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译文:感觉去年的秋天才刚刚过去,今年秋天就又来临。
露浓山气¹冷,风急蝉声哀。
译文:山中露水浓重云雾弥漫,让人生寒,秋风中蝉在声声悲鸣。
注释:¹山气:山中的云雾之气。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鸟击浓移树,鱼寒欲隐苔。
译文:鸟儿受袭击后,开始移树隐身,鱼儿因天寒欲隐水草之下。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断雾时通日,残云¹尚作雷。
译文:阳光不时从断断续续的烟雾中透下来,天上几朵残云飘散,偶尔还传来隐隐雷声。
注释:¹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bēiqiūshī--yáng广guǎng

niánqiūshǐjīnniánqiūláinóngshānlěngfēngchánshēngāi

niǎochūshùhányǐntáiduànshítōngcányúnshàngzuòléi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感觉去年的秋天才刚刚过去,今年秋天就又来临。

山中露水浓重云雾弥漫,让人生寒,秋风中蝉在声声悲鸣。

鸟儿受袭击后,开始移树隐身,鱼儿因天寒欲隐水草之下。

阳光不时从断断续续的烟雾中透下来,天上几朵残云飘散,偶尔还传来隐隐雷声。

注释

山气:山中的云雾之气。

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杨广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 4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海燕¹虽微渺(miǎo)²,乘春亦³暂来。
译文: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注释:¹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海燕”即指燕子。²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³亦:也。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岂知泥(ní)(zǐ)¹²,只见玉堂³开。
译文: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注释:¹泥滓:泥渣。²贱:卑贱。³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绣户¹²³入,华堂日几回。
译文: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注释:¹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²时:时而。³双:成双。⁴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无心与物竞¹,鹰隼(sǔn)²莫相猜³
译文: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注释:¹竞:竞争,争夺。²鹰隼:鹰和雕,泛指猛禽。³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对另一方(发出动作)。

  刘禹锡《吊张曲江序》说张被贬之后,“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这是知人之言。用这段话来评《归燕诗》同样是适合的,《归燕诗》就是“托讽禽鸟”之作。

  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是从民间来的,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乘春亦暂来”句,表明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绣户”、“华堂”和“玉堂”,都是隐喻朝廷。末句是告诫李林甫: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当时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得不退让,实则并非没有牢骚和感慨。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47-48 .

guīyànshī

zhāngjiǔlíng tángdài 

hǎiyànsuīwēimiǎo chéngchūnzànlái 
zhījiàn zhǐjiàntángkāi 
xiùshíshuāng huátánghuí 
xīnjìng yīngsǔnxiāngcāi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zhì)¹²³,幽幽南山。如竹苞(bāo)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译文:前有潺潺小溪水欢快流过,后有幽幽终南山沉静座落。山水之间有翠竹摇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在风中缄默。宽厚的兄长和知礼的贤弟,彼此情深义长亲密如间隔,没有我算计你来你算计我。
注释:¹秩秩:涧水清清流淌的样子。²斯:语助词,犹“之”。³干:通“涧”。山间流水。⁴幽幽:深远的样子。⁵南山:指西周镐京南边的终南山。⁶苞:竹木稠密丛生的样子。⁷式:语助词,无实义。⁸好:友好和睦。⁹犹:欺诈。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¹续妣(bǐ)²,筑室百堵³,西南其户。爰(yuán)居爰处,爰笑爰语。
译文:为了弘扬先祖前辈的基业,准备营造规制宏伟的建筑,在宫室西南方位大开门户。一家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每天欢声笑语让世人羡慕!
注释:¹似:同“嗣”。嗣续,犹言“继承”。²妣祖:先妣、先祖,统指祖先。³堵:一面墙为一堵,一堵面积方丈。⁴户:门。⁵爰:于是。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¹之阁阁²,椓(zhuó)³之橐(tuó)。风雨攸除,鸟鼠攸(yōu)去,君子攸芋
译文:粗绳索把筑版勒得阁阁响,笨石杵把围墙夯得响咚咚。坚固的大屋风不进雨不侵,尖嘴燕雀贼老鼠也钻不动。这就是咱君主安居的王宫!
注释:¹约:用绳索捆扎。²阁阁:捆扎筑板的声音;一说将筑板捆扎牢固的样子。³椓:用杵捣土,犹今之打夯。⁴橐橐:捣土的声音。⁵攸:乃。⁶芋:鲁诗作“宇”,居住。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如跂(qǐ)¹斯翼²,如矢斯棘(jí)³,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君子攸跻(jī)
译文:宫殿宏大庄严如人之高竦,规制严整如急矢向上直冲,飞檐造型如大鸟振翅翱翔,色彩斑斓远看如锦鸡飞腾。这就是咱君主听政的王宫!
注释:¹跂:踮起脚跟站立。²翼:端庄肃敬的样子。³棘:借作“翮(hé)”,此指箭羽翎。⁴革:翅膀。⁵翚:野鸡。⁶跻: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zhí)¹其庭²,有³其楹(yíng)。哙(kuài)其正,哕(huì)其冥。君子攸宁¹⁰
译文:宫殿门庭是那样宽广平正,庭前廊柱是那样稳稳高擎,只见正殿是那样宽敞明亮,连偏殿也是那样富丽堂皇。这就是咱君主休憩地王宫!
注释:¹殖殖:平正的样子。²庭:庭院。³有:语助词,无实义。⁴觉:高大而直立的样子。⁵楹:殿堂前大厦下的柱子。⁶哙哙:同“快快”。宽敞明亮的样子。⁷正:向阳的正厅。⁸哕哕:同“煟(wèi)煟”,光明的样子。⁹冥:指厅后幽深的地方。¹⁰宁:安。指安居。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下莞(guān)¹上簟(diàn)²,乃安斯寝³。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pí),维虺(huǐ)维蛇。
译文:铺好蒲席再把竹凉席铺上,然后君王进入甜美的梦乡。从沉深的睡梦中悠悠醒来,反复回忆修补梦游的情状。你猜君王在梦里梦到什么?梦到了黑熊罴是那样粗壮,梦到了花虺蛇是那样细长。
注释:¹莞:蒲草,可用来编席,此指蒲席。²簟:竹席。³寝:睡觉。⁴兴:起床。⁵我:指殿寝的主人,此为诗人代主人的自称。⁶维何:是什么。维:是。⁷罴:一种野兽,似熊而大。⁸虺:一种毒蛇,颈细头大,身有花纹。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大人¹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译文:请来占梦官为君王说端详:你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你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注释:¹大人:即太卜,周代掌占卜的官员。²祥:吉祥的征兆。古人认为熊罴是阳物,故为生男之兆;虺蛇为阴物,故为生女之兆。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¹生男子,载²寝之床。载衣³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huáng),朱芾(fú)斯皇,室家君王
译文:啊!若是宝贝公子生下来,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捡样地穿那漂亮衣裳,淘来精美的玉圭给他玩耍,你看他的哭声是多么嘹亮,将来定会大红蔽膝穿身上,成为我周室的君主或侯王!
注释:¹乃:如果。²载:则、就。³衣:穿衣。⁴裳:下裙,此指衣服。⁵璋:玉器。⁶喤喤:哭声宏亮的样子。⁷朱芾:用熟治的兽皮所做的红色蔽膝,为诸侯、天子所服。⁸室家:指周室,周家、周王朝。⁹君王:指诸侯、天子。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¹。载衣之裼(tì)²,载弄之瓦³。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yí)(lí)
译文:啊!若是千金女儿生下来,让她睡到宫殿屋脚地上边,给她小小的襁褓往身上穿,找来陶制的纺缍让她把玩,但愿她不招是惹非不邪僻,每天围着锅台转安排酒饭,知理知法不给父母添麻烦!
注释:¹载寝之地:男寝于床,女寝于地,有阳上阴下之义。²裼:婴儿用的褓衣。³瓦:陶制的纺线锤。⁴无非无仪:指女人不要议论家中的是非,说长道短。非:错误。仪:通“议”。⁵议:谋虑、操持。古人认为女人主内,只负责办理酒食之事,即所谓“主中馈”。⁶诒:同“贻”,给与。⁷罹:忧愁。

  全诗九章,一、六、八、九四章七句,二、三、四、五、七五章五句,句式参差错落,自然活脱,使人没有板滞、臃肿之感,在雅颂篇章中是颇具特色的。

  就诗的内容来看,全诗可分两大部分。一至五章,主要就宫室本身加以描绘和赞美;六至九章,则主要是对宫室主人的祝愿和歌颂。

  第一章先写宫室之形胜和主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它面山临水,松竹环抱,形势幽雅,位置优越,再加兄弟们和睦友爱,更是好上加好了。其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二句,既赞美了环境的优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语意双关,内涵深厚,可见作者的艺术用心。接着第二章说明,主人建筑宫室,是由于“似续妣祖”,亦即继承祖先的功业,因而家人居住此处,就会更加快乐无间。言下之意,他们的创举,也会造福于子孙后代。这是理解此诗旨意的关键和纲领,此后各章的诗意,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意识而生发出来的。以下三章,皆就建筑宫室一事本身描述,或远写,或近写,皆极状宫室之壮美。三章“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既写建筑宫室时艰苦而热闹的劳动场面,又写宫室建筑得是那么坚固、严密。捆扎筑板时,绳索“阁阁”发响;夯实房基时,木杵“橐橐”作声,可谓绘形绘声,生动形象。正因为宫室建筑得坚固而紧密,所以“风雨攸除,鸟鼠攸去”,主人“居、处”自然也就安乐了。四章连用四比喻,极写宫室气势的宏大和形势的壮美,可说是博喻赋形,对宫室外形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力。如果说,四章仅写宫室外形,那么第五章就具体描绘宫室本身的情状了。“殖殖其庭”,室前的庭院那么平整;“有觉其楹”,前厦下的楹柱又那么耸直;“哙哙其正”,正厅是宽敞明亮的;“哕哕其冥”,后室也是光明的。这样的宫室,主人居住其中自然十分舒适安宁。

  由此可见,作者在描绘宫室本身时,是由大略至具体、由远视到近观、由室外到室内,一层深似一层、逐步推进展现的。它先写环境.再写建筑因由,再写建筑情景,再写宫室外形,再写宫室本身,犹如摄影机一样,随着观察点和镜头焦距的推移,而把客观景象有层次、有重点地摄入,使读者对这座宫室有了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认识。更突出的是,每章都是由物到人,更显示出它人物互映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后四章是对宫室主人的赞美和祝愿。六章先说主人入居此室之后将会寝安梦美。所梦“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既为此章祝祷的中心辞语,又为以下四章铺垫、张本。七章先总写“大人”所占美梦的吉兆,即预示将有贵男贤女降生。八章专说喜得贵男,九章专说幸有贤女,层次井然有序。当然,这些祝辞未免有些阿谀、有些俗气,但对宫室主人说些恭维的吉利话,也是情理中事。

  从第八、九章所述来看,作者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生男,“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而且预祝他将来为“室家君王”;生女,“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而且只祝愿她将来“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男尊女卑,对待方式不同,对他们的期望也不一样。这应该是时代风尚和时代意识的反映,对后人也有认识价值。

  总观全诗,以描述宫室建筑为中心,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都能做到具体生动,层次分明,虽然其思想价值不大,但在雅颂诸篇中,它还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81-385

jiàn

míng xiānqín 

zhìzhìjiàn yōuyōunánshān zhúbāo sōngmào xiōng shìxiānghǎo xiāngyóu 
 zhùshìbǎi 西nán yuányuánchǔ yuánxiàoyuán 
yuēzhī zhuózhītuótuó fēngyōuchú niǎoshǔyōu jūnyōu 
 shǐ niǎo huīfēi jūnyōu 
zhízhítíng yǒujuéyíng kuàikuàizhèng huìhuìmíng jūnyōuníng 
xiàguānshàngdiàn nǎiānqǐn nǎiqǐnnǎixīng nǎizhānmèng mèngwéi wéixióngwéi wéihuǐwéishé 
rénzhānzhī wéixióngwéi nánzhīxiáng wéihuǐwéishé zhīxiáng 
nǎishēngnán zàiqǐnzhīchuáng zàizhīcháng zàinòngzhīzhāng huánghuáng zhūhuáng shìjiājūnwáng 
nǎishēng zàiqǐnzhī zàizhī zàinòngzhī fēi wéijiǔshíshì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春江渺(miǎo)¹,断送²(piān)舟过林杪(miǎo)³。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译文:春天的江面浩渺无边,我目送着扁舟驶向远方,直到被江岸的树梢遮断。无边的愁云聚拢上来,风帆渐行渐远,像小小的沙鸥飞向天边。
注释:¹渺:同“淼”,有浩淼意,更有邈远意。²断送:一般作消磨、弃绝、打发等义解,在这里均不甚妥切,实际是目送而至于尽(“断”),极言所望之远。³杪:树木的末梢。⁴布帆:布质的帆。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译文:可恨那红红的夕阳还有一竿高,为什么要早早地催行呢?我不由得心生埋怨。

  这是一首送别诗。词人以轻松语写沉重的心情,雅韵与俗美兼具,虽用比兴而无曲晦之感,毫不雕琢却有流动之趣,离愁别绪跃然纸上。

  这首四十个字的小词,题曰《送别》,此刻行人已去,但仍可见其行舟,词大半从“舟”字着笔。春江水暖,一望绵远,不见端际。词人伫立江边,目送行舟,水长天远,似都没有尽头。次句紧承上句,仍是江边人注目之所见:望呵,望呵,一直望到远去的小舟过了树木的梢头。船已行远,故所望之人似觉船已越过树梢在前进。首二句十个字,将送者神情专注和船行渐远的情状,描绘极为精细。

  下二句说,船越行越远,船体已不可见,惟见点点白帆,比沙鸥还小。这里“青未了”从文义说接下句,指“布帆”,正“孤帆远影碧空尽”时,惟有点点白帆可以望见。而愁如云积,是此时词人的惑受。“布帆遥比沙鸥小”,可看乍写实,但亦寓有对行者的祝愿。

  最后说:“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残照”,夕阳、落日。孟浩然《同独孤使君东斋作》:“竹间残照人,池上夕阳浮。”残照尚有一竿高,送者心中生“恨”,偏又有人“催去早”,呼唤早点回去,又怎能不“怪”!怪者,埋怨、责备,见怪也。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清词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370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译文:天台山邻近四明山,华丽清秀的山顶是百越国的最高峰。
注释:华顶峰:在天台县东北六十里,乃天台山第八重最高处,可观日月之出没,东望大海,弥漫无际。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译文:赤城山红霞般的崖石迎入朱门,沧岛的明月喜欢栖息的山上的高楼。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¹渤。
译文:登高望远,一直可以看到苍茫溟渤的大海。
注释:¹溟:渤海也,见 七卷注。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云垂大鹏¹翻,波动巨鳌没。
译文:天空中云彩如同大鹏的翅膀一样翻腾,苍海里巨大的鲸鱼随波逐浪。
注释:¹大鹏、巨鳌:俱见一卷注。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译文:巨浪追逐着旋风,汹涌澎湃,神仙和妖怪如电闪一样快速往来。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译文:看到这奇异的景色,却找不到神仙的踪迹,学道的心思难以平静。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译文:攀缘着树枝,采摘下通红的果实,烧起火热的丹炉炼出丹药,以脱胎换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译文:如何才能身长羽毛,千秋万代,在蓬莱仙岛逍遥自在呢?

  此诗大约作于李白赐金还山后,与杜甫高适分手以后,来四明山镜湖看望老朋友贺知章,但此时贺老已经去世.

  此时李白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炼金丹了.当然,李白到天台山的次数很多,在26岁的时候就来过这里.但是从用词与修仙的愿望看,比较符合40多岁以后的事.

  从诗的情绪看是很高涨的,李白一上来就是四句对仗: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接下来对证也不少: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等。可见天台山给李白的感觉是相当的好(如此看来,也有可能是初次到天台山的时候写的,次数去去多了,感觉应该会迟钝一些的).

tiāntáixiǎowàng--bái

tiāntáilínmínghuádǐnggāobǎiyuè

ménbiāochìchéngxiálóucāngdǎoyuè

pínggāodēngyuǎnlǎnzhíxiàjiànmíng

yúnchuípéngfāndòngáoméi

fēngcháozhēngxiōngyǒngshénguài

guānhǎodàoxīnxiē

pāntiáozhāizhūshíyàoliànjīn

ānshēngmáoqiānchūnpéngquē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¹远相寻。
译文:白云绕山山路幽深,禅门弟子远来相寻。
注释:¹东峰弟子:犹言东山弟子,即禅门弟子。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称东山法门。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译文:僧熟路踏苍苔归寺,鹿在林踩红叶有声。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qìng)发禅心。
译文:高阁燃清香生静境,夜堂鸣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¹直到今。
译文:自从紫桂岩前告别,不见南能直到如今。
注释:¹南能:指禅宗南宗惠能六祖。
温飞卿本出身名门,又颇有才气,但由于他恃才逞气,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一生坎坷,漂泊潦倒。在他的一生中,喜与禅僧来往,诗集中有不少这类诗作。温庭筠曾任襄阳巡官,并曾在江淮一带长期游处,使他颇受南宗禅的影响。在广东罗定县西南有云际山,该诗中所写之云际寺或坐落于该山之上。云际寺里有一位僧人,温庭筠以前曾结识过。分手之后,这位僧人回到了云际寺。或许是两人有深契,这次,温庭筠以一名禅门弟子的身份远远地寻他而来。尽管他已走了很远的路程、尽管他已爬了很高的山峰,但眼前的一幅幅美丽淡雅而又含蕴深远的图画,使他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苍苔上本没有路,但寺僧熟悉这里的一切,他踏着苍苔归去。落叶本是无声,但由于山林静谧,小鹿嬉闹踏着落叶发出了“沙沙”响声。这两个细节写出了寺僧、小鹿在这座寂静的山林里的自在。以一种自然的融洽为背景,作者写禅僧的参禅生涯:燃起清香、鸣起疏磬,由此而进入清静的禅境。见到这一切,作者不由将久不见面的这位南方禅师比作惠能。不过,该诗所写的是温庭筠这位才子眼中的禅僧,他与南宗慧能的禅风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3-11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