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梦非真,谁知醒复伪。飞升羡吕公,亦是梦中事。
共道梦非真,谁知醒复伪。飞升羡吕公,亦是梦中事。

guòhuángliángmèngsānshǒusān--yuánzōngdào

gòngdàomèngfēizhēnshuízhīxǐngwěifēishēngxiàngōngshìmèngzhōngshì

袁宗道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¹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yān)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²,不相能也。日寻干戈(gē)³,以相征讨。后帝不臧(zāng)⁴,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译文: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住在深林中,不能相容,每天使用武器互相攻打。帝尧认为他们不好,把阏伯迁移到商相,用大火星来定时节。商朝人沿袭下来,所以大火星成了商星。把实沈迁移到大夏,用参星来定时节,唐国人沿袭下来,以归服事奉夏朝、商朝。
注释:¹昔:过去,从前。²旷林:深林。³干戈:干为防具,戈为武器均为古代兵器,因此后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指战争。⁴臧:善,好。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yǎo)¹烟波²隔千里,白蘋(pín)³香散东风起。
译文: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阵阵白蘋的香气。
注释:¹杳杳:深远的样子。²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³白蘋: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开白花。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愁情 一作:柔情)
日落汀洲¹一望时,愁情²不断如春水。(愁情 一作:柔情)
译文:夕阳西下,我伫立在水边凝望时,心中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
注释:¹汀洲:水边的小洲。²愁情:一作“柔情”。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洽家,位至宰相,功业彪炳,性亦刚毅,却写出如此柔丽感伤之诗,便是他的同时代人也觉得难以理解,议论纷然。宋僧文黄在《湘山野录》中说:“莱公(寇准封莱国公)富贵之时所作诗,皆凄楚愁怨,尝为《江南春》云云”;南宋胡仔说:“忠愍诗思凄惋,盖富于情者。如《江南春》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曾经作过寇准副职的范雍在《忠愍公诗序》中也谈到:“尝为《江南春》二绝,……人曰少贵无不足者,其摅辞绮靡可也,气焰可也,惟不当含凄尔。”其实,他们都没有说对。范雍以为只有诗人的女婿文康公(名王曙)说中了:“乃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诗人感物,固非偶然。时以为文康公之知言也。大约公之为诗,多有此意。”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晚年罢相又复相,又被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作为一个人,他心中存有芥蒂;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感到失意和抱负难以再展;而作为一个诗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他对景伤情,发为诗句,原因就在于此。

  此诗一二句点明题意,并描写出了江南春日黄昏的那种迷离艳冶之美。末句转入抒情,诗人心中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此诗颇具唐诗特色,情韵悠长,蕴藉空灵。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中杳杳,指江水的深暗幽远。夕阳西下,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江水浩渺,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缕缕白苹清香。寥寥十四字,表面写无人之景,实是境中有人,“隔”、“风起”、“香散”,都是从人的感觉角度落笔的,因此第三句就将人推出镜头来。原来此时诗人正伫立在汀洲(水边平地)之上凝望着。此属倒装句法,按顺序而言,应把此句提到最前面,但如倒转过来,便属凡笔,诗意也索然了。

  美景令人陶醉,也撩人伤感,尤其是悲愁郁结的人,所以末句便转入抒情。此时,诗人面对一江春水,心中陡然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愁情不断如春水”,凭借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含蓄地倾吐出愁情的沛然莫遏,与早于他的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晚于他的秦观《江城子》词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异曲同工。李词鲜明、生动,秦词情辞兼胜,寇准的诗则妙在首尾呼应,情景相生,另有耐人吟味之处。

参考资料:
1、 刘永生.中华诗词精粹·宋词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205
2、 吕美生.中国古代爱情诗歌鉴赏辞典.合肥:黄山书社,1990:510
3、 魏丕植著.解读诗词大家(2)宋代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139

zhuīliǔyùntīngzhōuzhīyǒngshàngyǒuyányīnshūjué--kòuzhǔn

yǎoyǎoyānqiānbáipíngxiāngsàndōngfēng

luòtīngzhōuwàngshíchóuqíngduànchūnshuǐ

幽兰生矣,于彼朝阳。
幽兰生矣,于彼朝阳¹
译文:幽兰,就是生于幽谷的兰花,在幽谷里迎着朝阳。
注释:¹朝阳:向着太阳。
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
含雨露之津润¹,吸日月之休光。
译文:在生长的过程中浸润着雨露,吸收着日月光华。
注释:¹津润:滋润;浸润。
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
美人之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
译文:美人君子平日里想到的只有那些能看到的莲花、萱草,却无人想起幽谷山林中的兰花。
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虽处幽林与穷谷¹,不以无人而不芳。
译文:兰草虽然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谷中,但它却并不因为没有人观赏而不绽放芳华。
注释:¹穷谷:深谷;幽谷。

yōulánzhī--yángjiǒng

yōulánshēngcháoyánghánzhījīnrùnyuèzhīxiūguāng

měirénchóucǎiróngnángōngziwàngyōushùxuāncǎoběitáng

suīchùyōulínqióngrénérfāng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交盖¹春风汝水²边,客床³相对卧僧毡(zhān)
译文:车盖相交在春风之中汝水之边,你我相对的客床下面垫的是僧人用的毡垫。
注释:次韵:照用原作的韵字和诗。裴仲谋:姓裴名纶,黄庭坚友人,事迹不详。黄庭坚于治平四年(1067年)登进士第,裴仲谋也是在这年中进士的,故称“同年”。¹交盖:即是“倾盖”,见《孔丛子》。盖:车盖。²汝水:古水名。³客床:客中所用的床铺。⁴僧毡:僧人用的毡垫。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舞阳¹²(shè)³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译文:舞阳距离叶县只有百里之遥,那时我和你同游,也还是正年少时。
注释:¹舞阳:今河南舞阳县。²去:距离。³叶:今河南叶县。⁴贱子:对自己的谦称,古人诗中常用。⁵皆:一作“俱”。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白发齐生如有种(zhǒng)¹,青山好去坐²无钱。
译文:我的头发已经花白,就好像脑袋里埋有白发种子一样,想辞官归隐深山,却连买山的钱都没有。
注释:¹种:种籽。²坐:因为。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烟沙¹(huáng)²竹江南岸,输与³(lú)(cí)取次眠。
译文:江南的秀水篁竹,虽然美丽,却无缘欣赏,只能让那些自由自在的鸬鹚随意享用了。
注释:¹沙:水边沙岸。²篁:竹,竹丛。戴凯之《竹谱》:“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³输与:让给,比不上。⁴鸬鹚:黑色水鸟,俗叫鱼鹰、水老鸦。能捕鱼。⁵取次:任意,随便。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目录将此诗编于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黄庭坚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被任命为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次年九月到汝州;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到叶县任职。裴仲谋当时为舞阳(今属河南)县尉。裴仲谋作了一首诗给黄庭坚,黄庭坚为了和答他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82-584

yùnpéizhòngmóutóngnián--huángtíngjiān

jiāogàichūnfēngshuǐbiānchuángxiāngduìsēngzhān

yángcáibǎijiànzigōngjiēshǎonián

báishēngyǒuzhǒngqīngshānhǎozuòqián

yānshāhuángzhújiāngnánànshūmián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¹南迁²,相遇于梧、藤间³。道旁有鬻(yù)汤饼者,共买食之。恶(cū)不可食。黄门置(zhù)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¹⁰¹¹黄门曰:“九三郎¹²,尔¹³¹⁴¹⁵咀嚼耶?”大笑而¹⁶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¹⁷’而已¹⁸。”
译文:吕周辅说:苏轼与弟弟苏辙被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兄弟二人)一起买了面条吃,(面条)粗得难以吃下去。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面条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品尝么?”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不管它的味道’的道理。”
注释:¹黄门公:即苏轼弟弟苏辙。²南迁:贬谪到南方。³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1097),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⁴鬻:卖。⁵汤饼:面条。⁶恶:通“粗”。⁷食:吃。⁸置:放下。⁹尽:吃完。¹⁰徐:慢慢地。¹¹谓:对……说,告诉。¹²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¹³尔:你。¹⁴尚:还。¹⁵欲:想要。¹⁶而:表修饰。¹⁷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¹⁸而已:罢了。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