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行是我来时路,赠别因思旧所游。绿柳春风巢翡翠,碧芜寒雨叫钩辀。
君行是我来时路,赠别因思旧所游。绿柳春风巢翡翠,碧芜寒雨叫钩辀。
三冬气暖人挥扇,八月天清蜃结楼。风度祠前拜唐相,为言早晚便归休。
三冬气暖人挥扇,八月天清蜃结楼。风度祠前拜唐相,为言早晚便归休。

sòngrényóulǐngnán--qiūjùn

jūnxíngshìláishízèngbiéyīnjiùsuǒyóu绿liǔchūnfēngcháofěicuìhánjiàogōuzhōu

sāndōngnuǎnrénhuīshànyuètiānqīngshènjiélóufēngqiánbàitángxiāngwèiyánzǎowǎn便biànguīxiū

丘浚

丘浚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丘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2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睛岚¹浮汗漫²,还障天东半壁。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译文:庐山依然如旧,最使人感到凄凉的,是一望无际的江南风光景物。晴日下,山色空自翠碧,山中雾气随处飘动,漫无边际,又遮蔽住东南半壁河山。鸿雁掠过孤峭的峰巅,猿猴回到高峻的山岗。风涛怒吼,翻卷起雪花般的波浪万斛。风地尚未老去,应该还有英俊人杰辈出。
注释:¹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²汗漫:广大,漫无边际。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
堪嗟(jiā)¹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jīng)旗明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悉听,胡笳(jiā)²吹彻寒月。
译文:感叹我就像那孤舟一样到处漂浮。风将破晓,客中梦觉,催促明朝登途。南浦飘逸的云朵,连接着远方的草树。回首遥望,红旗或明或暗,隐约难睹。回首这三十年来,有十年两次路过南康军这个地方,徒自落得无数斑斑白发。夜深人静,寒月高挂,想到国家已经灭亡的现实,我就满怀愁绪,听得胡笳阵阵,嘹亮凄苦。
注释:¹嗟:叹息。²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lèijiāngyuènánkāngjūnyùn--wéntiānxiáng

shānjiùliángchùxiànjiāngnánfēngkōngcuìjīnglánhànmànháizhàngtiāndōngbànyànguòfēngyuánguīwēizhàngfēngfānxuěgānkūnwèilǎolíngshàngyǒurénjiékānjiēpiàozhōuqīngdòuluòmèngcuīmíngnánxiányúnguòcǎoshùhuíshǒujīngmíngmièsānshíniánláishíniánguòkōngyǒuxīngxīngshēntīngjiāchuīchèhányuè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闲呼 一作:间呼)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¹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²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³拥,联飞(kòng),斗(dǒu)东。轰饮酒垆(lú),春色浮寒瓮(wèng),吸海垂虹。闲呼鹰嗾(sǒu)犬,白羽摘雕(diāo)弓,狡穴俄空。乐匆匆。(闲呼 一作:间呼)
译文:少年时侠肝义胆,意气风发,结交的朋友全都是英雄豪杰。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站立而谈,生死与共。许下的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傲视他人。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我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顷刻即干。间或带着鹰犬去打猎,拉弓射出羽箭,霎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虽然欢快,可惜时间太过短促。
注释:¹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²一诺千金: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诺言极为可靠。³盖:车盖,代指车。⁴飞:飞驰的马。⁵鞚:有嚼口的马络头。⁶斗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⁷嗾:指使犬的声音。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rǒng)(cóng)¹,怀倥(kǒng)(zǒng)²;落尘笼,簿书丛。鶡(hé)(biàn)³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jiā)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yīng),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译文:就像卢生的黄粱一梦,很快就离开京城。驾孤舟飘流于水中,唯有明月相伴。散职侍从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怀愁苦。陷入了污浊的官场仕途,担任了繁重的文书事物工作。像我这样成千上万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杂,劳碌于文书案牍,不能杀敌疆场、建功立业。笳鼓敲响了,渔阳之兵乱起来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怅恨自己极不得志,只能满怀惆怅游山临水,抚琴寄情,目送归鸿。
注释:¹冗從:散职侍从官。²倥偬:事多、繁忙。³鹖弁:本义指武将的官帽,这里指武官。⁴笳鼓:都是军乐器。⁵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⁶七弦桐:即七弦琴。桐木是制琴的最佳材料,故以“桐”代“琴”。

  此词上片回忆青少年时期在京城的任侠生活。“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是对这段生活的总括。以下分两层来写:“肝胆洞,……矜豪纵”是一层,着重写少年武士们性格的“侠”。他们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三言两语,即成生死之交;他们正义在胸,在邪恶面前,敢于裂眦耸发,无所畏惧;他们重义轻财,一洞千金;他们推崇勇敢,以豪侠纵气为尚。这些都从道德品质、作人准则上刻划了一班少年武士的精神面貌。由于选取了典型细节:“立谈中,死生同。一洞千金重”等,写得有声有色,并不空泛。“轻盖拥,……狡穴空”是又一层,侧重描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上的“雄”。他们驾轻车,骑骏马,呼朋唤友,活跃在京城内外。斗城:汉代长安按南斗,北斗形状建造,故名;此指北宋东京。他们随时豪饮于酒肆,且酒量极大,如长虹吸海。“春色”此处指酒。有时,他们又携带弓箭,“呼鹰嗾犬”,到郊外射猎,各种野兽的巢穴顿时搜捕一空。武艺高强,更衬托出他们的雄壮豪健。这两层互相映衬,写品行的“侠”寓含着行为的“雄”,而写行为的“雄”时又体现了性情的“侠”,非自身经历难写得如此真切传神。笔法上极尽铺叙,如数家珍,接着仅用“乐匆匆”三字即轻轻收束上片,贺铸不愧大手笔。

  下片开头“似黄粱梦”过渡自然。既承接了上片对过去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过去的生活虽快乐,然过于匆匆,如梦一样短暂。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中年,自己的境况又不如意。长期担任相当汉代冗从的低微官职,为了生存,孤舟飘泊,只有明月相伴。岁月倥偬,却像落入囚笼的雄鹰,一筹莫展。每天只能做些案头打杂的粗活,其保家卫国的壮志,建立奇功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而且像这样郁郁不得志的下层武官并非词人一个,“鹖弁如云众”。这就找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指责了浪费人才、重文轻武的北宋当权者。“笳鼓动,渔阳弄”,点明宋朝正面临边关危机。“思悲翁”,一语双关;既是汉代有关战事的乐曲名,又是词人自称。四十岁不到,他却感到自己老了,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当年交结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锐气已销磨许多,然而也成熟许多。其内心深处仍蕴藏着报国壮志,连身上的佩剑也在西风中发出怒吼。然而,在一派主和的政治环境中,他“请长缨,系取天骄种”的心愿只能落空。不是“不请”,而是“不能请”,或“请而不用”。于是词人只有满怀悲愤,恨恨地登山临水,将忧思寄于琴弦,把壮志托付给远去的鸿雁。词人的万千感慨都寄托在这有声的琴韵和无声的目光之中了,其哀、其愤非常幽深。因为这是一个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与悲愤,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此词塑造的游侠壮士形象,在唐诗中屡见不鲜,但在宋词中则是前所未有的。此词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思欲报国而请缨无路的“奇男子”形象,是宋词中最早出现的真正称得上抨击投降派、歌颂杀敌将士的爱国诗篇,起到了上继苏词、下启南宋爱国词的过渡作用。

  全词风格苍凉悲壮,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

参考资料:
1、 钟振振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939-942

liùzhōutóu ·shàoniánxiá

zhù sòngdài 

shàoniánxiá jiāojiéxióng gāndǎndòng máosǒng tánzhōng shēngtóng nuòqiānjīnzhòng tuīqiáoyǒng jīnháozòng qīnggàiyōng liánfēikòng dǒuchéngdōng hōngyǐnjiǔ chūnhánwèng hǎichuíhóng xiányīngsǒuquǎn báizhāidiāogōng jiǎoxuéékōng cōngcōng  (xiánzuò jiān )
huángliángmèng dānfèng míngyuègòng yàngpéng guānrǒngcóng huái怀kǒngzǒng luòchénlóng 簿shūcóng biànyúnzhòng gòngyòng gōng jiādòng yángnòng bēiwēng qǐngchángyīng tiānjiāozhǒng jiànhǒu西fēng hèndēngshānlínshuǐ shǒuxiántóng sòngguīhóng鸿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xī)¹²我久,举世少复真³
译文: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注释:¹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²去:离开。³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汲汲¹鲁中叟(sǒu)²,弥缝³使其淳。
译文: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注释:¹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²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³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译文:汲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洙泗¹(chuò)²微响³,漂流(dài)狂秦
译文: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注释:¹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²辍:中止,停止。³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⁴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⁵逮:至,到。⁶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译文: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区区¹诸老翁²,为事³诚殷勤。
译文: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注释:¹区区:少,为数不多。²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³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如何绝世¹下,六籍²无一亲³
译文: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注释:¹绝世:指汉代灭亡。²六籍:指六经。³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终日驰车走¹,不见所问津²
译文: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注释:¹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²“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若复不快饮¹,空负头上巾²
译文: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注释:¹快饮:痛饮,畅饮。²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多谬(miù)¹,君当恕醉人。
译文: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注释:¹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yǐnjiǔ ·èrshí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nóngjiǔ shìshǎozhēn 
zhōngsǒu féngshǐ使chún 
fèngniǎosuīzhì yuèzànxīn 
zhūchuòwēixiǎng piāoliúdǎikuángqín 
shīshūzuì zhāochénghuīchén 
zhūlǎowēng wèishìchéngyīnqín 
juéshìxià liùqīn 
zhōngchíchēzǒu jiànsuǒwènjīn 
ruòkuàiyǐn kōngtóushàngjīn 
dànhènduōmiù jūndāngshùzuìrén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太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太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太冬,予客过池,而属(zhǔ)¹记之。
译文: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担任池州知州的第二年,整修了他的朝北的后堂,而命名它是思政堂。意思说他在朝南的堂上处理政事,而在这里思考政事。这一年冬天,我路过池州作客,他嘱托我为思政堂写一篇记。
注释:¹属予:嘱咐我。属,古同“嘱”,嘱咐,托付。予,我。
初,君之治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其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¹,君之治²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太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jiǒng)³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pǔ)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太前;平畦(qí)浅槛(jiàn),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太左右。君于是退处太中,并心一意,用太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太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译文:当初,王君整修此堂,用公家多余的钱,来换了那些旧腐坏断的地方,修整加固以后,就不被寒暑侵逼。打开(堂门)就近看去,那旧园的美景,凉台清池,游玩休息的亭子,小步的路,都在眼前;平整的畦行,低矮的栏杆,培植的佳花美木,竹林香草都在左右。王君于是退处堂中,一心一意,日思夜想,不敢忘记他的政事,王君治理民政多么勤力呀!
注释:¹初:当初。²治:修治。³窘:难住。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¹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太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huò)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²而已乎?然及太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译文:那使人应接不暇又容易迷惑的是事,变化无常而不可拘守的是时,应用没有定例但又不可更改的是理。知道时的变化而跟着它去变,见到必然之理而按照它去做,那么事情虽然没有穷尽也容易应付,虽然使人迷惑也容易治理。所以,如果你所给予的是顺着人们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们所安适的;如果你所给予的是违背人们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们所厌恶的。这样做的,没有不是开始于思考,然后自己有所得。自己有所得,所以叫做德。端正自己然后去管理百姓,所以叫做政。所谓政事,难道仅仅停留在管理公文、督促赋税、判决诉讼而已吗?然而等他一旦有所得,就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了;思想已经达到了化境,又何止于政事呢?
注释:¹善惑:容易困惑。²狱讼:讼事;讼案。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其挺然独见,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太挺然¹独见²,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太政,既得以休太暇(xiá)³,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太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太不有蒙太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译文:现在王君的学问,对书是没有不读的,而尤太对《春秋》有深究,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破除前人的疑惑,很多人比不上他。(王君)来这个地区任职,施用(他)平素的学识,来整治州里的政事,既能够得到公余休息,却认为自己还有不足之处,而在此深思。虽然当今的官吏不能够完全实行他的志愿,但是能追随王君如此勤勉的足迹去走,那么池州的百姓难道会有不受到他的恩泽的人吗?所以我为他写了这篇记。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注释:¹挺然:挺拔特立的样子。²独见:独特的见解。³暇日:空闲的日子。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高阁横¹秀气,清²(yōu)³并在君
译文: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凭亭览望君可赏得清幽之景。
注释:¹横:充溢,充塞。²清:清新。³幽:幽静。⁴君:崔八丈。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yán)飞宛溪水¹,窗落敬亭²云。
译文:宛溪绿水飞过阁檐,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
注释:¹宛溪水:在宣城东。宛溪:水名,在宁国府城东,源出峄阳山,其流清激。²敬亭:敬亭山。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译文:清风徐吹猿啸之声时断时续,明月朗照渔歌阵阵传来。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闲随白鸥(ōu)¹去,沙上自为群。
译文:闲逸之时自可随白鸥鸟而去,在沙岸上与鸟为群。
注释:¹白鸥:水鸟名,常群集海上,随着海舶飞翔。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崔八丈可欣赏清幽之景的景致。诗人一语双关:说水亭清新,言水亭幽静,二者兼而有之。前句写“高阁”高耸开阔,充溢着山川之秀气。后句写诗人凭着水亭览望崔八丈而觉得“君”清幽,侧重表达出水亭的清新与幽静。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承接水亭的秀气与清幽,紧扣上文,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宛溪水从屋檐边飞过、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的景观。诗人从亭中望水飞落,恰似从屋檐边飞过。云从窗而落,侧重体现出水亭的高耸开阔、秀丽清幽。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闻:从敬亭山中转出猿啸,从宛溪水中转出渔歌。山水中有此清音,猿啸声因风变得断断续续,渔歌泛月遥闻。诗人在歌咏了清静幽雅的自然景物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以“风”、“月”之清幽,助“猿”、“渔”之逸响,勾画出一副凄凉冷清的景色。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描绘出一幅闲逸之时随白鸥而去、沙岸上与鸟为群的景致,诗人通过写宛溪边沙滩上白鸥的悠闲神态,抒发追求自由、闲适的情怀。“闲”、“白鸥”、“自为群”,点染出诗人追求与无机心的“白鸥”为群。一个“闲”字,传达出诗人心灵的解脱自在。

  全诗四句四十字,廖廖数句写崔八丈水亭幽美的风景:檐飞溪水,窗落暮云,风送猿啼,渔舟唱晚,有声有色,读之如临画境。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用字精当,写诗人游崔八丈水亭所见所闻的感受,以“风”、“月”之清幽,助“猿”、“渔”之逸响,歌咏了清静幽雅的自然景物。以“猿啸”、“渔歌”、“风”、“月”喧染氛围,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从而流露出诗人内心处怀归忧国的感伤情怀。以“闲”、“白鸥”、“自为群”,点染出诗人与无机心的“白鸥”为群,意在洗尽凡心,侧面表露出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后的闲适心情。

参考资料:
1、 常秀峰 何庆善 沈晖.李白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第1版:159
2、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32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