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流水愁南浦。浦南愁水流今古。清浅棹人行。行人棹浅清。
古今流水愁南浦。浦南愁水流今古。清浅棹人行。行人棹浅清。
问谁凭去信。信去凭谁问。多恨怯裁歌。歌裁怯恨多。
问谁凭去信。信去凭谁问。多恨怯裁歌。歌裁怯恨多。
沈宜修

沈宜修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19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lǐ)¹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译文: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你家里。
注释:¹澧水:指唐代澧州城,又叫兰江、佩浦,湖南的四大河流之一,流经澧县、安乡后注入洞庭湖。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zhǐ)壳花¹
译文:村园的门巷多么相似,春风里处处都盛开着枳壳花。
注释:¹枳壳花:枳树的花。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地彳亍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的精炼。接着又用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访城西友人别墅,是不是拟错了题。

  原来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相似,竟然象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农村,并且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不知道“友人别墅”的确切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脱俗的村野风光,自然会被它所吸引。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而是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而且,在这投影之中,它包含了作者对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这首诗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象其他访友篇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栾睿.唐宋诗词名篇精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1:第284页

chéng西fǎng访yǒurénbiéshù

yōngtáo tángdài 

shuǐqiáo西xiǎoxié gāoyóuwèidàojūnjiā 
cūnyuánménxiàngduōxiāng chùchùchūnfēngzhǐhuā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páo)。煮家的贴他三枚火烧¹,穿炒²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³。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译文:我平生对身外之物很淡薄,鸡不见了,家中小童特别焦急。家家都有闲的锅灶,可以任意地烹调或者煎炒。要是用鸡做汤的话,还可以贴补他三个火烧;要是煎炒的话,可以送他一把胡椒,这倒反而省了我当东道主去请。而且还可以免去公鸡一早高声的报晓,这样好一直睡到日头老高。
注释:满庭芳:曲牌名。¹火烧:饼子,烧饼。²穿炒:煎炒。³东道:主人,东道主之省。⁴终朝:此指早晨。

  曲的前三句讲述缘由,主人丢了鸡还劝小童别焦急;接下来四至八句,想象偷鸡贼将鸡下锅烹煮;最后两句戏言自己贪睡,丢了鸡也好。曲中将眼前小事随手拈来,语言风趣,以小见大,颇见特色。

  这支曲一开篇,就是主人教训童子的口气。不是训他没把鸡看好,反是教他不要焦急都失掉了,你焦急也是那么回事,不焦急也是那么回事。焦急,还会添病,所以还是不焦急为好。古代有一个成语——“楚失楚得”。汉刘向《说苑》里讲了这样个故事:楚共公打猎时掉了一张弓,左右想回头去找,共公说:楚人遗弓,楚人得之,找什么找!可见从古以来,就有“会想”的人。然而此曲中的主人,不但豁达,而且风趣,想象力很强——偷鸡贼此刻一定很得意吧,鸡则很倒霉——下锅了吧。“家家自有闲锅灶”,著一“闲”字,是想象那人早已是等鸡下锅。“任意烹炮”,著“任意”二字,是想象那人正偷着乐。于是,主人很想为那人助兴——倒贴几个火烧、一点作料。他知道“煮汤”如果再有火烧配合着吃就更好,所以“助他三枚火烧”;“穿炒”还要多加调料,所以“助他一把胡椒”。分得这样清楚,说得这样心平气和,这是生活的情趣,也是作者的风趣。要换一个人,想到自己的鸡下了别人的锅,一定会气上加气。却不,因为他“会想”。凡事有利有弊,有弊有利。鸡给别人煮了,第一层好处是免得请客——“倒省了我开东道”,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主人好客,平时就爱做东道,可称“小孟尝”;第二层好处,“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他贪睡。家里没有鸡打鸣了,可以睡得更加安稳。在古人词曲中,习惯用贪睡来表示一种豁达的心态,例如“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宋陈郁《念奴娇·雪》)、“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意即在睡)也”(元马致远《夜行船·秋思》)。大家都知道,睡眠好是一项健康指标,包括心理健康。

  顺便说,读曲要有正确的审美态度,否则难免有隔膜的批评——譬如认为此曲提倡马虎的作风,或认为它助长盗窃的风气,那就很杀风景了。须知,此曲的前提是东西已经失掉了。如果东西没有失掉,当然是看紧为好。另一个前提是,不知道是谁偷的。要是知道,为了社会安定,还是举报为好。再说,即使宣布“助他三枚火烧”“助他一把胡椒”,那贼也未必敢站出来领,终究是打趣而已。

  明王骥德说:“客问今日词人之冠,余曰:‘于北词得一人,曰高邮王西楼,俊艳工炼,字字精琢,惜不见长篇。’”(《词律·杂论》)文贵精,不贵多,词曲更是如此,何必以“不见长篇”为恨!站在散曲的立场上讲,这支曲的境界,实不在苏东坡《定风波》之下。

参考资料:
1、 赵义山主编.明清散曲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01:234
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
片片红梅落,纤纤¹绿草生。
译文:片片的红梅花瓣纷纷飘落,柔细的绿草开始生长。
注释:¹纤纤:细长的样子;柔细的样子。
无端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无端¹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译文:夜里没有来由地下了一场夜,又会妨碍我出门行走了。
注释:¹无端:指没有来由。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译文:春天天色阴沉容易下夜,我客居异乡疾病缠身承受不住寒冷。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译文:现在梅花凋零又与梅花告别,我没有缘由再倚靠着阑干赏景了。
胸怀阮步兵,诗句谢宣城。
胸怀阮(ruǎn)步兵¹,诗句谢宣城²
译文:我的胸中有着阮籍那样的才华,还有着谢眺那样的诗句。
注释:¹阮步兵:即阮籍,门荫入仕,累迁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²谢宣城:即谢朓,建武二年(495年),出为宣城太守,因又称谢宣城。
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译文:现在这一刻都彻底领悟其中的奥秘,就焚香聆听夜声吧。
疏点空阶雨,长明古殿灯。
疏点空阶雨,长明古殿灯。
译文:稀疏的夜点落在空空荡荡的台阶上,古老的殿堂内点燃了长明灯。
庐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
庐山岑(cén)¹夜,我是定中僧。
译文:庐山的夜一片静寂,此刻我仿佛是入定的僧人。
注释:¹岑寂:指寂静。
醉馀,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蘧庐,得安闲心自足。蹇驴,酒壶,风雪梅花路。
醉馀(yú),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¹,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qú)²,蜗壳蘧庐³,得安闲心自足。蹇(jiǎn),酒壶,风雪梅花路。
译文:喝完酒后,草书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看青山重重就像范宽的山水图,责怪我为什么来得这样迟。清瘦如鹤骨之嶙峋,蜗居在这陋室之中,得到了安闲心里就满足。骑一匹跛驴,带一只酒壶,迎风冒雨走在梅花路。
注释:¹范宽图:范宽的山水图。范宽,字中立,北宋著名画家,其画模山范水,描绘逼真。²清癯:清瘦。³蜗壳蘧庐:形容住室局促简陋像蜗牛壳一般。蘧庐,指客舍。⁴蹇驴:跛驴或劣马。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开箧(qiè)¹泪沾臆(yì)²,见君前日书。
译文:打开书箱见你生前书信,不由使我热泪洒在胸前。
注释:梁九:即梁洽。排行第九。古人常以其族中排名称呼其人。¹箧:小箱子。²臆:胸。
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夜台¹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译文:置身坟墓你该多么孤寂,门庭萧条依然留在世问。
注释:¹夜台:墓穴。子云居:指西汉文学家扬雄的故居。
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
(chóu)¹²灵奇³,登临赋山水。
译文:想那当日你我搜奇猎胜,登山临水吟咏多少诗篇。
注释:¹畴昔:往昔。²贪:嗜好。³灵奇:神奇。这里指自然景观。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译文:南浦之下同把轻舟荡起,西江之上共把明月赏玩。
契阔多离别,绸缪到生死。
契阔¹多离别,绸(chóu)(móu)²到生死。
译文:天南地北你我多次远别,从生到死彼此情意缠绵。
注释:¹契阔:离合,聚散。²绸缪:缠绵。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九原¹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译文:你的坟墓如今竟在何处,人间万事不过如此这般。
注释:¹九原:九泉、地下。
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
晋山徒嵯(cuó)¹,斯人已冥冥。
译文:高高晋山仍然耸立世上,我的故友却已葬身九泉。
注释:¹嵯峨:山势高峻。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常时禄且薄,殁(mò)后家复贫。
译文:为友生前常常官微禄薄,为友死后家计贫困不堪。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译文:妻子儿女相隔多么遥远,更无一个弟兄在你身边。
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
十上¹多苦辛,一官常自哂(shěn)
译文:多次上书历尽艰难苦辛,身居微职常常自笑自惭。
注释:¹十上:数次上书。十:言其多。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青云¹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译文:青云之路本已即将登上,谁料白日忽然落下西山。
注释:¹青云:《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对范雎说:“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后世因以青云喻高位。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¹
译文:如今只剩身后一点清名,空在世上远处近处流传。
注释:¹无远近:无论远近,到处。

  诗的开头四句言诗人睹物思人,次六句追忆与亡友生前的情谊,以下几句叙述亡友生平之事。这首诗通过对亡友梁九少府一生落拓不遇、不幸早夭的叙述,和对彼此生前深厚交谊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极为沉痛哀悼的感情。这篇哭亡友之作,在往事的叙述中间有悲伤的叹息,悲肠九转,一唱三叹,写得沉痛深挚,语言虽然质朴浅显,然内涵醇厚。

  开篇四句,以睹物思人写起。“开箧”见书,说明二人交情深厚。而见“书”思人,愈增哀痛,因此感情无法控制而猛烈迸发出来,不禁悲泪滂沱,湿透胸臆。既紧切题目的“哭”字,又渲染出一种极为悲哀的气氛笼罩全诗,确立了一个“悲”的感情基调。“夜台”即坟墓。“子云居”指扬雄的故居。据《汉书·扬雄传》:“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扬在河、汾之间,汉为河东郡扬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这里一语双关,既点出梁九的墓地在扬雄的祖籍晋地,又暗示出亡友生前门庭萧条,生活清苦,有如扬雄。这两句不写诗人感到挚友亡殁而寂寞,生死茫茫而怅惘,却想象坟墓中亡友的“寂寞,”更显出感情的深婉动人。

  紧接着六句,以“畴昔”二字引出对生前交游的追忆:追忆当年,贪自然之“灵奇”,共“登临”而赋诗;游“南浦”而同舟,泛“西江”而玩月”(南浦、西江均在今武昌一带);虽勤苦(“契阔”即勤苦)多远别,但情深而缠绵(“绸缪”即缠绵)。两联细描高度概括了他们二人相处的欢乐,交情的亲密,乃至生死不渝。这既是对前面“泪沾臆”的补充说明,又反衬出痛失故友的巨大悲伤。

  “九原”(即九泉)以下四句,先以“即何处”领起:意思是:亡友不知在何处?人间“万事”都是如此渺茫难求,只有“晋山”(指太行山)高耸入云,而梁九少府却深居于九泉!以自然的永恒,反衬出人生的无常,流露出对梁九少府一生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人世不平的愤怨。

  “常时禄且薄”以下,主要通过叙述梁九少府的生平,委婉揭示出当时社会对贤士的排斥和压抑,将哀伤之情抒发得更为深婉诚挚。生前“禄薄”,死后更为“贫困”;妻子远离他乡,又无弟兄扶持。描述梁九生前死后家计的贫寒孤寂,其惨痛之状犹如雪上加霜。最后六句,再写他生前仕途的坎坷:曾“十上”奏疏,“苦辛”国事,但不为所纳。长期身居微官,沉沦下僚,令人悲愤不平。“青云”(喻高官显位)虽有可致之期,但不幸却如“白日”西沉,早离人世。如今虽有清名“空留”人世,为“远近”所晓,但大志未展,功业未成,实是徒有虚名,于“实”无补。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此诗感情极为深婉绵长,个中原因固然应归于梁九少府的一生确系“命途多舛”,催人泪下,更为重要的是,写梁九的一生所历,实际也是诗人遭际的写照。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但蹉跎半生,到处碰壁,甚至“求丐取给”(《旧唐书·高适传》)。因此在“哭”亡友的同时,不由得联想到自身的困顿,自然有切肤之痛,故感情格外酸楚动人。通篇以痛哭为诗,首先从睹物思人写起,“哭”字领起全篇。然后追叙生前相处的欢乐,接着“九原”以下四句议论,对梁九的不幸深为同情,对社会的不平,悲愤难禁。然后再叙写他生前死后家计的贫苦冷寂,一生仕途的坎坷不平和英年早逝,寄寓了深深的慨叹和惋惜。最后两句再转入议论,以实绩与“空”名对比,将哀伤之情抒写得更为深沉绵长。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189页

dānliángjiǔshǎo--gāoshì

kāiqièlèizhānjiànjūnqiánshū

táijīnyóushìziyún

chóutānlíngdēnglínshānshuǐ

tóngzhōunánxiàwàngyuè西jiāng

kuòduōbiéchóumóudàoshēng

jiǔyuánchùwànshìjiē

jìnshāncuóérénmíngmíng

chángshíqiěbáohòujiāpín

zizàiyuǎndàoxiōngrén

shíshàngduōxīnguānchángshěn

qīngyúnjiāngzhìbáixiānjǐn

wéiyǒushēnhòumíngkōngliúyuǎnjì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