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区区名利场,恰将真伪试论量。扪心有愧秋风屋,便与山雷是两乡。
不必区区名利场,恰将真伪试论量。扪心有愧秋风屋,便与山雷是两乡。

qiānzhēnzhāi--wèichū

míngchǎngqiàjiāngzhēnwěishìlùnliàngménxīnyǒukuìqiūfēng便biànshānléishìliǎngxiāng

魏初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 2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gēng)(lí)千亩实千箱¹,力尽筋疲谁复²³
译文:病牛耕耘千亩生产无数粮食,累得精疲力尽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注释:¹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满。箱:装粮的容器。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²复:又,再。³伤:哀怜,同情。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但得¹众生²皆得饱,不辞³(léi)卧残阳
译文:但是它为了众生都能吃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注释:¹但得:只要能让。²众生:大众百姓。³不辞:不推辞。⁴羸病:瘦弱有病。⁵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
2、 陈君朴编译.汉英对照宋诗绝句二百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8

bìngniú

gāng sòngdài 

gēngqiānshíqiānxiāng jìnjīnshuíshāng 
dànzhòngshēngjiēbǎo léibìngcányáng 
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¹之于涿(zhuō)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²,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译文:黄帝刚即位时,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他们每个人都是铜头铁额,吃铁块、石头。 (因为他们桀鹜不驯,) 被黄帝诛杀于涿鹿的原野上。相传蚩尤能腾云作雾。涿鹿在现在的冀州。当地人信仰蚩尤神,传说他是人身牛蹄,有四只眼睛六只手。
注释:¹诛:杀死。²冀州:是汉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辽宁省与内蒙部分地区。
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
今冀州人掘地得髑(dú)(lóu)¹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
译文:如今冀州有人从地下掘得铜铁一般硬的头骨,传说就是蚩尤的遗骨。还有一枚蚩尤的牙齿,长二寸,十分坚硬,不能被砸碎。
注释:¹髑髅:指死人的头骨。
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汉造角觝戏,盖其遗制也。
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bìn)¹如剑戟(jǐ),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dǐ)²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汉造角觝戏,盖其遗制也。
译文:据秦汉民间传说中讲,蚩尤的耳朵、发鬓就像锋利的剑、戟;头上长着角,与黄帝军队战斗时,就用角顶人,人无法抵挡。现在冀州有一种游戏,叫作“蚩尤戏”。百姓三三两两,头戴牛角,相互抵触。汉代时发明角觝戏,就是从那时传来的。
注释:¹耳鬓:耳朵和鬓发。²觝:同“抵”。
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首疫,其俗遂为立祠。
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首疫,其俗遂为立祠。
译文:太原村落内祭祀蚩尤神,不用牛头。现在冀州有个叫作蚩尤川的地方,便是当年黄蚩大战的涿鹿之野。汉武帝时,太原曾发生蚩尤神白天显形的事,蚩尤呈现龟足、蛇头之形,便发生了大瘟疫,于是凡间立祠供奉他。
扶床踉蹡出京华,头白车书未一家。
扶床¹(liàng)(qiāng)²出京华³,头白车书未一家
译文:在我还是黄毛小儿的时候就随家人离开了京城。如今头发花白,学识修为也有了,但还是看不到一个统一的国家。
注释:¹扶床:在这里有两种理解,一为在睡梦中惊闻金人要打来的消息,赶紧起身收拾细软准备跑路,由于人还是半睡半醒状态,故需要扶床;二为陆游描写自身年龄,陆游出生于1125年,他们举家南迁的时候是1126年,故在离开京城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很小的孩子,站立都困难,故需扶床,这里的扶床只是泛指自己年龄很小。综合上下文,陆游一家离开京城的时候陆游大概1岁,此时距离金人攻打开封还有一年(靖康之变是1127年),故第二种理解更妥帖一些。²踉蹡:亦作“ 踉跄 ”。匆忙的样子。³京华:京城,指的是北宋都城汴梁。⁴车书:《庄子·天下》中有云,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五是复数,表示多。这边陆游指50岁的自己学识修为已经有了一定火候(反衬出自己对于多年之后自己国家还未统一的失望)。⁵未一家:国家未能统一。
宵旰至今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
宵旰(hàn)¹至今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²
译文:作为臣子的我日夜颠倒地为君王操劳,唯有让眼泪空流,茫然对着眼前这片太平花。
注释:¹宵旰:宵,入夜,晚上8、9点的时候;旰:天还没亮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和一起就是日以继夜、日夜颠倒地意思。²太平花:这边的太平花是一语双关,实见的是眼前真实的太平花,背后隐喻1175年的南宋已经赢来的短暂的和平,没有战争了。

tàipínghuā--yóu

chuángliángqiāngchūjīnghuátóubáichēshūwèijiā

xiāogànzhìjīnláoshèngzhǔlèihénkōngduìtàipínghuā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ōu);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¹,懒爇(ruò)²黄金兽³。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yān)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译文:一重重暗恨绵绵不绝,在黄昏的妆楼间弥漫。我怀着越来越浓重的愁情,把碧玉的酒杯斟满。没有心情梳妆,懒懒地将炉香点燃。泪水夺眶而出,一行行没个间断。恹恹无力,全身难受,这心头才是真正的病源。我伴着花,那本来瘦弱的花枝料应更加憔悴;我对着月,月亮见了我也害羞地躲进云间。这一腔心事无人倾诉,只能诉向青天,青天因而也带上了愁颜。
注释:¹懒设设:懒洋洋。²爇:点火,加热。³黄金兽:兽形的铜制香炉。

shuǐxiānzi··xiāng--liútíngxìn

hènzhòngdiézhòngdiéhènhènmiánmiánhènmǎnwǎnzhuānglóuchóuchóuchóuqièqièchóuzhēnōulǎnshūzhuāngshūzhuānglǎnlǎnshèshèlǎnruòhuángjīnshòulèizhūdàndànzhūlèilèiwāngwāngwāngwāngzhùliúbìngshēnshēnbìngbìngyānyānbìngzàixīntóuhuājiànjiànhuāhuāyīngqiáoshòuyuèduìzánzánduìyuèyuègènghàixiūtiānshuōshuōtiāntiānháichóu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译文: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朱楼¹四面钩疏箔(bó)²,卧看千山急雨来。
译文: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注释:¹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即标题的“西楼”。²钩疏箔,把帘子挂起。疏箔:稀疏的竹帘。

  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首诗写在海边的高楼上欣赏暴风雨的状况。前两句为后两句蓄势,照例描写暴风雨到来前的风云雷电,因为在海边,便加上了浪,更显得气派场面的闳大。第一句把云与浪混写,说海浪像云一样,滚滚而去,又逆涌而回,暗藏了下句的风。“浪如云”是说浪大,而暴风雨前的乌云低垂海面,与浪相接,因此写了浪“去却回”,也就等于写了云“去却回”。第二句着意在风,带出了雷,便把暴风雨前应有的景况都写全了。诗写这派景象,仅淡笔以“如云”二字轻点浪,没有作过多的铺排,但自然能让人感受到雨前风吼、浪涌、云压、电闪、雷鸣等雄伟场面。比曾巩稍后的苏轼,写过很多首暴雨诗,名句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都以奇特的语句具体描写暴风雨飘骤迅猛的场面,令人震撼。曾巩这首诗虽然没用什么气势雄壮的语言来造成直观的形象,同样表现了暴风雨的壮观,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朱楼四面钩疏箔”,此句在全诗结构上位置颇为重要,起一种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写景是由海(楼前)——楼侧——楼——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按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一般不会挂帘。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疑问。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亦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曾巩是有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以诗名,宋惠洪《冷斋夜话》曾记有彭渊材说“恨曾子固不能作诗”的话,陈师道《后山诗话》也说他“短于韵语”。但平心而论,这首小诗置于宋诗佳作之中,是毫不比其他人的上乘之作逊色的。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84-186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9-50

西lóu

zēnggǒng sòngdài 

hǎilàngyúnquèhuí běifēngchuīshùshēngléi 
zhūlóumiàngōushū kànqiānshān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