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烟平野望苍茫。草色萧萧带叶黄。一片青山绕断肠。
疏烟平野望苍茫。草色萧萧带叶黄。一片青山绕断肠。
雁归忙。只剩寒波送夕阳。
雁归忙。只剩寒波送夕阳。

wángsūnsuìzhōuxíng--shěnxiū

shūyānpíngwàngcāngmángcǎoxiāoxiāodàihuángpiànqīngshānràoduàncháng

yànguīmángzhǐshènghánsòngyáng

沈宜修

沈宜修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19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shē)¹
译文: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注释:¹赊:遥远。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雪声偏傍(bàng)¹竹,寒梦不离家。
译文: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
注释:¹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晓角¹分残漏(lòu)²,孤灯落碎花³
译文: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注释:¹角:号角。分:区分。²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³碎花:喻指灯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二年随骠(piào)¹,辛苦向天涯。
译文: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注释:¹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一个“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写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前句说醒,后句说睡。“雪声偏傍竹”,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在不能成眠的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那个“偏”字,更细致地刻画出愁人对这种声响所特有的心灵感受,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五六句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形。“晓角声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声”,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声,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孤”字既表现了诗人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此联通过一闻一见,把作者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词外。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的乡愁并没有说破,可是不点自明。特别是中间两联,以渲染环境气氛,来衬托诗人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表现了这首诗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吴小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81-382

guìzhōu--róng

zuòdàosāngèngjǐnguīréngwànshē

xuěshēngpiānbàngzhúhánmèngjiā

xiǎojiǎofēncánlòudēngluòsuìhuā

èrniánsuíbiāoxīnxiàngtiān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百花发时我不发¹,我若发时都吓杀。
译文: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菊花却不开,等到秋天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早都调谢了。
注释:¹发:花开放。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要与西风¹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译文:这盛放的菊花要与秋风战上一场,落在地上的花瓣像是给大地穿上了黄金甲一样。
注释:¹西风:指秋风。

yǒng

zhūyuánzhāng míngdài 

bǎihuāshí ruòshídōuxiàshā 
yào西fēngzhànchǎng biànshēnchuān穿jiùhuángjīnjiǎ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朝作猛虎行¹,暮作猛虎吟。
译文:早上吟《猛虎行》,晚上也吟《猛虎行》。
注释:¹猛虎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一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晋人陆机、谢惠连都赋有《猛虎行》诗,都表现行役苦辛,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肠断非关陇(lǒng)头水¹,泪下不为雍(yōng)门琴²
译文: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
注释:¹陇头水:古乐府别离之曲。²雍门琴:战国时鼓琴名家雍门子周所鼓之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jīng)旗缤纷两河道¹,战鼓惊山欲倾倒。
译文:河南河北战旗如云,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
注释:¹两河道:谓唐之河北道和河南道,即现在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此二道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已先后被安禄山叛军所攻陷。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xián)洛阳草¹
译文: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东都沦陷,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
注释:¹“秦人”二句:秦人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官军和百姓。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jì)¹城。
译文: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
注释:¹幽蓟:幽州和蓟州。在今北京市和河北一带。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巨鳌(áo)¹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译文: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
注释:¹巨鳌:此指安禄山。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译文: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朝过博(bó)浪沙¹,暮入淮阴市。
译文:我到过博浪沙和淮阴市,想起了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决定楚汉命运的人物。
注释:¹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译文: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暂到下邳(pī)受兵略,来投漂(piǎo)¹作主人。
译文: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
注释:¹漂母:漂洗衣絮的老妇人。此用《史记》韩信典故。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贤哲栖(xī)¹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译文: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
注释:¹栖栖:急迫不安貌。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¹
译文: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
注释:¹胡尘:指安史之乱战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译文: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chè)铃交通二千石¹
译文:昨日还在宣城作客,与宣州太守交游。
注释:¹二千石:指太守、刺史类的官员。汉代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以二千石称郡守。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有时六博¹快壮心,绕床三匝(zā)呼一掷。
译文:心中的郁愤无从发泄,只好玩玩赌博游戏,绕床三匝,大呼一掷,以快壮心。
注释:¹六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共有十二棋,六黑六白。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译文:是人都说张旭是位奇士,胸怀韬略而世人不晓。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译文:三吴的官长都对他特别垂青,四海的英侠们都争相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pān)龙附凤¹当有时。
译文:萧何和曹参也作过沛中的小吏,他们后来都有了风云际遇的讥会。
注释:¹攀龙附凤:此指君巨际遇。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lì)¹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译文:阳春三月,在溧阳酒楼相会,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调怅。
注释:¹溧阳:即今江苏省溧阳县。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zhù)¹飞梁尘。
译文: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有瓯女唱着吴歌《白紵》,余音绕梁。
注释:¹白纻:即《白纻歌》,乐府曲名。为吴地歌舞曲。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chuí)¹(zhuā)鼓会众宾。
译文: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宰牛擂鼓大会众宾。
注释:¹槌牛:此处槌牛谓宰牛。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¹
译文: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注释:¹情相亲:谓知己。

  全诗共分三段。从开始至“鱼龙奔走安得宁”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诗中将安禄山叛军比做吃人的猛虎。对安史叛乱,大唐帝国危在旦夕的局势,诗人十分焦虑。他肠断泪下,不是因为古乐府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的忧伤曲调勾起了他的故乡之思;也并非因为听了像战国时的音乐家雍门子周那样的高手所弹的凄楚动人的琴声而触动了他个人的伤心之事。而是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灾难痛哭。以下八句写胡兵掳掠洛阳,时局混乱,国衰民亡的惨状,亦即诗人伤心的原因。“非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安禄山叛乱时,河北道、河南道相继陷落,被胡人所占领。安禄山攻破洛阳后,朝廷派大将高仙芝率兵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抵抗,被安史乱军所败,成了安禄山的俘虏,因为他的部下多是关中人(即秦人),禄山的军队多是燕人,因此说“ 秦人半为燕地囚”; 东都陷落,胡骑遍于市郊,故而说“胡马翻衔洛阳草” 。

  “ 一输一失关下兵” ,是指高仙芝因兵败于安禄山(故云“一输”),明皇闻此大怒,命宦官边令诚斩高仙芝于军中。高仙芝不战而退,退守潼关,乃出于保卫长安的战略考虑,而唐明皇听信宦官谗言,草率杀掉干城大将,是极失策的(故云“一失”)。“关下兵”,指退守潼关的军队。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河北十七郡皆归朝廷,等到颜杲卿被安史乱军攻陷,河北诸郡又复归贼手,故云“朝降夕叛”。“幽蓟城”指唐河北道的幽州、蓟州(均在今河北、辽宁地区)等地的城池。安史乱军如海中的巨鳌,搅得海水翻滚,以致海中的鱼龙(指唐朝的军民百姓)奔走不宁,此所谓:“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第一段将洛阳沦陷后敌焰猖狂,天下罹乱的情景及诗人忧心如焚的心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

  从“颇似楚汉时”至“绕床三匝呼一掷”为第二段。此段借张良、韩信未遇的故事,抒发诗人身遭乱世,不为昏庸的统治者任用,虽胸怀“王霸大略”、匡世济民之术,也无处施展,无奈随逃难的人群“窜身南国”的感慨。安史乱军来势凶猛,东都洛阳很快沦陷,战争的局势颇似楚汉相争时,呈拉锯状态。这使李白联想起历史上决定汉朝命运的杰出的谋臣和大将——张良和韩信来。他们在未遭君臣际遇之时,境况也与自己目前的状况差不多。张良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误中副车,被秦追捕,他只能更名改姓,亡命下邳(今江苏邳县),在下邳圮上遇黄石公,授他《太公兵法》。韩信最初在淮阴(今江苏淮阴)市曾受市井无赖的胯下之辱,无以为生,钓于城下。受漂絮的老妇的饭食充饥。后来韩信投汉,汉高祖一开始也未重用他,他月夜逃亡,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

  像张良和韩信这样的贤才智士,尚且有困顿不遇之时,像汉高祖那样的明君,还有不明之时,“今时亦弃青云士”就不足为怪了。李白在安史之乱未发前,就曾单身匹马闯幽州,探安禄山虚实。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曾三入长安,欲向朝廷报告安禄山欲反叛的情状,无奈唐玄宗十分昏聩,凡是告安禄山欲反的人,都被送给安禄山发落。李白因此“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了。传说龙的颈下有逆鳞径尺,若触动他的逆鳞,则必怒而伤人,这里以此喻皇帝喜怒无常,不喜听批评意见,暗示唐玄宗、肃宗决非是汉高祖那样的贤君明主。愤慨之馀,诗人只好“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旷达,其实所表达的是对朝廷不用贤才的深切愤懑。诗人无事可做,只好在诸侯门里做客。刚刚在宣城太守家里做筵上客,此时又在溧阳府上当座上宾。自己的满腔豪情和壮志无处抒发,唯有在赌博场中吆五喝六,搏髀大呼,以快壮心,一吐愤懑。

  从“楚人每道张旭奇”至诗末为第三段。前六句盛赞大书法家张旭的才能和为人,后六句写在溧阳酒楼和众宾客及张旭饮宴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自己欲钓鳌东海的胸襟和抱负,表达自己壮志未已,仍旧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张旭是李白的好友,在长安时,他们曾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有过“饮中八仙”之游。

  张旭不但因善书被尊为“草圣”,而且胸怀大志,“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是写他不但深得吴郡的地方长官的赏识,而且甚为海内雄侠所钦佩。因张旭做过常熟县尉,因此诗中将他与曾做过沛中吏的汉初大臣萧何、曹参相比,称他将来也会有风云际会“攀龙附凤”之时,干出一番事业来。这几句话虽是祝愿张旭的,其中也有诗人自期的意味。后几句点明和张旭等人宴别的时间和地点,及席上轻歌曼舞、挝鼓欢饮的热闹场面。最后向张旭等人赠别,表示自己要像《庄子》中的神人任公子一样去钓鳌东海,施展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宏伟抱负。

  《庄子·外物篇》中所说的任公子所钓的“大鱼”“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就是指此诗开始所说的使得海水震动的“巨鳌”,或诗中屡提起的“长鲸”。“巨鳌”和“长鲸”在李白诗中很多地方都是指安史叛军的。因此,东海钓鳌,当喻指寻找平叛报国机会。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42-146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太傅¹盘桓(huán)²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³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jù),便唱使还。太傅神情¹⁰¹¹¹²,吟啸¹³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¹⁴,犹¹⁵¹⁶不止。既¹⁷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¹⁸¹⁹不坐²⁰。公徐²¹云:“如²²此,将无²³归!”众人即承响²⁴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常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出海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不久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不能安坐。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应声,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注释:¹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²盘桓:徘徊,逗留。³泛海:坐船出海。⁴王:指王羲之。⁵色:神情。⁶并:一同。⁷遽:惊慌。⁸唱:通“倡”,提议。⁹使:让。¹⁰神情:精神兴致。 ¹¹方:正在,正。¹²王:通“旺”,指兴致高。¹³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¹⁴说:通“悦”,愉快。¹⁵犹:仍然。¹⁶去:指划船前进。¹⁷既:后来,不久。¹⁸喧:叫嚷。¹⁹动:摇晃。²⁰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²¹徐:慢慢地。²²如:像。²³将无:表示委婉的建议或者希望,可译为“还是……吧”。²⁴承响:应声。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柳街¹灯市²好花³多。尽让美琼(qióng)(é)。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译文:柳街灯市上美人如云。但都比不上美如西施的她。她千娇百媚,眼神柔软似水波流转。她天生丽质不许刻意装扮,只喜欢画浅浅的双眉。
注释:¹柳街:花街柳巷,指妓院。²灯市:元宵节放花灯的地方。³好花:美女。⁴让:比不上。⁵的的:分明,明显。⁶层波:眼睛。⁷双蛾:双眉。
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
断肠最是金闺¹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zhǐ)尺,无计枉²朝珂(kē)³。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nèn)相过。
译文:最伤心断肠的是我,空自爱恋着她,却不能接近她。近在咫尺,空有骏马也没办法过去。有意爱怜她的才气,每次到了游玩之地,希望能时时过访。
注释:¹金闺:对女子住处的美称。²枉:屈就。³朝珂:官员上朝时骑的马上的玉。这里指骏马。⁴行云处:游玩的地方。

西shīsānzhīèr··xiāndiào--liǔyǒng

liǔjiēdēngshìhǎohuāduōjǐnràngměiqióngéwànjiāoqiānmèidedezàicéngshūzhuāngyǒutiānrántàiàiqiǎnhuàshuāngéduànchángzuìshìjīnguīkōngliánàinàidòngfángzhǐchǐwǎngcháoyǒuliáncáiměixíngyúnchùxìngshínènxiānggu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