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脱尘鞅系,结此清溪居。偶从农圃邻,时读种树书。
暂脱尘鞅系,结此清溪居。偶从农圃邻,时读种树书。
听瀑扫松石,眠云依草庐。韬琴自无弦,直钩不在鱼。
听瀑扫松石,眠云依草庐。韬琴自无弦,直钩不在鱼。
未知穹壤间,宠辱当何如。
未知穹壤间,宠辱当何如。

liúqīng--huángzhènchéng

zàntuōchényāngjiéqīngǒucóngnónglínshízhǒngshùshū

tīngsǎosōngshímiányúncǎotāoqínxiánzhígōuzài

wèizhīqióngrǎngjiānchǒngdāng

黄镇成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山色¹江声²共寂(jì)(liáo),十三陵³树晚萧萧
译文:山的景色同江水的声音都已寂寥,十三陵中树木在晚风中萧萧作响。
注释:秣(mò)陵:金陵,即南京。¹山色:钟山的景色。²江声:长江的水声。³十三陵:明代十三个皇帝(从明成祖至崇祯帝)陵墓的总称。⁴萧萧:此处状风声。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中原事业¹如江左²,芳草何须怨(yuàn)六朝³
译文:中原的事业与江左政权一样腐朽,芳草何必为六朝的旧事而感伤呢?
注释:¹中原事业:指迁都后的明王朝。²江左:建都南京的几个政权。³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秣陵怀古,光看题目,似乎还是传统诗词中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吟咏。可纳兰性德不然, 他围绕明朝开国建都于金陵,后来统治全国,迁都北京,最终仍落得个覆灭的命运展开议论。

  诗的前两句是借景抒情。“山色江声共寂寥”,秦淮自古繁华地,这里江山险要,有虎踞龙盘之势。可是如今南京钟山的美景、长江的水声都归于寂静,呈现一片凄凉的景象。诗人眼前是秣陵,但思绪所及,却是对千里之外的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树晚萧萧”的联想,晚风吹过明皇陵,只有树叶微微作响,两者同样都是一片萧索的境况。 “中原事业如江左”,这句将全诗主旨直接揭开:曾经统治全国的明朝政权,即所谓的“中原事业”,与历史上偏安于长江下游以东的六朝、也包括南明小朝廷这些所谓的“江左”政权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那样腐朽黑暗,荒淫逸乐,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历史的覆辙。一个“如”字,将看似对立的“中原”与“江左”等同了起来。这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芳草何须怨六朝”。以“芳草”来咏叹六朝衰亡的诗词从来就有很多,如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王安石《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等皆是。纳兰性德感叹人们何必总以芳草来感伤六朝的消亡,后来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可见,在他眼里,清朝取代明朝是顺应历史发展的。

  整首诗的描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跨度很大,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虚实相映,写景和议论相结合,寓兴亡于山色夕阳、江涛草树之中,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待世事的沧桑变化,突破了前人金陵怀古之作的旧框架。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绝句三百首》.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第294页—第295页

líng怀huái--lánxìng

shānjiāngshēnggòngliáoshísānlíngshùwǎnxiāoxiāo

zhōngyuánshìjiāngzuǒfāngcǎoyuànliùcháo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译文:秋日美景正好,院前池塘清清,你也悠闲自在。
注释:崔季重:天宝十二载(753年)任濮阳太守,参见苏源明《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并序》。濮阳:即濮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濮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鄫城北。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译文:西边林中静静悠悠,柴门之外远山绵绵。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千里横黛(dài)色,数峰出云间。
译文:苍翠山色横亘千里,挺拔山峰直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cuó)¹对秦国,合沓(tà)²藏荆关³
译文:山峰高峻仿佛回到秦国时代,重重叠叠如荆门关般险要。
注释:¹嵯峨:山峰高峻貌。²合沓:重叠。³荆关:荆门山,泛指险要之地。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残雨斜日照,夕岚(lán)¹飞鸟还。
译文:细雨后的黄昏即将坠落的夕阳斜斜地照耀着,暮霭中飞鸟返回巢穴。
注释:¹夕岚:暮霭,傍晚山林中的雾气。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故人今尚尔¹,叹息此颓(tuí)²
译文:你现在仍是原来那般没有变化,我已是容颜衰败,不复当年。
注释:¹尚尔:在古汉语里是仍然的意思。²颓颜:犹衰颜。容颜衰老。

cuīyángxiōngchóngqiánshānxìng

wángwéi tángdài 

qiūyǒujiāxìng kuàngjūnchíshàngxián 
yōuyōu西línxià shíménqiánshān 
qiānhéngdài shùfēngchūyúnjiān 
cuóéduìqínguó cángjīngguān 
cánxiézhào lánfēiniǎohuán 
rénjīnshàngěr tàntuíyán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bàn)¹余晖²
译文:梦中逝去的春光还能追回来吗?我想用作诗吟句留住夕阳的光辉。
注释:¹绊:羁绊。²余晖:夕阳的阳光。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酒阑(lán)¹病客²惟思睡,蜜熟³黄蜂亦懒飞。
译文:饮酒将罢我只想去睡觉,花蜜已经熟了,黄蜂却懒得去采。
注释:¹酒阑:饮酒将罢。²病客:作者自指。³蜜熟:指花蜜已熟。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芍药樱桃俱扫地¹,鬓(bìn)丝禅(chán)²两忘机³
译文:芍药花和樱桃花都已凋谢了,我已经心无得失,不把生死荣辱放在心上。
注释:¹扫地:指花谢了。²禅榻:禅床。³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凭君借取法界观¹,一洗人间万事非。
译文:我向你借《法界观》这本书,用其中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却人间一切烦恼。
注释:¹法界观:是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的简称,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唐代杜顺述,宗密注。

  这是一首七律,律诗的格律已经很严,而次韵诗又多一重限制,不易写好。苏轼诗中的次韵之作竟达三分之一。有人指责他骋才,搞文字游戏。其实,艺术本来就是戴着枷锁跳舞,限制越严,表演越自由,越能赢得观众的喝彩。

  苏辙的原唱是:“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从今日日非。”这当然不失为一首佳作,抒发了伤春之情,寄托了身世之感。但与苏轼和诗相比,却略逊一筹。

  原唱的首联是惜春,和诗的首联却语意双关,既可说是惜春,又可说是伤时,感伤整个“青春”的虚度,内涵丰富得多。出句以反问语气开头,着一“可”字,表示“青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比原唱的陈述句“不复追”,语气强烈得多。杜甫《曲江》诗有“何用浮名绊此身”句,苏轼反用其意,表示“欲将诗句绊余晖。”诗名虽也是浮名,但诗人已把功名事业一类浮名排除在外了,也就是“我除搜句百无功”、“更欲题诗满浙东”(《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之意。青年苏轼“奋厉有当世志”,本以“致君尧舜”为目的。但这种雄心壮志早已像春梦一般过去了。他因同王安石的分歧被迫离开朝廷,无法施展抱负,只好以“搜句”来消磨时光。这对他来说是很痛苦的,可见开头两句就感慨万端,有很多潜台词。

  颔联“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绊黄蜂亦懒飞。”紧承首联,进一步写自己的心灰意懒。前句直赋其心灰意懒之情,以“惟”字加强语气;后句用一“亦”字,以黄蜂之懒比己之懒。

  颈联“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是化用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句意,出句写景,遥接首句的伤春,“俱扫尽”的“俱”字说明春色已荡然无存;对句抒情,是“酒阑”句的进一步发挥,说自己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

  尾联“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是进一步抒情,作者想要借《法界观》里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刷世间之烦恼。

  苏辙原唱颔联是比,颈联是赋,对仗平稳。苏轼和诗中间两联颇富变化,元人方回称其情和景相互交织,虚虚实实,“一轻一重,一来一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六)。此诗尾联上句五仄落脚,下句不作拗救,正是“诗律颇宽”的表现。虽然未守诗律,但有“神妙流动”之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事的感伤,对于宦海的沉浮,不执着于一时、心灰意懒的感伤。诗写得含蓄有味,别有深情。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8-69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68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田舍¹清明日,家家出火²迟。白衫³(mián)古巷,红索搭高枝。
注释:¹田舍:泛指农家或农村。²出火:生火。³白衫:唐宋时便服。亦作丧服用。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chāi)重欲垂。斩(zhǎn)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hánshí

wángjiàn tángdài 

tiánshèqīngmíng jiājiāchūhuǒchí 
báishānmiánxiàng hóngsuǒgāozhī 
shādàishēngnánjié tóngchāizhòngchuí 
zhǎnxīnjìn háiniánshí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qī)¹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²别酒,平湖画舫(fǎng)³,垂柳骄骢(cōng)。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译文:萋萋芳草、浓云惨淡,笼罩在血色残阳里。我想起以前在亭子里与你饮酒惜别,那时和现在短样,碧绿的湖水上飘着画舫,垂柳之下还有短匹骏马。鸟雀声声啼,短番春雨下,携起短片东风。东风把桃花都吹落了,佳人还是不在。
注释:人月圆:曲牌名,属黄钟调,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五句两平韵,后片六句两平韵;次韵: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¹萋萋:形容草叶的繁茂。²短亭:旧时离城五里处设短亭,十里处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³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⁴骄骢:健壮的骢马,泛指骏马。

  上片是写春日送别。“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首二句写景兴起离愁。“萋萋”是视觉,状草之茂盛;“芳草”是嗅觉兼视觉,散发芳香的春草。“萋萋芳草’’,年年复生蔓延,人力除不断,野火烧不尽,恰似离人心中的愁恨难以排除,触而复发,不断滋长。故四字未写离情,而离情已寓其中。萋萋芳草连天,黄昏乱云飞渡,再加上一抹黯淡的夕阳笼罩,便构成了一片淡烟暮霭的凄迷境界,与离人内心纷乱的愁绪适相契合,堪称情景水乳交融。“春云”、“夕阳’’又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之意,遥为结尾“佳人何在”伏下暗脉,可谓针线细密。“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三句折入对昔日离别的回忆:那短亭饯行时举杯相劝的别酒,那平湖中比肩分袂时的画舫,那系在垂柳之下载我离去的青白杂毛的骏马,以及那折柳送行的情景,至今仍宛然在目,历历如现;短亭、平湖、垂柳依然犹在,而伊人无迹了。这里又暗用秦观《八六子》词中“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而此曲只用三个名词词组鼎足对举,仅展现三个场景,无一动词或情语,而其别时之叮咛嘱咐,缠绵眷恋之情,及今日睹物神伤,凄然欲绝之状,无不隐藏于字里行间。故融情于景,更见词约意丰;青胜于蓝,用典不露痕迹。

  下片写别后感受。“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三句,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由回忆转入现实的音响媒介,是视象也是听觉。叠用三个数量词,不仅对偶巧妙,音律上亦造成反复咏叹,回肠荡气,而意境上亦尤具匠心:表明多种音响的再三催促警醒,才把沉醉于回忆中的诗人拉回到眼前现实,足见其回忆寻觅之久,沉湎眷念之深;而“夜雨”“东风”又为下文“桃花吹尽”埋下伏笔。结尾三句正面揭示故地重游的落空,离恨惆怅愈发不可收拾。三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境比崔诗更为凝练凄绝,而又与开头首尾呼应。

  整首小令都是在写景,但其实也是在写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深深的离别之愁融合进了景色当中,锻字炼句极为周到,用词清新工整,但表达的情感却绵延不绝,正是作者过人之处。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230
2、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32
3、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133

rényuèyuán··chūnwǎnyùn--zhāngjiǔ

fāngcǎochūnyúnluànchóuzàiyángzhōngduǎntíngbiéjiǔpínghuàfǎngchuíliǔjiāocōngshēngniǎofānzhèndōngfēngtáohuāchuījǐnjiārénzàiményǎncánh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