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深江水清,月明朱舰趁宵征。郎官湖上风云合,黄鹤楼前洲渚生。
八月秋深江水清,月明朱舰趁宵征。郎官湖上风云合,黄鹤楼前洲渚生。
持鉴棘闱方伯召,扬旌沙路郡侯迎。经通鲁史春秋奥,策问周官礼乐明。
持鉴棘闱方伯召,扬旌沙路郡侯迎。经通鲁史春秋奥,策问周官礼乐明。
十八科名资化笔,三千才子服英声。玉生玄圃圭璋就,金出棠溪鼎鼐成。
十八科名资化笔,三千才子服英声。玉生玄圃圭璋就,金出棠溪鼎鼐成。
放榜总称唐陆贽,著书尤羡汉张衡。名区三载承知遇,聊采芙蓉寄远情。
放榜总称唐陆贽,著书尤羡汉张衡。名区三载承知遇,聊采芙蓉寄远情。

sòngjiāng西shěngzhàowáng--liángyín

yuèqiūshēnjiāngshuǐqīngyuèmíngzhūjiànchènxiāozhēnglángguānshàngfēngyúnhuánglóuqiánzhōuzhǔshēng

chíjiànwéifāngzhàoyángjīngshājùnhóuyíngjīngtōngshǐchūnqiūàowènzhōuguānmíng

shímínghuàsānqiāncáiziyīngshēngshēngxuánguīzhāngjiùjīnchūtángdǐngnàichéng

fàngbǎngzǒngchēngtángzhìzheshūyóuxiànhànzhānghéngmíngsānzàichéngzhīliáocǎiróngyuǎnqíng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2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而今才道¹当时错,心绪(xù)凄迷²。红泪³偷垂(chuí),满眼春风百事非。
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注释:¹才道:才知道。²凄迷:凄凉迷乱。³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情知此后来无计¹,强说欢期²。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译文: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注释:¹无计:无法。²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设想那个女子正在偷偷垂泪,这里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应该搭配“满眼秋风”才是,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而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喜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并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的心情却早已步入秋天。

  下片开始写无可奈何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欢期”是相见、欢聚的意思,而“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全词以懊恼之意写分离之苦,语少而意足,辞新而情悲,有跌宕摇曳之姿。

参考资料:
1、 纳兰容若;聂小晴 .纯美阅读 纳兰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019-020
2、 赵明华.纳兰词典评.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013-014
3、 纳兰性德,田萍.《纳兰词全集鉴赏》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100

cǎisāng ·érjīncáidàodāngshícuò

lánxìng qīngdài 

érjīncáidàodāngshícuò xīn hónglèitōuchuí mǎnyǎnchūnfēngbǎishìfēi 
qíngzhīhòulái qiángshuōhuān bié luòjìnhuāyuèyòu西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¹。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²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³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公名为希亮,字公弼,姓陈。起初为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僧人,他出入章献皇后家,与几个显贵的人(公卿大夫之类)来往,倚仗着他们的势力占据百姓的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收捕惩治他,在法律上定他的罪,全县的人都很惊惧。后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律,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处他的重大罪责,曾腆叩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适逢陈公修建县学,曾腆把家财用来资助官府,让子弟都进入县学学习,最终他成为良吏,并且子弟中有考取了进士的。当地的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把这叫作“春斋”,他们说,不这样做就会发生火灾。陈希亮禁止了这项活动,百姓不敢犯禁,火灾也没有发生。陈希亮毁掉的多余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注释:¹耸:震惊。²易:轻视,看不起。³巫觋:指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⁴勒:统率。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¹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译文: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训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辖制(管制)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帅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身处于最前列,号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士兵都如同木头人人一样笔挺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劝告其余的人并使他们离开,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本身的罪。
注释:¹凛凛:害怕的样子。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¹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徙知庐州。
译文:淮南发生饥荒,安抚和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尽职,王正民因这事被免职。朝廷下诏令让陈公乘坐驿车去取代他。转运使让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征调大米从而免除那里的徭役,共征调了十三万石,称为“折役米”。米价飞涨,老百姓饥荒更加严重了。陈公到任后就废除了“折役米”制度,并且把这事上奏给朝廷,又上言说王正民没有罪过,在任治政有方。朝廷下诏又任命王正民为鄂州知州。
注释:¹坐:定罪。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士兵正惶惑不安。一天,有暗中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陈公笑着说:“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译文:陈公作京西转运使。石塘河的役兵反叛,他们的首领周元,在汝州、洛州之间引起震动。陈公听说了这件事,当天率领轻骑出去巡视杀死了周元来示众,并流放了一个军校,其余都像当初一样派遣他们赶去做劳役。退休后逝世,享年六十四。他为人仁慈,所以严厉但不残酷。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一雨饯残热,忻然¹思杖藜(lí)²
译文:一阵凉雨送走了残留的热气,高兴地拄着手杖行走。
注释:¹忻然:喜悦貌;愉快貌。²杖藜:拄着手杖行走。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野田沙鹳(guàn)¹立,古木庙鸦啼。
译文:漫步郊野,田垄之上,有沙鹳静静地站立在其间;一座庙宇周围,多有古树,枝桠间,有乌鸦啼叫。
注释:¹鹳:鸟类的一属。形似鹤、鹭,嘴长而直,翼大尾短、善飞。常在溪流附近捕食鱼、虾、蛙、贝、蛇及昆虫。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¹过溪。
译文:和仆人走散迷了路,遇上了樵夫帮我背过了溪流。
注释:¹负:背。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qī)¹
译文:我一个人独游是那么有趣,何必忙碌劳顿呢。
注释:¹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jiāoxíng--liúzhuāng

jiàncánxīnránzhàng

tiánshāguànmiào

shīxíngféngqiáoguò

yóuyǒuwèn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灯火¹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jiàn)²新水³漫,骑款段,穿云入坞(wù)寻游伴。
译文:正月十五元宵灯节之时,钟山一带芳草如茵,林木葱郁,那一片生意盎然的春景,让人流连忘返,心醉不已。涛亭刚刚下过春雨,词人骑着小毛驴,翻山越岭去观赏美丽的风景。
注释:¹灯火:元宵节彩灯。²洊亭:在钟山西麓。³新水:春水。⁴款段:本指马行迟缓,此处指作者骑驴缓行。⁵穿云入坞:深入到云雾缭绕的山坞中去探奇览胜。坞:四高中低的小凹。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却拂僧床褰(qiān)¹素幔(màn)²,千岩万壑(hè)春风暖。一弄³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译文:游玩之后,回到了寺院中。经过一天的玩赏,词人也累了,他放下纱帐,铺好被褥,在和煦温暖的春风吹拂下进入梦乡。不知睡了多久,他突然被悲切的松涛之声吵醒,梦醒时分,窗外已是日落西山了。
注释:¹褰:提起,撩起,揭起。²幔:窗帘。³一弄:一奏,一吹。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宋时元夜灯节,热闹异常。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当时收灯后,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已芳草如茵、春意满野。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灯火已收”而山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这二句,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美景良辰,引逗起词人览赏春色的兴致,于是笔锋一转,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àn)亭之游。洊亭钟山西麓,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扫搭服,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新水漫”,说明是雨后,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

  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之意。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安石江宁,“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这次正是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定林寺左右,峰峦复沓,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丛生的天然坞堡,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才行高冈,又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的生活情趣。

  下片写僧斋昼寝,词人游兴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因为孤身栖居山寺,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帐。“僧床”、“素幔”,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千岩万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风暖”回应“正月半”。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而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而词人的睡意犹未足。煞拍三句写梦醒。“悲急管”,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一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不平静的精神状态。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风致。

jiāào ·dēnghuǒshōuzhēngyuèbàn

wángānshí sòngdài 

dēnghuǒshōuzhēngyuèbàn shānnánshānběihuāliáoluàn wénshuōjiàntíngxīnshuǐmàn kuǎnduàn chuān穿yúnxúnyóubàn 
quèsēngchuángqiānmàn qiānyánwànchūnfēngnuǎn nòngsōngshēngbēiguǎn chuímèngduàn 西kànchuāngyóuxiánduǎn 
五更枥马静无声。邻鸡犹怕惊。日华平晓弄春明。暮寒愁翳生。
五更枥马静无声。邻鸡犹怕惊。日华平晓弄春明。暮寒愁翳生。
新岁梦,去年情。残宵半酒醒。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
新岁梦,去年情。残宵半酒醒。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

  “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

  “五更”两句,写一年复始,一切都趋于清静无为的状态之中。言在元旦的凌晨,卧槽之马在寂静地休息着,邻家的打更鸡,也象是在怕要惊醒人们的好觉似的,不再打鸣。“日华”两句,概述一天变化。言拂晓时太阳出来了,跟着似乎春天也降临到了人间,万物开始清明复苏,然而到了入暮时分残寒侵体,又使人感到了一种无明的忧愁。上片是概述自己元日之中的一天感受,及心情的变化。

  “新岁梦”三句,写己之醉梦至醒的过程。言元旦清晨的好梦,是对去年的眷恋之情。而自己在除夕夜所饮的酒,过了一夜如今也已半醒过来。“春风”两句,醒后见闻。言柔和的春风在轻轻地飘东拂西,将梅花瓣缓缓地送至地面。忽然听到从驿亭那边传过来几声孤雁的凄鸣声,不由使人感到了一种孤独中的悲哀。下片述己孤身度日的无聊情状。

  全词娓娓而谈,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哀伤。

zuìtáoyuán ·yuán

wényīng sòngdài 

gēngjìngshēng línyóujīng huápíngxiǎonòngchūnmíng hánchóushēng 
xīnsuìmèng niánqíng cánxiāobànjiǔxǐng chūnfēngdìngluòméiqīng duànhóng鸿chángduǎnt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