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闲愁先上眉,愁应白早不应迟。
种种闲愁先上眉,愁应白早不应迟。
定知白了愁谁管,直到无愁是白时。
定知白了愁谁管,直到无愁是白时。

niánbìngbáiwéiméixuánchū--àixìng

zhǒngzhǒngxiánchóuxiānshàngméichóuyīngbáizǎoyīngchí

dìngzhībáilechóushuíguǎnzhídàochóushìbáishí

艾性夫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 3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亚夫¹营畔(pàn)²(méng)濛,隋(suí)³(dī)边四路通。
注释:¹亚夫:指西汉名将周亚夫。²营畔柳:《史记》中有“周亚夫军细柳”的经典描写。³隋主:指隋炀帝杨广。⁴堤:隋炀帝下扬州的时候在京杭运河两边种植杨柳壮丽景致。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攀折赠君¹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注释:¹攀折赠君:古人在送别亲友时有折柳寄情的习俗。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以咏柳为题目,引用了“周亚夫军细柳”、“隋炀帝下扬州”的历史典故。充分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
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徵(zhēng)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¹,每犯颜苦谏²。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jì)³。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chēn),故中辍(chuò)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nì)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yào)竟死怀中。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注释:¹回人主意:使国君的主意改变;人主,国君。²犯颜苦谏:冒犯皇上的脸色极力规劝。³霁威:收敛威势。⁴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⁵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境内。⁶严:盛。⁷畏卿嗔:怕你批评。⁸鹞:鹰的一种。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lù)¹竟亡秦。
注释:¹船沉巨鹿:指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主力。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范增一去¹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zhú)臣。
注释:¹范增一去: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¹
注释:¹灵均:屈原字灵均。《楚辞.招魂》,据说是宋玉为屈原招魂而作。 以此暗喻作者自己对项羽的悼念。

  咏史怀古诗历朝历代就是文人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对项羽——这位褒贬不一的霸王的评断更是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如宋《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唐《题乌江亭》(杜牧)、明《书项王庙壁》(万象春)都是其中名篇,当然也包括本诗。

  本诗开篇中规中矩,首联以现实之旅为切入点,引出下文对历史的评价。之后两联引用史实,颔联一贬一褒,矛盾冲突明显,也极大地蕴含着作者本人对项羽的爱恨交加。接着,作者通过范增、韩信两位名臣的政治遭遇深刻揭示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一去”、“原来”两词不仅给人以极大的惋惜之感。尾联笔者认为尤为出彩,作者自问自答,以宋玉为屈原作招魂暗喻自己对项羽评判之事,足见其对项羽的评价。

玉斝澄醪,金盘绣羔,茱房气烈,菊芝香豪。左右进而言曰:“维芳时之令月,可藉野以登高,矧上林之伺幸,而秋光之待褒乎?”
玉斝(jiǎ)¹澄醪(láo)²,金盘绣羔,茱房³气烈,菊芝香豪。左右进而言曰:“维芳时之令月,可藉野登高,矧(shěn)上林之伺幸¹⁰,而秋光之待褒(bāo)¹¹乎?”
译文:玉杯清酒,金盘绣糕,茱萸气浓,菊花飘香。近臣进言说:“良辰美景,正可野外登高。更何况山林正等待大王游猎,而秋光也正等待大王去欣赏呢?”
注释:却:拒绝,推辞。登高: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¹玉斝:玉制的酒器。斝,商代盛行的青铜酒具,似爵而较大,三足、两柱、一鋬,圆口平底。这里用以形容玉质酒杯的典雅。²澄醪:泛指清醇的美酒。醪,汁渣混合的酒,又称浊酒,也称醪糟。³茱房:亦称“茱萸房”“萸房”,茱萸花的子房,这里指代茱萸。⁴芳时:花开时节,良辰。⁵令月:吉月。⁶藉野:在野外席地而坐。⁷以:与。⁸矧:况且。⁹上林:即上林苑,古宫苑名。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这里指代可供游猎的山林。¹⁰伺幸:盼望君王驾临。¹¹待褒:等待褒扬。
余告之曰:“昔时之壮也,意如马,心如猱,情槃乐恣,欢赏忘劳,悁心志于金石,泥花月于诗骚,轻五陵之得侣,陋三秦之选曹,量珠聘伎,纫彩维艘,被墙宇以耗帛,论邱山而委糟,年年不负登临节,岁岁何曾舍逸遨;小作花枝金剪菊,长裁罗被翠为袍。岂知萑苇乎性,岂知忘长夜之靡靡,宴安其毒,累大德于滔滔?”
余告之曰:“昔时之壮也,意如马,心如猱(náo)¹,情槃(pán)²乐恣(zì)³,欢赏忘劳,悁(juàn)心志于金石,泥花月于诗骚,轻五陵之得侣,陋三秦之选曹,量珠聘伎,纫(rèn)彩维艘(sōu)¹⁰,被墙宇以耗帛(bó)¹¹,论邱山¹²而委糟,年年不负登临节,岁岁何曾舍逸遨(áo);小作花枝金剪菊,长裁罗被翠为袍。岂知萑(huán)¹³乎性,岂知忘长夜之靡(mǐ)¹⁴,宴安¹⁵其毒,累¹⁶大德¹⁷于滔滔?”
译文:我告诉他们说:“我年轻时候,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难以控制,总是纵情欢乐,游赏忘疲。写心中感想于文章,赋风花雪月于诗篇。视五陵结伴遨游为寻常,在京城地区做官为浅陋。花费巨资聘买歌妓,使用彩绳来栓系游船,耗费丝帛装饰房屋,丢弃的酒槽堆积如山。年年参加登临节,岁岁不舍选乐游。轻剪金菊头上戴,罗长我作青。岂知人性如萑苇一样卑贱,忘记了放纵亡国的历史教训;逸乐如同毒药,使德行修养付诸东流?”
注释:¹意如马,心如猱:意谓心猿意马,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猱,兽名,猿类,身体便捷,善攀缘。²槃:同“盘”,快乐。³恣:放纵。⁴悁心志于金石:谓用心于写作。悁,耗费。一说郁结。金石,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这里泛指刻于金石之上的文字。⁵泥:迷恋,使人流连。⁶诗骚:《诗经》《楚辞》的并称。这里代指诗赋创作。⁷轻五陵之得侣:意谓以得知交遨游繁华之地为寻常之事。五陵西汉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亦即五县: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威阳附近。汉元帝以前,每立陵墓,辄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于此居住,令供奉园陵,称为陵县。这里指代繁华的游乐场所。⁸陋三秦之选曹:意谓视在京城地区做官为浅陋。三秦,秦亡以后,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因其地在长安一带,故后泛指京城地区。选曹,官名主铨选官吏事。⁹量珠聘伎:花费巨资聘买歌妓。量珠,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后因以“量珠”为买妾的代称。¹⁰纫彩维艘:意谓使用彩绳来栓系游船,炫耀其豪华。纫,搓,捻。维,系,拴缚。¹¹被墙宇以耗帛:意谓耗费丝帛装饰房屋,这里在显示奢侈。墙宇,指房屋。论邱山而委糟:意谓丢弃的酒槽堆积如山。这里在显示纵情饮乐。委,丢弃。¹²邱山:一作“丘山”,泛指山。¹³萑苇:两种芦类植物。兼长成后为萑,葭长成后为苇。蒹、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亦常用作谦词。¹⁴长夜之靡靡:指酗酒无度。商纣曾作靡靡之乐,长夜之饮,后用以指放纵亡国的历史教训。¹⁵宴安:指逸乐。¹⁶累:损。¹⁷大德:生命,也指君子品德。
“今予之齿老矣,心凄焉而忉忉,怆家艰之如毁,萦离绪之郁陶。陟彼冈矣企予足,望复关兮睇予目。原有鸰兮相从飞,嗟予季兮不来归,空苍苍兮风凄凄,心踟蹰兮泪涟洏,无一欢之可作,有万绪以缠悲。於戏噫嘻!尔之告我,曾非所宜。”
“今予之齿¹老矣,心凄焉而忉(dāo)(dāo)²,怆家艰³之如毁,萦离绪之郁陶。陟(zhì)彼冈矣企予足,望复关兮睇(dì)予目。原有鸰(líng)兮相从飞,嗟予季兮不来归,空苍苍兮风凄凄,心踟(chí)(chú)¹⁰兮泪涟(lián)(ér)¹¹,无一欢之可作,有万绪以缠悲。於(wū)(hū)¹²噫嘻¹³!尔之告我,曾非所宜¹⁴。”
译文:“现在我年岁已老,内心凄凉,为父亲去世而哀伤,为兄弟离别而忧愁。登上山冈踮起脚尖,纵目远望寻找手足。鹡鸰在原相从而飞,可是我的兄弟还没有归来。天苍苍风凄凄,心中难受泪流满面。无一丝欢乐可作,有万缕悲丝缠上心头。唉!唉!你们要我做的,实在不合适。”
注释:¹齿:这里指人的年龄。²忉忉:忧思貌。³家艰:指父母的丧事。这里指李煜父亲李璟的丧事。⁴如毁:出《诗经·周南·汝坟》:语“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毁,因居丧过于哀痛而损害健康。⁵郁陶:忧闷于怀。⁶陟彼冈矣企予足:意谓登上山冈葛起脚盼望兄弟归来。企足,踮起脚跟。《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⁷望复关兮睇予目:意谓纵目远望兄弟所在的地方。复关即重关的意思,在近郊设重门以防异常。此借为指心中关切的兄弟所在。睇目,纵目。睇,视,望。⁸原有鸰:比喻兄弟之情。鸰,即鹡鸰。后以“鹡鸰”比喻兄弟,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⁹季:兄弟姊妹排行最小的,后泛指兄弟姐妹中幼小的,这里指邓王。¹⁰踟蹰:徘徊。一作“踯躅”。¹¹涟洏:亦作“涟而”,泪流貌。¹²於戏:叹词。於,叹词。戏,同“呼”。¹³噫嘻:叹词,表示慨叹。¹⁴宜:应该。

  李煜在这篇文章中,极力表达的是对过去奢靡生活的追悔之情。李煜写这篇文章时,萦绕在心中的不仅有思念兄弟之情,更多的是对国事的忧威,即所谓“怆家艰之如毁”,只不过惧于当时的情势,不敢言明而已。

  在这篇文章中,李煜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述了自己手足不得相见的悲伤之情,以及对年轻时候兄弟们奢侈享乐生活的怀念:“量珠聘伎,纫彩维艘。被墙宇以耗帛,论邱山而委糟。”他感觉到,如今的手足分离,和当年这种不思振作的生活恐怕不无关系。“原有鸰兮相从飞,嗟予季兮不来归。空苍苍兮风凄凄,心那用兮泪涟满。无一欢之可作,有万绪以缠悲”可谓此文名句。就在当年的三月,李煜继续派自己的弟弟李从谦如宋进贡珍宝器用金帛、并买宴钱,数量加倍。

  文章以“尔之告我,曾非所宜”为结束,呼应开头的“左右进言”,说明在国破家亡与兄弟离索的悲痛心情下庆祝节日并不合适。

参考资料:
1、 东篱子.李煜词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08-215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日,人日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调元夕金吾之不禁。《幼学琼林》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¹万户更新。履(lǚ)²是初一元日,人日³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lì)(yì)。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调元夕金吾之不禁。《幼学琼林》
译文:爆竹一声响,人们辞去了旧岁;门上换上了新的桃符,千家万户更换了新气象。“履端”指正月初一,又叫“元旦”;“人日”是正月初七,是良辰吉日。元旦这天,为君王献上一篇《椒花颂》,祝颂他万寿无疆;元旦请人喝屠苏酒,可以驱除瘟疫和百病。新的一年叫“王春”,过去的一年则称“客岁”。“火树银花合”,是形容元宵节晚上灯火的灿烂辉煌;“星桥铁锁开”,是说元宵节这一天取消宵禁,放下吊桥,城内外游人可自由往来观赏灯火。
注释:¹桃符:画在桃木板上的门神,古人认为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所以新年有一风俗就是换桃符。²履端:开端,指一年的开始。³人日:传说天地初开时,第一日为鸡日,依次为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第七日为人日。⁴灵辰:人日的别称,意为吉祥的时刻。⁵遐龄:高龄,长寿。⁶王春:指新的一年。⁷客岁:旧的一年。⁸火树银花合: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庆祝,这里是形容烟花灯火灿烂辉煌的情景。⁹金吾:古代保卫京城的官员。古代通常在城中实行宵禁(夜晚禁止出门),此句中的“星桥铁锁开”,指元宵夜取消了宵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