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桃李花,下有万人行。人人各有役,一人牵一情。
长安桃李花,下有万人行。人人各有役,一人牵一情。
孜孜彼因利,汲汲此为名。相逢不相通,飞尘暗春城。
孜孜彼因利,汲汲此为名。相逢不相通,飞尘暗春城。
白日夜还晓,青春歇复荣。黑发倏皓首,绝迹迨无生。
白日夜还晓,青春歇复荣。黑发倏皓首,绝迹迨无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8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拍阑(lán)干。雾花吹鬓(bìn)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lái)¹惊望间。纱巾岸²,鹤背骑³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译文:拍着栏杆,强劲而湿润的海风带着如雾的水气迎面扑来,吹得鬓发飘展。放声歌唱,歌声冲天,惊得浮云四散。细细查数重重青山,蓬莱仙境在一指相望间。带着纱巾像古人王乔那般遨游云空,抬头仰天长啸,直上那高高天坛。
注释: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凤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江山第惊楼:指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有“江山第惊楼”之称。¹蓬莱: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²纱巾岸:纱巾,即头巾。岸,此指露额。把纱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³鹤背骑:骑鹤背,此指骑鹤升仙,是化用“王乔骑鹤”的典故。⁴天坛:王屋山主峰不天坛,相传为黄帝祈天求雨处,唐代司马祯在此修行得道。

  这首曲开头三句写出一种旷远的境界,进入全曲主题。“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作者站在多景楼上手扶着阑干,顿时诗兴大发。这两句直接切人了“登楼咏叹”的主题,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气势十分恢弘,开篇立意不凡,故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乔吉称:“乔梦符之词,如神鳌鼓浪,若天号跨神鳌,噗沫于大洋,波涛汹涌,截断众流之势。”其言不谬。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言:“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乔吉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述而》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中国古代的诗文之中,“浮云”多指那些功名利禄、不足挂心的俗事。乔吉性格骄傲不逊,不肯入俗流,“浩歌惊得浮云散”便充分展现了其藐视现实、孤傲自诩的性格特点。从此处开始,作者的思绪便发生了转折,开始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也暗含着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接四句写作者对神仙般生活的无限向往。“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问。纱巾岸,鹤背骑来惯。”“细数青山”,暗用“买山”之典,本意指归隐,作者在这里则借纠表达超脱情怀。“一望问”谓作者之心境实与仙境一脉相通。求超脱是元代文人一种普遍的心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有“回首是蓬莱”之句,乃是此心境更明确的表露,可作此句的注脚。而“鹤背骑来惯”则是诗人正以王乔自喻。一“惯”字,下得极洒脱,表现了超脱尘俗之念,遨游于无羁无绊的天地问乃是作者一贯追求的人生至境。表达作者对那种如同神仙般自由生活的钦羡。

  末二句写作者感觉自己直上天坛,得道成仙。作者以“举头长啸,直上天坛”把这种仙境推向全曲的归结,收束了全篇。它与“浩歌惊得浮云散”在意脉上相呼应:摆脱了人间“寒”气,摆脱了“浮云”的缠绕,诗人的身心便似乎进了“天坛”。从“举头长啸”四字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心中无法释怀的愤懑之情,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摆脱世俗的烦心之事,到达自由之境。

  全曲充满了一种与前代“登楼”之作所不同的意趣,正是这个总格调的典型体现。所以曲子深沉,但不悲切;慷慨,但不凄凉。从此曲的酣畅豪爽中,体验到一种渴望自由的生命之力。然而,乔吉的这种豪放之情,也让人感到一丝“雾花吹鬓海风寒”的冷气。

参考资料:
1、 赵义山.元曲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500
2、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525
3、 傅德岷、余曲等.元曲名篇赏析.四川:巴蜀书社,2012:155

殿diànqiánhuān··pāilángān--qiáo

pāilángànhuāchuībìnhǎifēnghánhàojīngyúnsànshùqīngshānzhǐpéngláiwàngjiānshājīnànbèiláiguàntóuzhǎngxiàozhíshàngtiāntán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钗燕¹笼云²晚不忺(xiān)³。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译文:戴上钗燕,挽结云鬟,晚来梳妆可却无法欢心。一心想用裙带拴住你那将要离去的兰舟,别离的痛楚滋味又一次涌上心头。
注释:¹钗燕:带有燕子形状装饰之钗。²笼云:挽结云鬟。³忺:高兴、适意。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译文:岸边那寒夜中的杨柳枝在独自飞舞,河中的鸳鸯在疾风中无法安眠。有些事儿真的无需在心头萦绕牵挂。

  上片从女子一方写惜别。“钗燕笼云晚不忺。”钗燕者,带有燕子形状装饰之钗。笼云即挽结云鬟。忺,高兴、适意。晚来梳妆,钗燕笼云,然而,打扮起来,却掩饰不住愁容惨淡。起句写女子之美丽容妆,次句写其言为心声。“拟将裙带系郎船。”裙带如何系得住郎船?真是无理而妙。白石论诗有四妙,其一是“理高妙”,即“碍而实通”,看似无理,实真有理,且自然而妙。痴语最见痴情,故妙。用女子之物,道女子之情,又妙。“别离滋味又今年。”“又”说明别离已非一次,只有体味过别离滋味的人,才能在临别之前,体会到即将来临的那种别离滋味。语意从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中化出。喃喃一语,辛酸何限。凄凉的情味,与美丽的容妆,自成鲜明对比,无限伤情,尽在其中。

  下片从自己一面写对情人的劝慰。“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词人说:你看那寒夜之杨柳,树欲静而风不止,柳枝参差飞舞,哪得片刻安宁?你看那水上之鸳鸯,固疾风劲吹也不得安眠。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又何止你与我?“些儿闲事莫萦牵。”作者说:离别不会太久,重逢仍旧有期,你不要萦心牵怀,放心不下啊!大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豪情与潇洒。不曾想到,此一刻即为生离死别,“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后来才有“当时何时莫匆匆”(《浣溪沙》)的痛悔。鸳鸯风急不成眠,实为离别时不祥之语,实为后来重逢难期的不幸之预谶,白石合肥情遇,后来终成一生悲剧。

  此词不用典实,不假藻饰,纯似口语,而具见性情。上片由女子之容妆写出女子之心声,笔笔都写出足不出户的古代女子之特征——用情专执。下片由风中之杨柳说到风中之鸳鸯,语语都见得饱读诗书的古代读书人特征——温文尔雅。女子只是顺情直说,读书人则言必用比兴。但他比兴用得好,以眼前景,喻心中情,又纯似口语。这纯似口语的艺术语言,源于词人“纯似友情”(夏承焘《合肥词事考》)的真诚爱心,是从词人性灵肺腑之中自然流出。白石爱情词的本原在于此,其价值亦在于此。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7-1718页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萧氏贤夫妇¹,茅家好弟兄²。羽轮飙(biāo)³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译文:修道成仙的萧史与弄玉,是一对好夫妇;得道为仙的茅盈、茅固、茅衷,是茅家好兄弟。驾起羽轮和飙车,赶赴西王母所居的层城。这里举行盛大宴会,与会者全是仙界的贵官。
注释:¹萧氏贤夫妇:指萧史弄玉夫妇。²茅家好弟兄:指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相传轮齐成仙。³飙驾:御风而行的车。⁴层城:古神话中的地名。⁵高会:大宴会。
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轮曲云谣¹为寿²。倒尽金壶碧酒。醺(xūn)(hān)争撼白榆³花。踏碎九光霞
译文:一曲云和之笛所奏的仙歌,为西王母祝寿。喝完了金壶里的美酒,酣醉的众仙争摇白榆花,踏碎了五光十色的云霞。
注释:¹云谣:即《白云谣》。²为寿:祝福。³白榆:树名,传说仙境中有白榆树。⁴九光霞:五彩缤纷的云霞。

shānduànyún··xiāoshìxián--liǔyǒng

xiāoshìxiánmáojiāhǎoxiōnglúnbiāojiàcéngchénggāohuìjǐnxiānqīng

yúnyáowèi寿shòudàojǐnjīnjiǔxūnhānzhēnghànbáihuāsuìjiǔguāngxiá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¹前荣见早霞。
译文:绿叶繁荣,争相遮掩窗户,托腮面对眼前景色,直见清晨的霞光。
注释:¹徙倚:徘徊;逡巡。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译文:忽然间传来飞鸟受惊的鸣叫声,水露顺着叶梢滴落在石榴花上。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花丛¹冷眼²,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qīng)
译文:万花丛中过也只是冷眼相看,我很惋惜来寻找你来晚了。若是知道前世约定的人会出现。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¹花丛:喻指成群的美女。²冷眼:既指目光冷漠,也暗示心情凄苦。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天然道代¹,不信相思浑不解²。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³
译文:就算是道代美人,也无法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有多深。如果能解心中忧愁,我愿像韩凭一样,死后与你相守。
注释:¹道代:指道世美人。²浑不解:全不知道。³“定与”句:干宝《搜神记》载,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貌甚美,康王夺之。凭先为康王害,后自杀。何氏亦跳台而死,遗书愿与凭合葬,康王不许。虽两冢相望,然有大梓木生于两坟问,枝叶相交,有鸳鸯栖于树,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其声甚感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