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室融融曙色,山窗晏晏春眠。东风和气满壶天。
土室融融曙色,山窗晏晏春眠。东风和气满壶天。
依约镜奁初展。
依约镜奁初展。
晴散茅檐云彩,暖浮纸帐香烟。一枝花影弄婵娟。
晴散茅檐云彩,暖浮纸帐香烟。一枝花影弄婵娟。
染就素罗团扇。
染就素罗团扇。

西jiāngyuèèrtáojiǔchéngwèng--shàohēngzhēn

shìróngróngshǔshānchuāngyànyànchūnmiándōngfēngmǎntiān

yuējìngliánchūzhǎn

qíngsànmáoyányúncǎinuǎnzhǐzhàngxiāngyānzhīhuāyǐngnòngchánjuān

rǎnjiùluótuánshàn

邵亨贞

邵亨贞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19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hàn)¹风月三千首,吏部²文章二百年。
译文:您的诗词,就像供奉翰林李白吟诵风月三千首那样富有才气;您的文章,如同吏部侍郎韩愈百代文宗集大成那样流传后世。
注释:¹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学士,借指李白。²吏部:韩愈曾做吏部侍郎,借指韩愈(一说谢朓)。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译文:我虽然老了独自伤感,但是雄心尚且还在;以后的来人,谁还能与您一争高低呢?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qǐ)尘埃拂旧弦。
译文:如今官员腐化,终日贪图享乐,很少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只有我们不与世浮沉,依然忧国忧民。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zūn)¹酒曷留连?
译文:很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但是缘悭一面,今日我们相聚,何不把酒详谈呢?
注释:¹罇:通“樽”。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津亭¹杨柳碧毵(sān)²,人立东风酒半酣(hān)³
译文:渡口的杨柳柔条飘拂,春风中人们饮遽了饯行的醇酒。
注释:¹津亭:渡口驿亭。²毵:毛发或枝条细长的样子,此形容柳条细长下垂。³酣:饮酒至舒畅的程度。半酣,半醉。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万点落花舟一叶¹,载将²春色过江南。
译文: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
注释:¹一叶:形容轻舟。²将:作助词,表示动作的开端。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 :1315
2、 候健 李世凯 史继中.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02:178

dàisòngrénzhīxīnān--juān

jīntíngyángliǔsānsānréndōngfēngjiǔbànhān

wàndiǎnluòhuāzhōuzàijiāngchūnguòjiāngnán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
虎踞(jù)龙蹲(dūn)¹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²生。
译文:乱石如虎踞龙蹲满地纵横,陨星的光芒渐灭雨痕渐生。
注释:¹虎踞龙蹲:形容怪石雄伟之状。此用以暗示有志于世的才士。²雨痕:雨点打在细砂、泥或粘土上形成的小浅坑,有时保留在沉积岩的层面上。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
不须¹²(ài)³东西路,哭杀厨头阮(ruǎn)步兵
译文:不要把东西通道全都阻塞,会哭坏了那位厨头阮步兵!
注释:¹不须:不要。²并:同时。³碍:妨害,限阻。⁴阮步兵:即阮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石点题。“虎踞龙蹲”既是写石,又是用典。以“龙蹲”代孔子,用“虎踞龙蹲”形容非常之人,才华之士,在唐人的作品中常可见到。如卢照邻《南阳公主集序》:“龙蹲东鲁,陈礼乐而救苍生;虎踞西秦,焚诗书以愚黔首。”李商隐在这里借以描绘石积于地,辨其姿态,如虎伏欲跃,如龙卧欲飞,以暗示有志于世的才士。而“纵复横”三字则陡转急下,尽写虎石翻仰、龙石横陈的一片散落凋零,紧扣题目中的“乱”字,点出才士失志受挫之意。联系到《易·乾卦》中的“云从龙,风从虎”,更令人有志士沦落之感。“星光渐减雨痕生”一句也为用典。古人以为,地上之石,本天上之星,故《黄石公》曰:“石者,星质也。”《左传》以“陨星”解释“陨石”,并且有“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此处以陨星紧扣题目中的“石”字,并以天落之星来暗示才士不凡,回应上句中的“虎踞龙蹲”。然而,星堕人间,光采渐渐泯灭;雨水浸渍,又留下了道道深痕。这是艰难世道、无情风雨刻下的印迹,这是历经沦贱艰虞的生活标识。这两句的含意有四层:一谓石乃陨星,本质不凡;二谓落地化石,星光泯灭,遭际不幸;三谓石形如龙似虎,雄姿依稀;四谓纵横散乱,风雨剥蚀,饱尝艰难;层层转进,于写石之中寄寓了诗人的坎坷不平之志。

  诗的后两句因石而寄慨。阮步兵(阮籍)生当魏晋鼎革之际,社会现实的混乱动荡,政治斗争的血腥杀戮,使他非但才志不得施展,而又时有生命之忧,内心痛苦万状。《晋书》记载,阮籍不与世事,酣饮为常(实亦借酒避祸)。闻步兵厨营人善酿酒,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又常醉意驾车,不由路径,至不可行处,便恸哭而返。李商隐此处就是用阮籍之事以抒发自己的穷途之悲。“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即是说,星落光灭,散乱纵横,又加以雨痕水渍,使人观此石便已有世事险恶、人生唯艰之痛,根本不用像阮籍一样驾车寻路、至行不通时方悲途穷。这样的表达方式,比直说自己有阮籍穷途之悲更沉痛,而且纤徐委婉,耐人寻味。纪昀评此诗,曾谓冠阮籍以“厨头”,语言“粗鄙”、“不佳”(见《李义山诗集辑评》)。其实,阮籍名为求官,实为求酒,至官之日,便与刘伶痛饮。酒乃厨头所酿,称他为“厨头”,是以讥讽的笔调写阮籍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又是借阮籍为“厨头”抒发自己的才志不得其所的悲愤。这也是李商隐诗的语意曲折之处。

  想要真正理解像李商隐这样喜用僻典、情思幽微的诗人的作品,就要注意分辨那透过客观物象以传达主观情怀的信号。《乱石》一诗,各注家说法不一:或以为是讥刺令狐绹,或以为是愤怨仕途不通,或以为是痛恨小人蔽贤;但莫不以诗中之石为阻碍路途的劣物。此意均由题目中的“乱”字生出。但是,“乱”本形容石落散乱之态,并非指石本身;以陨星指小人,也不符合古典诗歌的表达习惯;诗曰“光渐灭”、“雨痕生”义分明寄同情于陨石。而且,如果是乱石挡路,诗人就不必说“不须并碍东西路”了。可见诗中写石并不从“挡路”着眼。正因为那弃置散落、风雨侵蚀的星石的形象已凝聚了多重才士失志受挫的含意,所以引起屡试不第、沉沦漂泊的诗人的共鸣。“不须”二字,尤见悲愤。

  这首诗咏石而有穷途之悲,悲石之命运与己之不幸相同,悲石只为悲人。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3-104

luànshí--shāngyǐn

lóngdūnzònghéngxīngguāngjiànjiǎnhénshēng

bìngàidōng西shāchútóuruǎnbīng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秋山敛(liǎn)余照¹,飞鸟逐前侣。
译文:秋山收敛了落日的余晖,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鸣叫着互相追逐遁入山林。
注释:木兰:落叶乔木,叶互生,倒卵形或卵形,开内白外紫大花。¹敛余照:收敛了落日的余晖。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彩翠¹时分明,夕岚²无处所³
译文:此时鲜艳翠绿的山色分外明显,傍晚山林的雾气丝丝缕缕飘忽不定。
注释:¹彩翠:鲜艳翠绿的山色。²夕岚:傍晚山林的雾气。³无处所:飘忽不定。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赵王封其为武安君,受相印,人随其后,以抑强秦。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据《战国策》改写)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¹秦王,书²十上,而不为用,资用说乏³,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zhuī)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赵王封其为武安君,受相印,人随其后,以抑强秦。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译文: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他)游说秦王采取他的主张,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但是都没有被采纳,苏秦资金缺乏,穷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作儿子。苏秦于是叹气道:“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然后就发愤读书,他说:“哪有游说诸侯国君而不能成功的人呢?”读书到快要打瞌睡的时候,苏秦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最后终于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一同抵抗秦国,苏秦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注释:¹说:游说,劝说。²书:书信,奏折。³说乏:缺乏。⁴纴:织机。⁵炊:做饭。⁶乃:就。⁷股:大腿。⁸期年:满一年。⁹卒:最后,终于。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