chī)³
译文: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注释:¹狡捷:灵活敏捷。²勇剽:勇敢剽悍。³螭: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虏骑 一作:胡骑)
边城多警急,虏(lǔ)(qí,旧时读jì)¹(shuò)迁移²。(虏骑 一作:胡骑)
译文: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注释:¹虏骑:指匈奴、鲜卑的骑兵。²数迁移:指经常进兵入侵。数,经常。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羽檄(xí)¹从北来,厉马²登高堤。
译文: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注释:¹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²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长驱¹²匈奴,左顾³(xiān)
译文: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注释:¹长驱:向前奔驰不止。²蹈:践踏。³顾:看。⁴凌:压制。⁵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弃身¹锋刃端,性命安可怀²
译文: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注释:¹弃身:舍身。²怀:爱惜。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译文: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名编 一作:名在)
名编壮士籍¹,不得中顾私²。(名编 一作:名在)
译文: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注释:¹籍:名册。²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¹²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注释:¹捐躯:献身。²赴:奔赴。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楛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báipiān

cáozhí liǎnghàn 

báishìjīn liánpiān西běichí 
jièwènshuíjiā yōubīngyóuxiáér 
shàoxiǎoxiāng yángshēngshāchuí 
宿bǐngliánggōng shǐcēn 
kòngxiánzuǒ yòucuīyuèzhī 
yǎngshǒujiēfēináo shēnsàn 
jiǎojiéguòhóuyuán yǒngpiāoruòbàochī 
biānchéngduōjǐng shuòqián  (zuò  )
cóngběilái dēnggāo 
chángdǎoxiōng zuǒlíngxiānbēi 
shēnfēngrènduān xìngmìngānhuái怀 
qiě yán 
míngbiānzhuàngshì zhōng  (míngbiānzuò míngzài )
juānguónàn shìguī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张翰(hàn)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译文:你本家张翰的“黄华如散金”的诗句,领引了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译文:如今谁人可以继承他的佳作?大概要算张夫子你这个举世称贤的人了。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再动游吴今(zhào),还浮入海船。
译文:你这次乘船再游东吴,还准备乘海船入海吗?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译文:春光将白门的柳染绿,霞光熏红了赤城的天空。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去国¹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译文:分别总是悲伤的,我也想念家乡的亲人,不知道何时再见到她们。
注释:¹去国:离开故乡。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空馀贾(jiǎ)生泪¹,相顾共凄然。
译文:贾生被贬,空流伤心泪,你我相顾,相怜之情凄然。
注释:¹贾生泪:表达忧国伤时的心情。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chán)(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¹。“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²,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³,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fěi)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¹⁰极大,举类迩(ěr)¹¹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¹²;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¹³(zhuó)(nào)¹⁴污泥之中,蝉蜕(tuì)¹⁵于浊(zhuó)(huì),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¹⁶世之滋¹⁷垢,皭(jiào)¹⁸¹⁹而不滓(zǐ)²⁰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品行不之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之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之大光明行为之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写男女恋情而不过度,《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接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之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之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赞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注释:¹《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二是释“离”为离别,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²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³惨怛:忧伤。⁴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⁵帝喾: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⁶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⁷汤:商朝的开国君主。⁸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⁹条贯:条理,道理。“见”同“现”。¹⁰指:同“旨”。¹¹迩:近。“见”同“现”。¹²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¹³疏:离开。¹⁴濯淖:污浊。¹⁵蝉蜕:这里是摆脱的意思。¹⁶获:玷污。¹⁷滋:通“兹”,黑。¹⁸皭然:洁白的样子。¹⁹泥:动词,染黑。²⁰滓:污黑。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朞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吾子曾不是睹,顾曜后嗣之末造,不亦暗乎?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东都主人喟然¹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²人也。子实秦人,乎夸³馆室,保界河山,信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¹⁰也,奋布衣¹¹以登皇位,由数朞¹²而创万代,盖六籍¹³所不能谈,前圣靡¹⁴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¹⁵,讨有逆¹⁶而顺民,故娄敬¹⁷度势¹⁸而献其说,萧公¹⁹权宜²⁰而拓²¹其制,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吾子²²曾不是²³睹,顾²⁴²⁵后嗣之末造²⁶,不亦暗²⁷乎?今将语子以建武²⁸之治,永平²⁹之事,监³⁰于太清³¹,以变子之惑志³²
译文:东都主人喟然长叹,说道:“风俗多么影响人们的观念。先生确属秦地之人,只知道炫耀壮丽的宫殿,仗恃险固的河山,虽然理解昭襄与始皇,但先生哪里知道大汉的成就光辉灿烂!大汉王朝之开始创建,高祖由平民登上金銮宝殿,经过多年苦战创立了巩固的政权,这是六经所未能记载,前圣所不曾言传。当此之时,高祖进攻横暴的秦王而应天命,讨伐叛乱反逆以顺民心,娄敬衡量时局而建议定都长安,萧何根据形势而兴建壮丽宫殿。这难道是出于奢侈享乐的欲念?全都是形势所需而不得不然。先生非但认识不到这一点,反把后代求仙、奢侈等事炫耀夸赞,岂不是显得过分愚暗?现在,我告诉先生建武时期的政治,永平年间之政事,使先生知道为政应顺应天道而适应自然,以改变先生的糊涂观念。”
注释:¹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²移:改变。³乎夸:夸耀。⁴保界河山:谓守河山之险以为界。保,守。⁵信:确实。⁶识(zhì):记住。⁷昭襄:秦昭王和庄襄王。⁸乌:何,怎么。⁹云为:言行。¹⁰开元:犹言创始。¹¹布衣:平民。¹²数朞(jī):几年。朞,同“期”,一周年。¹³六籍: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¹⁴靡:无。¹⁵当天:蔽天。¹⁶逆:叛乱,谓臣伐君。¹⁷娄敬:即刘敬。¹⁸度(duó)势:考虑当时的形势。¹⁹萧公:萧何。²⁰权宜:随时事采取适宜办法。²¹拓:扩展。²²吾子:相亲爱之称。²³是:此,指上文“度势”“权宜”之由。²⁴顾:反而。²⁵曜:夸耀。²⁶末造:犹末世,指一个朝代近于衰亡的末期。²⁷暗:愚昧不明。²⁸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25—56)。²⁹永平:东汉明帝年号(58—75)。³⁰监:通“鉴”,借鉴,比照。³¹太清:天道,自然。³²惑志:困惑之心。
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于时之乱,生人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以来,未之或纪。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应若兴云,霆击昆阳,凭怒雷震。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岂特方轨并迹,纷纷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斯乃伏牺氏之所以基皇德也。分州土,立市朝,作盘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不阶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宪章稽古,封岱勒成,仪炳乎世宗。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往者王莽¹作逆,汉祚²中缺,天人³致诛,六合相灭。于时之乱,生人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遗室,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¹⁰半,书契¹¹以来,未之或纪¹²。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¹³怀¹⁴而降监¹⁵,乃致命乎圣皇¹⁶。于是圣皇乃握乾符¹⁷,阐坤珍¹⁸,披¹⁹皇图²⁰,稽²¹帝文²²,赫然²³发愤,应若兴云,霆击昆阳²⁴,凭²⁵怒雷震。遂超大河²⁶,跨²⁷北岳²⁸,立号高邑²⁹,建都河洛。绍³⁰百王之荒屯,因造化³¹之荡涤³²,体元³³立制,继天³⁴而作³⁵。系³⁶³⁷³⁸,接汉绪³⁹,茂育⁴⁰群生⁴¹,恢复⁴²疆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⁴³。岂特方轨⁴⁴并迹,纷纷⁴⁵后辟⁴⁶,治近古之所务⁴⁷,蹈一圣之险易⁴⁸云尔哉。且夫建武之元⁴⁹,天地革命⁵⁰,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⁵¹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⁵²,斯乃⁵³伏牺氏⁵⁴之所以基⁵⁵皇德⁵⁶也。分州土,立市朝⁵⁷,作盘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⁵⁸之所以开帝功⁵⁹也。龚行⁶⁰天罚⁶¹,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⁶²王业也。迁都改邑,有殷宗⁶³中兴之则⁶⁴焉。即⁶⁵土之中,有周成⁶⁶隆平⁶⁷之制焉。不阶⁶⁸尺土⁶⁹一人之柄⁷⁰,同符⁷¹乎高祖⁷²。克己复礼⁷³,以奉终始,允⁷⁴⁷⁵乎孝文⁷⁶。宪章⁷⁷稽古⁷⁸,封岱⁷⁹勒成⁸⁰,仪⁸¹⁸²乎世宗⁸³。案⁸⁴《六经》而校德⁸⁵,眇⁸⁶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⁸⁷,而帝王之道备矣。
译文:“往昔王莽作乱篡汉,大汉皇统因而中断,天意人心皆欲诛灭,天下百姓共歼国贼。当时战乱连接,生民几乎死尽,鬼神都将泯绝;沟壑白骨累累全无棺椁收敛,城郭房屋荡然只余断瓦残砖,尸体铺满郊原,鲜血流于谷川。秦王、项羽所造灾祸,未能及此一半,自有文字以来,从未载此大难。下民哭诉上天,上帝观察人间,传命于圣皇光武。圣皇手持天降之祥符,阐释地现之瑞物,披览皇图,考察帝书;勃然起兵,应者如云,昆阳以少胜众,声势有如雷霆。于是横渡大河,跨越北岳,立帝号于高邑,建京都于河洛。继续历代荒废了的事业,根据天意而涤荡弊政;以天地之德为法式创立制度,继承上天意旨而付诸实行。远承唐尧的传统,近接前汉的丰功,使一切生灵繁衍滋长,让四方疆域归于一统。光武帝的功勋已经盖过前代明主,他的事迹已经超过三皇五帝。难道能说他仅仅只与近代圣君并驾齐驱?只与近代明主一样把国务治理?难道能说他只是蹈袭个别圣君的安邦大计?在光武帝建武初年,天下革新。四海之内,夫妇之道重造,父子之礼始全,君臣之义初建,人伦从此开了新篇,像伏羲氏一样把皇德的基础铺奠。划分州土城池,建立邑镇集市,制作舟船车舆,制造器械用具,这就是轩辕氏所以开创皇业的措施。恭谨地代替上帝惩罚叛逆,适应天命而顺从人意,这乃是商汤、周武宏扬帝业的义举。迁都改邑,有殷王盘庚中兴的准则为据;建都中土,有西周成王隆盛的楷模可依。不凭分封之地与世袭之权,光武与高祖同受符命于上天;克己复礼而始终遵行,光武与文帝同样地恭肃而谨严;效古法据古礼,刻石碑封泰山,光武与汉武同样礼仪光灿。遵六经而与古帝比较德义,观往昔而与先贤论列功绩。仁圣之事既周全,帝王之道也完备。”
注释:¹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之侄,新王朝的建立者。²祚(zuò):皇位。³天人:天意和人事。⁴生人:即生民,人民。⁵泯(mǐn)绝:灭绝。⁶壑(hè):山谷,坑地。⁷郛(fú):外城。⁸罔:无,没有。⁹厌:通“餍”,布满。¹⁰克:能够。¹¹书契:指文字。¹²纪:通“记”,记载。¹³上帝:天帝。¹⁴怀:怜悯,同情。¹⁵降监:指自上向下作监视。¹⁶圣皇:光武帝的尊称。¹⁷乾符:天之符瑞,是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即指河图。¹⁸坤珍:地之符瑞,是帝王应之于地的吉祥征兆,即指洛书。¹⁹披:分解。²⁰皇图:封建帝王的版图。²¹稽:考核。²²帝文:天文。²³赫然:愤怒的样子。²⁴昆阳:汉县名,在今河南省叶县,新莽地皇四年(23)刘秀歼灭王莽的主力军王寻、王邑于此。²⁵凭:满,盛。²⁶大河:指黄河。²⁷跨:占据。²⁸北岳:恒山的古名,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与山西省接壤处。²⁹高邑:春秋时为晋国的鄗邑,西汉时为侯国。光武帝在此即位,因避讳,改名为高邑,故址在今河北省柏乡县北。³⁰绍:继承。³¹造化:创造化育,指天地。³²荡除:清除。³³体元:谓体法天地之德。一说谓置善德于身。³⁴继天:谓承天之志。³⁵作:起,出现。³⁶系:继。³⁷唐:即唐尧。³⁸统:统业,统绪事业。³⁹绪:业,指前人未竟之功业。⁴⁰茂育:繁盛滋长。⁴¹群生:一切生物。⁴²恢复:重新拓广。恢,大。⁴³三五:三皇五帝。⁴⁴方轨:两车并行。⁴⁵纷纷:众多。⁴⁶后辟:谓君。⁴⁷务:事务。⁴⁸险易:比喻理乱。⁴⁹元:开始。⁵⁰革命:古代认为帝王受命于天,因称改朝换代为革命。⁵¹肇(zhào):开始。⁵²实始:这才开始。⁵³斯乃:这就是。⁵⁴伏羲氏:中国远古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又传说他创造八卦。⁵⁵基:始。⁵⁶皇德:天子的恩德。⁵⁷市朝:指国家的规模建制。⁵⁸轩辕氏:黄帝之号,古史记载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古史传说蚕桑、医药、舟车、宫室、文学之制,皆始于黄帝时代。后人以黄帝为中华民族的祖先。⁵⁹帝功:帝业,王业。⁶⁰龚行:恭行。龚,通“恭”。⁶¹天罚:上天的惩罚。⁶²昭:光大。⁶³殷宗:殷代的祖先,指盘庚。盘庚在王室衰乱时,率众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复兴,史称殷商。⁶⁴则:准则,法则。⁶⁵即:就,至。⁶⁶周成:即周成王。⁶⁷隆平:盛平,升平。⁶⁸阶:凭借。⁶⁹尺土:极狭小的土地。⁷⁰柄:权力。⁷¹同符:古代用符契作为凭证,因称事情相同为同符。⁷²高祖:开国皇帝的庙号,这里指汉高祖刘邦。⁷³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意思是约束自己的视、听、言、动,以回复和符合礼的要求。⁷⁴允:诚信,诚实。⁷⁵恭:恭谨。⁷⁶孝文:即汉文帝。⁷⁷宪章:效法。⁷⁸稽古:考求古事。⁷⁹封岱:帝王在泰山上筑土祭天。岱,泰山的别名。⁸⁰勒成:刻碑以记功。勒,雕刻。⁸¹仪:仪礼。⁸²炳:明。⁸³世宗:汉武帝死后的庙号,有一世之宗之意。⁸⁴案:通“按”,按照。⁸⁵校(jiào)德:量德,与古帝之仁德相比较。⁸⁶眇:远。⁸⁷该:通“赅”,尽备。
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乃动大辂,遵皇衢,省方巡狩,躬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烛幽。然后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蘋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若乃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则必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历《驺虞》,览《驷》,嘉《车攻》,采《吉日》,礼官整仪,乘舆乃出。于是发鲸鱼,铿华钟,登玉辂,乘时龙,凤盖棽丽,和銮玲珑,天官景从,寝威盛容。山灵护野,属御方神,雨师泛洒,风伯清尘。千乘雷起,万骑纷纭,元戎竟野,戈鋋彗云,羽旄扫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焰生风,欱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遂集乎中囿,陈师案屯,骈部曲,列校队,勒三军,誓将帅。然后举烽伐鼓,申令三驱,輶车霆激,骁骑电骛。由基发射范氏施御,弦不睼禽,辔不诡遇,飞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指顾倏忽,获车已实,乐不极盘,杀不尽物。马踠余足,士怒未渫,先驱复路,属车案节。于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觐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登灵台,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西荡河源,东澹海漘,北动幽崖,南趯朱垠。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陆讋水栗,奔走而来宾。遂绥哀牢,开永昌,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绥百蛮。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陈百寮而赞群后,究皇仪而展帝容。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列金罍,班玉觞,嘉珍御,太牢飨。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钟鼓铿鍧,管弦烨煜。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备,泰古华。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浃,群臣醉,降烟熅,调元气,然后撞钟告罢,百寮遂退。
至于永平之际,重熙¹而累洽²,盛三雍³之上仪,修衮(gǔn)之法服。铺鸿藻,信景铄(shuò)¹⁰,扬世庙¹¹,正雅乐¹²。人神之和允洽¹³,群臣之序既肃¹⁴。乃动大辂(lù)¹⁵,遵皇衢(qú)¹⁶,省(xǐng)¹⁷巡狩¹⁸,躬览¹⁹万国之有无,考²⁰声教²¹之所被²²,散皇明²³以烛幽²⁴。然后增周旧,修洛邑²⁵,扇巍巍²⁶,显翼翼²⁷。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²⁸。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²⁹神丽³⁰,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³¹,填流泉而为沼,发蘋藻³²以潜鱼,丰圃³³草以毓³⁴兽。制同乎梁邹³⁵,谊³⁶合乎灵囿³⁷。若乃顺时节而蒐狩³⁸,简³⁹车徒⁴⁰以讲武,则必临之以《王制⁴¹》,考之以《风》《雅》⁴²。历《驺虞⁴³》,览《驷⁴⁴》,嘉《车攻⁴⁵》,采《吉日》,礼官整仪⁴⁶,乘舆乃出。于是发鲸鱼⁴⁷,铿⁴⁸华钟⁴⁹,登玉辂,乘时龙⁵⁰,凤盖⁵¹棽丽⁵²,和銮⁵³玲珑⁵⁴,天官⁵⁵景从⁵⁶,寝⁵⁷威盛容。山灵⁵⁸护野,属御⁵⁹方神⁶⁰,雨师⁶¹泛洒⁶²,风伯⁶³清尘⁶⁴。千乘雷起,万骑纷纭⁶⁵,元戎⁶⁶竟野,戈鋋⁶⁷⁶⁸云,羽旄⁶⁹扫霓,旌旗⁷⁰⁷¹天。焱焱炎炎⁷²,扬光飞文⁷³,吐焰生风,欱⁷⁴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⁷⁵。遂集乎中囿⁷⁶,陈师案屯⁷⁷,骈⁷⁸部曲,列校队⁷⁹,勒⁸⁰三军⁸¹,誓将帅。然后举烽伐鼓,申令三驱⁸²,輶车⁸³霆激,骁骑⁸⁴电骛⁸⁵。由基⁸⁶发射范氏⁸⁷施御⁸⁸,弦不睼⁸⁹禽,辔不诡遇⁹⁰,飞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⁹¹。指顾⁹²倏忽⁹³,获车已实⁹⁴,乐不极⁹⁵⁹⁶,杀不尽物。马踠⁹⁷余足,士怒未渫⁹⁸,先驱复路,属车⁹⁹案节¹⁰⁰。于是荐¹⁰¹三牺¹⁰²,效¹⁰³五牲¹⁰⁴,礼神祇¹⁰⁵,怀百灵¹⁰⁶。觐¹⁰⁷明堂¹⁰⁸,临辟雍¹⁰⁹,扬缉熙¹¹⁰,宣皇风¹¹¹,登灵台¹¹²,考休征¹¹³。俯仰乎乾坤¹¹⁴,参象¹¹⁵乎圣躬¹¹⁶,目中夏¹¹⁷而布德¹¹⁸,瞰四裔而抗棱¹¹⁹。西荡¹²⁰河源,东澹¹²¹海漘¹²²,北动幽崖¹²³,南趯朱垠¹²⁴。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¹²⁵之所不征,孝宣¹²⁶之所未臣,莫不陆讋¹²⁷水栗¹²⁸,奔走而来宾。遂绥¹²⁹哀牢¹³⁰,开永昌¹³¹,春王¹³²三朝¹³³,会同¹³⁴汉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图籍¹³⁵,膺¹³⁶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绥百蛮¹³⁷。尔乃盛礼¹³⁸兴乐,供帐¹³⁹置乎云龙¹⁴⁰之庭,陈百寮而赞¹⁴¹群后¹⁴²,究皇仪¹⁴³而展帝容¹⁴⁴。于是庭实¹⁴⁵千品,旨酒¹⁴⁶万钟¹⁴⁷,列金罍¹⁴⁸,班¹⁴⁹玉觞¹⁵⁰,嘉珍御,太牢飨。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钟鼓铿鍧,管弦烨煜。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备,泰古华。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浃,群臣醉,降烟熅,调元气,然后撞钟告罢,百寮遂退。
译文:“至于明帝永平之际,则愈加光明愈加协和。于三雍宫举行隆重典礼,明帝将绣龙的礼服穿着。铺叙宏伟的文章,发扬光辉的美德。传颂世祖的庙号,端正庙堂之雅乐。人神之关系的确和谐,群臣之序列又很肃穆。于是车驾出动,沿着康庄的皇衢。巡视四方,考核守牧。观览万邦的民风习俗,考察教化之普及程度;广布帝王的神明,照亮幽远的区域。然后扩充周代京城的旧制,增修洛阳的宫室,宏扬巍峨的雄姿,显现壮伟的气势,向藩国显耀汉京的光彩,让它成为统领八方的标志。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城阙门庭,壮丽神圣,豪华处不越法度,俭朴处也不过分。皇城之外,就原野而建苑囿,疏流泉而为沼湖,蘋藻繁盛以藏鱼,圃草丰茂而育兽,体制同于梁邹,意义合乎灵囿。如果顺应时节而猎禽兽,检阅车卒而习武事,则必定按照《礼记》中的《王制》,参考《风》《雅》中有关田猎的诗。观《驺虞》,阅《驷铁》,赞《车攻》,择《吉日》,礼官整饬威仪,车驾方才出去。于是举起鲸鱼形的钟杵冲撞,铸有篆文的华钟发出巨响,登上玉饰的宝车,乘坐六匹骏马所拉的猎车,绣凤的伞盖随风飘动,行进的车马銮铃叮咚,百官小吏如影一般跟从,寝息兵威而隆盛礼容。山林之神在原野护卫,四方之神驾车跟随,雨师遍洒道路,风伯清除尘灰。千辆兵车起动如雷,上万骑卒你进我随,巨型战车在郊野布满,长戈短矛遮蔽了云天,羽旄上扫霓虹,旌旗拂过苍穹。刀矛挥动只觉火花闪亮,旗帜飘荡但见文彩飞扬,刀枪耀空如喷吐光焰,车马奔过似长风翻卷。山岳和着平野,清气随着回旋。日月因而暗淡,丘陵为之震撼。于是苑囿的中央,集中了全部兵将。部曲相并陈,校队列成行。布置了三军,告戒了将领。然后举起烽火,战鼓轰鸣,宣布田猎按“三驱”的原则进行,轻车如迅雷激震,骁骑如闪电穿云。养由基般的射手弯弓搭箭,范氏般的驭手驾车疾行,不射杀迎面逃来的惊惶之兽,不射杀侧面飞过的恐惧之禽。朝前逃的鸟刚起飞就中箭坠落,朝前奔的兽未跑远就受伤难行。指手顾盼之间,获车已经满盈。寻欢而不极乐,猎物而不杀尽。骏马尚有余力,士卒锐气犹存。先驱已上归途,属车缓缓随行。于是向天地宗庙把三牺进呈,还献上麇鹿麏狼兔等五牲,不但敬礼天神地祗,而且招徕各种神灵。接见诸侯于明堂,宣布政教于辟雍,发扬光明之盛德,显示圣君之仁风。登上高入云端的灵台,考察天降瑞物的吉征,仰观上天又俯察大地,反思皇德是否与天地合一。观览中国而广布仁德,眺望四边而远扬神威,西荡黄河源头,东震大海之滨,北动幽深山崖,南耀朱红之境。直到异域殊方,边界隔绝而不相邻之邦;武帝所不曾征讨,宣帝所未能归降,无不既畏又敬,水陆兼程,奔赴中国而俯首称臣。于是哀牢倾服,永昌归顺。春天诸侯朝觐,一齐会同洛京。这一天,明帝接受四海所呈之版图户籍,受纳万国所贡的异宝奇珍,内安华夏诸侯,外抚蛮邦夷民。继而盛陈礼乐之器,供帐于云龙之庭。百官引各藩王入宫,先行朝觐的礼仪,后瞻君主的圣容。宫庭满陈佳肴千种,美酒万钟,金罍列成队,玉杯排成行,将美味尽用,把三牲遍赏,进餐伴以《雍彻》之乐声,乐师指挥演奏的进行。陈列编钟编磬,布置琴瑟箫笙,钟鼓之声庄重悠永,管弦之声激越热情,五声高奏,六律弹尽,《九功》的歌声嘹亮入云,《八佾》的舞姿高雅动人;《韶乐》《武乐》尽奏,太古之曲毕陈;四夷之乐穿插其间,因大汉声威影响遥远,《僸佅》、《兜离》等曲也来此助欢。万种音乐齐备,行完百种礼仪,皇帝欢愉,群臣沉醉,此时天降烟煴,调和人间元气。然后撞钟宣告礼毕,百官方才谢恩退去。”
注释:¹重熙:光明又光明。²累洽:太平相承。³三雍:指明堂、辟雍、灵台,古代封建帝王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⁴上仪:隆重的礼节。⁵衮龙:衮卷龙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⁶法服:礼法规定的标准服。⁷铺:布。⁸鸿藻:大而错杂的花纹。⁹信:通“伸”。¹⁰景铄:谓大的美德。景,大;铄,通“烁”,美。¹¹世庙:高祖之庙。孝明帝尊光武帝庙号为世庙。¹²雅乐: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正雅乐:指依谶文改大乐(音乐名)为大予乐(亦音乐名)。¹³允洽:和美,信实。¹⁴肃:严正。¹⁵大辂:即玉辂,玉饰的皇帝专用车。¹⁶皇衢:驰道。¹⁷省方:视察四方。¹⁸巡狩:同“巡守”,古代帝王五年一巡守,视察诸侯所守之地。¹⁹躬览:亲自观览。²⁰考:考察。²¹声教:威声和教化。²²被:及。²³皇明:天子之明德。²⁴烛(zhú)幽:照明幽暗之处。²⁵洛邑:即洛阳。²⁶巍巍:形容宫阙高大的样子。²⁷翼翼:形容宫阙庄严雄伟的样子。²⁸极:中,谓洛阳在诸夏之中。²⁹阙庭:宫廷和阙廷。³⁰神丽:奇异美丽。³¹苑(yuàn):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林园。³²蘋藻:都是水草名。³³圃(pǔ):种植蔬菜、花果或苗木的地方,周围无垣篱。³⁴毓(yù):同“育”,养育。³⁵梁邹:两者都是汉县名,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³⁶谊:义理。³⁷灵囿(yòu):神圣之囿。³⁸蒐(sōu)狩:打猎。春猎为蒐,冬猎为狩。³⁹简:查检,检阅。⁴⁰车徒:兵车及步卒。⁴¹王制:王者的制度。《礼记》《荀子》皆有《王制》篇,记先王治国之制度。⁴²《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⁴³驺虞:《诗经·召南》中的诗篇名。⁴⁴《驷》:《诗经·秦风》中的诗篇名。⁴⁵《车攻》《吉日》:都是《诗经·小雅》中的诗篇名。⁴⁶整仪:整齐威仪。⁴⁷鲸鱼:谓刻杵作鲸鱼形。⁴⁸铿(kēng):撞击。⁴⁹华钟:钟有篆刻之纹,故谓华钟。⁵⁰时龙:应时的龙。⁵¹凤盖:凤凰伞,帝王仪仗用。⁵²棽(shēn)丽:纷垂摇扬的样子。⁵³和鸾:车铃。⁵⁴玲珑:清越的声音。⁵⁵天官:泛指百官。⁵⁶景(yǐng)从:紧相追随,如影随形。⁵⁷寝:盛。⁵⁸山灵:山神。⁵⁹属御:属车之御。⁶⁰方神:四方之神。⁶¹雨师:司雨之神。⁶²泛洒:遍洒。⁶³风伯:司风之神。⁶⁴清尘:拂除尘垢。⁶⁵纷纭:盛多的样子。⁶⁶元戎:古代大型的兵车。⁶⁷鋋(chán):铁把短矛。⁶⁸彗:扫。⁶⁹羽旄(máo):羽旗。⁷⁰旌(jīng)旗:旗帜的通称。⁷¹拂:掠过。⁷²焱(yàn)焱炎炎:形容戈矛车马光彩闪烁的样子。⁷³文:色彩交错。⁷⁴欱(hē):啜,吸吮。⁷⁵摇震:晃动。⁷⁶中囿:即囿中。⁷⁷案屯:止军驻扎。案,止住。⁷⁸骈(pián):并列。⁷⁹校队:部队。⁸⁰勒:治,统御。⁸¹三军:周制天子六军,三居一编,故言三军。这里泛指军队。⁸²三驱:即三田。天子、诸侯每年三度田猎,猎时必驱,故称田猎为驱。⁸³輶(yóu)车:驱逆之车。⁸⁴骁(xiāo)骑:勇猛的骑兵。⁸⁵电骛(wù):电驰,形容迅速。⁸⁶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⁸⁷范氏:指赵简子之御人。⁸⁸施御:驾驭。⁸⁹睼(dì):视。⁹⁰诡遇: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⁹¹去:离去。⁹²指顾:谓手指而目顾,极言其迅速。⁹³倏(shū)忽:转眼之间。⁹⁴实:充满。⁹⁵极:尽。⁹⁶盘:乐。⁹⁷踠(wǎn):屈曲。⁹⁸渫(xiè):消散。⁹⁹属车:皇帝侍从的车子。¹⁰⁰案节:按辔调节马的步伐。案,通“按”。¹⁰¹荐:进,献。¹⁰²三牺:指祭天、地、宗庙之牺。¹⁰³效:呈献。¹⁰⁴五牲:指麋(mí)、鹿、麏(jūn)、狼、兔。¹⁰⁵神祇(qí):天神和地神。¹⁰⁶百灵:百神。¹⁰⁷觐(jìn):古代诸侯秋朝天子为觐。¹⁰⁸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¹⁰⁹辟雍:汉祭祀之所。¹¹⁰缉熙:犹言积渐至于光明。¹¹¹皇风:谓天子之德。¹¹²灵台:汉代观察天文气象之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¹¹³休征:谓休美之征验,犹吉利的征兆。¹¹⁴乾坤:天地的代称。¹¹⁵参象:观象。¹¹⁶圣躬:天子之圣体。¹¹⁷中夏:中国。¹¹⁸布德:广施恩德。¹¹⁹抗稜:振举威势。¹²⁰荡:疏通。¹²¹澹:触动。¹²²海漘(chún):海边。¹²³幽崖:寂静的山崖。¹²⁴朱垠:南方。¹²⁵孝武:即汉武帝刘彻。¹²⁶孝宣:即汉宣帝刘询。¹²⁷讋(zhé):恐惧。¹²⁸栗(lì):恐惧。¹²⁹绥:安抚。¹³⁰哀牢: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¹³¹永昌:汉郡名,辖境相当于今云南省大理民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区。¹³²春王:即春王月,周王正月之别名。¹³³三朝(zhāo):元日。颜师古注《汉书·孔光传》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¹³⁴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帝王曰会,众见曰同。¹³⁵图籍:地图和户籍。¹³⁶膺(yīng):受。¹³⁷百蛮:指与华夏对称的诸少数民族。¹³⁸盛礼:隆盛之礼。¹³⁹供帐:供设帷帐。¹⁴⁰云龙:汉洛阳宫门名,以云龙为饰,故名。¹⁴¹赞:引。¹⁴²群后:谓众诸侯。¹⁴³皇仪:天子之仪容。¹⁴⁴帝容:帝王之威容。¹⁴⁵庭实:贡献之物。¹⁴⁶旨酒:美酒。¹⁴⁷钟:古代酒器名,圆形似壶。¹⁴⁸金罍(léi):古代酒器名,尊形,饰以金,刻以云雷之象。¹⁴⁹班:谓排列。¹⁵⁰玉觞(shāng):玉杯,酒器。
于是圣上亲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于东作也。乃申旧间,下明诏,命有司,班宪度,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女修织紝,男务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耻纤靡而不服,贱奇丽而弗珍,捐金于山,沈珠于渊。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登降饫宴之礼既毕,因相与嗟叹玄德,谠言弘说,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于是圣上亲万方之欢娱,又沐浴¹于膏泽²,惧其侈心³之将萌,而怠于东作也。乃申旧间,下明诏,命有司,班宪度,昭¹⁰节俭,示太素¹¹。去后宫之丽饰¹²,损乘舆¹³之服御¹⁴,抑工商之淫业¹⁵,兴农桑之盛务¹⁶。遂令海内弃末¹⁷而反本¹⁸,背伪而归真,女修织紝¹⁹,男务耕耘,器用陶²⁰²¹,服尚素玄。耻纤靡²²而不服,贱奇丽而弗珍,捐金于山,沈²³珠于渊。于是百姓涤瑕²⁴荡秽²⁵而镜至清,形神²⁶寂漠²⁷,耳目弗营²⁸,嗜欲之源灭²⁹,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³⁰而自得,玉润而金声。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³¹盈门,献酬交错,俎豆³²³³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登降³⁴饫宴³⁵之礼既毕,因相与³⁶嗟叹玄德³⁷,谠言³⁸³⁹说,咸⁴⁰含和⁴¹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译文:“君王见万方如此欢乐,享受着上天赐予的恩泽,惟恐奢侈之心萌生,而怠慢于田间劳作。于是重申旧有的制度,下达圣明的诏书,命令有关的臣僚,把具体的章程宣布,崇尚节俭,表彰朴素。摒除后宫的奢侈装饰,减少乘舆的车服用物;贬抑工商之末业,振兴农桑之要务;于是天下百姓弃工商而重农耕,背虚伪而归真诚。妇女精于织纴,男子专于耕耘;采用陶罐、葫芦等质朴器皿,选择颜色素淡的俭朴衣裙;轻视精美的衣裳而不穿着,鄙弃奇丽的饰品而不以为珍;弃金于山,沉珠于渊。于是百姓涤净污秽观念,取法于天道自然;形神保持澹泊宁静,耳目不为外物沾染。嗜欲之根源去净,廉耻之思想产生。万民之心情优游乐业,自得自尊;万民之品德如玉之润,似金之声。因此,四海之内学校如林,青年学子济济盈门。进献酬答之礼仪往来交错,俎豆之类的礼器陈列繁多,堂下的学子起舞,堂上的师尊咏歌,舞蹈颂扬帝功,歌声赞美仁德。尊卑饮宴之礼已毕,赞叹美德具备的皇帝。各人发表良言宏议,内怀中和之德,吐纳天地元气。最后齐声颂扬:多么伟大啊,这圣明的时期!”
注释:¹沐浴:浸身,置身。²膏泽:比喻恩泽。³侈心:奢侈、放纵之心。⁴萌:萌芽,开始。⁵东作:指春耕生产。⁶明诏:圣明的诏书。⁷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⁸班:通“颁”,颁布。⁹宪度:法度。¹⁰昭:彰明,显示。¹¹太素:朴素。¹²丽饰:华丽的装饰。¹³乘舆:皇帝乘坐的车子。¹⁴服御:衣服车马之类。¹⁵淫业:末业。¹⁶盛务:可大可久的事业。¹⁷末:指商业。¹⁸本:指农业。¹⁹织纴(rèn):以丝织布。纴,织布帛的丝缕。²⁰陶:瓦器。²¹匏(páo):葫芦之属。²²纤靡:纤细华丽。²³沈:同“沉”。²⁴瑕:比喻事物的缺点。²⁵秽:谓秽行、秽德。²⁶形神:身体与精神。²⁷寂漠:同“寂寞”,寂静。²⁸营:通“荧”,迷乱,迷惑。²⁹源灭:根本消灭。³⁰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³¹庠(xiáng)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而言。³²俎(zǔ)豆: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的礼品。俎,置肉的几;豆,盛干肉一类食物的器皿。³³莘(shēn)莘:众多的样子。³⁴登降:上下。³⁵饫(yù)宴:宴饮。³⁶相与:共同。³⁷玄德:潜蓄不著于外的品德。³⁸谠(dǎng)言:善言,正直的话。³⁹弘:大。⁴⁰咸:都。⁴¹含和:内藏温和之气。
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羲、文之《易》,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
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¹》,咏殷、周之《诗²》,讲羲、文之《易³》,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xiǎn)矣。且夫僻界¹⁰西戎,险阻四塞(sài)¹¹,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¹²洞达,万方辐凑¹³?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dú)¹⁴、五岳¹⁵,带河溯洛,图书¹⁶之渊?建章、甘泉,馆御¹⁷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¹⁸天人¹⁹?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²⁰,犯义侵礼,孰与同履²¹法度,翼翼²²济济²³也?子徒习秦阿(ē)(páng)²⁴之造²⁵天,而不知京洛²⁶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
译文:“如今论者只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伏羲、文王之《易》,论孔氏之《春秋》,很少能通古今之演变,探汉德之渊源。先生对过时的旧章陈典颇有钻研,对往日的奢侈风习又很迷恋,温故知新已属不易,想知当今盛德就更为困难。况且长安与西戎相连,位置偏处西部,四面关塞险阻,借以作为防御,怎比得上东都,居于大地中部,平旷通达,万方归服,有如车轮辐条,都集中于车毂?西都依傍秦岭、九嵕之山,挟带泾水、渭水之川,怎比得上东都四河贯穿,五岳岿然,河图、洛书之瑞,都在水中呈现?西都的建章、甘泉,接纳众神列仙,怎比得上东都的灵台、明堂,是宣扬教化之宫,统和天人之殿?西都的太液、昆明之池沼,畜养鸟兽之囿苑,怎比得上东都之辟雍,环水既深且宽,象征道德之富,如像四海无边?西都之游侠逾法越纪,犯礼侵义,怎比得上东都之人同遵国家法纪,都有谦恭容仪?先生只知道阿房宫高耸入云,哪里知道东都的制度无比昌明;先生只知道函谷关可以封锁,哪里知道王道的威力无往不胜!”
注释:¹书:指《尚书》。²诗:指《诗经》。³羲文之易: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卦辞。⁴清浊:犹善恶。⁵究:探究。⁶驰骋:纵马奔驰,引申为奔竞,趋赴。⁷末流:犹下流,谓诸子。⁸温故知新:语出于《论语·学而》。⁹鲜:少。¹⁰僻界:偏鄙之界。¹¹四塞:指四面皆有天险,可作屏障。¹²平夷:平坦。¹³辐凑:如辐之凑于毂,比喻聚集一处。¹⁴四渎: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川的总称,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济。¹⁵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¹⁶图书:河图洛书的简称。《汉书·五行志》曰:“河出图,洛出书。”¹⁷馆御:设台以进御神仙。¹⁸统和:统一和合。¹⁹天人:天下之人。²⁰逾侈:奢侈逾礼,指西都宾云“列肆侈于姬、姜”等。²¹履:施行,执行。²²翼翼:恭敬的样子。²³济济:众多的样子。²⁴阿房:即阿房宫,秦代著名的大建筑物,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阿房村。²⁵造:至。²⁶京洛:京都洛阳。
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其诗曰:
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jué)¹失容²,逡(qūn)³降阶,惵(dié)意下,捧手欲辞。”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¹⁰,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¹¹。”其诗曰:
译文:东都主人的话尚未说完,西都宾客惶恐得变了容颜。他退席下了阶沿,情绪异常低沉,拱手告辞欲还。主人说道:“请回来坐下,我将告诉你颂诗五篇。”宾客既已听完,不禁连声称赞:“多美好啊,这些诗篇!意义比扬雄之赋更正,内容比相如之赋更真,不仅是由于主人有丰富学问,更主要的还是时代的真实反映。小子志虽大而才鲁钝,不知浅深,既闻诗中所言的正道,定将把它吟诵一生!”其诗为:
注释:¹矍然:惊惶四顾的样子。²失容:犹“失色”,因恐惧而变了脸色。³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⁴惵然:恐惧的样子。⁵意下:心中。⁶捧手:犹拱手,表示敬佩。⁷卒业:诵读全篇。⁸小子:表示轻蔑的称呼。⁹狂简:谓志大而于事疏略。¹⁰裁:节制,控制。¹¹诵之:诵读这五首诗。
明堂诗
明堂诗
译文:明堂诗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
(wū)¹²明堂,明堂孔阳³
译文:啊!光辉的明堂,是多么明朗。
注释:¹於:叹美之辞。²昭:明。³孔阳:甚明。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
译文:圣皇祭祀祖先,礼仪庄严辉煌。
注释:圣皇:称颂光武帝。宗祀:谓庙祭。穆穆:肃敬、恭谨的样子。煌煌:美盛的样子。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上帝¹宴飨(xiǎng)²,五位³时序。
译文:上帝亲临宴会,五神依次就位。
注释:¹上帝:上古之帝。²宴飨:谓神受飨。³五位:五方之神,即东方苍帝威灵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矩、北方黑帝汁文纪。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译文:有谁可以作陪?世祖光武皇帝。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普天率土¹,各以其职。
译文:天下所有诸侯,各尽自己职守。
注释:¹普天率土:普天,犹言遍天下。率土:谓境域以内。这一造语出自《诗经·小雅·北山》篇。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yī)¹缉熙²,允怀多福。
译文:啊,盛德无比光明,必致无限幸福。
注释:¹猗欤:叹美之词。²缉熙:光明。允:诚信。怀:归向,来到。
辟雍诗
辟雍诗
译文:辟雍诗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
乃流辟雍,辟雍汤(shāng)¹
译文:辟雍环绕清流,碧波滚滚滔滔。
注释:¹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圣皇莅止,造舟为梁。
圣皇莅(lì)¹止,造舟为梁²
译文:圣皇亲临雍宫,连接舟船成桥。
注释:¹莅:来临。²造舟为梁:谓连舟为浮梁。
  皤皤国老,乃父乃兄。
(pó)¹国老,乃父乃兄。
译文:国老德高望重,有如慈父长兄。
注释:¹皤皤:头发斑白的样子。
  抑抑威仪,孝友光明。
抑抑¹威仪²,孝友³光明。
译文:圣皇仪容谦诚,孝友之心光明。
注释:¹抑抑:谦谨的样子。²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³孝友: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
  於赫太上,示我汉行。
(wū)¹太上²,示我汉行³
译文:啊!显赫光耀的圣君,大汉道德的典型。
注释:¹於赫:赞叹词。²太上:指太古立德贤圣之人。³行:遵行。
  洪化惟神,永观厥成。
洪化¹惟神,永观²厥成。
译文:德化万民如神,将见大功告成。
注释:¹洪化:谓德化普及。²观:示。
灵台诗
灵台诗
译文:灵台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
乃经¹灵台,灵台既崇。
译文:灵台既已建成,楼台崇高入云。
注释:¹经:量度。崇:高。
  帝勤时登,爰考休徵。
帝勤时登¹,爰(yuán)²³休徵。
译文:明帝经常登临,考察瑞物吉征。
注释:¹时登:以时登之。²爰:于是,乃。³考:考核。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三光¹²³,五行布序
译文:日月星辰明丽,五行井然有序。
注释:¹三光:指日、月、星。²宣:布。³精:明。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⁵布序:谓各顺其性,无谬戾。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习习¹祥风²,祁(qí)³甘雨。
译文:轻拂的祥风和煦,飘着舒缓的甘雨。
注释:¹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的样子。²祥风:和风。³祁祁:犹徐徐。
  百谷蓁蓁,庶草蕃庑。
百谷蓁(zhēn)¹,庶草蕃庑(wú)²
译文:田畴的百谷繁荣,郊原的众草茂盛。
注释:¹溱溱:茂盛的样子。²蕃芜:滋长茂盛。
  屡惟豊年,於皇乐胥。
屡惟豊年,於(wū)¹乐胥²
译文:连年都获得丰收,啊,圣皇是多么欢欣!
注释:¹於皇:叹大。²乐胥:喜乐。胥,语助词。
宝鼎诗
宝鼎诗
译文:宝鼎诗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¹兮歊(xiāo)²浮云。
译文:山岳生产贡品啊,河水献出奇珍。山川放射金光啊,升起朵朵祥云。
注释:¹金景:黄金色之光。²歊:气上升的样子。
  宝鼎见兮色纷縕。焕其炳兮被龙文。
宝鼎见兮色纷縕(yùn)¹。焕²其炳³兮被龙文
译文:王洛山发现宝鼎啊,色彩纷繁而交映。焕发灿烂的光辉啊,布满美妙的龙文。
注释:¹纷縕:纷繁,繁盛。²焕:焕然光彩。³炳:光辉灿烂。⁴龙文:龙形的花纹。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登祖庙¹兮享圣神²。昭灵德³兮弥亿年。
译文:进奉宗庙殿堂啊,献于祖先神灵。显示先皇灵德啊,亿年永播清芬。
注释:¹祖庙:先祖之庙。²圣神:指智德至极,无所不通,神妙不可思议的天子。³灵德:灵妙之德。⁴弥:终于,尽于。
白雉诗
白雉诗
译文:白雉诗
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启灵篇¹兮披²瑞图³,获白雉(zhì)兮效素乌,嘉祥(fù)兮集皇都
译文:翻开灵篇啊观看皇图,获取白雉啊,献上素乌。不少祥瑞啊集于京城。
注释:¹灵篇:谓河、洛之书。²披:分解。³瑞图:祥瑞之图。⁴白雉:古代迷信以白雉为祥瑞。⁵嘉祥:吉祥。⁶阜:大,多。⁷皇都:天子之宫城。
  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
发皓(hào)¹羽兮奋²(qiáo)³,容洁朗兮于纯精
译文:不少祥瑞啊集于京城,展翅翘尾啊白如玉英。颜色光洁啊而且晶莹。
注释:¹皓:白。²奋:鼓起。³翘英:美丽的尾羽。⁴洁朗:清洁明朗。
  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彰皇德兮侔(móu)¹周成²。永延长兮膺³天庆
译文:显示皇德啊可配周成。千年万载啊,受天之福荫!
注释:¹侔:相等。²周成:即周成王。³膺:受。⁴天庆:上天之福庆。

  杜笃的《论都赋》建议迁都长安,写得很策略;班固维护建都洛阳,在处理对前汉西都评价上,也极为谨慎小心。《西都赋》本为赞美、夸耀之词,不用说。《东都赋》开头云: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乎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

  批评的矛头对准的是秦皇而非汉帝。下面接着一小段写“大汉之开元”,十分概括。因为后汉以承前汉之皇统自居,对前汉不能不加肯定;但从前、后汉的比较来说,当时统治者需要的是对后汉功业和东都洛阳的赞扬、歌颂,故对前汉的功业不能作太具体、详细的表述。下面说:“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开始对后汉王朝功业、礼制的铺叙。又说:“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又从历史方面来论证定都洛邑,前有先例,且居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由赋中内容的安排和措词的上下照应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心态和班固对此的把握。

  《东都赋》以封建礼法为准则,赞扬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语作为大段描述的结尾,对西都宾先予称赞,再予批评,行文摇曳多姿,善于达意。下面又将西都同东都的形势及风俗直接加以比较:“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泝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态度鲜明地称赞东都洛阳地利、形势及礼俗之淳厚,建筑、设置之合于王道。“统和天人”、“同履法度”,点出了《东都赋》的主题;“图书之渊”、“道德之富”,是《东都赋》着力铺叙、宣扬之所在。下面照应《两都赋》开头部分:“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完全以一个新的尺度来衡量秦(实际上是代指前汉)和东汉王朝政教之得失。接着以西都宾的折服为赋正文部分的收束。这同《上林赋》的结尾完全一样。但整个说来,班固的《两都赋》开头、结尾、过渡等章法更为严谨、自然,且富于情态,长于韵味。

  班固此赋由于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述一个政治问题上的个人见解,甚至是为了参与一场争论,故它不似《子虚》、《上林》的有很多虚夸的部分,以气争胜,而更多实证。它主要不是抒发一种情感,表现一种精神,而是要表现一种思想,体现一种观念。这也可以说是同时代风气有关,是当时文风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另外,同该赋中强调礼制、强调崇儒思想相一致,赋的语言典雅和丽(马积高《赋史》即已指出这一点),节奏步武从容,和銮相鸣,可谓金声玉振,有庙堂朝仪的风度。

  在结构上,此赋对《子虚》、《上林》也有突破,上文已言及。下面再看看其结尾上的创意。作为全赋的结束,《东都赋》末尾不是在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之后即结束,下面接上说:“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大约是考虑到下面即录附诗,会使结尾割裂而失去风韵,故将诗附于篇末,而以西都宾的称赞为结尾: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遭,请终身而诵之。” 显得轻松而诙谐,多少带有一点寓言的味道,使这篇骋辞大赋在庄严之中,带有活泼之气。其中“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也可以看作是班固自己对《两都赋》特色的概括。

  因为此赋写洛阳的形胜、制度、文物等,同《子虚》、《上林》的仅写田猎者相比,内容要更为丰富、开阔,也更能集中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因而后世时有人加以摹拟,形成“京都赋”的类型。《昭明文选》分赋为十五类,“京都赋”列在第一。《文苑英华》、《历代赋汇》等也有“京都”或“都邑”一类。

  尽管在班固之前已有京都赋之作,但能使这类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结构方式结合而形成大赋的一种门类,乃有赖于此赋取得的成就。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具有某方面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往往成为后来作家学习、甚至摹拟的范本。班固之前的京都之作,扬雄的《蜀都赋》已有残缺,崔骃、傅毅的《反都赋》只余残章剩句,傅毅《洛都赋》也有残缺,便说明了它们的历史地位。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黄莺 一作:黄鹂)
二月黄莺(yīng)¹飞上林²,春城紫禁³晓阴阴。(黄莺 一作:黄鹂)
译文:早春二月,黄鹂在宫苑飞翔歌吟;拂晓时紫禁城春浓树木阴阴。
注释:¹黄莺:一作“黄鹂”。²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³紫禁:皇宫。一作“紫陌”。⁴阴阴:一作“沈沈”。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长乐¹钟声花外尽,龙池²柳色雨中深。
译文:长乐宫的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旁的杨柳沐浴在春雨中翠色深深。
注释:¹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²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阳和¹不散穷途恨,霄(xiāo)²长怀³捧日心。
译文:暖阳不能消散穷途落魄之憾,遥望天空常常怀有捧日赤心。
注释:¹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²霄汉:指高空。³长怀:一作“长悬”。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献赋¹十年犹未遇²,羞将白发对华簪(zān)³
译文:十年来频频献赋还知音未遇,我头发斑白愧对华贵的帽簪。
注释:¹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²遇:遇时,指被重用。³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

  这是一首投赠诗。此诗以其用景色隐含的请求提携之意,和不落窠臼的恭维手段而闻名。前半部分以写景为主,但融情于景;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但思与景谐。诗人含蓄地赞颂了裴舍人,并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的心事。全诗未有一句是明写作者自己之情,却在景色和感情的描写中点明了自己的想法,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由此颇见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首联是说,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晓柳色雨中深。”颔联是说,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晓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开头四句,诗人像并不在意求援似的,描画了一幅秾丽的宫苑春景图:早晨二月,在上林苑里,黄鹂成群的飞鸣追逐,好一派活跃的春的气氛!紫禁城中更是充满春意,拂晓的时候,在树木葱茏之中,洒下一片淡淡的春阴。长乐宫的钟敲响了,钟声飞过宫墙,飘到空中,又缓缓散落在花树之外。那曾经是玄宗皇帝发祥地的龙晓,千万株春意盎然的杨柳,在细雨之中越发显得苍翠欲滴了。这四句诗写的都是皇宫苑囿殿阁的景色。

  那么,钱起赠诗给裴舍人,为什么要牵扯上这些宫殿苑囿呢?这就要看看舍人的日常活动情况了。在唐代,皇帝身边的职官,有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这些“侍从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过问机密大事,其实际权力范围很大。

  不难理解,此诗的开头四句,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的目的,是在“景语”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随御辇,侍从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员看不到的宫苑景色。当皇帝行幸到上林苑时,裴舍人看到上林苑的早莺;皇帝在紫禁城临朝时,裴舍人又看见皇城的春阴晓色;裴舍人草诏时,更听到长乐宫舒缓的钟声;而龙晓的柳色变化及其在雨中的浓翠,自然也是裴舍人平日所熟知的。四种景物都若隐若现地使人看到裴舍人的影子。

  可见,虽然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实际上句句都在恭维裴舍人。恭维十足,却又不露痕迹,可见手法高妙。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颈联是说,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咏怀着捧日忠心。

  随后诗人笔头一转,就写到请求援引的题旨上:“阳和”句是说,虽有和暖的太阳,毕竟无法使自己的穷途落魄之恨消散。“霄汉”句说,但我仰望天空,我还是时时刻刻赞颂着太阳(指当朝皇帝),意思是自己有一颗为朝廷干事的热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尾联是说,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到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

  末两句意思是说,十年来,我不断向朝廷献上文赋(指参加科举考试),可惜没有得到知音者的赏识,如今连头发都变白了,看见插着华簪的贵官,我不能不感到惭愧。话说到这份上,意思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但仍然含蓄,尚保持了一定的身份。

  这首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37-638 .
2、 刘扬.以乐景写哀——读钱起《赠阙下裴舍人》[J].课外语文,2010,11

zèngquèxiàpéishěrén

qián tángdài 

èryuèhuángyīngfēishànglín chūnchéngjìnxiǎoyīnyīn  (huángyīngzuò huáng )
chángzhōngshēnghuāwàijìn lóngchíliǔzhōngshēn 
yángsànqiónghèn xiāohànchánghuái怀pěngxīn 
xiànshíniányóuwèi xiūjiāngbáiduìhuáz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