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凫生雏时,乃在河沚中。
野凫生雏时,乃在河沚中。
可怜生羽翼,各自恋菰丛。
可怜生羽翼,各自恋菰丛。
徐祯卿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2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孙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宫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屎。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侍中刁玄、张邠启:“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推尽。”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谓玄、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孙亮¹²西苑³,方食生梅,使黄门宫中藏取蜜渍(zì)梅。蜜中有屎。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曰:“向¹⁰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侍中¹¹刁玄、张邠(bīn)¹²:“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¹³推尽¹⁴。”亮曰:“此易知耳¹⁵。”令破鼠矢,矢(shǐ)里燥。亮大笑谓玄、邠曰:“若¹⁶¹⁷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¹⁸,左右¹⁹莫不惊悚(sǒng)²⁰
译文:孙亮路过西边的花园,正在吃生梅,于是就派太监到宫中的仓库拿蜂蜜来浸泡梅子。但是蜜里有老鼠屎。孙亮把藏吏召过来审问,藏吏跪在地上叩头。孙亮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太监向你要过蜜吗?”管仓库的官吏回答:“早先向(我)索要过,可是在下实在不敢给(他)。”太监不服罪,宫中官员刁玄、张邠陈述:“太监、管仓库的官吏说的都不同,请让司法机关彻底查问。”孙亮说:“这很容易知道。”孙亮叫人切开老鼠屎,老鼠屎里是干燥的。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如果鼠屎之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该是湿的;现在外面湿,里面干燥,一定是太监所做的。”太监自认服罪,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惊讶、害怕的。
注释:¹孙亮:吴国皇帝。²出:路过。³苑:帝王游乐打猎的场所,花园。⁴方:正要。⁵黄门:太监。⁶至:到。⁷渍:浸泡。⁸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⁹汝:你。¹⁰向:早些。¹¹侍中:官职名称。¹²启:陈述。¹³狱:司法机关。¹⁴推尽:彻底查问。¹⁵耳:罢了。¹⁶若:如果,若是。¹⁷矢:同“屎”。¹⁸首服:自认服罪。¹⁹左右:上下不等,文中指身边的(左右两边)的大臣。²⁰惊悚:惊讶、感到害怕的。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我来¹²何事,高卧³沙丘城。
译文:自从你走后我究竟有什么事情?一直闲居在沙丘城内。
注释: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¹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²竟:究竟,终究。³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城边有古树,日夕¹²秋声³
译文:沙丘城边有一颗苍老古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
注释:¹夕:傍晚,日落的时候。²连:连续不断。³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¹
译文:鲁地酒薄无心痛饮酣醉,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
注释:¹“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思君若汶(wèn)¹,浩荡²寄南征³
译文: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着你一同南去。
注释:¹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²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³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

  这首诗是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边失豪放本色。

  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边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边能边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事情以浓郁的诗味。

  首句“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边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边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边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边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边息、相思边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边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边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边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85-286 .

shāqiūchéngxià

bái tángdài 

láijìngshì gāoshāqiūchéng 
chéngbiānyǒushù liánqiūshēng 
jiǔzuì kōngqíng 
jūnruòwènshuǐ hàodàngnánzhēng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¹知。
译文:明天早上要游览上苑,火速传诏给春神让它知晓。
注释:腊日:农历腊月初八。幸:皇上驾临。上苑:皇家园林,即神都苑(又称上林苑),在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之西,以花著称。¹春:指春神。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花须¹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译文:百花一定要连夜齐放,不要等到晓风吹来方才开放。
注释:¹须:必须。

  此诗简捷明快,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堪称上乘之作。与诗序整体来看,充分反映了女皇洞察一切的睿智,随机应变的能力,刚毅果断的作风以及号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气概。女皇初登大宝之位,需要树立权威,方能驾驭天下。此诗正好显示了女皇主宰一切的神气和至高无上的尊严。

  这首诗写腊八节百花盛开的奇景,也是一首具有特殊价值的诗歌。诏书属于应用文体,诗歌属于文学文体,武则天用诗的形式写诏书,而且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可见武则天的写诗技巧,亦可见唐代诗风之盛。诗歌已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的开始两句“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一写因,一写果,同时引起悬念,颇具戏剧性、情节性。武则天贵为皇帝,生活极为豪奢,忽然异想天开,在冬天里想见到百花盛开的春日景象。立意不可谓不奇,构思不可谓不奇,想象极为丰富。“春”神是虚幻之物,如今却对她宣诏,勾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

  武则天想干什么,第三句发”回答了读者的疑问。腊八节,正是寒意极浓之时,百花一般在春天才开放。虽是违背常理的想法,但却构成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诗的最后一句,是对第三句的有力补充,符合作者的身份、口吻,也切合作为诏书的写作要求。这首诗想象奇特,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语言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在咏腊八节的诗作中是难得的佳篇。

参考资料:
1、 潘百齐 赵龙祥编著,唐诗精华365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7,第422页

xuānzhàoxìngshàngyuàn

tiān tángdài 

míngzhāoyóushàngyuàn huǒbàochūnzhī 
huālián dàixiǎofēngchuī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爱好由来¹下笔难,一诗千改始²心安。
译文:由于爱美求好下笔总是很困难,一首诗总是要反复修改才会心安。
注释:¹由来:自始以来。²始:才。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阿婆还似初笄(jī)¹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译文:好比年迈的阿婆还如刚刚及笄的女孩,头发未梳好就不许看。
注释:¹初笄:古代女子十五岁,始加笄。
袁枚主张:凡优秀之作,往往是作者千锤百炼,去瑕留璧、一诗千改的劳动成果。

qiǎnxìng

yuánméi qīngdài 

àihàoyóuláixiànán shīqiàngǎishǐxīnān 
āháichū tóuwèishūchéngkàn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心逐¹南云²³,形随北雁来。
译文: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着从北边南飞的大雁回来。
注释: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赋韵:犹言赋诗。¹逐:追赶;追随。²南云:南去之云。³逝:往,去。⁴形:身。⁵北雁:从北边南飞的大雁。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故乡篱(lí)¹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¹篱:篱笆。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一种归还家乡的焦急心情。因为此时诗人已经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随北雁来”,在上句表达思乡之苦和归乡之焦急之后,这一句流露了一种来到南方的欣喜。伴随那从北而来的轻快的大雁,诗人来到了南方。因为归家乡的感望就要实现了,所以欣喜;因为心中欣喜,因而脚步也就轻快。“形随北雁来”五字显得自自在而飘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产生了第一个波折,从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从格律和用词上看,这二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语言技巧的高妙;在语势上,语句轻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作者通过这个问题,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花,这种思维过程非常符合感情发展的逻辑。篱墙下的菊花是一个具体的物像,而且是诗人在故乡时常常能见到的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埋藏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所以在归乡的感望就要实现的时候,它就突然从潜意识里跳了出来,诗人对故乡的印象也清晰起来。诗人这时想到了篱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篱下菊,从前常常见到的物像必然附著着许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篱下菊,那些篱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就联想起来了。因此,诗人通过对一个单一而具体的物件的回忆下子唤起了对家乡的整个的印象。可见这两句诗使全诗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语势变得缓慢,也正好村托了这种深化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主编.古诗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09:第1095页

chángānguīhuányángzhōujiǔyuèjiǔxíngwēishāntíngyùn

jiāngzǒng nánběicháo 

xīnzhúnányúnshì xíngsuíběiyànlái 
xiāngxià jīnhuākā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