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xiǎolóuduìxuěyǒu怀huái西shāndàorén--lánrén

西shānbáixuězhàngshēnběifēngchuīdàozhǎngsōnglínqiānrénbàozhōngyǒuyuānyín

gāolóushízuìxiāngruòshuǐhǎizhīnánxúnfánshēnmáogèngxiāoshuǎngyuànjièhuángyúncén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4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烟水¹寻常事²,荒村³一钓(diào)
译文:生活漂泊不定、风雨变幻是极平常的事,这好比在荒凉的村庄钓徒驾着小舟飘荡。
注释:¹烟水:义同“烟波”。指江湖上风雨变幻、飘泊不定的艰苦生活。²寻常事:极平常的事。³村:荒凉的村庄。也是暗喻所住大陆新村寓所。⁴钓徒:钓鱼人。亦是作者自喻。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深宵(xiāo)¹沉醉²起,无处觅(mì)(gū)³
译文:深夜从沉醉中惊醒,只见荒村萧索江水茫茫,找不到一张栖身的席草,一点充饥的米粮。
注释:¹深宵:深夜。²沉醉:大醉,在此诗中含有双关意义,带有讽刺意味。³菰蒲:植物名。菰,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蒲,水草,嫩芽可食,蒲叶可编席。菰蒲,代指最低饮食所需。

  作者以“钓徒”自况,孤身一人,终年出没于烟水浩淼间,然此亦寻常事矣。头两句写处境之艰窘险恶,但也隐含着“世路如今已惯”的意思,“寻常”二字,或许多少有一点自得。然而深宵酒醒,发现连一个可以挣饭吃的地方也找不到了。诗到最后,不免怆然有怀。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消极。这里“荒村钓徒”是作者鲁迅的自况,一般说来,这不是一位“战士”而是一位“隐者”的形象。身在山水之间,心在江湖之上,以钓为乐,远避尘世,这种人没有什么积极于人世可言。然而,仔细推敲,作者鲁迅这里虽以“钓徒”自况,但在第一句看似轻松自然地写了一句“烟水寻常事”,对这一句可至关重要,因为这一句旨在说明,他是一位久经风浪,见过世面,敢于“直面人生”的战士。他对风波的险恶不但毫不畏惧,而且已经习惯,可谓是“大风浪里好行船”的水手,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钓者”。在这里,“荒村钓徒”不过是一个比喻,一个代号。即使从字面意思上也说明:在军阀当局的迫害下,危机四伏,荆棘遍地,为了避开特务的监视和袭击,作者鲁迅只能像一个飘泊江湖的渔夫,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因此也不以为然,只把它当成正常的情况。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是这首诗的重点。这两句诗,含意十分丰富,感情也十分沉重,表现出作者因军阀当局的迫害而生的悲愤就像飘泊于江湖的渔人,深宵酒醒,江水连天,四处茫茫,既寻不到一张栖身的蒲席,也找不到一点充饥的菰米,“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衬托出艰苦困顿的处境,作者鲁迅这里也没有表现出一种消极无奈的情绪,因在前两句诗中,他已经说出了自己对险恶处境十分习惯,并不会被困难和险恶吓倒,这里之所以再一次强调自己所处的境地,更多的还是在揭露和抨击军阀当局对包括鲁迅在内的革命的和进步的文化界人士的残酷打击和迫害,也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要继续斗争下去的革命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形象鲜明,意境幽远。全诗短短数句,即有简练明晰的印象,眼前就像展现一幅烟水垂钓图,甚至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将各种景象完全融化在一起。诗中并无激烈慷慨之语,但诗的后面汹涌着澎湃的激情,有不尽的想象,不尽的思索。全诗比喻都是明喻(如“烟水”、“钓徒”、“深宵”、“菰蒲”等),却又十分含蓄,“明”和“隐”,“含”和“露”,矛盾统一,紧密结合,反而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1、 孙中田.鲁迅诗词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202-203页

yānshuǐxúnchángshì

xùn jìnxiàndài 

yānshuǐxúnchángshì huāngcūndiào 
shēnxiāochénzuì chù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抛尽榆(yú)¹,依然难买春光驻(zhù)。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²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注释:¹榆钱:即榆荚。²长亭:古时道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用以暂歇与饯别。
榆钱非钱,春归亦无路,惟文学乃能以虚构之钱与路,将抽象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之形象。上片咏春光难驻,正借词人造语之新颖,方予人以深刻印象。下片“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两句,将词意转深一层,点出离愁比春归更令人凄苦,遂使“饯春”有了双重含义。

diǎnjiàngchún··jiànchūn--wángpéngyùn

pāojǐnqiánránnánmǎichūnguāngzhùchūnchángduànchūnguīchūnnéngláirénnéngláifǒuzhǎngtíngluànshānshùzhǐyǒujuānshēng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明明在下¹,赫(hè)²在上³。天难忱(chén),不易王。天位(yīn)(dí),使不挟¹⁰四方¹¹
译文:皇天伟大光辉照人间,光采卓异显现于上天。天命无常难测又难信,一个国王做好也很难。天命嫡子帝辛居王位,终又让他失国丧威严。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
注释:¹在下:指人间。²赫赫:明亮显著的样子。³在上:指天上。⁴忱:信任。⁵斯:句末助词。⁶易:轻率怠慢。⁷维:犹“为”。⁸位:同“立”。⁹适:借作“嫡”,嫡子。殷嫡,指纣王。¹⁰挟:控制、占有。¹¹四方:天下。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zhì)¹²氏任,自³彼殷(yīn)商,来嫁于周,曰嫔(pín)于京。乃王季,维德之行
译文:太任是挚国任家姑娘,也可以算是来自殷商。她远嫁来到我们周原,在京都做了王季新娘。就是太任和王季一起,推行德政有着好主张。
注释:¹挚: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带,任姓。²仲:指次女。挚仲,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³自:来自。⁴嫔:妇,指做媳妇。⁵京:周京。⁶乃:就。⁷及:与。⁸维德之行:犹曰“维德是行”,只做有德行的事情。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¹任有身²,生此文王³。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上帝,聿(yù)怀多福。厥(jué)德不回¹⁰,以受¹¹¹²国。
译文:太任怀孕将要生儿郎,生下这位就是周文王。这位伟大英明的君主,小心翼翼恭敬而谦让。勤勉努力侍奉那上天,带给我们无数的福祥。他的德行光明又磊落,因此承受祖业做国王。
注释:¹大:同“太”。²有身:有孕。³文王:姬昌,殷纣时为西伯(西方诸侯),又称西伯昌.为周武王姬发之父,父子共举灭纣大业。⁴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⁵昭:借作“劭”,勤勉。⁶事:服事、侍奉。⁷聿:犹“乃”,就。⁸怀:徕,招来。⁹厥:犹“其”,他、他的。¹⁰回:邪僻。¹¹受:承受、享有。¹²方:大。此言文王做了周国国主。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天监¹在下²,有命既集。文王初载³,天作之合。在洽(hé)之阳,在渭之涘(sì)
译文:上天在天明察人世间,文王身上天命集中现。就在他还年轻的时候,皇天给他缔结好姻缘。文王迎亲到洽水北面,就在那儿渭水河岸边。
注释:¹监:明察。²在下:指文王的德业。³初载:初始,指年青时。⁴作:成。⁵合:婚配。⁶洽:水名,源出陕西合阳县,东南流入黄河,现称金水河。⁷阳:河北面。⁸渭:水名,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渭源县,经陕西,于潼关流入黄河。⁹涘:水边。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文王嘉¹²,大邦³有子。大邦有子,伣(qiàn)天之妹。文定厥(jué)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译文:文王筹备婚礼喜洋洋,殷商有位美丽的姑娘。殷商这位美丽的姑娘,长得就像那天仙一样。卜辞表明婚姻很吉祥,文王亲迎来到渭水旁。造船相连作桥渡河去,婚礼隆重显得很荣光。
注释:¹嘉:美好,高兴。²止:语末助词。一说止为“礼”,嘉止,即嘉礼,指婚礼。³大邦:指殷商。⁴子:未嫁的女子。⁵伣:如,好比。⁶天之妹:天上的美女。⁷文:占卜的文辞。⁸梁:桥。此指连船为浮桥,以便渡渭水迎亲。不:通“丕”,大。⁹光:荣光,荣耀。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zuǎn)¹女维莘(shēn)²。长子³维行,笃生武王。保右,燮(xí)大商。
译文:上天有命正从天而降,天命降给这位周文王。在周原之地京都之中,又娶来莘国姒家姑娘。长子虽然早早已离世,幸还生有伟大的武王。皇天保佑命令周武王,前去袭击讨伐那殷商。
注释:¹缵:续。²莘:国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一带。姒姓。文王又娶莘国之女,故称太姒。³长子:指伯邑考。⁴行:离去,指死亡。伯邑考早年为殷纣王杀害。⁵笃:厚,指天降厚恩。一说为发语词。⁶保右:即“保佑”。⁷命:命令。⁸尔:犹“之”,指武王姬发。⁹燮伐:即袭击讨伐。燮:读为“袭”。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殷商之旅,其会(kuài)¹如林。矢²于牧野³,维予。上帝临,无(èr)¹⁰尔心。
译文:殷商调来大批的兵将,军旗就像那树林一样。我主武王誓师在牧野,他说只有我们最兴旺。上天监视你们众将士,不要有什么二心妄想!
注释:¹会:借作“旝”,军旗。²矢:同“誓”,誓师。³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一带,距商都朝歌七十余里。⁴予:我、我们,作者自指周王朝。⁵侯:乃、才。⁶兴:兴盛、胜利。⁷临:监临。⁸女:同“汝”,指周武王率领的将士。⁹无:同“勿”。¹⁰贰:同“二”。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牧野洋洋,檀(tán)¹煌煌,驷(sì)(yuán)²彭彭³。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zhāo)¹⁰清明。
译文:牧野地势广阔无边垠,檀木战车光彩又鲜明,驾车驷马健壮真雄骏。还有太师尚父姜太公,就好像是展翅飞雄鹰。他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袭击殷商讨伐那帝辛,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
注释:¹檀车:用檀木造的兵车。²驷騵:四匹赤毛白腹的驾辕骏马。³彭彭:强壮有力的样子。⁴师:官名,又称太师。⁵尚父:指姜太公。姜太公,周朝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因姓吕。名尚,字子牙。年老隐钓于渭水之上,文王访得,载与俱归,立为师,又号太公望,辅佐文王、武王灭纣。⁶时:是。⁷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⁸凉:辅佐。《韩诗》作“亮”。⁹肆伐:意同前文之“燮伐”。¹⁰会朝:会战的早晨。一说黎明。

  此诗与《大雅·生民》《大雅·公刘》《大雅·緜》《大雅·皇矣》《大雅·文王》诸篇相联缀,俨然形成一组开国史诗。从始祖后稷诞生、经营农业,公刘迁豳,太王(古公亶父)迁岐,王季继续发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灭纣,可以说是把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写到了,所以研究者多把它们看作一组周国史诗,只是《诗经》的编者没有把它们按世次编辑在一起,而打乱次序分编在各处。朱熹说它和《大雅·文王》那篇一样,“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其实此诗很难看出是周公所作,也很难看出有警戒成王的意思。总观这组六篇诗文,不过是周王朝统治者为歌颂祖先功德,追述开国历史的显赫罢了。

  全诗八章。历代各家的分章稍有不同,这里是根据诗意确立的。第一、二、四、七章章六句,第三、五、六、八章章八句。排列起来,颇有参差错落之美。

  首章先从赞叹皇天伟大、天命难测说起,以引出殷命将亡、周命将兴,是全诗的总纲。次章即歌颂王季娶了太任,推行德政。三章写文王降生,承受天命,因而“以受不国”。四章又说文王“天作之合”,得配佳偶。五章即写他于渭水之滨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六章说文王又娶太姒,生下武王。武王受天命而“燮伐大商”,与首章遥相照应。七章写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敌军虽盛,而武王斗志更坚。最后一章写牧野之战的盛大,武王在姜尚辅佐之下一举灭殷。全诗时序井然,层次清楚,俨然是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的发展史。

  诗篇以“天命所佑”为中心思想,以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相继为基本线索,集中突现了周部族这三代祖先的盛德。其中,武王灭商,是此诗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写王季、太任、文王、太姒,不过是说明周家奕世积功累仁,天命所佑,所以武王才克商代殷而立天下。所以,诗人著笔,历述婚媾,皆天作之合,圣德相配。武王克商,也是上应天命、中承祖德、下合四不的。因此,尽管诗意变幻不已,其中心意旨是非常清楚的。全诗虽然笼罩着祀神的宗教气氛和君权神授的神学色彩,其内在的历史真实性一面,还是有认识价值的。

  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并不平铺直叙地叙事。文王两次迎亲的描述,生动具体;牧野之战的描绘,更显得有声有色。“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一连三个排比句子,真可谓把战争的威严、紧迫的气势给和盘托出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虽然写出了敌军之盛,但相比之下,武王的三句誓师,更显得坚强和有力。“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虽然仅仅描写了一句,也似乎让人看到了姜太公的雄武英姿。至于它有详有略、前呼后应的表现手法,更使诗篇避免了平铺、呆板和单调,给人以跌宕起伏、气势恢宏而重点突出的感觉。这些,在艺术上都是可取的。诗中的“小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为著名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很强的活力。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20-524
2、 吴雪飞.《诗经·大雅·大明》“燮伐大商”句新证. 史学史研究,2013,12

míng

shījīng··wénwángzhīshí xiānqín 

míngmíngzàixià zàishàng tiānnánchén wéiwáng tiānwèiyīn shǐ使jiāfāng 

zhìzhòngshìrèn yīnshāng láijiàzhōu yuēpínjīng nǎiwáng wéizhīxíng 

rènyǒushēn shēngwénwáng wéiwénwáng xiǎoxīn shàoshìshàng huái怀duō juéhuí shòufāngguó 

tiānjiānzàixià yǒumìng wénwángchūzǎi tiānzuòzhī zàizhīyáng zàiwèizhī 

wénwángjiāzhǐ bāngyǒu bāngyǒu qiàntiānzhīmèi wéndìngjuéxiáng qīnyíngwèi zàozhōuwéiliáng xiǎnguāng 

yǒumìngtiān mìngwénwáng zhōujīng zuǎnwéishēn zhǎngwéixíng shēngwáng bǎoyòumìngěr xièshāng 

yīnshāngzhī huìlín shǐ wéihóuxīng shànglín èrěrxīn 

yángyáng tánchēhuánghuáng yuánbāngbāng wéishīshàng shíwéiyīngyáng liàngwáng shāng huìcháoqīngmíng 

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
臣之里¹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²以为盗,怒而逐³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yùn)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jù)¹⁰追呼其¹¹妇。
译文:我的乡里有一个妇人,与里中的老太婆关系很好。妇人家里晚上丢了肉,她婆婆认为是妇人偷走了,就生气地把她赶走。妇人早晨走的时候,拜访了与她很要好的老太婆,把这件事告诉她,并向她告辞。老太婆说:‘请你慢慢地走,我现在就去让你家里的人把你追回来。’立即捆起一捆乱麻到丢肉的那家去借火,说:‘昨晚上一群狗得到一块肉,互相争夺残杀,我来借火烧水给死狗煺毛。”丢肉的这一家急忙追去喊他媳妇回来。
注释:¹里:与前一个“里”均为“乡里、家乡”。²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³逐:驱逐。⁴语以事:以事语。语,告诉。⁵女:统称“汝”,你。⁶安:慢慢地。⁷令:原为“命令”,意为“叫”。⁸请火于亡肉家:于亡肉家请火。⁹治:收拾。¹⁰遽:仓猝,匆忙。¹¹其:他的。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天上秋期¹近,人间月影清。
译文:天上牛郎织女相会之期越来越近了,洒在人间的月光也显得更加澄澈明亮。
注释:¹秋期:谓男女相约聚会的日期。指七夕。牛郎织女约会之期。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入河¹(chán)²不没,捣药兔长生。
译文:蟾宫每天渡过天河也不会被淹没,捣药的玉兔也长生不老。
注释:¹河:银河。²蟾:蟾宫。这里指月亮。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只益河心苦,能添白发明。
译文:望着月亮只会增加我心中的痛苦,月光还会将我新添的白发照亮。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干戈(gē)¹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译文:月亮啊!你应该看到这遍地的战乱了吧,就不要再照着国家西边的军营了。
注释:¹干戈:代指战争。

yuè

 tángdài 

tiānshàngqiūjìn rénjiānyuèyǐngqīng 
chán dǎoyàochángshēng 
zhǐdānxīn néngtiānbáimíng 
gānzhīmǎn xiūzhàoguó西y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