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睡觉日方曛,坐见青山起暮云。剩得少年狂易在,向人犹自说刘殷。
西窗睡觉日方曛,坐见青山起暮云。剩得少年狂易在,向人犹自说刘殷。

ǒuchéngjuésāndài--guīyǒuguāng

西chuāngshuìjuéfāngxūnzuòjiànqīngshānyúnshèngshǎoniánkuángzàixiàngrényóushuōliúyīn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 1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满城烟水¹月微茫²,人倚兰舟³唱。常记相逢若耶(yé)上,隔三湘,碧云常断空惆(chóu)(chàng)。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ǒu)长。
译文:水上升起的烟雾弥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兰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记得我们在若耶溪畔相遇。隔着乘风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云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情思却像藕丝那样长。
注释:¹烟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烟雾气。²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³兰舟:兰林木做的船。后用作对船的美称。⁴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于此浣沙,又名“浣沙溪”。⁵三湘:湖南漓湘、蒸湘、潇湘三水的合称。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带。⁶惆怅:失常伤感。⁷丝:谐为“思”。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轻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采莲人和¹采莲歌,柳外轻舟²过。不管鸳(yuān)(yāng)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³。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译文:采莲女唱着采莲歌,荡着轻舟缓缓地行进在柳外,夜晚惊到别人鸳鸯梦,那有如何,有人独自到江边的楼上睡觉,伤心不要唱南朝的旧曲,思亲、亡国的眼泪止不住流淌。
注释:¹和:应和;跟着唱。²轻舟:小船。³江楼:江边的楼台。⁴卧:睡倒,躺或趴。⁵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乐府曲《玉树后庭花》。⁶司马泪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思亲之泪,亡国之痛。

  该小令上片写水月迷濛之夜,“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在作者笔下,夜色别有一种韵味,别有一种神秘。水气与“微茫”的月色联成一气,具有一种朦胧之美。朦胧之中,采莲的少女斜倚兰舟,唱着心中的歌,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倚舟低唱之人对远方恋人的深沉怀念,情景交融,和谐一致。特别是以荷花比情人,以藕丝喻情思,不仅形象切贴,更把那种热烈缠绵的感情表达无遗。

  下片写采莲人的歌声惊破了梦中聚首的鸳鸯美梦,只好深夜独卧江楼,不禁思绪滚滚,热泪潸潸,伤心莫唱南朝旧曲。这委婉地写出了男婚女恋、独梦相思之情,而且把相思的一往情深的情人之恋、故土之思、亡国之痛、兴亡之叹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曲虽然在极小的篇幅内容却纳入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在于作品含蓄委婉的表现方法,使得全曲有了异乎寻常的内涵和表现力,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手法,有着咀嚼不尽的余味。

参考资料:
1、 白寿彝、启功等.文史英华-散曲卷:湖南出版社,1993年
2、 张红霞.《元曲三百首 》 :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年:4页

xiǎotáohóng··mǎnchéngyānshuǐyuèwēimáng--yángguǒ

mǎnchéngyānshuǐyuèwēimángrénlánzhōuchàngchángxiāngféngruòshàngsānxiāngyúnwàngduànkōngchóuchàngměirénxiàodàoliánhuāxiāngshìqíngduǎnǒuzhǎng

cǎiliánréncǎiliánliǔwàiqīngzhōuguòguǎnyuānyāngmèngjīngyǒurénshàngjiānglóushāngxīnchàngnáncháojiùlèihénduō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bó)¹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sè)秦筝²弹未了,洞扇一夜乌啼晓。
译文:十二楼前的青草又长起来了。珠帘闪亮叮当作响,我轻摇着扇子,迎着清风等你。我为你弹奏的筝曲尚在耳边,回忆着我们相逢的那夜。
注释:¹珠箔:珠帘。²赵瑟秦筝:秦国的筝和赵国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¹道。
译文:你还愿意为了博我一笑一掷千金吗?毕竟现在我们相思不如我们相逢时那般美好。我给你寄去的书信久久没有回音,你还记得吗,我一直在长干道这里守候你。
注释:¹长干:南京地名,船民集居之地。

diéliànhuā··shíèrlóuqiánshēngcǎo--shàoruìpéng

shíèrlóuqiánshēngcǎozhūdāngméntuánshànyíngfēngxiǎozhàoqínzhēngdànwèiledòngfángxiǎo

rěnqiānjīnchóuxiàojìngxiāngshìxiāngfénghǎojǐnpíngnányànyǎoměirénjiāzàizhǎnggàndào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诗解(xiè)¹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²不曾工。
译文:要我当一个诗人甘受贫穷,我做不到。想成为名诗人,我不曾去努力。
注释:¹解:同懈,懈怠、放弃。²尚:高尚,(又有部分学者认为译作时尚)。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熊鱼¹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译文:如果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话,那么我既想写出好诗又害怕贫穷。
注释:¹熊鱼:引用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表明作者有孟子舍鱼而取熊掌一样的初心,即。哪怕贫穷也要认真对待写诗。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译文: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秋风起浪凫雁飞。
秋风起浪凫(fú)¹雁飞。
译文: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注释:¹凫:野鸭。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桂棹(zhào)兰桡(ráo)¹下长浦(pǔ)²,罗裙³玉腕(wàn)轻摇橹(lǔ)
译文: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注释:¹桂棹兰桡: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²下长浦:沿着水边向下游去。³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⁴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⁵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叶屿花潭¹极望平,江讴(ōu)越吹²相思苦。
译文: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注释:¹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²江讴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相思苦,佳期¹不可驻²
译文: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注释:¹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²驻:停留。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译文: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今已暮,采莲花。
今已暮,采莲花。
译文: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¹今那必尽娼(chāng)家²。
译文: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注释:¹渠:伊,她。²娼家:乐妓之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官道¹城南把²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译文: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注释:¹官道:大道。²把:采。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chóu)¹
译文: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注释:¹稠叠:稠密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译文: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佳人¹不在兹²,怅望别离时。
译文: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注释:¹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²兹:这里。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牵花怜共蒂¹,折藕(ǒu)爱连丝²
译文: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注释:¹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²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故情¹无处所²,新物³从华滋
译文: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注释:¹故情:旧日的欢情。²无处所:无所寻觅。³新物:花和藕。⁴华滋:长得很茂盛。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不惜西津¹交佩解²,还羞³北海雁书迟。
译文: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注释:¹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²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³羞:此处意为忧,怕。⁴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采莲歌有节¹,采莲夜未歇。
译文: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注释:¹节:节拍。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pái)(huái)¹江上月。
译文: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注释:¹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¹何丰茸(róng)²
译文: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注释:¹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²丰茸: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¹路几重?
译文: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注释:¹关山:关隘山岭。

  王勃的这首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代表着初唐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气。

  诗写一位采莲女子怀念征夫的感情。诗人选择了傍晚同分采莲归来的特定背景来打写。一开始,诗即写女子采莲归来、绿水荡漾,沾湿了她的衣裳,又杂和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女子经过一番采莲劳动的形象。这时,秋风吹起浪涛,野鸭和大雁受惊而高飞,也触动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这句写景有“兴”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写这位年青漂亮,服饰华丽的女子,轻轻地摇着精美的画舫随波而下,极目眺望无边无际覆盖着绿叶的岛屿和开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江上渔歌、吴越小曲。这些所见所闻,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诗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点明相思的由来,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归来,思妇在水上采莲,消磨时光,感到孤独寂寞;现在到了傍晚时分,她独自归来。触景生情,因而心中产生了思远的情怀。“今已暮”三宇,呼应首句的“归”字,表明这首诗所写的是采莲女子日暮归来时的相思之情。继而诗又探入一层,写思妇的品质。尽管傍晚采莲归来,独宿空床的生活令人难以煎熬,但采莲女还是忠贞于她们的爱情,坚持自已的操守,“那必尽娼家”,用反问句式,谓女子并没有都沦落为娼女,意即她自己决不会因为亲人远戍而变心。不仅不会变心,相反,比别人还要坚定。“官道”二句以疑问的口气,将采莲女和采桑女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前者比后者在爱情上更加忠诚,这其实是诗中思妇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汉乐府典故,《陌上桑》里的女子浪敷,是一个忠实于爱精的典型形象。此诗里的采莲女自云对丈夫的感情超过浪敷,可见,她对爱情是多么执着。

  从“莲花复莲花”到“还羞北海雁书迟”,主要是咏物写人,抒发思妇的离愁别恨。江上莲花朵朵,莲叶田田,花叶纷披,十分稠密。荷叶的翠绿色,比不上女于的禅娟蛾眉;鲜红娇艳的荷花,也只能差可与女子红润的脸庞相比美。这几句由纯为写物转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从而唤起她的离恨。“佳人不在兹,帐望别离时。”尽管江上环境很优美,自己也是韶华容颜,但因为征夫远在塞外,她惆怅地遥望那别离的地方,回忆当初难分难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作之感,转而咏物。“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牵动荷花,喜爱它们并蒂开放;折断莲藕,喜爱它们丝丝相连的缠绵形象。这两句寓情于物,借白藕的丝丝相连,荷花的同根并蒂,表达思妇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当日的两情依依己经无处可以寻找了。虽然物态还如同过去一样,但在思妇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片生长得很茂盛的荷花荷叶而已,想到这里,不禁无限伤情。自己为爱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到头来则长期为离愁别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郑交甫在江边遇到两位神女,十分爱慕她们,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赠的故事。这句意谓采莲女过去曾与征夫以身相许,而毫无悔恨。“北海雁书”,用汉班固《汉书·李广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雁足传书的典故。此句则谓征夫在边塞上,久无书信,不免使女子产生担心和怀疑。这种忆昔伤今之情,归结到底,表现了采莲女深沉的相思情怀。这一节从时间和空间上反反复复地交错写来,对于女子的“相思苦”确实写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从“采莲歌有节”到篇末,诗情再作转换和深化。本来,采莲女己经在日暮时分归来了,这里则写她夜间又到江上采莲。她一边采莲,一边有节奏地唱着采莲曲。夜间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样。傍晚,吹起了秋风,此时更是凉风萧瑟。高远的天空里,一轮明月伴随着采莲女来往徘徊,清淡的光辉照耀着江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江风冷月,传达出了采莲女深沉的枨触,再一次表达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怀。这里完全是寓情于景,没有从正面写情语。它与上文写其“采莲归”来时的情感,对照起来加以体会,颇得详略映衬之妙。采莲女在江上来往采莲,遇到了其他夜间出来采莲的吴娃越女,她们都打扮得很娇艳美丽。姐妹们相见,互致问候,都探问从这条寒江到达征夫所在的关山千里的边塞,究竟是山儿重,水几重。可见,饱受着别离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个采莲女,而是许许多多日夜辛勤劳动的采莲妇女。这就在前文写采莲女“相思苦”的基础上,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将征夫思妇的普通题材,提高升华为一个富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写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贵的。

  梁、陈以来,《采莲曲》是诗人常用的乐府旧题,大多或摹写水容物态,或描绘采莲女的容貌服饰。特别是在风格上,他们的作品比较浮艳绮靡。王勃的这首诗,虽然抒情主人公同样是采莲女,自然景物的描绘乃至遣词造语,也都明显地受到南朝诗人的影响,但所塑造的伤离恨别,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妇征夫的主题揭示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则是南朝诗人所无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论上对六朝余风深致不满,而在创作实践上又未能摆脱其影响。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余风向唐诗刚健爽朗的风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王勃以前的诗人拟写此题,都是五言短章,此诗则运用七言,篇幅也比较宏大,表现出初唐七古崇尚铺陈赋写的一般倾向。不过,此诗在“四杰体”七古中抒情性较强,很注意将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刻画之中,具有强烈抒情效果。诗以七言为基本句式,大量运用五言句,又灵活地参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学习、模仿乐府民歌的结体方式,也加强了诗的抒情性。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更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诗中“采莲”、“莲叶”、“莲花”、“花”、“叶”等字词多次出现,造成重迭复沓的形式,显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风味。并且重迭复沓的形式还往往与蝉联方式交织运用,节奏铿锵,音韵和婉。总之,虽然此诗具有叙事诗的骨髓,但它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抒情。此诗中几个主要表现方法,都对加强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0-33
2、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3-14

cǎilián

wáng tángdài 

cǎiliánguī 绿shuǐróng 
qiūfēnglàngyànfēi 
guìzhàolánráoxiàcháng luóqúnwànqīngyáo 
屿huātánwàngpíng jiāngōuyuèchuīxiāng 
xiāng jiāzhù 
sàiwàizhēngyóuwèihuán jiāngnáncǎiliánjīn 
jīn cǎiliánhuā 
jīnjìnchāngjiā 
guāndàochéngnánsāng jiāngshàngcǎiliánhuā 
liánhuāliánhuā huāchóudié 
cuìběnxiūméi huāhóngqiángjiá 
jiārénzài chàngwàngbiéshí 
qiānhuāliángòng zhéǒuàilián 
qíngchùsuǒ xīncónghuá 
西jīnjiāopèijiě huánxiūběihǎiyànshūchí 
cǎiliányǒujié cǎiliánwèixiē 
zhèngfénghàodàngjiāngshàngfēng yòuzhípáihuáijiāngshàngyuè 
páihuáiliánxiāngféng yuèfēngróng 
gòngwènhánjiāngqiānwài zhēngguānshānchóng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陟彼北山,言¹采其杞(qǐ)²。偕(xié)³子,朝夕从事。王事靡(mǐ)(gǔ),忧我父母
译文: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颗颗采撷着红红的枸杞。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国君家的公事无尽又无休,最忧心无闲问候父母起居!
注释:¹言:语助词。²杞: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入药,有滋补功用。³偕偕:健壮貌。⁴士:周王朝或诸侯国的低级官员。周时官员分卿、大夫、士三等,士的职级最低,士子是这些低级官员的通名。⁵靡盬:无休止。⁶忧我父母:为父母无人服侍而忧心。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pǔ)¹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bīn)²,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³
译文: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可叹那大夫分配劳役不公,唯独让我为国事如此劳苦!
注释:¹溥:古本作“普”。²率土之滨:四海之内。古人以为中国大陆四周环海,自四面海滨之内的土地是中国领土。³贤:多、劳。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四牡(mǔ)¹彭彭²,王事傍(bàng)³。嘉我未老,鲜(xiǎn)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译文:四匹雄壮的马儿奔走蹚蹚,我为国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称赞我正当年富力强。我自我感觉也是膂力正壮,尽心尽力地奔波经营四方。
注释:¹牡:公马。周时用四马驾车。²彭彭:形容马奔走不息。³傍傍:急急忙忙。⁴鲜:称赞。⁵方将:正壮。⁶旅力:体力。旅通“膂”。⁷经营:规划治理,此处指操劳办事。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燕燕¹居息²,或尽瘁(cuì)³事国;或息偃(yǎn)在床,或不已于行(háng)
译文:但我看到有的人静享安乐,有的人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卧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劳作不止。
注释:¹燕燕:安闲自得貌。²居息:家中休息。³尽瘁:尽心竭力。⁴息偃:躺着休息。偃,仰卧。⁵不已:不止。⁶行:道路。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不知叫号(háo)¹,或惨惨²(qú)³;或栖(qī)(yǎn)仰,或王事鞅(yāng)
译文:有的人不闻不问百姓号叫,有的人勤政不息忧心烦恼;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有的人忙于国事长期操劳。
注释:¹叫号:呼号。毛传:“叫呼号召。”²惨惨:又作“懆懆”,忧虑不安貌。³劬劳:辛勤劳苦。⁴栖迟:休息游乐。⁵鞅掌:事多繁忙,烦劳不堪的样子。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或湛(dān)¹乐饮酒,或惨惨畏咎(jiù)²;或出入风议³,或靡事不为
译文:有的人完全沉溺饮酒作乐,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承担;有的人出来进去高谈阔论,有的人忙里忙外万事都干!
注释:¹湛:同“耽”,沉湎。²畏咎:怕出差错获罪招祸。³风议:放言高论。⁴靡事不为:无事不作。

  《小雅·北山》这首诗着重通过对劳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统治阶级上层的腐朽和下层的怨愤,是怨刺诗中突出的篇章。

  诗的前三章陈述士的工作繁重、朝夕勤劳、四方奔波,发出“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怨愤。“嘉我未老”三句典型地勾画了大夫役使下属的手腕,他又是赞扬,又是夸奖,活现了统治者驭下的嘴脸。

  后三章广泛运用对比手法,十二句接连铺陈十二种现象,每两种现象是一个对比,通过六个对比,描写了大夫和士这两个对立的形象。大夫成天安闲舒适,在家里高枕无忧,饮酒享乐睡大觉,什么征发号召不闻不问,吃饱睡足闲磕牙,自己不干,谁干却去挑谁的错,说谁的闲话。士却被这样的大夫役使,他尽心竭力,奔走不息,辛苦劳累,忙忙碌碌,什么事都得去干,还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出了差错,被上司治罪。这样两种对立的形象,用比较的方式对列出来,就使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从而暴露了不合理的等级社会的不平等事实及其不合理性。在对比之后全诗戛然而止,没有评论,也没有抒发感慨。通过鲜明的对比,读者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多让读者去体味涵咏,不必直写。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评论这是“妙笔”。

  唐韩愈的著名长篇五言古诗《南山》,其中有两段,一段连用十九个以“或”字起句的句子,另一段连用三十个以“或”字起句的句子,都是两句一对比。很明显,韩愈借鉴了《小雅·北山》的这种手法。但是,韩愈的诗未免过于铺陈繁富,如沈德潜所批评:“然情不深而侈其辞,只是汉赋体段。”比较而言,韩愈诗不如《小雅·北山》情切而明晰。

  第五章首句“或不知叫号”,现代学者多释为“呼叫号哭”,译释为“人间烦恼”(余冠英)、“悲号”(金启华)、“人叫号”(袁梅)、“放声大哭”和“民间疾苦”(程俊英)等等,多是说这位大夫听不到人民痛苦的怨诉或号哭。这样来译释,多少感到突兀、牵强,不很圆融。“叫号”一词,毛传解为:“叫呼号召。”孔疏解为:“叫号,连绵字……叫呼号召四字同义也。”傅恒等《诗义折中》解为:“耳不闻征发之声。”吴闿生《诗义会通》解为:“叫号,呼召也,不知上有征发呼召。”近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解为:“不知道有号召。”这些解释比较接近原义。照这样解释,诗中这位悠然自适、贪杯耽乐的大夫,根本不闻不问朝廷的征发呼召,除了吃喝玩乐睡大觉,就是闲聊扯淡。这个形象是比较丰满的。《诗经》的注疏遗产很丰富,有些旧注并没有错,不必曲为新说。

  这篇诗在封建社会起到了讽谏作用。等级森严、任人唯亲的宗法等级制度,必然造成如《小雅·北山》诗中所描写的上层的腐败和下层的怨愤,统治阶级这种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必将是内部的涣散、解体以至灭亡。所以,清高宗敕撰的《诗义折中》也强调说,劳逸不均就是“逸之无妨”和“劳而无功”,因此就会上层腐败,下层撂挑子,这是关系国家存亡之“大害”。诗中暴露的一些现象,在今天的现实中也是存在的。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39-443

běishān

míng xiānqín 

zhìběishān yáncǎi xiéxiéshì zhāocóngshì wángshì yōu 

tiānzhīxià fēiwáng shuàizhībīn fēiwángchén jūn cóngshìxián 

bāngbāng wángshìbàngbàng jiāwèilǎo xiānfāngjiāng fānggāng jīngyíngfāng 

huòyànyàn huòjìncuìshìguó huòyǎnzàichuáng huòháng 

huòzhījiàoháo huòcǎncǎnláo huòchíyǎnyǎng huòwángshìyāngzhǎng 

huǒdānyǐnjiǔ huòcǎncǎnwèijiù huòchūfàng huòshìwé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