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垂岩暗,丛篁傍石低。虹流双涧远,笏卓数峰齐。
芳树垂岩暗,丛篁傍石低。虹流双涧远,笏卓数峰齐。
棋许高人对,琴教小竖携。湖山皆秀丽,无处不堪题。
棋许高人对,琴教小竖携。湖山皆秀丽,无处不堪题。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上东门¹,门外柳。赠别每烦纤(xiān)²。一叶落,几番秋³。江南独倚楼。
译文:想当年在东门外与你分别,路边垂柳依依,你亲折柳枝为我送别。一叶落而知秋,几度秋去又秋来。此处一别,漂泊江南,我在江南独倚高楼把你思念。
注释:¹东门:指洛阳东门。²纤手:女子纤柔的手。³一叶落,几番秋:《淮南子·说山》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sāo)¹。无际恨,见闲愁。侵寻²天尽头。
译文:我常常在曲曲弯弯的栏杆处久久地伫立,终日把你凝望。每当暮色渐浓,离恨别愁涌上心头,弥漫了整个天际。
注释:¹搔首:挠头。指有所思。²侵寻:渐渐扩展到。

  这首词写游子之思,富有画面感。“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写的是春天在城外折柳送别。古代送行时,折柳枝赠别亲人,是普遍的习俗,也成为文人常用的表达离愁的场景,如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这首词中,上东门外,是自东汉以来就作墓地的北邙山,气氛肃杀。上东门外送别,更添凄凉感受。“赠别每烦纤手”,即每次劳烦女子折柳赠别。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写秋天倚楼眺望。“一叶落,几番秋”出语平淡,但蕴藏无限感慨,落寞的感受,失意的情绪皆在其中。对落叶的敏感,事实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意味着离别日久,离愁日深。倚楼远望也是典型的表现思念之情的场景。温庭筠词《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写的是闺中思妇倚楼,等候归人;柳永《八声甘州》则写游子独立楼头,“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并且想象着故乡的妻子也“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词中描写的季节是“一番洗清秋”,与本词相同。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都是承接前文“江南独倚楼”而来。“搔首”即以手搔头,常用以表现男性焦急或有所思的样子,如《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唐高适《九日酬颜少府》“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主人公倚阑干远眺,久久伫立凝望,直至傍晚,时光流逝而孤独依旧,无奈搔首。目光投向远处,无限离愁也仿佛随之蔓延到天尽头。

  关于贺铸的词,词评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曰:“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经,允推神品。”此论较为公允。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年11月版

gēnglòu ·lóu

zhù sòngdài 

shàngdōngmén ménwàiliǔ zèngbiéměifánxiānshǒu luò fānqiū jiāngnánlóu 
lángān níngzhùjiǔ gèngkānsāoshǒu hèn jiànxiánchóu qīnxúntiānjìntóu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千峰万峰巴峡¹里,不信²人间有平地。
译文:长江三峡千峰万峦绵延数千里,行进其中哪信人间有平地。
注释:荆渚:指湖北江陵,江陵旧为荆州治所,春秋时有渚宫,故称荆渚。中流:指行船在江中。巫山:在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长江穿流其中,成巫峡。无复一点:不再有一点形象了。短歌:相对长歌而言,指短小的歌行诗。¹巴峡:原指四川嘉陵江峡,这里借指长江三峡,即瞿峡、巫峡、西陵峡。²不信:那信。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zhǔ)¹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²无山。
译文:渚宫遥望水天连成一片,却又怀有大地本无山峦。
注释:¹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故址在江陵县。据作者《吴船录》描述:“淳熙丁酉八月壬申、癸酉泊沙头,江陵帅辛弃疾幼安招游渚宫。败荷剩水虽有野意,而故时楼观无一存者。后人作小堂亦草草。”²元:通“原”。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山川¹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²都如梦。
译文:山水迎我入蜀今又送我下江东,回首沉思变幻明灭一切都如梦境。
注释:¹山川:山水。²变灭:变幻而消失了。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归程万里今¹三千,几梦即到石湖²边。
译文:归程迢迢万里如今行路已三千,几番入梦返至石湖边。
注释:¹今:而今、如今。²石湖:在苏州市西南,界于吴县、吴江之间,西南通太湖,北通横塘,风景优美,是作者别业所在,作者晚年住在这里,因自号石湖居土。

  此诗是一首七言短篇歌行体诗歌,写由江陵长江中流回头西望三峡的情景。每二句一韵,凡四转韵,每韵一意。

  第一韵写长江三峡峰峦之多。长江三峡“山之多不知其几千里,不知其几千万峰,山之高且大如是”(范成大《吴船录》),船在万峰中朝漂夕浮,好像永远走不到尽头,在此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中,真是“不信人间有平地”。此联是作者出三峡的回思,用跌宕转折之笔,写在横亘千里奇峰陡崖中行舟的感受――峡里山多与山高。

  第二韵写由江陵长江中流西望不见峡山。诗人受辛弃疾邀游楚国别宫——渚宫,由渚宫沿江西望,江水汹涌奔流如罗带,碧绿湍急的江水一望无际,水天相接一色,江面辽阔广漠,“却疑平地元无山”,真是过了夷陵(今宜昌西北)“回首西望,则渺然不复一点;惟苍烟落,云平无际,有登高怀远之叹已。”此联是诗人从江陵平坦之地回头遥望,江天一片空旷,略无高处,故作此江长水大“水连天”及“却疑平地元无山”疑辞,表现峡外的平旷景象,真是“送尽奇峰双眼豁,江天空阔看夷陵。”(清人张问陶《出峡泊宜昌府》)

  第三韵写对峡里山、峡外水变换情况的感想,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从桂林经湖南至荆州,然后沿秭归、巴东、巫峡、万州一线入川,而今又从“千峰万峰巴峡里”来到“水连天”的江陵,南北往返,颠沛流离多年,经历了许多山山水水,这山水相迎相送,回想起来,这世事仕途真如转头即灭的梦幻一样。此联是自然山水拟人“送迎”现象触发诗人对世事仕途的感慨,其内涵意味深长。

  第四韵写诗人长途艰难、盼速归。山水相迎送,世事如浮云、梦幻,这万里归程才行过三千,在这三千里山川旅程中已做过几回梦,不知到苏州西南的太湖之滨,再经几次梦境才会到达。此联写诗人在经历山川变换、宦海浮沉后,已悟出世事仕途如过眼云烟、如梦幻虚无缥缈的道理,并表露出他思念石湖,急盼归家的心情。

  此首七言古诗,转折轻妙如行云流水,内涵深蕴,真是神韵兼备的佳作之一。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主编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07:第397页

jīngzhǔzhōngliúhuíwàngshāndiǎnchéngduǎn--fànchéng

qiānfēngwànfēngxiáxìnrénjiānyǒupíng

zhǔgōnghuíwàngshuǐliántiānquèpíngyuánshān

shānchuānxiāngyíngxiāngsòngzhuǎntóubiànmièdōumèng

guīchéngwànjīnsānqiānmèngdàoshíbiān

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崿山桑树上,正月一日衔柴作巢,或作白鹊,或女人。赤帝见之悲恸,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今人至十五日焚鹊巢作灰汁,浴蚕子招丝,像此也。《广异记》
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崿山桑树上,正月一日衔¹柴作巢,或作白鹊,或女人。赤帝见之悲恸(tòng)²,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今人至十五日焚鹊巢作灰汁,浴蚕子招丝,像此也。
译文:南方赤帝的女儿学道得仙,居住在南崿山的桑树上,正月初一这天就衔柴筑巢,有时候变成白鹊,有时候变成女人。赤帝见了之后非常悲痛,诱导她却不能成功,就用火烧她,她就立刻升天了,因此被命名为“帝女桑”。现在人们每到十五日就烧鹊巢,留存灰汁,泡蚕茧成丝,就是比拟这件事。
注释:¹衔:含;口含。²悲恸:悲伤。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¹
注释:¹三休:多次休息。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¹
注释:¹“静言”二句:陆机《猛虎行》:“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望见南山¹阳,白露霭²悠悠。
注释:¹南山:终南山,也即秦岭。²霭:形容远。悠悠:远貌。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曾是厌蒙密¹,旷然销人忧。
注释:¹蒙密:谓草木繁茂,掩蔽甚深。

sànwǎngshēnlínzhúdèngdàopánshízhìhuángniúlǐngjiànhuánghuāchuān--wángwéi

wēijìngwànzhuǎnshùjiāngsānxiū

huíhuánjiànyǐnyìnglínqiū

sōngshàngchánchánshízhōngliú

jìngyánshēnzhǎngxiàogāoshāntóu

wàngjiànnánshānyángbáiǎiyōuyōu

qīnggāojìng绿shù

céngshìyànméngkuàngránxiāorényōu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手植¹千树²桑,文杏³作中梁。
译文:亲手栽下很多棵杏与桑,富家郎砍倒文杏作中梁。
注释:¹植:种树。²树:株,棵。³文杏:杏树的一种,树高大,其材有文彩,可做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频年¹(yáo)役重,尽²属富家郎。
译文:只因为连年徭役太繁重,不得不全部卖给富家郎。
注释:¹频年:累年,连年。²尽:都,全部。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¹
译文:富家的大郎田地产业多,他又花臭钱买来大官当。
注释:¹金章:大官执掌的金印。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昨日门前过,轩¹车满垂杨²
译文:老田翁咋日在他门前过,垂杨下满是贵人的车辆。
注释:¹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的人乘坐。²垂杨:树名,又名垂柳,此树易于栽种,枝叶下垂,摇曳多姿。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富来说向家¹,儿孙竟咨(zī)(jiē)²
译文:老田翁到家一向家人讲,惹得满室的儿孙竟嗟伤。
注释:¹说向家:“向家说”的倒文,向家人说起此事的意思。²咨嗟:感叹声。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不见千树桑,一浦(pǔ)¹芙蓉花²
译文:看不见千裸桑树与杏树,只有满池的荷花散幽香。
注释:¹浦:本作“水滨”解,这里指水池。²芙蓉花:荷花的别名,荷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开花美丽,又有莲花、菡萏等别名。

  《田翁叹》通过一位植树田翁的感叹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面貌,写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人间的不平与官府徭役的繁重与害人。这位植树的田翁是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农,他辛勤劳动了一生,亲手栽下了千棵桑树与杏树,他本指望这些劳动会给自已与自己的一家带来温饱,也造福于社会与后代。这种愿望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但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连年繁重的徭役使田翁倾家荡产,他不得不把自己心爱的倾注了全部心血与希望的桑林与杏树卖给富家郎。而这位富家郎却砍倒“文杏作中梁”,又段林开池,在池中种上了满池的荷花,以供自己的观赏与享乐。这位富家郎“田业广”,又花钱买了“金章”,步入了官场。他又广为结交,使他家门前的垂杨下满是贵人的车辆。这样的现实,使田翁及田翁的一家感叹嗟伤,又使作者感到不平。

  这首诗形象鲜明,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田翁的形象是从作者的正面描写中展示出来的。这首诗是以写田翁的所做、所观、所想为主,这位田翁的性格特点是由他的动作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他“手植千树桑”,他家有满室的儿孙,说明他的勤劳,他已经为社会劳动了一生。他对富家郎的怨恨说明他有朴素的阶级觉悟。他对“千树桑”被毁,对他亲手栽的文杏做了中梁,对桑林被开为荷花池感到痛心与惋惜,这说明他一生种桑与种杏不单是为了自身与一家人的温饱(当然也包含着为自身与一家人的温饱),这中间透出了一定的为社会及后代造福的思想。这是他性格中可贵的善良的一面。这位老田翁的形象是具体的,是有血有肉的。而那位富家郎的活动,他的所作所为,他砍“文杏作中梁”,他“田业广”,他用钱“买金章”,他招来无数贵人的车辆,他毁桑林开水池种荷花,这一切都是从田翁的眼里看出,从田翁的嘴里说出,这种写法省略了不少笔墨,而这位富家郎“为富不仁”的特点又表现得极为突出。作者的态度,作者对田翁的同情,对富家郎的厌恶与斥责都是通过这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的。诗人对官府徭役繁重的揭露也没有正面阐述,只是在说明田翁把“手植”的“千树桑”卖给富家郎的原因时,顺便交待了一句“频年徭役重”,致使田翁的“千树桑”“尽属富家郎”。这样描写,使这首诗重点突出,情节多变化,这是一首以叙事与扦情二者相结合的作品。另外,这首诗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诗中田翁与富家郎是封建社会两类人的代表,田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富家即是压迫别人剥削别人的官僚地主。这两者在诗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就在这对比之中展示出来。同时,语言通俗形象,情节跳跃性较大也是这首诗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55-158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tiánwēngtàn--fén

shǒuzhíqiānshùsāngwénxìngzuòzhōngliáng

pínniányáozhòngjǐnshǔjiāláng

jiātián广guǎngyòngmǎijīnzhāng

zuóménqiánguòxuānchēmǎnchuíyáng

guīláishuōxiàngjiāérsūnjìngjiē

jiànqiānshùsāngróng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