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淡茗聊相赏。莫怪人惆怅。近来多病损红妆。不耐萧条清昼、卧琴床。
一杯淡茗聊相赏。莫怪人惆怅。近来多病损红妆。不耐萧条清昼、卧琴床。
侍儿漫把胭脂埽。委地还馀俏。春风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无多。
侍儿漫把胭脂埽。委地还馀俏。春风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无多。
叶小鸾

叶小鸾

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10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垂杨袅袅蘸清漪。明绿染春丝。市桥紧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垂杨袅(niǎo)袅蘸(zhàn)¹清漪(yī)²。明绿染春丝。市桥紧马,旗亭沽(gū)³,无限相思。
译文:垂杨枝条随风轻轻拂动水面荡起点点涟漪,春天把它根根染得鲜绿。街市的桥旁拴好我的马匹,在酒楼中买酒寻找我的情趣。楼外杨柳相觑,似有相思寄语。
注释:眼儿媚:这是一首咏柳词。此词在《阳春白雪》中有题作“柳”。全词以咏柳为主题,由柳及人暗写离别相思之事。¹蘸:湿水,浸水。²清漪:水清澈而有波纹。³沽酒:买酒。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pín )¹
译文:看这杨柳正值春风得意,白云为她梳理,春雨为她洗涤,风儿助她舞弄,让她更添俏丽。无论春风或春雨,可能爱她貌美,事事让她顺意。不知为何,柳叶片片弯曲,是因落花时节春将去?她总将眉头皱起。
注释:¹颦眉:皱眉。

yǎnérmèiliǔ--yǐnhuàn

chuíyángniǎoniǎozhànqīngmíng绿rǎnchūnshìqiáojǐntíngjiǔxiànxiāngyúnshūfēngqiánhǎobǎibānzhīwèishénluòhuāshíjiédōushìpínméi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译文:担心久久不停的阴雨造成灾祸,阴雨过去,人们才对造化的力量之大发出惊叹。
注释:霁:雨过天晴。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译文:天空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人们见到了日月。大地把浓浓的秀色赋予了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bó)¹初干果味全。
译文:路上的泥泞慢慢减少,车来车往。林中草木交错丛生,这个季节里应该有的野果样样齐全。
注释:¹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¹更油然²
译文:寄语天空中的残云:你要知足啊,不要因为依靠着银河里的流水再来沛然作雨。
注释:¹河汉:银河。²油然:自然而然。

  久雨初霁之类,本是人们咏熟了的应时写景诗题,但到了李觏笔下,却能振聋发聩,刻意创奇,兼有古硬清新之美。

  诗人抓住了人们苦于久雨、亟盼新晴的特定心理,深入体察,表现出新的境界。先写积阴为患,阴雨不断,使人唯恐沉绵阴雨不可摆脱,以点出题面的“苦”,为下句的“惊”蓄势。苦雨一朝散去,令人喜出望外,使人们感到惊讶,大自然挥手之际便可以雨去晴来。积患既除,人们感到耳目一新,轻松愉快,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下一联“天放旧光还日月,地造浓秀与山川”,就接写造化之功:这里不说日月重光,而说把旧光还给了日月;不说山川增秀,而说造浓秀付给了山川。这种拟人写法,把天地造化写活了。此联虎虎有生气,“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诗钞序》语)。接着一联,具体写景,转向精细入微的刻画,诗人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初霁时的景象转换和感觉变化。车声、果味,一为听觉,一为味觉,再加上上联的光影色彩,使初霁的境界全出。人们欣悦之情不言而喻。而最后一联,却又峰回路转,再出一层意思:“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诗人从人的心情说,苦雨太久,心有余悸,担心新晴不老,旧雨重来,因此寄语残云:该知足一点了,可别靠着天上河汉的水势,再来油然兴云、沛然作雨,破坏这美好的晴光。这一结束,语重心长,深得抑扬顿挫之妙。

  这首诗在炼字上很见功夫。沈德潜《说诗晬语》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这首诗中的“活”、“全”等字,虽然平常朴素,但却十分精彩。“车声活”的“活”字,圆转流利,表达出一种愉快感,它与原先车轮在泥泞中带水拖泥的咿呀之声,形成对照。“林薄初干”(林薄,指茂密的丛林草木),叶上初阳消宿雨,果味尝来,很是鲜美,着一“全”字,不坐实,不说死,但用来恰到好处。像这样的炼字法,很值得玩味。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161页

chū--gòu

yīnwèihuànkǒngchénmiánfāngjīngzàohuàquán

tiānfàngjiùguāngháiyuèjiāngnóngxiùshānchuān

jiànshǎochēshēnghuólínbáochūgànguǒwèiquán

cányúnhǎozhīhàngèngyóurán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夏四月,取郜(ɡào)¹大鼎(dǐng)²于宋³,纳于大(tài),非礼也。
译文: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
注释:¹郜:国名,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一个庶子,春秋时为宋国所灭,其故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²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记绩的礼器,所以又作为传国重器,其形制一般为三足两耳。³宋:国名,春秋时为十二诸侯之一,开国国君为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其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之间。⁴大庙:即太庙,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的祖庙。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zāng)哀伯谏(jiàn)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¹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²以示子孙。是以清庙³茅屋,大路(huó),大(tài)(gēng)不致,粢(zī)不凿,昭其俭也;衮(ɡǔn)¹⁰(miǎn)¹¹(fú)¹²(tǐnɡ)¹³,带¹⁴(chánɡ)¹⁵¹⁶(xì)¹⁷,衡¹⁸(dǎn)¹⁹(hónɡ)²⁰(yán)²¹,昭其度也;藻率²²(bǐnɡ)²³(běnɡ)²⁴,鞶(pán)²⁵²⁶²⁷²⁸,昭其数²⁹也;火龙黼(fǔ)(fú)³⁰,昭其文也;五色³¹比象³²,昭其物也;钖(yánɡ)(luán)和铃³³,昭其声也;三辰³⁴(qí)³⁵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³⁶有数³⁷。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lù)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³⁸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³⁹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⁴⁰于雒(luò)(yì)⁴¹,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译文:臧哀伯规劝桓公说:“作百姓君主的人,要发扬德行,堵塞违礼的行为,以便监察百官,就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还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所以那清静肃穆的太庙用茅草做屋顶,祭祀天地的车子用草席做垫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调和,黍稷、糕饼等祭品不用舂过的好米,这些是为了显示节俭。祭祀的礼服、礼冠,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腿、靴子、冠上的横簪、冠旁的填绳、系冠的带子、冠顶的盖版,这些是为了显示等级上的差别。玉垫、刀饰、革带、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革带,这些是为了显示数量上的差别。礼服上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这些是为了显示纹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各种图象来装饰器物服饰,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是为了显示光明。所谓德行,就是节俭而有法度,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并用纹彩和颜色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以此来监察百官,百官这才警戒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现在君王毁灭德行,树立违礼的坏榜样,把别国贿赂的宝器安放在太庙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来效法,君王又用什么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的原故。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比这更公开的贿赂吗?武王打败殷商,将九鼎搬到王城,义士尚有批评他的,更何况将标志违礼作乱的贿赂之器放在太庙,又该怎么样呢?”桓公不听。
注释:¹临照:管理和监察。临,统管,治理。照,察看。²令德:美德。令,美好。³清庙:即祖庙,因其肃穆清静,故称。⁴大路:也作“大辂”,即大车,特指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祭天时所乘的车子。⁵越席:用蒲草编织的席子。越,通“括”,结。⁶大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⁷不致:指不调五味,不加各种作料。⁸粢食:用黍稷加工品制作的饼食,祭祀用作供品。粢,黍稷,泛指谷类粮食。⁹不凿:不舂,这里指不精细加工。¹⁰衮: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庙时所穿的礼服。¹¹冕:古代帝王、公卿、诸侯所戴的礼帽。¹²黻:通“韨”,古代用做祭服的熟皮制蔽膝。¹³珽: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¹⁴带:指束在腰间的革带,皮带。¹⁵裳: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¹⁶幅:古代自足至膝斜缠在小腿部的帛条或布条,犹如今天的绑腿。¹⁷舄:双底鞋,着地的一层为木底,这里泛指鞋子。¹⁸衡:把冠冕稳定在发髻上的横簪。¹⁹紞:古代垂在帽子两旁用以悬挂塞耳用的玉瑱(tián)的带子。²⁰纮:古代冠冕系在颔下的带子。古人戴冠冕时,先用簪子别在发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两端。²¹綎: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种长方形饰物,以木板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²²藻率:一种用来放玉的木垫儿,外包熟皮,并绘有水藻形图案。²³鞞:刀剑套。²⁴鞛:佩刀刀鞘的饰物。²⁵鞶:绅带,又名“大带”,束衣用。²⁶厉:下垂的大带。或谓“鞶厉”:是一个词,指束腰革带与革带下垂的部分。²⁷游:古代旗帜上下垂的饰物。²⁸缨:套在马胸部的革带,即马鞅。²⁹数:礼数。³⁰火龙黼黻:都是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如火形者为“火”,如龙形者为“龙”,黑白色相间如斧形者为“黼”,黑青色相间如“亚”形者为“黻”。³¹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³²比象:指比照天地万物所画出的各种图像。³³钖鸾和铃:都是系在车马和旗帜上的铃铛,系在马额头上的叫“钖”,系在马嚼子上的叫“鸾”,系在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上的叫“和”,系在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竿头的叫“铃”。³⁴三辰:指日、月、星。³⁵旂:旗面绘有龙形图案,竿头系有小铃铛的旗子。³⁶登降:增减。登为增,降为减。³⁷有数:指有节度、节制。(注意此处的“数”字与上文“昭其数也”句的“数”字在词义上的区别。)³⁸象:同“像”,法式,式样,这里是榜样的意思。³⁹章:明显。与下文“章孰甚焉”句之“章”义同。⁴⁰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用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作为政权的象征,成为传国之宝。⁴¹雒邑:也作“洛邑”,东周都城所在,相传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营建,其故地见《周郑交质》一文的题解。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译文:(周朝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大概会在鲁国世代享受爵禄吧!国君违礼,他不忘用德行加以规劝。”)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复杂,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书《郑庄公戒饬守臣》一文的评论文字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如果用今天更切合礼的历史本质的话说,它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贵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它规范并制约着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删改《春秋》的孔夫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联系古今关于礼的界说和孔夫子这些关于礼的言论,就不难理解作为鲁大夫的臧哀伯为什么非要冒着触怒鲁桓公的风险,向他“发表”这篇谏辞了;也就不难理解《臧哀伯谏纳郜鼎》一开始就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了。

  臧哀伯这篇谏辞,并不先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这件事如何不对,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势,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会职责是“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接着就从礼制这个大视角,连用七个排比句,从七个方面,即“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来阐明君主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根本社会责任;然后,话锋一转,才落到桓公“纳郜鼎”这件“灭德立违”的事情上来。并在指出这一事件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以后,还用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雒邑”招来“义士”非议的历史教训,警醒鲁桓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灭德立违”的错误举措的危害性。这篇谏辞如此行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而且气势显得特别恢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至于谏辞中用了近乎后世才产生的赋的手法,铺叙大量我们今天颇感陌生的具体事物,那也是行文的需要,因为这些事物都和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密切关系。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许多或厚或薄的积淀层,而每个积淀层都会或深或浅地打上它的时代烙印。因此,在阅读和欣赏此文的时候,也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审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分析,去感悟,抛弃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可以肯定地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云云,直到今天,其“合理内核”还有很好的垂诫作用和警示作用。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的女子坐着“金浆木兰船”,莲香阵阵隔着沙洲传来,满江荷叶满江鲜,摘得莲蓬一盘盘,这是多么喜人的收获。而“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一句,则形象描绘采莲姑娘们喜悦的心情,钗钿碰撞有声,荷香满江,这样的美景哪儿有呢。

cǎilián··jīnjiǎnglánchuán--liúxiàowēi

jīnjiǎnglánchuáncǎijiāngnánlián

liánxiāngmǎnjiāngxiān

fángchuíshǒubǐnglínpán

huāshí湿shīchuànfēngjīngzhàdiàn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译文:心中的春愁让人悲痛的肝肠欲断,哪里能感受春草美好,一心思念心中人。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落花寂寂¹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译文:花瓣在黄昏时分寂寂无声的飘落,深静的宅院里只有一个人独自倚门守候。
注释:¹寂寂:寂静无声貌。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