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傍青山曲,门当绿水斜。长峦通畎瀹,古木间桑麻。
家傍青山曲,门当绿水斜。长峦通畎瀹,古木间桑麻。
吾欲学为稼,将无遂及瓜。还因归里日,预已惜离家。
吾欲学为稼,将无遂及瓜。还因归里日,预已惜离家。

guīxìng--yuánzōngdào

jiābàngqīngshānméndāng绿shuǐxiézhǎngluántōngquǎnyuèjiānsāng

xuéwèijiàjiāngsuìguāháiyīnguījiā

袁宗道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长笑蛇医¹一寸腹,衔冰吐雹²何时足。
注释:¹蛇医:即蛇蜴,类似大蜥蜴,旧说蛇蜴与兴风作雨的龙为亲家。²衔冰取雹:意为蛇医求雨应验。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苍鹅无罪亦可怜¹,斩颈横时不敢哭。
注释:¹苍鹅句:苍灰色的鹅无辜被杀,横在时中作为祈雪的供品。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¹踏阴轴。
注释:¹雷车:传说中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前年太守为旱请¹,雨点随人如撒菽。
注释:¹前年太守句:指徐州前任太守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太守归国¹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²
注释:¹归国:回归京城。²淇园绿:显赫政绩的代名词。《诗经·卫风·淇奥》一诗是卫人歌颂政绩显赫、功德盖世、人品高尚、德才兼备的卫武公的诗,其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句。淇园就建在淇奥。淇园因竹子名满天下,也被称为卫国竹园。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我今又复罹¹此旱,凛凛²疲民在沟渎。
注释:¹罹:遭受。²凛凛:惧怕的样子。渎:dú,水沟。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¹仍携王子渊²
注释:¹坐客:苏轼自注曰,钦之时客惟舒在矣。²王子渊:王褒,字子渊,西汉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的又一位汉赋名家,他的《洞箫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看草中和乐职¹颂,新声妙悟慰华颠²
注释:¹草中和乐职:《草中》和《乐职》两部乐曲。²华颠:白头,指高龄,年老;此作者自指。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¹泣。
注释:¹蛟: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¹不量吾所及。
注释:¹险韵:同“怪词”,当指祷告词。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¹掀百蛰²
注释:¹春工:传说中春天之神。²掀百蛰:春雷惊醒各种冬眠的虫蛇。蛰,zh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的动物。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¹仍贯笠。
注释:¹汰辀:用力划船。辀,zhōu,车辕。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¹
注释:¹震失匙:震落手中的匙筋(筷子之类)。
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记述到雾猪泉祈雪的情景。也是一首次韵好友舒尧文的和诗。祈雪虽为迷信活动,说明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性,但也体现了苏轼的忧国忧民思想。

yùnshūyáowénxuězhūquán--shì

zhǎngxiàoshécùnxiánbīngbáoshí

cāngézuìliánzhǎnjǐnghéngpángǎn

zhīquánxiàyǒuzhūlóngzhěnléichēyīnzhóu

qiánniántàishǒuwèihànqǐngdiǎnsuírénshū

tàishǒuguīguólóngguīquánzhìjīnrényǒngyuán绿

jīnyòuhànlǐnlǐnmínzàigōu

quèxúnjiùkòushénquánzuòréngxiéwángziyuān

kàncǎozhōngzhísòngxīnshēngmiàowèihuádiān

xiǎoláiquánshàngdōngfēngshàngbīngzhūlǎojiāo

guàilóngfēixiǎnyùnliàngsuǒ

xíngkànxuěhòumáiniúshuíchūngōngxiānbǎizhé

shíháijièjūnshītàizhōuréngguàn

huīháoluòzhǐyánjīnglóngzàizhènshīshi

夸父逐日
夸父(fǔ,一说读:fù)与日逐走¹,入日²。渴,欲得饮,饮于河、渭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丢下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注释:¹逐走:竞跑,赛跑。²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³河、渭:即黄河、渭水。⁴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⁵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⁶邓林:即桃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昔者,共工¹与颛(zhuān)(xū)²争为³帝,怒而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¹⁰¹¹;地不满东南,故¹²水潦(lǎo)¹³尘埃¹⁴¹⁵焉。
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着大地的绳索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注释:¹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²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³为:做。⁴而:表顺承。⁵触:碰、撞。⁶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⁷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⁸倾:倾斜。⁹西北: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北。¹⁰移:移动。¹¹焉:兼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文中译为“这,这里”。¹²故:所以。¹³水潦: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¹⁴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¹⁵归:汇集。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巨猾肆(sì)威暴,钦駓(pī)¹违帝旨。
译文:贰负之臣逞凶暴,钦駓违背帝旨意。
注释:¹钦駓:神怪名。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yà)(yǔ)¹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译文:窫窳虽死尚能变,祖江死去永消失。
注释:¹窫窳:神怪名。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译文:上天可鉴明审察,作恶之举不可为。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长枯固已剧,鵕(jùn)(è)岂足恃!
译文:臣危被罚甚痛苦,鵕鹗之变不足恃!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shí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huáwēibào qīnwéizhǐ 
qiángnéngbiàn jiāngsuì 
míngmíngshàngtiānjiàn wéié 
cháng jùnèshì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此诗寓意深微邃却含而不露。元朝统治者奉行种族歧视政策,以蒙古、色目人为上等人,以汉人、南人为下等人。蒙古、色目人到江南之地也凌驾于南人之上作威作福。他们靠江南的条件富有了,却仍辱骂江南人不绝。诗人心中不平,故作此诗以讥之。

  揭傒斯的五言短古,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宋元以来“重逸轻俗”的审美倾向。如《寒夜 》:“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题风烟雪月四梅图》之二:“高花开几点,澹霭拂成衣。遥瞻应不见,相对尚依稀。”《洞庭秋月》:“灏气自澄穆,碧波还荡漾。应有凌风人,吹笛君山上。”《平沙落雁》:“天寒关塞远,水落洲渚阔。已逐夕阳低,还向黄芦没。”《烟寺晚钟》:“朝送山僧去,暮唤山僧归。相唤复相送,山露湿人衣。”这些诗作是承续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刘长卿一系的诗风而又加以发展的。其境界高逸,远离尘俗,表达了一种宋元以来的士大夫情调。其中《寒夜》最让人回味,小诗以寥寥二十字的白描,传神地绘出一幅清夜客旅图。一、二句状写户外的景色,以凝冻在布满霜气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湿了草木的月的流光(“林薄”,谓草木丛生),制造出一种清旷冷寂的氛围。三句转入客舍,在“虚馆”的典型环境中,“人不眠”的主体便格外突出。最精彩的是末句的五字。“一叶落”的声音是够细微的了,馆中人却能清晰的辨闻,足见夜间的寂静;而一个“时”(时时、时而之意)字,更将漫漫长夜中不眠人的警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不仅沟通了馆内外的联系,而且传达出诗人在长捱客栈中愁苦的心绪,可谓是神来之笔。

qiūyàn

jiē yuándài 

hánxiàngjiāngnánnuǎn xiàngjiāngnánbǎo 
dàojiāngnánè dàojiāngnánhǎo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雨中百草秋烂死¹,阶下决明²颜色鲜。
译文:由于连绵的秋雨,作物植物都烂掉了,可是房屋台阶下的决明子却生长的很好,颜色鲜艳。
注释:¹百草烂死:而决明独鲜,故喜之。²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花。可作药材,功能明目,故叫决明。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译文:满枝的叶子像翠羽伞盖,无数的花朵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凉风萧萧吹汝¹急,恐汝(rǔ)后时²难独立。
译文:可是毕竟是秋天已到,天气渐凉,秋风瑟瑟,纵然决明现在比其他植物长的好,也无法抵挡秋天的寒冷,日后还是会凋零,无法独立。
注释:此二句忧决明,也是自忧。¹汝:指决明。²后时:谓日后岁暮天寒。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xiù)(xīn)香泣。
译文:堂上的我徒然满头白发,风前频嗅你的馨香为你伤心落泪。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lán)风长雨¹秋纷纷,四海²八荒同一云。
译文:凉风过后雨又下起,秋风秋雨乱纷纷,四海八荒笼罩着一色的阴云。
注释:¹阑风长雨:一作“阑风伏雨”,一作“东风细雨”。²四海:一作“万里”。赵次公说:“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吴见思说:“风日阑风,雨日伏雨,盖下时飘洒,常贝其分纷也。又四海八荒,同云一色,则无处不雨,无日不雨矣。”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jīng)清渭(wèi)何当分?
译文:雨幕茫茫辨不出来牛和去马,浑浊的泾水与清澈的渭水也混淆难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禾头¹生耳黍(shǔ)(suì)黑,农夫田妇²无消息。
译文:谷穗生了芽子黍穗霉烂变黑,农民的灾情却传不到朝廷。
注释:¹禾头:一作“木头”。²田妇:一作“田父”。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城中斗米换衾(qīn)(dāo)¹,相许宁论两相值?
译文:域中斗米可换得一床被褥,只要双方认可就不计二者价值是否相同。
注释:¹换衾裯:一作“抱衾裯”。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héng)¹守环堵²
译文:我这困居长安的书生有谁关心过死活?反锁着柴门孤零地守着四面墙。
注释:¹衡门:以横木作门,贫者之居。²环堵:只有四堵墙。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老夫不出长蓬蒿(hāo),稚子无忧走风雨。
译文:久雨不能出门,致使院里长满蓬蒿;小儿不知忧愁,在风雨中戏耍奔跑。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雨声飕(sōu)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译文:飕飕的雨声催促寒季到来早,到来的大雁翅膀沾湿难飞高。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秋来未曾¹见白日,泥污后土²何时干?
译文:入秋以来未曾见过出太阳,泥污的大地何时才能干透了。
注释:¹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²后土,大地。一作“厚土”。

  第一首,秋日杀,万物凋而百感集,古有“悲秋”者悲秋之萧瑟,“病秋”者病秋之隐沦,“惊秋”者惊韶华逝而年岁晏之速。少陵于此首亦融悲、病、惊,伤物残而叹自身老大难有成。
  新的季节缓缓渗透弥漫并取代旧的季节,诗的境界中季节却若闻鼓而起,鸣金而息,皆是突至突离。春日瞬间吹生百草,“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秋日就如主刑杀的神,化片乌云持镰刀拂过这世界,在湿润和清冷中将一切带走。“雨中百草秋烂死”,仿佛秋光眩晕,零雨其濛,顿时熄灭世上一切生机,而“阶下决明颜色鲜”,此句的急转令读者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决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刀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决明仍“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小植物便终究是小植物,在秋风中无助地凋零,甚至来不及叹息,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处决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决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决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无比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也只“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第二首中,秋日的昏昏之咒由内心向外界弥漫开去,秋风洒落,而秋雨却繁腻不绝,纷纷若世之喧嚣,缥缈如病中呓语。“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整个世界都蛰伏在一片乌云之下,齐奏着同样颓然、绝望的主题,人生如飞蓬,此时亦无路。“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世界如此浑浊,物皆不辨,道者无存。古者天人交感,泾渭水之清浊不辨,应是射人世之道理毁,伦理乱也。若孔子无奈伤获麟,泾渭不辨亦是不安的征兆,带来令儒者窒息的迷阵。古者农业乃天下之本,却是“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禾头生耳”乃言雨中禾叶卷,如耳之形,却亦言为天下之本、黎民口粮之禾的颓丧脆弱,禾头生耳,倾听世上的呜咽而无策。而农妇田父之音亦隐沦雨中,根基之没,国难久持。“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言世之目盲,“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言世之聋哑,仇兆鳌《杜诗详注》中亦言此乃刺杨国忠恶言灾疫,四方匿不以闻。然世之风雨如晦,亦非皆由一人而起。“城中斗米换衾裯”卢注言:“疗饥急,救寒缓也”,实已非斗米、衾裯的价值问题,而是道之毁的哲学问题:“相许宁论两相值?”世之失道,国之本失其位,民苦,贤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庙堂。少陵以此市井物价之疑问,抒苦道隐之惶然,亦叹现实自身命运之不甘矣。

  第三首又从广阔的外界回到自己的斗室,“长安布衣谁比数”,少陵多有自称“布衣”、“野老”之辞,实不甘也。“谁比数”可较太史公《报任安书》言“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意绝之至也。而“长安”亦不过客居之地,“反锁衡门守环堵”亦是绝望之举,路穷则独守一隅,实也不过是暂时的避世,避开内心纠结无解的困愕。将烦忧锁在门外茫茫世界,门内的心还念念不忘欲与其汇合。“老夫不出长蓬蒿”,相比隐居的寂寥,更多是郁郁不平与刻意求静的痛苦。风雨中无忧无虑奔跑嬉戏的孩子却给诗中添了新鲜的颜色:“稚子无忧走风雨”。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给人以忧虑的悠长:如此单纯的孩子未来能承受多重的阴霾很难说。“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外界溢入的雨声和寒意又唤起心中恒久的幽灵,欲“奋翅起高飞”而复深觉身居此困厄、混沌之世。无奈而于末尾作楚吟:“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仇氏《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杜诗中末句常作此等疑问,他一生都似在这种等待中度过。

参考资料:
1、 夏超明.《秋雨叹》赏析.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8期.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