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如素 一作:欲素)
译文: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赵瑟¹初停凤凰柱²,蜀愁欲奏鸳(yuān)(yāng)弦。
译文: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注释:¹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²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译文: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忆君迢(tiáo)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译文: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肠断 一作:断肠)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肠断 一作:断肠)
译文: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春日的一个黄昏,日色将尽,夜幕降临,花辨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难以安眠。这样一烘托,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

  紧接着一副工整的对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故称赵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来挑逗卓文君。诗人用这两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从字面上来看,赵瑟刚弹过,凤凰状的瑟柱停下来了,又不知不觉的拿起蜀琴,准备开始奏起鸳鸯弦。而凤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一种见证!哦,原来女主人是在思念她的爱人了。 

  再来看下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男人在思念至极呐喊“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一片如火之热情。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因凤凰柱、鸳鸯弦带给她的那深切的别离之苦捎给远方的心上人。“寄燕然”一句告诉我们,原来她的丈夫是从征去了。李白在《关山月》中曾经这样描写过征客的心境“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样的思念,比起“一种相思、两种闲愁”的“闲愁”更多了几分烟火气息和现实意义。

  心事已经寄予春风了,春风真的能给爱人带去自己的一片相思吗?女人心里依旧一片茫然,于是她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忆君迢迢隔青天”!山水迢迢,对你的思念如此遥远,就象隔着那苍茫的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为流泪泉”,一句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对偶把这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刻画出来了,旧日的那对顾盼灵秀、眼波如流的双目,如今却变成了泪水的源泉,可知二人分开之后,女子除了长夜无眠和深深叹息之外,竟是常常的以泪洗面。 

  末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了,你看她娇嗔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因为思念你而肝肠寸断,等你回来时,在明镜前看看我憔悴、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了。一副天真、调皮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倍加爱怜和心痛。 

  《长相思》第二首相比第一首,言语更加浅显易懂、音韵更加曲调化,我想,这与唐朝音乐鼎盛有关,从宫廷乐府到民间教坊,许多诗词都被谱上曲谱,四处吟唱,李白的乐府诗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第二首又用了夸张、排比、想象、暗喻等手法,从多个角度把这个美丽多情的女子对出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虽不是女子,却能刻画如此生动、细腻的女子形象,就好像曹雪芹不是女人,却能读懂天下形形色色的女人一样,我想,世间无论男女,也许不必太多的在意付出,只要能真正的读懂对方,此生足矣!

chángxiāng ·èr

bái tángdài 

jìnhuāhányān yuèmíngchóumián  (zuò  )
zhàochūtíngfēnghuángzhù shǔqínzòuyuānyāngxián 
yǒurénchuán yuànsuíchūnfēngyānrán 
jūntiáotiáoqīngtiān shíhéng jīnzuòliúlèiquán 
xìnqièchángduàn guīláikànmíngjìngqián  (chángduànzuò duàncháng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注释

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
2、 《陶渊明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23页
简析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春日的一个黄昏,日色将尽,夜幕降临,花辨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难以安眠。这样一烘托,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

  紧接着一副工整的对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故称赵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来挑逗卓文君。诗人用这两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从字面上来看,赵瑟刚弹过,凤凰状的瑟柱停下来了,又不知不觉的拿起蜀琴,准备开始奏起鸳鸯弦。而凤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一种见证!哦,原来女主人是在思念她的爱人了。 

  再来看下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男人在思念至极呐喊“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一片如火之热情。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因凤凰柱、鸳鸯弦带给她的那深切的别离之苦捎给远方的心上人。“寄燕然”一句告诉我们,原来她的丈夫是从征去了。李白在《关山月》中曾经这样描写过征客的心境“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样的思念,比起“一种相思、两种闲愁”的“闲愁”更多了几分烟火气息和现实意义。

  心事已经寄予春风了,春风真的能给爱人带去自己的一片相思吗?女人心里依旧一片茫然,于是她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忆君迢迢隔青天”!山水迢迢,对你的思念如此遥远,就象隔着那苍茫的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为流泪泉”,一句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对偶把这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刻画出来了,旧日的那对顾盼灵秀、眼波如流的双目,如今却变成了泪水的源泉,可知二人分开之后,女子除了长夜无眠和深深叹息之外,竟是常常的以泪洗面。 

  末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了,你看她娇嗔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因为思念你而肝肠寸断,等你回来时,在明镜前看看我憔悴、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了。一副天真、调皮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倍加爱怜和心痛。 

  《长相思》第二首相比第一首,言语更加浅显易懂、音韵更加曲调化,我想,这与唐朝音乐鼎盛有关,从宫廷乐府到民间教坊,许多诗词都被谱上曲谱,四处吟唱,李白的乐府诗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第二首又用了夸张、排比、想象、暗喻等手法,从多个角度把这个美丽多情的女子对出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虽不是女子,却能刻画如此生动、细腻的女子形象,就好像曹雪芹不是女人,却能读懂天下形形色色的女人一样,我想,世间无论男女,也许不必太多的在意付出,只要能真正的读懂对方,此生足矣!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1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暑天三月¹元无雨,云头不合²惟飞土。
译文:夏季的三个月都没有下雨,只见飞土不见云阴覆盖。
注释:劳歌:乐府旧题,见《乐府诗集·杂歌谣辞》。¹暑天三月:夏季的三个月。²合:合拢,指云阴覆盖。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身先汗如雨。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身先汗如雨。
译文:厅堂清静原想午睡一会儿,结果稍稍惟弹便汗如雨下。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hái)¹长彀(gòu)²十石(dàn)³弩。
译文:突然想起街上苦工最惨,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
注释:¹骸:骨。²彀:张满弓弩。³石: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十石,极言费力之大。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半衲(nà)¹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²饱儿女。
译文:一生就靠缝补过的破旧衣服度过,为了养儿活女只能下苦力挣钱。
注释:¹衲:缝补,这里指缝补过的破衣服。²以力受金:犹言下苦力挣钱。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¹
译文:有钱人的牛马系在树荫歇息,只害怕牛马晒病,不能开耕。
注释:¹犯炎酷:指因炎热而受扰或被晒伤。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天工¹作民²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译文:老天爷生育一个人,历时既久又不容易,谁知还不如牛马有福气。
注释:¹天工:一作“天公”,指造物者。²作民:作育人类。

  这首诗所写的是出卖苦力的劳工的艰难生涯。前四句写暑天长期无雨,云头尘土飞扬,深堂挥汗如雨,干旱酷热。中四句言“负重民”,身冒酷暑,奔走长街,衣不蔽体,弯腰负重,承受着惨重的劳累,换钱来养活儿女。后四句以富人家的牛马来与劳工对比,牛马能在高树下乘凉避暑,劳工哪有这种福气。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

  张耒出身贫寒,从政后又一直沉沦下僚,对广大人民的穷苦生活有所体察和了解,在苏门四学士中,他是最关怀民生疾苦的,也写过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这首《劳歌》是他的“古乐府歌词”之一。它以朴素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负重民”劳动神态的刻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诗的开头四句刻意渲染暑天之热。一二两句写天气:说“云头不合”,则可见烈日当空;说“惟飞土”,既呼应了上句“三月元无雨”,又强调了气侯炎热干燥,尘土飞扬。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盛夏赫赫,骄阳似火,深堂高卧,想动身而未动身,就汗如雨下,这表明炎热已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这四句对“热”尽情渲染,为后面写“负重民”劳动的艰辛,作了有力的铺垫。

  “忽怜长街负重民”,下一“忽”字,笔锋陡然一转,结上开下,中间四句进入对“负重民”的正面描写。诗人由己及人,对于苦力的劳动强度,生活境况,不发抽象议论,也不作全面介绍,而是巧妙地通过两个典型细节的刻画,把“怜”的感情交织进去,含蓄地表现出来,这种手法是很高明的。“筋骸长彀十石弩”,一个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的苦力形象,令诗人心碎。这一细腻描绘,不仅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而且逼真地点明物体之重已远超过人所能承受的限度。

  “以力受金饱儿女”,苦力的区区报酬得来十分不易,其中渗透着很多血和汗。这就深化了主题。“半衲遮背是生涯”一句,使文意层层逼进。烈日曝晒,“负重民”尽管衣不蔽体,却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已被剥削得一无所有,除出卖苦力外别无“饱儿女”之法。“负重民”是家中直接挣钱者,从事的又是如此费力的劳动,尚且是“半衲遮背”,那么完全可以推断,所谓“饱儿女”,充其量也只不过勉强活命而已。这两个典型细节的刻画,不仅逼真感人,使文势跌宕,而且含意深长,从中也引发了一个问题:“是谁把“负重民”推向了苦难的深渊?”诗中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深刻,剪裁的精当。

  最后四句,变换韵脚,笔锋一转,向更深的意境开掘,以人与畜相比。牛马都有人爱护,拴在树下乘凉,唯恐其“犯炎酷”,而“负重民”如此艰辛,却无人怜惜,人还不如牛马。这样的强烈对比,更可看出“负重民”是生活在人间地狱,更能激起读者的深切同情。此外,作者有意换了入声韵,更表现出这是“凄厉萧杀”之音。

  这首诗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首先是因为诗人对劳动者有很深的感情,其次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描写技巧,刻意经营,发挥了艺术独创性。

  《劳歌》通过作者自己的切身体验,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不用一个典故,也没有一个怪字,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和怜悯。

参考资料:
1、 刘乃昌选注.宋诗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2004年:145-146
2、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92-693
3、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历代文学名篇欣赏 宋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137-140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生死悠悠¹尔,一气²聚散之。
译文:生死之间不悠远,全凭一气聚或散。
注释:¹悠悠:即长久、遥远,还有悠闲之意。这里形容人的生死永别,表现了作者的自然主义生死观。²气:元气,指人体的本原。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¹来纷喜怒,奄忽²已复辞³
译文:偶然也有喜和怒,转眼匆匆离人间。
注释:¹偶:偶尔或偶然。²奄忽:指时间非常快速。³辞:指辞世,即死亡。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为役来¹贱辱?为贵非神奇。
译文:为奴谁说天生贱?富贵并非神差遣。
注释:¹来:谁。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蚩。
一朝纩(kuàng)¹定,枯朽无妍(yán)(chī)²
译文:一朝气短呼吸停,枯尸朽骨美丑莫辨。
注释:¹纩息:就是用绵丝置于垂死者的鼻孔边,测试其是否绝气。纩:指绵絮。²妍媸:相貌美丽与相貌丑陋。
生平勤皂枥,锉秣不告疲。
生平勤皂枥(lì)¹,锉(cuò)(mò)²不告疲。
译文:终生勤劳来养马,铡草喂食无空闲。
注释:¹皂枥:皂是指差役,枥指马槽。²锉秣:为牲口铡草料。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既死给槥(huì)(dú)¹,葬之东山基。
译文:死后仅得小棺材,葬在城东的山下边。
注释:¹槥椟:即像匣子一样小的薄皮棺材。槥:粗陋的小棺材。椟:匣子。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奈何值崩湍¹,荡析临路垂²
译文:无奈降雨山崩塌,坟墓冲垮路人怜。
注释:¹崩湍:就是能冲垮山坡的激流。崩:指山倒塌。湍:指激流。²荡析临路垂:指坟墓被冲垮后,尸骨暴露在路旁。
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xiāo)¹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译文:白骨森森全暴露,骨架散乱收拾难。
注释:¹髐然:白骨森森的样子。髐:指骷髅。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从者幸告余,眷(juàn)¹之涓²然悲。
译文:幸亏随从来相告,亲睹惨景我泪涟涟。
注释:¹眷:回头看。²涓:细小的水流,这里指作者的眼泪。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猫虎获迎祭¹,犬马有盖帷。
译文:古人的猫虎受祭拜,狗死马葬盖帷幔。
注释:¹猫虎获迎祭:据《礼记》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伫立唁(yàn)¹尔魂,岂复识此为?
译文:默立吊唁你孤魂,谁能再知我所干?
注释:¹唁:意为吊丧,安慰死者在天之灵。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
(běn)¹(chá)²载埋瘗(yì)³,沟渎护其危。
译文:竹筐装载铲土埋,开沟护坡把水防。
注释:¹畚:古代用蒲草编织的盛土工具,后改为竹编。²锸:即铁锹。³瘗:埋葬,此处作名词用,指埋葬品。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译文:只求我的良心安,不为你感恩在九泉。
掩骼著春令,兹焉值其时。
掩骼¹著春令²,兹焉值其时。
译文:孟春时节重埋骨,永州地方风俗传。
注释:¹掩骼:“掩骼埋胔”。²著春令:意为正值孟春之月的时候,合乎习俗。春令:即孟春之月。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
及物¹非吾事²,聊且顾尔私。
译文:福泽万民非我辈,略报你劳苦在生前。
注释:¹及物:指对天下人民的关爱。²非吾事:一作“非吾辈”,意为像诗人这样无职无权的人是做不到的。

  这首诗记录了掩埋役夫张进骸骨的始末,简要地勾画了役夫张进生前的坦直性格和勤劳品格,表白了诗人掩埋张进骸骨的动机与情感。诗的语言朴实亲切,似乎是在跟活着的张进叙谈家常。但是,在这种质朴亲切的叙谈中,却跳跃着诗人对劳动大众充满关怀和同情、对自己遭受排挤而治国济世之志不可伸的愤世不平的一颗心。正如诗中所说,他写此诗的动机,既不是因为做了一件极小的善事而宣传自己的善行,也不是为了让张进在九泉之下感恩戴德,图个什么好的因果报应,而是为了“我心得所安”和“顾尔私”。

  诚然,对于诗人这样一位具有知识良心和政治良心的官员来说,顾全私人交情和力所能及地为仆役人员办点好事,这是他做官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但这并非诗人写作此诗的真正意图,其真正意图是为了表达他“及物”的远大志向。一方面,他认为“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人生本来就没有贵贱之分。所以,以“捕蛇者”为代表的社会劳动大众和以张进为典型的生前死后无人扶助与殓葬的穷困孤寡者,他们理应受到社会的平等相待和扶助,让他们生有所养,死有所安。但另一方面,当时官府税赋沉重,人民不得聊生,十室九亡。如“捕蛇者”一家三代死于毒蛇之口数人,仍宁可续其捕蛇之役而不愿复其税赋。另外,当时官府的办事作风,如《黄溪祈雨》诗记载,则以敬鬼神为事,虚耗官银不办实事,人民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对此,诗人身在官场,却无实职实权去改变现状,还不得不经常陪同当权官员去干些违心之事。因此,他实在按捺不住愤懑之情而借孔子之言,表明自己是在“笃行”,倡“亲民”之说。

  听其言,观其行,然后知其志。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及物非吾辈,聊且顾尔私”,而其真正的写作动机则是为了表达他的“及物”(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诗人“及物”的愿望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齐欢颜”的愿望完全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柳子比较含蓄,杜甫比较激扬。所以,读柳子诗文,只要能够细心体会,时时处处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他那颗爱民报国的火热之心的律动。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¹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shù)不其之甚也²!”
译文: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注释:¹其:用在谓语“有”之前,表示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可能”、“或许”等。²何士民众庶不其之甚也:为什么那么多士民不称其您呀?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实际的意思是说许多士民在指责你。何,用于句首,与句末的“也”相配合,表示反问或感叹的语气。士民,这里指学道艺或习武勇的人。古代四民之一。众庶,庶民,众民。其,称其,赞美。甚,厉害,严重。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曰:“唯¹,然²,有之!愿³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yǐng)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zhǔ)¹⁰而和(hè)¹¹者数千人。其为《(ē)》、《薤(xiè)露》¹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¹³,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¹⁴商刻¹⁵¹⁶,杂¹⁷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¹⁸其曲弥高,其和弥(mí)¹⁹寡。
译文: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数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注释:¹唯:独立成句,表示对对方的话已经听清楚或同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嗯”等。²然:这样。用来代上文所说的情况。³愿:希望。⁴毕:完毕,结束。⁵客:外来的人。⁶歌:唱。⁷郢:楚国的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⁸《下里》《巴人》:楚国的民间歌曲,比较通俗低级。下里,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⁹国:国都,京城。¹⁰属:连接,跟着。¹¹和:跟着唱。¹²《阳阿》《薤露》:两种稍为高级的歌曲。《阳阿》,古歌曲名。《薤露》,相传为齐国东部(今山东东部)的挽歌,出殡时挽柩人所唱。薤露是说人命短促,有如薤叶上的露水,一瞬即干。¹³《阳春》《白雪》:楚国高雅的歌曲。¹⁴引:引用。¹⁵刻:刻画。¹⁶商、羽、徽:五个音级中的三个。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¹⁷杂:夹杂,混合。流。流畅。¹⁸是:这。¹⁹弥:愈,越。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故鸟有凤¹而鱼有鲲(kūn)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³云霓(ní),负苍天,足乱浮云,翱(áo)(xiáng)(yǎo)之上。夫¹⁰(fán)¹¹之鷃(yàn)¹²,岂¹³能与之¹⁴¹⁵天地之高哉?鲲鱼朝(zhāo)¹⁶¹⁷昆仑¹⁸之墟(xū)¹⁹,暴²⁰(qí)²¹于碣(jié)²²,暮宿于孟诸²³。夫尺泽²⁴之鲵(ní)²⁵,岂能与之量²⁶江海之大哉?故非独²⁷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guī)意琦(qí)²⁸,超然独处,世俗之民²⁹,又安³⁰知臣之所为哉?”
译文:“故此,鸟中有凤凰而鱼中有大鲲。凤凰拍击空气,直上九千里的高空,贯穿云霞,背负青天,在高渺的天空展翅翱翔;而那跳跃于篱笆之间的鷃雀,哪能和凤凰同样衡量天地的高大呢?鲲鱼早上从昆仑大山出发,在碣石晒背曝鳍,晚上在孟诸大泽投宿;那处于小小池塘之中的鱼儿,怎能与大鲲一样测知江海的浩瀚呢?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啊!在‘士’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注释:¹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一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常都称作“凤”。²鲲: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³绝:尽,穷。⁴云霓:指高空的云雾。⁵负:背,用背驮东西。⁶苍天:天。⁷翱翔:展开翅膀回旋地飞。⁸乎:用法相当于介词“于”,在。⁹杳冥:指极远的地方。¹⁰夫:那,那个。用在作主语的名词之前,起指示作用。下文的“夫”同。¹¹藩篱:篱笆。¹²鷃:一种小鸟。¹³岂:用在谓语“料”前,与句末的“哉”一起,表示反诘。¹⁴之:作介词“与”的宾语,代上文的“凤凰”。下文的“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的“岂”、“哉”、“之”同。¹⁵料:估量,估计。¹⁶朝:早晨。¹⁷发:出发。¹⁸昆仑:我国西北部的著名大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东延入青海境内。¹⁹墟:土丘。²⁰暴:暴露。²¹鬐:鱼脊。²²碣石:渤海边上的一座山。在今河北昌黎北。²³孟诸:古代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²⁴尺泽:尺把大的小池。²⁵鲵:小鱼。²⁶量:衡量,计量。²⁷非独:不但。²⁸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²⁹世俗之民:这里是指一般的人,普通人。世俗:指当时的一般人。多含有平常、凡庸的意思。³⁰安:怎么,哪里,表示反问。³¹

  全文结构简洁明晰,一问一答,毫无枝蔓。

  《对楚王问》是问对体,即假设主客问答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所以文章一开头,就写楚顷襄王听信谗言,责问宋玉。宋玉宕开一笔,满口承认有“遗行”,不作申辩,只是希望宽恕,让他把话说完。

  其次,写宋玉的答辞。其答辞以讲故事的形式,表面与“遗行”无关,实则均为“遗行”进行辩驳。分三个层次:一是讲一位歌手在郢都唱歌,唱“下里巴人”低级通俗的歌时,唱和者数千人;唱“阳阿薤露”较高级的歌时,应和者数百人;唱高雅的“阳春白雪”之歌时,能跟着唱的不过数十人;最后唱高难度的变化无穷的歌时,能和者只有几人。可见“曲高和寡”,暗示智高之人不为人理解。二是以凤凰、鲲鱼与鷃雀、小鲵的对比,说明渺小的鹦雀、小鲵之类的谗佞小人不会理解如凤凰、鲲鱼一类大智者的胸怀与能力。三是以圣人与世俗之民的对比,说明凡夫俗子哪能了解我(圣人)的所作所为。三重对比中,宋玉白比为高雅之乐曲、鸟中之凤、鱼中之鲲、人中“圣”人,说明自己情操高尚,与那些鼠目寸光的谗佞小人有天壤之别,故遭到他们的诬陷也就不足为怪。尽管宋玉没有对“遗行”进行辩解,但“故事”一完,“遗行”之诬也就不攻自破。宋玉的高洁清高、孤芳自赏自然显现,楚顷襄王及周围佞臣的昏庸、恶劣昭然若揭。 [6]  有力地反驳了楚王的责问,真是笔力千钧,水到渠成。不仅抒发了作者孤高自傲、不同流俗的品格,同时也流露了宋玉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愤懑之情,具有骚情雅意,隽永无穷!

  全文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理寓其中;逐层推进,逐层深入;答辩一完,戛然而止,如载奔马,干净利落,有余音绕梁之效。

  此作的笔法高绝之处,是在“不经意为文”。作者并不是精心着意地作文,只是从生活中撷取普通问对,打打比方,在不经意中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流露出隐隐的不满情绪,值得细加玩味。

参考资料:
1、 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 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115~119
2、 傅德岷,赖云琪.古文观止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75
3、 黄季耕.《中华历代名文评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53~55
老年少忻豫,况复病在床。
老年少忻(xīn)¹,况复²病在床。
译文:(人)老了就少有欣喜,何况(我)反反复复地生病,长年生活在床上。
注释:¹忻豫:欢乐。²况复:更加、加上;何况,况且。
汲水置新花,取忍此流芳。
¹水置新花,取忍此流芳。
译文:从井里打水用来放新摘的花,狠心地选择(将它摘下)想要(享受)它散发的香味。
注释:¹汲:从下往上打水。
流芳柢须臾,我亦岂久长。
流芳水(dǐ)须臾(yú)¹,我亦岂久长。
译文:(可是)散发的香味本就只能持续一小会,我也(像这个香味一样)生命短暂,难道(还)可以(活得)长久吗?
注释:¹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
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
译文:(将)新摘的花赠与死去的我,就已经可以将我忘掉了。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流水泠(líng)¹,断桥²横路梅枝亚³。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译文: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桠横在断桥旁的路上。梅花好似雪花飘飞而下,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风景画。
注释:点绛(jiàng)唇:词牌名,取南朝梁江淹诗“明珠点绛唇”而命名。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双调四十一字,仄韵。¹泠泠:形容声音清越。²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宝祐桥”,又称“段家桥”,唐时称为“断桥”。³亚:通“压”,下垂的样子。⁴浑似:简直好像。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白璧(bì)¹青钱²,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译文:想用白璧和青钱将春色买下,可是梅花无价。归来的时候,春风吹过平川旷野,马蹄过后,飘来一股幽香。
注释:¹璧:古玉器名。平圆形,正中有 孔。也泛指美玉。²青钱:即铜钱.古代货币。

  词的上片写词人看到的画意,其中也透露出春意。虽然“春”字出得很晚,但第一句“流水泠泠”,如鸣佩环的描写,已全无冰泉冷涩之感,从而透露出春的消息。由闻水声过渡到看梅花,是渐入佳境的写法。“断桥横路梅枝亚”中“横”、“亚”二字,双重空间显现,已具画意。而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之姿态,故卢梅坡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雪梅》),可“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绝非凑句,而是烘托突出梅花神韵的笔墨。“飞下”二字写出江南雪的特点,是静谧无声的瑞雪。它成为词中盛开的梅花的极其生动的背景。至此,读者已大有“人在画图中”之感,“浑似江南画”一句恰如其分地点出这种感受。

  词的下片即写词人感受的春意,和观梅归来其乐融融的心情。刚刚经历过隆冬的人,会特别觉得春日可爱,那真是有钱难买的。价值连城的“白璧”,毕竟是有“价”的,而春天却是“无价”的。“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二句,还有一层较隐微的含意,那就是“春无价”又意味着“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欲买不来,不买却会来。下句“归来也”三字大有意味。如果用“归去也”三字,那就只能理解为赏梅者兴尽而返。但“归来也”,既可作词人游过归来讲,连上句也可作“春”已归来讲,这一点很关紧要。能体会到这一层,则末二句“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便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了。“一点香随马”,造句清新俊逸,它既使读者联想到“更无一点尘随马”,又使读者联想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然而“马蹄香”只能是春深之境,而“一点香随马”确是早春之意。那暗香追随的情况,非梅莫属。人的心情如何,这里已不言自明。

  通过分析可知,仅看到此词“自然”“不事雕琢”是不够的,还应看到词人在驱遣语言的分寸感上所具备的功力。虽然用意十分,但在措语时,词人只肯说到三四分;由于造句考究而富于启发性,读者领略到的意趣却是很丰富的。词的上片主景语,下片纯属情语。不管是写景抒情,都用疏淡笔墨。空白较多,耐人寻味,有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也与咏梅题材相称。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1074-1075页

diǎnjiàngchún ·méi

zhū sòngdài 

liúshuǐlínglíng duànqiáohéngméizhī xuěhuāfēixià húnjiāngnánhuà 
báiqīngqián mǎichūnjià guīlái fēngchuīpíng diǎnxiāngsu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