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盘端正挂瑶天,灏气寒光两斗妍。白鹤仪鸾成恍惚,黄尘清水叹更迁。
银盘端正挂瑶天,灏气寒光两斗妍。白鹤仪鸾成恍惚,黄尘清水叹更迁。
五行秀淑兹山聚,百种祯祥此地全。应与三仙同不老,坐看兔魄谩亏圆。
五行秀淑兹山聚,百种祯祥此地全。应与三仙同不老,坐看兔魄谩亏圆。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鸟道¹几登顿²,马蹄无暂闲。
译文:在鸟儿才能飞越的山路上簸颠,马蹄笃笃没有一刻偷闲。
注释:昌松:县名,唐陇右道武威郡属县,故城在今甘肃古浪县西。¹鸟道:只有鸟才能飞越的山道。多用来称险峻的山路。²登顿:忽上忽下、忽行忽止,形容山路的难走。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崎岖出长坂(bǎn)¹,合沓(tà)²犹前山。
译文:好容易通过一道崎岖的长坡,又有重重叠叠的大山出现在眼前。
注释:¹坂:山坡,斜坡。²合沓:重叠。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石激¹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译文:湍急的水流冲激着巨石,松树的枝叶划破了寒天。
注释:¹激:拍打、碰撞。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王程¹应未尽,且莫顾刀环²
译文:为王事奔波路程尚没有走尽,且不要过早地回看刀环。
注释:¹王程:奉王命差遣的行程。²顾刀环:西汉李陵投降匈奴后,任立政等见到他,不便私语,便自循视刀环,表示可以还归于汉。环:谐音“还”,借作还意,隐指还家。

  首联中“鸟道”,写山之高峻;“登顿”,上下意,诗中指翻山越岭。“几登顿”“无暂闲”,概括地描述了行人马不停蹄.在崇山峻岭中奔走的情景。以“几”修饰“登顿”,可见行人已走的路程之长。这两句落笔“山行”,既点题,也为后文作了铺垫。

  颔联写行人在鸟道上跋涉已久,一定非常疲惫,走出漫长崎岖的山坡,满以为山路已尽,展现在面前的将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谁知起伏的山峦又如刚才走过的山一样横亘在面前。用一“出”字、一“犹”字,生动地显示了行人错以为山路已尽的兴奋,以及看到眼前横亘的山峦后失望、厌烦的情绪。两句诗一扬一抑,既写山路,又写行人;写山路回应“几登顿”,写行人回应“无暂闲”;写山行非常真切,写行人十分细腻。

  颈联描写山间的具体景物。水石相激。湍奔而去,耐寒的松树,树色苍凉,令人顿生寒意。诗人驱马赶路,走出长坂,又入群山,“山行”的辛苦、乏味自在不言之中。现在又要过激流,穿寒松,荒寒的景象使山行之人不能不生孤寂、厌倦之感。

  尾联诗人在自觉厌倦之时,马上自激自励:王事未尽,不当思归。“王程”二字总管“山行”,点明了此次”山行”的意义。“顾刀环”句用汉朝李陵的典故。李陵留匈奴后,汉使任立政等见到他,难以私下说话,便向他使眼色,井屡屡抚摸刀环,“环”与“还”谐音,示意其归还汉朝。在这里,诗人说“且莫顾刀环”,就是提醒自己“王程”未尽,公事未了,决不能中途而止。诗人以明确的尽职意识,战胜了“山行”的疲倦、孤寂,诗的情调也为之一振,表现出盛唐边塞生活中所洋溢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在剪裁上舍因去果,直截“山行”中的一段,以少总多,富于典型性。全诗八句,以“山行”为线索,前六句与山行之所见,意境真切,使人如临其境;后两句写山行之所想,情绪昂扬,一派盛唐风调。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244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关山¹三五月²,客子³忆秦川
译文: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
注释:¹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²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³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⁴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¹²高楼上,当³窗应未眠。
译文: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难以入眠。
注释:¹思:想到。²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³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星旗¹²疏勒(lè)³,云阵上祁(qí)
译文:旗星照耀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着祁连山。
注释:¹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旗:星名。²映:照耀,映照。³疏勒:汉代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疏勒县。⁴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⁵祁连:山名,祁连山。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战气¹今如此,从军²³几年。
译文:如今战争这样残酷频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从军生涯回家。
注释:¹战气:战争气氛。²从军:在军队中服役。³复:又,再。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平时的功底。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陆坚主编.《千里共婵娟 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08:第184-185页

guānshānyuè

líng nánběicháo 

guānshānsānyuè qínchuān 
gāolóushàng dāngchuāngyīngwèimián 
xīngyìngshū yúnzhènshànglián 
zhànjīn cóngjūnnián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暖气潜催次第¹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译文:暖风吹来,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盛开的梅花此时已经凋谢,但杏花正一朵朵的盛开。
注释:¹次第:依次。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译文:园里的杏花开梅花落,这和世上的容华更替何其相似。

xìnghuā

luóyǐn tángdài 

nuǎnqiáncuīchūn méihuāxièxìnghuāxīn 
bànkāibànluòxiányuán róngshìshàngrén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朝发披香殿¹,夕济²(fén)³河。
译文:早晨从披香殿出发,晚上到了济汾阴河留宿。
注释:¹披香殿:汉后宫宫殿之一。²济:渡。³汾阴: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汉武帝时曾于此得宝鼎。汾阴河,似指汾水。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于兹怀¹九逝²,自此敛双蛾(é)³
译文:此时已远离故乡离匈奴更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双眉紧锁,愁苦满怀。
注释:¹怀:怀念。胸怀。²九逝:几度飞逝。谓因深思而心灵不安。³双蛾:一双蛾眉。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沾妆¹兹湛(zhàn)²,绕臆(yì)³流波
译文:沾在粉妆上的泪水犹如浓重的露水,泪水环绕眼睑状似流波。
注释:¹沾妆:接触化妆。²湛露:浓重的露水。³绕臆:绕心得胸臆,缠绕的臆想。⁴状:形状似。⁵流波:流水。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日见奔沙¹起,稍觉²转蓬³多。
译文:每天可见之处风沙奔腾,随风飘转的蓬草也随处可见。
注释:¹奔沙:奔腾的风沙。²稍觉:逐渐觉得。³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shuò)¹犯肌骨²,非直³伤绮(qǐ)
译文:寒冷的风直刺人肌骨,不只侵透了身上的衣服。
注释:¹朔风:寒风、西北风。²肌骨:肌肤和骨头。³非直:不是直接。⁴伤绮罗:侵透了身上的衣服。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xián)(tì)¹²南望,关山郁(yù)³(cuó)(é)
译文:含泪回头向南边遥望,关山高峻郁郁葱葱。
注释:¹衔涕:含着泪涕。²试:尝试。³郁:郁郁葱葱。⁴嵯峨:山高峻貌。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始作阳春曲¹,终成苦寒歌²
译文:开始做一首阳春曲子,最后却做成苦寒歌。
注释:¹阳春曲:古曲。²苦寒歌:古词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惟有三五¹夜,明月暂经过。
译文:南归无望,只能每月十五的夜晚,月圆之时,聊以望月来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¹三五:十五,半月。

  昭君即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时,汉元帝将昭君嫁给了单于。昭君出嫁匈奴的故事引起后人的无限感慨,屡有歌咏其命运的诗歌。至沈约时,昭君出塞已经成了诗歌中的传统题材了,所以此诗就题材与表达的内容情感而言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但在剪裁与刻画技巧方面颇具匠心,仍显出与众不同之处。作者写昭君诗却不把注意力放在昭君出塞前后的一系列具体事件的叙述上,对于昭君出塞的缘由、过程以及出嫁匈奴后的生活和最终结局并不涉及,而是着重描写她离开汉宫前往匈奴途中的所见所感,从这样的角度写,更显得集中、精致。

  诗从昭君辞别故国、北上与匈奴成亲写起。“披香殿”是汉代后宫殿名,“汾阴河”似指汾水,在今山西省境内。昭君北上时是否渡过汾水难以确知,作者此处用“汾阴河”与前句中的“披香殿”对举,意在暗示昭君已远离中原故土,进入北方边远之地,地域的转换表示行程渐远,风物已变,全诗描写的离愁别恨也从此引出。接着的四句,便转入对昭君痛苦情状的描绘。“于兹”二句说离宫北上,渡过汾水,离匈奴渐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双眉紧锁,愁苦满怀。“沾妆”二句是对昭君忧伤容貌的描绘,沾在粉妆上的泪珠犹如浓重的露水,泪水环绕眼睑状似流波。大多数齐梁诗人有这么一种倾向,即描写刻画精致细腻,不厌其详,以此显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沈约这四句诗便是如此,然而这类精细的刻画有时也会因过于繁复而使诗歌显得板滞堆砌,缺乏生动流转之美,沈约这四句诗虽然工丽,但语义已略嫌重复,好在并未继续铺陈下去,故未使诗歌风格平弱、结构臃肿。

  “日见”句起四句诗写了沿途的景象。随着行程日远,大漠中奔沙时起,随风飘转的蓬草也随之增多。塞外凛冽的寒风,不仅侵透了身上的绮罗,而且刺入肌骨。四句诗展现了大漠苍凉萧瑟的景象,奔沙、胡风的肆虐,使人倍觉长途跋涉的艰辛,飘转迁移的蓬草,更衬出昭君远离故土、飘零异域的无限哀怨。作者此处用“日见”、“稍觉”,将由汉入胡时沿途所见景物的渐变及其对人物心理的影响刻画得很委婉细致,奔沙、转蓬等也很好地烘托了气氛。

  行行日已远,触目又皆是与故国迥异的景象,昭君更思念故国了。“衔涕”二句写她含泪南望,然而关山阻隔,故国杳渺,心中的哀怨之情更难以抑制,这里用一“试”字,颇为传神,既写出昭君频频回首引领眺望的神情,又显示了关山无极,南望非易,从而愁绪愈浓。“始作”二句写她试图用音乐排遣胸中的怨情,然而终于不能。据说汉武帝时,将公主嫁给乌孙王昆莫。“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送昭君时大约也如此,故沈约诗中有此二句。“阳春”、“苦寒”均为乐曲名,“阳春”原是楚国的古曲,此处泛指欢乐的曲子,“苦寒歌”即汉乐府《苦寒行》,这里泛指辞调哀苦的乐曲。“阳春曲”与“苦寒歌”相对,且分别用“始”、“终”二字,别有深意,实际上这两句还以乐曲为象征,总括了昭君初始入选宫中,最终事与愿违,未承恩宠而出嫁匈奴的悲剧性的一生,揭示了昭君命运的蹇踬。最后二句言南归无望,日后唯有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又圆之时,聊以望月来寄托思乡之情。这里的“暂”字用得也极讲究,思乡之情无以排遣,只得寄托于夜空中团圆的明月,这本已是无可奈何中仅存的一丝慰藉,然而这明月却并非夜夜都圆,则此情之最终不可排遣也就不难体会了。末二句委婉含蓄,富于思致,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此诗除了剪裁上颇有特色,字句的锻炼也极工巧外,还有一个特点不容忽视,即讲究声律。沈约是永明体诗歌的代表,他主张在诗歌中运用声律法则,因此,此诗有半数诗句为律句,尤其是第三、四、五、六句,就每一联而言,已合于律诗的平仄要求了,只是联与联之间尚未考虑粘接。有意识地追求声律协调是齐梁诗坛上出现的新气象,沈约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后来唐代律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此诗便是他声律理论在创作中运用得较为成功的一例,因此,欣赏此诗,不能不注意到这点。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991-992页

zhāojūn--shěnyuē

cháoxiāng殿diànfényīn

怀huáijiǔshìliǎnshuāngé

zhānzhuāngzhànràozhuàngliú

jiànbēnshāshāojuézhuǎnpéngduō

shuòfēngfànfēizhíshāngluó

xiánshìnánwàngguānshāncuóé

shǐzuòyángchūnzhōngchénghán

wéiyǒusānmíngyuèzànjīngguò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
白发无凭¹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
译文:白头发没来由地就长了出来,我已经老了啊;青春不会有第二次你知道吗?
注释:¹无凭:没有凭仗。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年将弱冠¹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译文:你马上就要满20岁了不是小孩子了,学业上不能树立自己的名声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
注释:¹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
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
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子蒲。
译文:幸运地有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几案这样的学习条件,用不着像匡衡那样凿壁偷光读书,像路温舒那样编蒲写字。
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译文:想要建功立业展露不一般的才华,就应记住韩公训诫儿子韩符的话。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