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罗。蝶红蝶白各花窠。鲜花食尽难成茧,何如蚕子,雌雄食叶,三日即成蝶。
春罗。蝶红蝶白各花窠。鲜花食尽难成茧,何如蚕子,雌雄食叶,三日即成蝶。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23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独坐岩之曲¹,悠然无俗纷²
译文:独坐在深深的山谷,悠然无纷纷的俗情。
注释:¹曲:深隐之处,此处指山谷。²俗纷:诸多世间事。纷:杂乱。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zhuó)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译文:酒香与桂香一齐飘散,诗情与白云一同飞升。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译文:烟霞朝起晚又落,秋来猿啸马又鸣。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xūn)¹
译文:水光与秋色相映,青山衬夕阳火红。
注释:¹曛:日落的余光。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高谈十二部¹,细核五千文²
译文:高谈佛典十二部,细说老子道德经。
注释:¹十二部:佛教的所有经典分为十二类,称十二部。²五千文:老子《道德经》,其书约五千字,故称。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如如¹数冥昧²,生生理氛氲(yūn)
译文:真如之数难明晓,生生之道见分明。
注释:¹如如:亦名真如,用人们的智慧所解知的佛教真理。²冥昧:模糊幽暗。生生:既为佛教名词,亦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氛氲:盛貌。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
古人有糟(zāo)(pò),轮扁情未份¹
译文:古人之言有糟粕,轮扁心得说不清。
注释:¹轮扁情未份:此处用轮扁斫轮的典故。
且当事芝朮,从吾所好云。
且当事芝术¹,从吾所好云。
译文:且去山中种芝草,生活原本为称心。
注释:¹事芝术:种芝草。古人以为芝是仙草,服之可以长生,故称灵芝。
卢照邻是一个传统文化修养极深的文士,他所处的初唐时期,中国禅宗尚在发展期,属道信、弘忍传法时期。卢照邻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将诗情与禅境、才学相结合,写出了禅诗中难得一见的绚丽多姿、气韵流转的作品。该诗中,作者首先将有安禅师塔的赤谷(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写得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禅师塔本是存置禅师骸骨或舍利的地方,端坐塔旁,最易生悲哀之心。可是,既然是写禅师塔的环境,眼光与心境就应该不一般。果然,作者闻到的是酒香与花香,看到的是水光与山色,他的诗兴与酒兴一起勃发。他与友人谈佛论道。那玄微的真如至理,他无法把握,但眼前禅师之塔旁,大自然生生不息之道却历历可见。禅师固然已故去,但他塔旁的丹桂与白云、水华与山翠似在向诗人昭示着自然之道。这一切不用说,也说不清。就像轮扁批评古人之言为糟粕一样,卢照邻也将十二部佛典与五千字的《道德经》置之一旁,最后去山中种灵芝去了——不仅为了长生,更是因为爱好。该诗中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的皈依、对经卷的批判,都为后世禅家所发扬。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8-10

chìānchánshī--zhàolín

zuòyánzhīyōuránfēn

zhuójiǔchéngdānguìshīzèngbáiyún

yānxiácháowǎnyuánniǎosuìshíwén

shuǐhuájìngqiūshāncuìhánxūn

gāotánshíèrqiānwén

shùmíngmèishēngshēngfēnyūn

rényǒuzāolúnbiǎnqíngwèifēn

qiědāngshìzhīshùcóngsuǒhǎoyún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fū)¹花荣。
译文:阶前有两株夜合花,枝叶葱翠繁茂花开绚烂。
注释:¹敷:展开,铺开。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huì)¹
译文:树姿晴雨中疏密有致,花朵也因昼夜开闭不同。
注释:¹晦明:指黑夜和白昼。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影随筠(yún)(bó)¹乱,香杂水沉生。
译文:摇曳的树影映着竹帘变得零共,芬芳的气味是花香沉香混杂而成。
注释:¹筠箔:竹帘。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yíng)
译文:对着这夜合花能销除愁忿,便移步来到小堂的前厅。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绝饮¹惩浇俗²,行驱梦逸³材。
译文:我戒掉酒肉以改变那不良的世风,梦中驱赶着健硕的群羊。
注释:¹绝饮:不食人间的东西。²浇俗:浮薄的社会风俗。³逸材:原指兽畜健壮有力。这里是指才智出众的人,指黄初平。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仙人拥石去¹,童子驭车来。
译文:那位点石成羊的仙人已抱石而去,街头骑羊的童子似又驱车而来。
注释:¹仙人拥石去:指《神仙传》黄初平牧羊成仙事。参见《黄初平牧羊奇遇》。
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
夜玉¹人星动,晨毡(zhān)²映雪开。
译文:洁白的羊群好似星夜下闪动的明珠,雪白的素毡映衬着飞雪。
注释:¹夜玉:夜明珠,比喻白羊。²毡:羊毛。
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莫言鸿渐¹力,长牧上林²(wēi)³
译文:不要再说什么仕途升迁了,只想在那皇家园林的角落做个牧羊人。
注释:¹鸿渐: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比喻仕宦的升迁。²上林:皇家的林苑。³隈:角落。

yáng--jiào

juéyǐnchéngjiāoxíngmèngcáixiānrényōngshítóngzichēlái

hánxīngdòngchénzhānyìngxuěkāiyán鸿hóngjiànzhǎngshànglínwēi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年年岁岁¹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注释:¹年年岁岁:每年。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凉月¹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注释:¹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明时¹(liàng)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注释:¹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京洛(luò)¹胡尘²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注释:¹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²胡尘:胡地的尘沙。

guǐwèiyuèshízhìshíliùyuèjiējiā--céng

niánniánsuìsuìwàngzhōngqiūsuìsuìniánniánchóu

liángyuèfēngguāngsānhǎolǎo怀huáibàoshēngxiū

míngshíliàngfèiyínquēchùyīngxiū

jīngluòchénmǎnrényǎnzhīnéngshìzhèjiāng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头玉¹(qiāo)²眉刷翠³,杜郎生得真男子!
译文:骨玉石般硬朗,眉毛涂螺黛般黑亮,杜家小郎,生得真是男子汉的好模样。
注释:唐儿:杜黄裳之子,小名叫“唐儿”。杜黄裳夫人是唐朝的公主,所以儿子小名取作“唐儿”。杜豳(bīn)公: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官为平章事,封邠(即豳字,唐玄宗改为邠)国公。¹头玉:指玉一般的头骨。²硗硗:坚硬貌。这里指头骨隆起。³刷翠:涂抹上青绿色。这里是说唐儿眉毛乌黑,像涂画过螺黛一样。⁴杜郎:即唐儿。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骨重神寒¹天庙器²,一双瞳(tóng)³剪秋水
译文:仪态庄重神气沉静,将来定能成栋梁,像用秋水剪成的一双眼珠,晶莹闪光。
注释:¹骨重神寒:谓体态稳重,神气沉静。²天庙器:皇帝祭天的庙堂中摆设的祭器,借指国家重用的人才。³瞳人:指眼珠。⁴秋水:形容目光明澈。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竹马¹梢梢²摇绿尾,银鸾(luán)³(shǎn)光踏半臂
译文:骑着竹马玩耍,绿尾枝叶乱蓬蓬摇晃,鸾鸟形的银坠儿耀眼,蹦跳在背心上。
注释:¹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子。²梢梢:“竹枝披散之貌”。³银鸾:项圈下鸾鸟形的银坠子。⁴睒:闪。⁵半臂:短袖或无袖衣。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东家娇娘¹求对值²,浓笑³书空作唐字。
译文:东邻有一位想和他成亲的娇美小姑娘,他大笑着书空来拒绝,因为另有主张。
注释:¹娇娘:娇美的姑娘。²对值:对亲,配偶。³浓笑:大笑。⁴书空:用书指在空中写画字形。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眼大心雄¹知所以²,莫忘作歌人姓李!
译文:杜郎眼光远志向大,将来功业定辉煌,到那时,可别把我这姓李的作歌人忘!
注释:¹眼大心雄:眼光阔大,志向雄伟。²知所以:谓预料他将来会有所成就。

  这是一篇应酬之作。这首诗浓墨重彩,多角度、多侧面赞誉一位儿童头角峥嵘、卓尔不群、抱负远大。首两句从面相上着笔,写唐儿额头丰隆,眉如苍翠,天生是位大丈夫。三、四句写骨相重,神气娴雅,双目清澈有光。前四句是静态描绘,五、六句通过骑竹马表现他的活泼可爱。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后四句是侧面描写:妩媚的小女孩竟然想和他成亲,然而不同凡响的是他在空中画“唐”字,足见其抱负。所以诗人预言他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开玩笑地说:到时候别忘了我这个写赞歌的人也姓李。

  这诗虽为奉承应酬之作,但写得却不呆滞死板,语句也洗炼生动,塑造的唐儿形象俊美聪明,活泼而又可爱,特别是“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二句,更加真切传神。李贺自己没有生育过孩子,所以特别喜欢“唐儿”,他带着爱心去描写眼前活泼天真的孩子,诗笔灵动,诗思活泼,真趣盎然,语言绚烂艳丽。诗人又通过艺术想象,作合理的推想,虚实结合,描写生动,艺术构思灵活精巧。

参考资料:
1、 (唐)李贺著;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5-46.
2、 (唐)李贺著.国学经典丛书 李贺诗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46.
3、 吴企明编选.李贺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72.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