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金台不可登,江天一醉几年曾。
眼里金台不可登,江天一醉几年曾。
欹巾曲槛过鸣雨,苾步斜阳到塔棱。
欹巾曲槛过鸣雨,苾步斜阳到塔棱。
咏逐蟾流开夕帐,坐分虫语暗秋灯。
咏逐蟾流开夕帐,坐分虫语暗秋灯。
谈交亦自风尘好,独宿孤游也未能。
谈交亦自风尘好,独宿孤游也未能。

qián广guǎngchānglìngjūnzhòngbáixiǎoyǐn--tāngxiǎn

yǎnjīntáidēngjiāngtiānzuìniáncéng

jīnkǎnguòmíngxiéyángdàoléng

yǒngzhúchánliúkāizhàngzuòfēnchóngànqiūdēng

tánjiāofēngchénhǎo宿yóuwèinéng

汤显祖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1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¹暖草如积²,山晴花更繁(fán)
译文:野径温暖铺着柔厚的碧草,山气晴净杂花更显得茂繁。
注释: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写诗。¹径:小路。²积:积聚,堆积,形容草丛茂盛。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译文:一川清水曲曲折折无声流淌,数户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静憩(qì)¹²鸣午,荒寻³犬吠昏
译文:午间静憩传来几声横鸣,访寻幽境又遇犬吠暮烟。
注释:¹憩:休息。²横:一作“鸠”。³荒寻:犹言寻幽。⁴昏:黄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¹
译文:出游归来向人谈起此事,以为所经本是武陵桃源。
注释:¹武陵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处世外桃源,中有“横犬相闻”之语。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这首诗描写山村午景,从日暖花繁的景象来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时分,脚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节候的温暖,路上绿草如茵,满山的野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繁茂艳丽。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徐徐展开,像是电影中由近到远地拉开了镜头,有一种身临其景,历历在目的印象。

  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工稳恰切,而且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自由宁静的气氛于言外可见。而“纵”与“横”、“高”与“下”,本身又各自对应,可见诗人烹字炼句的功夫;又以“一”与“数”相对,运用了数字的概念,遂令画面更加清晰可辨。

  颈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炼句的技巧。《复斋漫录》卷上说,‘静憩横鸣午”是吸取唐人诗句“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横”的意思而来,其实未必可信,但指出了二者都是描绘午时横鸣的情景却是对的。横在正午休息的时候长鸣,可见其地的宁静安谧,而村民的悠闲恬适也从中可以想见。“荒寻犬吠嚣”一句说狗在荒野里东寻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阴处就叫个不停,寥寥五字就将生活中这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传神地表现出来,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远离尘嚣,难得有生人过访。这两句造语极为洗炼,通过特殊的语言结构,将丰富的内容,熔铸在这极简净的十个字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卢纶《山中绝句》云:‘阳坡软草厚如织,因与鹿成相伴眠。’介甫只用五字,道尽此两句。如云‘眠分黄犊草’,岂不妙乎!”胡仔在此赞叹王安石的,正是他这种能“以少许胜多许”的语言表现能力,“荒寻犬吠昏”也是一例

  这首诗前六句所描绘的景物,直是一幅形象的桃源图。《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描写,正与“草如积”、“花更繁”的景色相似;“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横犬相闻”,又与此诗中间二联的意境一致。从这里可似看出诗人的匠心,虽然诗名《即事》,但决不是信笔写来的随意之作,他在景物的摄取,题材的剪裁上早已有成竹在胸,虽以平易语言写来,却可见到遣字造句、构思谋篇的精心安排。这种千锤百炼而以平淡出之的手法,正是诗家化境。韩愈称赞贾岛的诗说:“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苏东坡提倡“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都是指的这种特点。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说,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寄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际上也道出了他自己作诗的甘苦。这首《即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尾联写自己的感受:诗人远足归来,向人谈起这番游历,就像亲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其中虽不言景,而景自在其中。同时,也可体会到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王安石另有《桃源行》一首,直接表达了他对陶洲明笔下的桃花源的赞美,与此诗所表现的感情正可相发明。

  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清新流畅,注重全诗气势连贯,张弛有道,平缓有度,进退有法,作者似乎在不经意地吟咏,细处看却是淡静有味,从构图谋篇到遣词造句都颇具匠心,每一联都从不同的视角展示景物。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37-238
2、 顾易生.古典诗词今译与评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8

shì

wángānshí sòngdài 

jìngnuǎncǎo shānqínghuāgèngfán 
zònghéngchuānshuǐ gāoxiàshǔjiācūn 
jìngmíng huāngxúnquǎnfèihūn 
guīláixiàngrénshuō shìlíngyuán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江上被花恼不彻¹,无处告诉只颠(diān)²
译文: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
注释:¹彻:已,尽。²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走觅南邻¹爱酒伴,经旬²出饮独空床。
译文: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注释:¹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²旬:十日为一旬。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
(chóu)¹花乱蕊畏(wēi)²江滨,行步³(qī)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
译文: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注释:¹稠:密。²畏: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³行步:脚步。⁴欹:歪斜。⁵实:一作“独”。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诗酒尚堪驱使在¹,未须料理²白头人³
译文: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注释:¹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²料理:安排、帮助。³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¹红花映白花。
译文: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注释:¹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¹生涯²
译文: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注释:¹送:打发。²生涯:生活。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东望少城¹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²
译文: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百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注释:¹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²可怜:可爱。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谁能载酒开金盏¹,唤取佳人²舞绣筵(yán)³
译文: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注释:¹盏:一作“锁”。²佳人:指官妓。³秀筵:丰盛的筵席。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¹前江水东,春光懒困²倚微风。
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风。
注释:¹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²懒困:疲倦困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一簇开无主¹,可爱²深红爱浅红?
译文: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注释:¹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²爱:一作“映”,一作“与”。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黄四娘¹家花满蹊(xī)²,千朵万朵压枝低。
译文:黄四娘家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万千花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
注释:¹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²蹊:小路。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留连¹戏蝶时时舞,自在娇²莺恰恰³啼。
译文:留恋那芬芳花间时时飞舞的彩蝶,自由自在欢声啼鸣的黄莺。
注释:¹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²娇:可爱的样子。³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不是爱¹花即欲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译文: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注释:¹爱:一作“看”。²欲:犹“拼”。一作“肯”,一作“索”。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繁枝容易纷纷¹落,嫩蕊(ruǐ)²商量细细开。
译文: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¹纷纷:多而杂乱。²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第二首:“稠花乱蕊畏江滨”,是承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而来的。江上的花是纷繁的花和杂乱的蕊左右包围着江的两边,浣花溪一片花海。第一首头一句说“江上被花恼不彻”,而这首第二句则说“行步欹危实怕春”。王嗣奭在《杜臆》把颠狂的形态和心理都讲得比较透辟。花之醉人如此,接着写驱使诗酒,“未须料理白头人”。这是写花之魅力,花添诗情酒意,花使青春长在。这是寓有哲理,也合乎情理的。

  第三首:“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这两句又是承二首句“稠花乱蕊畏江滨”而来,把大的范围缩到小的范围——两三家。范围缩小了,花却繁忙起来了。诗的起句是写静态,红花白花也平常。而加“多事”两字,顿觉热闹非常。“多事”又是从前面花恼人而生发来的,其奇妙处也是前后辉映。

  末二句抒情,把春光拟人化。“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似乎有所妙悟,也似有所解脱,但其深情,仍该是爱花。

  第四首:“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组诗又宕开一层,写洗花溪边的繁花缤纷,这是村居所见之花;作者这时又想象成都少城之花,“百花高楼更可怜”。这句和他后来写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两句前半截极相似,而后三字哀乐迥异。“更可怜”即多可爱的意思。

  遥看少城之花,本是烟雾迷惘的烟花,但不曰烟花,而曰花满烟,真如《杜臆》所云“化腐为新”了。这样把城中之花再来陪衬江上、江滨村中人家之花,有远望近观之异,而乐事则相同。末二句以发问作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实叹招饮无人,徒留想象,余韵无穷。

  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

  “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的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78
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76-277
3、 林从龙.古典文学名篇赏析(第二辑).合肥:黄山书社,1983:39-42
4、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34-536
5、 黄慧娟.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118-122

jiāngpànxúnhuājué

 tángdài 

jiāngshàngbèihuānǎochè chùgàozhǐdiānkuáng 
zǒunánlínàijiǔbàn jīngxúnchūyǐnkōngchuáng 

chóuhuāluànruǐwèijiāngbīn xíngwēishíchūn  (wèizuò guǒ 
shījiǔshàngkānshǐ使zài wèiliàobáitóurén 

jiāngshēnzhújìngliǎngsānjiā duōshìhónghuāyìngbáihuā 
bàochūnguāngzhīyǒuchù yīngměijiǔsòngshēng 

dōngwàngshǎochénghuāmǎnyān bǎihuāgāolóugènglián 
shuínéngzàijiǔkāijīnzhǎn huànjiārénxiùyán 

huángshīqiánjiāngshuǐdōng chūnguānglǎnkùnwēifēng 
táohuākāizhǔ àishēnhóngàiqiǎnhóng 

huángniángjiāhuāmǎn qiānduǒwànduǒzhī 
liúliándiéshíshí zàijiāoyīngqiàqià 

shìàihuā zhǐkǒnghuājìnlǎoxiāngcuī 
fánzhīróngfēnfēnluò nènruǐshāngliángkāi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太尉执事¹:辙(zhé)(xìng)²好为³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¹⁰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¹¹,故其文疏荡¹²,颇¹³有奇气¹⁴。此二子者,岂尝¹⁵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¹⁶而溢乎其貌¹⁷,动乎其言¹⁸而见(xiàn)乎其文¹⁹,而不自知也。
译文:太尉: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衬。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注释:¹执事:对对方的敬称。²生:通“性”。³为:动词,写。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文章是由气形成的,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⁵养:培养。⁶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⁷宽厚宏博:宽大厚重宏伟博大。⁸充:充满。⁹称:相称,符合。¹⁰周览:饱览。¹¹豪俊交游:豪杰来往。¹²疏荡:洒脱而不拘束。¹³颇:很。¹⁴奇气:奇特的气概。¹⁵岂尝:难道,曾经。¹⁶气充乎其中:精神气质充满在他们的胸中。¹⁷而溢乎其貌:洋溢在他们的外表。¹⁸动乎其言:反映在他们的言辞里。¹⁹而见乎其文: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见:同 “现”。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辙生十有¹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²者,不过其邻里乡党³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suì)(gǔ)(mò),故决然舍去,求¹⁰天下奇闻壮观¹¹,以知天地之广大¹²。过秦、汉之故都,恣(zì)¹³终南、嵩(sōng)、华之高¹⁴,北顾¹⁵黄河之奔流¹⁶,慨然想见¹⁷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¹⁸天子宫阙(què)之壮¹⁹,与仓廪(lǐn)²⁰、府库、城池、苑囿(yòu)²¹之富²²且大²³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²⁴。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²⁵,观其容貌之秀伟²⁶,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²⁷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²⁸,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²⁹,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³⁰辙也未之见焉³¹
译文:苏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注释:¹有:通假字,同“又”。²游:交往。³乡党:乡里。⁴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⁵陈迹:陈旧的东西。⁶以:用来。⁷其:我。⁸遂汩没:因而埋没。⁹决然舍去:毅然离开。¹⁰求:探求。¹¹奇闻壮观:奇异的事物和宏伟的景象。¹²广大:广阔。¹³恣观:尽情观赏。¹⁴高:高峻。¹⁵顾:看到。¹⁶奔流:奔腾流泻。¹⁷慨然想见:感慨的想到。¹⁸仰观:瞻仰。¹⁹壮:壮丽。²⁰仓廪:粮仓。²¹苑囿:猎苑。²²富:富丽。²³大:广大。²⁴巨丽:极其美好。²⁵宏辩:宏伟善辩。²⁶秀伟:秀美魁梧。²⁷聚:聚集。²⁸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凭借才能谋略天下第一全国人依靠他可以无忧无虑。²⁹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四方夷人害怕你才不敢作乱。³⁰而:可是。³¹焉:啊。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¹?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²,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³。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译文: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苏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注释:¹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没有立下大志,即使学得多又有什么用。大:浩大。²深:深远。³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却还是因为没有见到太尉(感到遗憾)。⁴观:看到。⁵光耀:风采。⁶闻一言以自壮:听到你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⁷尽:看尽。⁸大观:雄伟景象。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¹。向²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³,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gǒu)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¹⁰矣!
译文:苏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注释:¹通习吏事:通晓官吏的业务。²向:先前。³斗升之禄:微薄的俸禄。⁴赐归待选:朝廷允许回乡等待朝廷的选拔。⁵优游:从容闲暇。⁶益治:更加研究。⁷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务。⁸苟:如果。⁹辱教之:屈尊教导我。¹⁰幸:幸运。

  此文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一个是刚刚考取进士的青年,一个是掌管全国军权的大官,怎么开口下笔呢?

  首先是称谓问题。为了表示尊重,不直呼对方,而称“太尉执事”。“执事”,左右的人。这是表示谦谨的说法。

  正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先从作文当有养气之功谈起,明确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气”的表现。气,指人的修养、气质、精神力量。接着提出总领全文的“养气”说。“气可以养而致”:“气”,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在具体阐述“养气”说的时候,作者引古人事例作了说明。一是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即博大刚正之气。作者认为,孟子的文章,内容宽厚宏博,并且充溢在天地之中,正是跟他的“气”的大小相称。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内在修养问题。二是司马迁。作者认为司马迁遍游天下,知多见广,所以他的文章风格疏放潇洒,跌宕多姿,颇有奇气。这实际上是强调外在阅历问题。最后,作者总结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气”充满在他们心中。这段论述很周严。

  第二段,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作者有前后不同的两种学习经历。第一种是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第二种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作者在谈到第二种学习经历时,列举了四个事实:一是经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二是眺望黄河,想像着古时的英雄人物;三是到了京城,饱览一切,知道了天地的广阔、美丽;四是谒见了欧阳公,知道天下的好文章都汇集在这里。归纳起来,实际上是游览天下名山大川 ,广交天下的文人学士。而这两样,实际上说的都是外在的阅历,可见,苏辙是更重视外在的阅历的。

  写信的目的是想要求韩琦接见,文章至此,却还只字未提。

  第三段:由上文欧阳公,自然引出韩琦。这一段主要是颂扬韩琦。表明欲见之意。“才略冠天下”,才能谋略位居天下第一。“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是说韩琦在内政方面有如周、召二公之贤,在领兵方面就像方叔、召虎那样能干。“不志其大”:志,有志于。这段最后“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明确求见之意。

  第四段,再次自明志气,再次表明求见之意。“益治”:进一步钻研。“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事。“辱教”,屈尊指教。这一段特别申明入京师“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可见其志向宏大。

  最后对此文谈几点意见:

  1.“养气说”有值得借鉴处。作者在论述“气可以养而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客观阅历的重要,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生活体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作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文中所说“文不可以学而能”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同“气可以养而致”也相矛盾。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这句话也有微词。他说:“……子由上不能如子瞻之入化境,而下又不敢有作文之意,不欲求工于言语句读以为奇,此所以谓‘文不可以学而能’。”

  2.写作手法上比较新颖、巧妙。先离开主旨,纵论其他,到了第三段“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笔意才收拢来,扣紧题目,读来不但没有离题万里之感,而且仔细体味,前面所述,正是烘托下文。特别是第四段,从另一角度申述非求“斗升之禄”,而以“益治其文”为其志,来进一步说明求见韩琦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在构思上是需要功力的。

  3.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译文:傍晚时分来到山的北面远望,目之所及的景色就算在画中应该也难以表现。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¹
译文:村道上黄色的落叶随风飘落,人们的房屋在湿润的翠绿中微微隐现。
注释:翠¹微:青绿的山色。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译文:樵夫在路雾之外工作,而僧人则沿着水边归去。
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一曲谁横笛,蒹(jiān)(jiā)¹白鸟飞。
译文:突然响起阵阵横笛声,不知是谁在吹奏,蒹葭草中一只白色的鸟飞过。
注释:¹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

běishānwǎnwàng

lín sòngdài 

wǎnláishānběijǐng huàyìngfēi 
cūnpiāohuáng rénjiāshī湿cuìwēi 
qiáodāngyúnwàijiàn sēngxiàngshuǐbiānguī 
shuíhéng jiānjiābáiniǎofēi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雨停荷芰(jì)¹²浓香,岸边蝉噪³垂杨。
译文:雨停以后,荷花和菱花飘散出浓浓的香气,岸边的垂柳上有蝉在鸣叫。
注释:¹荷芰:荷花和菱花。芰,菱。²逗:招引,带来。³噪:指蝉鸣叫。
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物华¹空有旧池塘,不逢垂子,何处梦襄王?
译文:旧处的池塘空有美好的景物,没有遇见神女,楚襄王又在何处做梦呢?
注释:¹物华:美好的景物。杜甫《曲江陪郑南史饮》诗:“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
珍簟(diàn)¹对欹(qī)²鸳枕³冷,此来尘暗凄凉。
译文:鸳鸯枕头在竹席上相互倾斜地摆放着,已经冰冷;来到这里,气氛昏暗,让人满心凄凉。
注释:¹簟:竹席。²欹:歪斜,倾斜。³鸳枕:即鸳鸯枕,男女共用的枕头,共有一对。⁴尘暗:气氛昏暗。
欲凭危槛恨偏长。
欲凭¹危槛(jiàn)²恨偏长。
译文:想要靠着高楼上的栏杆放眼远望,心中的悔恨偏偏却又很长。
注释:¹凭:靠,靠着。²危槛:高楼上的栏杆。危,高耸的样子。
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藕花珠缀(zhuì)¹,犹似²汗凝妆。
译文:荷花上面点缀着露水,好像美人脸上流汗的模样。
注释:¹缀:点缀。²犹似,好似。犹与若、似意同,作同义词叠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