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压帽檐花底春,惜无花下洗妆人。阿娇一掬东风泪,聊仗丹青为写真。
玉压帽檐花底春,惜无花下洗妆人。阿娇一掬东风泪,聊仗丹青为写真。

huāzhézhī--zhūrùn

màoyánhuāchūnhuāxiàzhuāngrénājiāodōngfēnglèiliáozhàngdānqīngwèixiězhēn

朱德润

朱德润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 1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此石巍巍活象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此石巍(wēi)¹活象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译文:这个石头巍巍高大很像牛, 在高高的山中卧了几千年。
注释:¹巍巍:形容高大。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秋流。
译文:大风吹它时遍身毛没有动, 暴雨打它时浑身像是秋流。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译文:青草与眼眉齐平它吃不下, 牧童扳它的角时也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译文:自来它的鼻子上没有绳索, 天地作牛栏夜里也不用圈。

yǒngshíniú

bái tángdài 

shíwēiwēihuóxiàngniú máicángshìshùqiānqiū 
fēngchuībiànmáodòng húnshēnyǒuhànliú 
fāngcǎoméinánkǒu tóngbānjiǎohuítóu 
láishàngshéngsuǒ tiānwéilánshōu 
綵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綵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
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
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这首诗的首联前四句通过想象,写刘秀才归家的情景,突出了刘秀才德才兼备的品行。首联用“彩服鲜华”用了老莱娱亲的典故,表达了对朋友孝心的赞美;颔联用了刘备和宋玉的典故,赞美了朋友的才华,颈联“精神终有立”“才思杳无穷”直接描写刘秀才才华过人;尾联抒发自己的感慨,“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谁能一开金口推荐他呢?表达了对刘秀才才华无处施展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有人能赏识他的才华的渴望。 情感: ①表达了对朋友刘秀才品德和才华的赞赏。 ②表达了对刘秀才才华无处施展的惋惜。 ③表达了对能赏识并推荐刘秀才的伯乐的渴望。

sòngliúxiùcáiguījiānglíng--

cǎixiānhuájìnzhǔgōngxīnshúbiéjiāngdōngliúlángqīnchuányuèsòngtíngchūnnòngxiùfēng

luòluòjīngshénzhōngyǒupiāopiāocáiyǎoqióngshuírénshìshàngwèijīnkǒujièmíngshíjiànxióng

买地孤村结草庐,萧然身世落樵渔。
买地孤村结¹草庐,萧然²身世落樵(qiáo)³
译文:在乡野别村盖了一间草庐,过着打鱼砍柴的生活。
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
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
译文:你不要因为我过着渔樵的生活,手中却拿着一本书而感到奇怪,我曾经也管理着蓬山的万卷书籍。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¹声。
译文:成就霸业的大势已经退去,四面楚歌声中八千江东兵已散。
注释:¹楚歌: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译文:乌江不是没有船可以逃走,只是羞耻于向东吴再度发兵。

  胡曾用四句诗概括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表达着对他无限的敬仰与同情,分析了项羽当时耻于过江的心理活动,展现了项羽义重如山,视名节重于生命的人格之美。他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他宁死不屈、义重如山的精神品格感动着无数的后人。

  人们在诗歌中表达着对他深深的敬仰与感动。 胡曾能以浅近之辞,表达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事,为的是颇能谐合一般民众的口味,故得以传诵不休。胡曾的咏史诗虽然不像杜牧那么别出新意,也没有李商隐的隐然寄托,但是因为通俗易懂,加上概括史事性强,所以从唐五代至明清,被作为儿童训蒙读物,影响广泛。

yǒngshǐshī ·jiāng

zēng tángdài 

zhēngwángshìqīng qiānbīngsànchǔshēng 
jiāngshìchuán chǐxiàngdōngzàibīng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晓雾朝(zhāo)(tūn)¹(gàn)²³,横塘西岸越城东。
译文:旭日初照,晓雾迷漾,青红映衬碧空,石湖坐落在横塘岸西、越城之东。
注释:初:初次的意思。归:表示归来、回来。石湖:太湖的一个支脉,位于江苏苏州西南郊。¹朝暾:初升的太阳。²绀:稍微带红的黑色。³碧:青绿色。⁴烘:烘托。⁵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⁶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lù)孤明¹²叶中。
译文:稻花浪上闪露出行人的半截身影,池中菱叶将宿鹭白色的羽毛映衬得格外鲜明。
注释:¹明:在这里的意思是显露在外,不隐藏。²菱: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活在池沼中,叶子略呈三角行,浮在水面。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信脚¹自能²知旧路,惊心时复³认邻翁。
译文:随意漫行就能自知旧日熟识的途径,过了一段时间才辨识出是昔时的邻翁。
注释:¹信脚:信步走来,随意漫行。²自能:自己本身就能。³时复:过了一段时间才。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tiáo)¹翠扫空。
译文:当年亲手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已是蝉声喧鸣,翠枝拂空。
注释:¹蜩:古书上是指蝉,即知了。鸣蜩就是鸣蝉。

  这首诗是诗人休官回到故乡苏州石湖别墅时的作品,诗中写出了家乡秀丽的自然景色,流露了对家乡的喜爱心情。全诗不事雕琢,清新自然。

  首联“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中的“横塘”在苏州城外。贺铸有词云“凌波不过横塘路”。“越城东”指的也就是石湖了。这两句诗是说当诗人回到越城东边的石湖时,初升的太阳透过晓雾照在横塘西岸的自己身上。青绿色的林雾烘托了深红色旭日,真是像画一样美丽。两句诗看似不经意的写景点出回来时的时间和石湖的地理位置,的确是大手笔所为。

  颔联“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两句非常简单明了。色调也很是明朗清快。对仗也很工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稻子在这个时节不但长得很高了并且已经开花了,行人们从田间走过只能看到他们的上半身。池塘里菱叶丛中有一只白鹭还懒洋洋的浮在水中不肯动,好像昨天没睡够似的。

  前四句先写夏天早晨的景象,色彩绚丽;接着点明石湖方位所在;然后写田野和水塘景象,对仗工整,富有表现力。这四句虽是客观写景,但从中可领略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

  颈联“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这两句出现了不和谐。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必须对仗。这里“自能”和“时复”就不能对。但是正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所说的,有了奇句子就不管他是否必须对仗工整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信步朝家里走去,奇怪的是自己本身就能走着旧路,好像是离开这儿才不久似的。可当走到家门口,看到一位老丈好一会儿才认出那是他的邻居时他又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朝如青丝暮成雪”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首诗的感情变化就是从此联开始的,更确切的是从“惊心时复认邻翁”这句变化的。诗中正面点出题中“初归”二字的就是这两句。路是旧时认识的,信步走去也不会走错;几次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他们原来是他的邻居。这两句写初归感受十分真切。

  尾联“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两句也是明白如话。这两句进一步延续了上一联变了的情感,也使全诗变得的千转柔肠,耐人寻味。意思是说回到家里,已经和记忆中的家不一样了。当年亲手栽种的斜桥柳,如今已长得高大茂盛,无数的鸣蝉在上面。全诗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对事实变迁的感慨却溢于言表,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范成大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把自己完全交给感情,并且又能把握全诗的思路,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32-1035

chūguīshí--fànchéng

xiǎocháotūngànhōnghéngtáng西ànyuèchéngdōng

xíngrénbànchūdàohuāshàng宿mínglíngzhōng

xìnjiǎonéngzhījiùjīngxīnshírènlínwēng

dāngshíshǒuzhǒngxiéqiáoliǔshùmíngtiáocuìsǎok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