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驰骑。千里姿。伯乐不举谁能知。南荆璧。万金赀。
翔驰骑。千里姿。伯乐不举谁能知。南荆璧。万金赀。
卞和不斫与石离。年难留。时易陨。厉志莫赏徒劳疲。
卞和不斫与石离。年难留。时易陨。厉志莫赏徒劳疲。
沮齐音。溺赵吹。匠石善运郢不危。古绵眇。理参差。
沮齐音。溺赵吹。匠石善运郢不危。古绵眇。理参差。
单心慷慨双泪垂。
单心慷慨双泪垂。
谢惠连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 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碧荷生幽泉,朝(zhāo)¹艳且鲜。
译文: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
注释:¹朝日:早晨的太阳。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译文:秋季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云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秀色空绝世,馨(xīn)香为谁传。
译文: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¹年。
译文: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注释:¹红芳:指红花。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译文: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看诗意应该作于应诏前不久,四十来岁,或许已有些许的白发染鬓,从而感慨万千。此诗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道洁,并希望举荐给皇上。

  此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写荷之美,综以“艳”、“鲜”;分以“花”、“叶”、“色”、“香”;陪以“朝日”、“绿水”、“青烟”。写荷之不遇,曰“花”、曰“凋”。“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中“冒”与“罗”用字极其到位,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华池,芳华之池。末二句表达了积极入世的意愿。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花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花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花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fēng··shíjiǔ--bái

shēngyōuquáncháoyànqiěxiān

qiūhuāmào绿shuǐluóqīngyān

xiùkōngjuéshìxīnxiāngwèishuíchuán

zuòkànfēishuāngmǎndiāohóngfāngnián

jiégēnwèisuǒyuàntuōhuáchíbiān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qíng)¹,情在不能醒。
译文:心如死灰,除了蓄发之外,已经与僧人无异。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的孤灯之下,愁情萦怀,梦生能醒。
注释:¹孤檠:即孤灯。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摇落¹后,清吹²那堪听。淅沥(lì)暗飘金井³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倾城
译文:花朵凋零之后,即使清风再怎么吹拂,也将无动于衷。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忽然间听到风停后传来的一阵钟声,自己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也常在生离死别中。
注释:¹摇落:凋残,零落。²清吹:清风,此指秋风。³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⁴薄福:词人自谓。⁵荐:进献、送上。⁶倾城:指貌美的女子,这里代指卢氏。

  这是一首悼亡词,从“风雨消磨生死别”句来看,其伤悼之意已明。其所谓“有感”,便是这天上人间生死之别的不能忘情;可见纳兰与卢氏夫妻情爱之深笃,亦可见纳兰于爱情的真纯诚挚。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虽然蓄发,内心却如灰烬一般,毫无生气,对红尘不再眷恋了,如同僧人一般只不过是等着死去,消磨时光罢了。既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一句“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纳兰在最后感慨“薄福荐倾城”,纳兰福薄无法消受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

  纳兰深受佛道之影响,故其词中亦时有流露。此篇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他又将这种思想、情致寓于恋情之中,遂显得扑朔迷离,深曲委婉之至。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08:188-189
2、 纳兰容若著;聂小晴编.纯美阅读 纳兰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181-182页

jiāngnán ·宿shuānglínchányuànyǒugǎn

lánxìng qīngdài 

xīnhuījìn yǒuwèiquánsēng fēngxiāoshēngbié céngxiāngshízhǐqíng qíngzàinéngxǐng 
yáoluòhòu qīngchuīkāntīng ànpiāojīnjǐng zhàwénfēngdìngyòuzhōngshēng jiànqīngchéng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¹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yú)²一鸟飞。
译文:过去因征讨远方敌人向金微山进军,跨马出榆关如一只飞翔的鸟一样轻盈。
注释:¹昔:从前,过去。²榆关: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中牟县南。
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万里只携孤剑去,十一空逐塞(sài)鸿归。
译文:戍边万里,带着宝剑去,十一时间毫无建树只能归家。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
手招都护新降虏(lǔ),身著文皇旧赐衣。
译文:手中有新投降的俘虏,身上穿着文皇旧时赏赐的衣服。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只待烟尘¹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译文:只等待未来的某次战斗来报答天子,满头的白发都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机会。
注释:¹烟尘:烽烟和征程。借指战争。
天之何为令北斗而知春兮,回指于东方。水荡漾兮碧色,兰葳蕤兮红芳。试登高而望远,极云海之微茫。魂一去兮欲断,泪流颊兮成行。吟清枫而咏沧浪,怀洞庭兮悲潇湘。何余心之缥缈兮,与春风而飘扬。飘扬兮思无限,念佳期兮莫展。平原萋兮绮色,爱芳草兮如剪。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
天之何为令北斗而知春兮,回指于东方。水荡漾兮碧色,兰葳(wēi)(ruí)¹兮红芳²。试登高而望远,极云海之微茫³。魂一去兮欲断,泪流颊兮成行。吟清枫而咏沧浪,怀洞庭兮悲潇湘。何余心之缥(piāo)(miǎo)兮,与春风而飘扬。飘扬兮思无限,念佳期兮莫展。平原萋兮绮(qǐ)色,爱芳草兮如剪。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
译文:天为何让北斗预告春的消息,北斗星斗柄指向东方,春天来临,青绿色的水波摇动。兰草茂盛,芳香四溢。登到高处,极目而望,只看天尽头隐约模糊的云海。魂魄飞向春色之中,悲哀欲断,泪在脸颊流成两行。吟咏清风和沧浪之歌,怀念洞庭悲伤潇湘。为何我的心总与春风一起,四处飘荡。在飘扬的过程中思念无限,想念你佳人约会的日期却一筹莫展。平原草木茂盛,呈现绮罗之色,喜爱芳草,心却如刀剪。叹息春天将要过去,每次想到美好的季节就遗憾不已。
注释:¹葳蕤:形容枝叶繁密,草木茂盛的样子。²红芳:红花。³微茫:隐约,不清晰。⁴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汉之曲兮江之潭,把瑶草兮思何堪。想游女于岘北,愁帝子于湘南。恨无极兮心氲氲,目眇眇兮忧纷纷。披卫情于淇水,结楚梦于阳云。春每归兮花开,花已阑兮春改。叹长河之流春,送驰波于东海。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逾疾。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汉之曲兮江之潭,把瑶草兮思何堪。想游女¹于岘(xiàn)北,愁帝子²于湘南。恨无极兮心氲(yūn)³,目眇(miǎo)兮忧纷纷。披卫情于淇水,结楚梦于阳云。春每归兮花开,花已阑兮春改。叹长河之流春,送驰波于东海。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逾疾。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译文:在汉水弯曲处,湘水聚流之处,手握仙草,相思之情不能承受。想汉水女神在岘山之北,愁湘水女神在湘南。恨没有尽头,聚而不散貌,目光远视,忧伤杂乱。男女分别在淇水,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每当春天来临,鲜花盛开。花已开败,春天就改为夏季。面对大河中的流水长叹,目送快速奔流的水波向东流去。春天的脚步留不住,美好的时光已经消逝。我一天天衰老,而且还体弱多病。恨自已没有能力在天空中挂一根长绳,将太阳和月亮都栓住,不让它们向西飞。
注释:¹游女:汉水女神。²帝子:特指娥皇、女英,相传是尧的女儿。³氲氲:沉郁的样子。⁴眇眇:眯眼远望的样子。
若有人兮情相亲,去南国兮往西秦。见游丝之横路,网春辉以留人。沉吟兮哀歌,踯躅兮伤别。送行子之将远,看征鸿之稍灭。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望夫君兮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遥寄影于明月,送夫君于天涯。
若有人兮情相亲,去南国兮往西秦。见游丝之横路,网春辉¹以留人。沉吟兮哀歌,踯(zhí)(zhú)²兮伤别。送行子之将远,看征鸿之稍灭。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望夫君兮咨(zī)(jiē)³,横涕泪兮怨春华。遥寄影于明月,送夫君于天涯。
译文:如果有志趣相同者,情愿一起去南国和西秦。看见飞动的蛛丝横在路上,网住春光,不让春天流逝,以便挽留游人。低声吟唱悲伤的歌曲,分手时徘徊不定。送行子到远方去,看远行的大雁身影渐渐消失。折柳以送别,愁心如醉,随着柳条纠缠在一起。望着夫君叹息,泪流满面怨恨春光。抬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送夫君在天涯。
注释:¹春辉:春天的风光。²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³咨嗟:赞叹、叹息。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¹。今日何堪,买田阳羡²,挂剑长林³。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lín)青青,山鬼喑(yīn)(yīn)
译文:落拓江南的倦游人此处登临,想历史上多少豪杰,曾风流几时,终归消沉。今天怎堪忍受,当年苏东坡曾有买田之叹,吴公子也只落得挂剑消林。晚霞灿烂,辉映着谁家的昼锦楼堂,残月如钩,空对着我思念故乡的心灵。人家窗影的灯火昏昏,窗外闪耀着磷火青青,远处传来鬼语的暗暗。
注释:折桂令,曲牌名。又称《蟾宫曲》、《天香引》、《秋风第一枝》等,共十一句。毗(pì)陵:古县名,春秋时吴季札的封地,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倦客:倦于游宦的人。¹几许消沉:几许,多少。多少人消沉下去了。²买田阳羡:苏轼晚年想定居于阳羡,有买田于此的意思。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南。语出宋苏轼《菩萨蛮》:“坐谪六年,止求自便,买田阳羡。誓毕此生。”³挂剑长林:长林,茂密的树林,此处用典一说指代春秋时季札为祭奠亡友,将宝剑挂在其坟上的故事。⁴昼锦:原为衣锦荣归之决。⁵磷火:由骨殖分解出来的磷化氢,在空气中会自动燃烧,在墓地中多见。⁶喑喑:泣不成声的样子。

  此曲前三句写现实之景、历史之思。“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这支曲整体透着一种沉重的悲凉之感,起句“江南倦客登临”便初露端倪。“倦客”意味疲倦于游宦之人,加上“江南”二字,明确宦游的地点。乔吉是太原人,后寓居杭州,一生四海漂泊,故以“江南倦客”自称,而“倦”字正显示了他对于这种漂泊生活的倦怠。“多少豪雄,几许消沉”,眺望着毗陵的夜景,作者陷入了深思。过往的历史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如今都已经“消沉”。这两句从现实之景转人历史之思,一下子拓宽了曲子的境界。

  中间三句援引两个典故。“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曲中援引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典故。“买田阳羡”是用苏轼典,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贬谪之后终于悟出世事皆虚幻的道理,到晚年再不倾心于官场,只求在田园中度过余生。人生如梦,曾经的美好最终也难逃过历史尘埃的掩埋,这也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绪和愤慨。“挂剑长林”,是用季札典,也有说乔吉此句是化用晋代许逊挂剑长松的典故。如此饵释似乎与上句更为相符,与整首曲的基调也更为呼应。

  末尾几句写他人富贵,自己生命如流,倍感凄凉。“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这两句对仗工整。“昼锦”则是用来比喻朝霞,作者在“霞缕烂”和“昼锦”之间,插入“谁家”二字,一下子使自己与这种富贵、耀眼的景象隔绝,这富贵不过是别人家的,与自己毫无一丝关系。朝霞已去,夜晚到来,残月如钩,“故国丹心”句是化用周密《一萼红》,谓岁月如梭,人鬼殊途,对故国的一片丹心都是过去式了。窗影深深,夜已经深了,灯火也归于黯淡。遥望窗外,山野间“磷火青青,山鬼喑暗”。残灯喻指毕命之灯,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化为泡影,都逃不过生死天命,让人倍感凄凉和肃然。

  乔吉那些表达归隐之心的作品是他寻找解脱和心灵慰藉的产物,这首曲进一步展现了他内心对于一生漂泊、无法超脱命运的痛苦。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只有和诗人内心深处的灵魂结合才具有审美的意义,而乔吉的散曲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阅读这支小令,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感伤,他清楚地看着这个现实,却一直无法接受,这也是其痛苦和矛盾的根源。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514
2、 夏于全.中国历代诗歌经典·唐诗·宋词·元曲 元曲卷.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168

zhéguìlìng··língwǎntiào--qiáo

jiāngnánjuàndēnglínduōshǎoháoxióngxiāochénjīnkānmǎitiányángxiànguàjiànzhǎnglínxiálànshuíjiāzhòujǐnyuègōuhéngguódānxīnchuāngyǐngdēngshēnlínhuǒqīngqīngshānguǐyīny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