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驼残梦过前溪,云锁空山雪四垂。勋业本从辛苦得,可怜歌酒富家儿。
马驼残梦过前溪,云锁空山雪四垂。勋业本从辛苦得,可怜歌酒富家儿。

xuězǎoxíngèr--zhānghóngfàn

tuócánmèngguòqiányúnsuǒkōngshānxuěchuíxūnběncóngxīnliánjiǔjiāér

张弘范

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易州定兴人,元朝初期重要将领,名将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 1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波暖绿粼(lín)(lín)¹,燕飞来,好是苏堤(dī)²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³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译文:水温转暖,湖光粼粼。燕子归来,正好是苏堤春晓。鱼儿潜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圆圆的波纹;流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还嘲笑东风不能把落花清扫干净。在荒僻的小桥下,有小船从柳阴深处翩翩而出。如今池塘里长满青草,好似当年谢灵运在诗中表达的梦境。
注释:¹粼粼:形容水波碧绿清澈,泛着光亮。²苏堤:西湖景色之一为“苏堤春晓”。³流红:把红花流走。⁴池塘:池子的岸堤。塘,堤。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lù)¹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²,茂林觞(shāng)³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译文:溪水和白云一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冲洗落花,却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绿乍生,回想起在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一起游玩,结伴畅游,吟诗作乐。可惜当日的欢愉已成过去,只是满怀余情不了。上次游玩的地方,此时溪上碧桃是增加了还是有所减少?
注释:¹绿:清澈的水。这里指暮春新流出的溪水。²渺渺:绵绵不绝。³茂林觞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述了暮春三月三日上巳节在溪边会集,饮酒赋诗的故事。茂林,茂密的树林,指会集的地点。觞,饮酒;咏,咏诗。⁴前度刘郎:意为当日的欢愉。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上片开篇点题,重笔写春水。“波暖绿粼粼”三句,词人用绿波、归燕和苏堤三个景物,描绘了春日西湖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随后,词人再用鱼没、流红和东风三个动态的意象,与前句相互应和,进一步描写春景。其中, “鱼没浪痕圆”一句写得生动传神,将鱼儿潜入水中时的轻盈姿态刻画得人木三分。流红引得鱼儿浮出水面,而燕子掠水则将鱼儿惊回水中,只留下阵阵涟漪和无力的春风。笔调轻松写意,描写细致传神。“荒桥断浦”两句承上启下,是全词的转折之笔。 “桥断”即写断桥,与前文的“苏堤”相应,再次点明地点是杭州西湖,一“荒”字与前文形成对比,转而写西湖之荒凉。“柳阴撑出扁舟小”一句则静中见动,反衬西湖此刻的寂静。结尾两句,词人化用谢灵运的典故为这样一幅春景增添了一抹虚幻的色彩。

  下片写景之余重在抒情。起句词人写“空山”,悲凉之意转浓。“新绿乍生时”三句及“余情渺渺”两句,均为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词人看到“孤村路”,忆起旧时与一众友人到此游玩,大家在“茂林”中尽情“觞咏”,而今“茂林”变成了“孤村路”, “觞咏”的热闹也褪去成“悄”,只余下“情渺渺”。至此彻底反转上片轻松、优美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物是人非”的感叹。结尾两句,词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哀叹,可见其当时心中愁绪之浓。

  全词笔调细腻,绘景出彩,过渡自然。词人由优美的苏堤游至荒凉的断桥,感情也随之由欢快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

参考资料:
1、 韦立军编著,宋词鉴赏辞典,北京出版社,2009.05,第315页

nán··chūnshuǐ--zhāngyán

nuǎn绿línlínyànfēiláihǎoshìcáixiǎoméilànghényuánliúhóngfānxiàodōngfēngnánsǎohuāngqiáoduànliǔyīnchēngchūbiǎnzhōuxiǎohuíshǒuchítángqīngbiànjuéshìmèngzhōngfāngcǎo

yúnliúchūkōngshānshénniánniánjìnghuāxiānglexīn绿zhàshēngshícūnyóuhuícéngdàoqíngmiǎomiǎomàolínshāngyǒngjīnqiāoqiánliúlángguīhòushàngtáoduōshǎo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jiǎo)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译文:王少府,你玉树临风,身姿矫捷如仙鹤,神态超然像神仙。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梅生¹亦何事,来作南昌尉(wèi)
译文:你就是汉朝的仙人梅福啊,为什么来南昌作府尉?
注释:¹梅生:即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为郡文学补南昌尉。王莽篡位,隐于九江一带,后传说成为神仙。见《汉书·梅福传》。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清风佐鸣琴¹,寂寞道为贵。
译文:你抱元守一,无为而治,甘守寂寞,清风袅袅,琴声铮铮。
注释:¹鸣琴:喻瑕丘县令。此用宓子贱治单父典,孔子的学生宓子贱为单父宰,弹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一见过所闻,操持¹难与群。
译文:你操持高尚,不入巢穴,冰清玉洁。
注释:¹操持:常释为料理、操办、处理等。于此,则意为操守。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
毫挥鲁邑(yì)¹讼,目送瀛(yíng)²云。
译文:挥笔之间,诉讼了结,傲视王侯,目送飞云。
注释:¹鲁邑 :即唐鲁国之都,兖州治城瑕丘,今为兖州市。²瀛洲:海上仙山名。
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
我隐屠(tú)¹下,尔当玉石²分。
译文:我现在隐居在渔民屠夫之间,你要玉与石分清。
注释:¹屠钓:此为李白用姜尚典以自喻。²玉石:句读当为“玉、石”,玉即美玉,李白隐喻自己;石为普通石头,喻平常之人。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译文:无缘与你高谈阔论,只好远远地致意,表示仰慕之情。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冬,李白由安陆移家兖州治所瑕丘县城东门外,此诗为李白移家之初,首访兖州瑕丘地方官王县尉之作。

  此诗寥寥数笔就把一个清心寡欲的好官吏刻画得栩栩如生。犹以“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两句把王少府的精干清高表现无遗。

zèngxiáqiūwángshǎo--bái

jiǎojiǎoluánfèng姿piāopiāoshénxiān

méishēngshìláizuònánchāngwèi

qīngfēngzuǒmíngqíndàowèiguì

jiànguòsuǒwéncāochínánqún

háohuīsòngsòngyíngzhōuyún

yǐndiàoxiàěrdāngshífēn

yóujiēgāolùnkōngyǎngqīngfēn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这首诗是论及柳宗元与谢灵运,主要是论柳宗元,是说柳近似于谢。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政治失意,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在山水中寻求慰藉,与当时“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比,后人认为谢灵运的诗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风。元好问推崇谢灵运,认为柳宗元诗歌淡泊古雅,深得谢灵运之遗音。前两句在一起是说,谢灵运诗的风神容态,照映古今,后世诗人,谁能像柳宗元一样有谢客风容,并深有所得呢?后两句是说柳宗元的诗淡泊简古,如清庙之瑟,朱弦一拂,唱叹余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当年谢灵运寂寞心境的写照。

lùnshīsānshíshǒu··èrshí--yuánhǎowèn

xièfēngróngyìngjīnyuánshuíshìliǔzhōushēn

zhūxiányīnzàiquèshìdāngniánxīn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自余为僇(lù)¹,居是州²,恒³(zhuì)(lì)。其(xì)也,则施(yí)(yí)而行,漫漫而其。日与其徒¹⁰上高山,入深林,穷¹¹回溪¹²,幽泉¹³怪石,无远不到¹⁴。到则披草¹⁵而坐,倾壶¹⁶而醉。醉则更相¹⁷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¹⁸。觉¹⁹而起,起而归;以为²⁰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²¹者,皆我有也,而未始²²知西山之怪特²³
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注释:¹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²是州:这个州,指永州。³恒:常常。⁴惴慄:恐惧不安。惴,恐惧。慄,发抖。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⁵其:如果,连词。⁶隟:指空闲时间。⁷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⁸漫漫而其:无拘无束地其玩。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⁹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¹⁰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其览的人。¹¹穷:走到尽头。¹²回溪:曲折溪流。¹³幽泉:深僻的泉水。¹⁴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¹⁵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¹⁶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¹⁷更相:互相。¹⁸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趣:同“趋”,往、赴。¹⁹觉:睡醒。²⁰以为:认为。²¹异态:奇特的形状。²²未始:未曾。²³怪特: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今年¹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²西亭³,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zhēn)(mǎng)¹⁰,焚茅茷(fá)¹¹,穷山之高而止¹²。攀援而登,箕(jī)(jù)¹³而遨(áo)¹⁴,则凡数州之土壤¹⁵,皆在衽(rèn)¹⁶之下。其¹⁷高下之势,岈(xiā)¹⁸(wā)¹⁹,若垤(dié)²⁰若穴,尺寸千里²¹,攒²²(cù)²³累积²⁴,莫得²⁵(dùn)²⁶。萦青缭白²⁷,外与天际²⁸,四望如一²⁹。然后知是山³⁰之特立³¹,不与培塿(lǒu)³²为类。悠悠乎³³与颢(hào)³⁴³⁵,而莫得其涯³⁶;洋洋乎³⁷与造物者³⁸其,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³⁹满酌(zhuó)⁴⁰,颓(tuí)⁴¹⁴²醉,不知日之入。苍然⁴³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⁴⁴不欲归。心凝⁴⁵形释⁴⁶,与万化⁴⁷冥合⁴⁸。然后知吾向⁴⁹之未始其⁵⁰,其于是⁵¹乎始。故为之文⁵²以志⁵³。是岁⁵⁴,元和⁵⁵四年也。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注释:¹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²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³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其赏山景,饮酒赋诗。⁴始:才。⁵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觉得······奇特。⁶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⁷缘:沿着。⁸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称为“愚溪”,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⁹斫:砍伐。¹⁰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¹¹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¹²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¹³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¹⁴遨:其赏。¹⁵土壤:土地,指地域。¹⁶衽席:坐垫、席子。¹⁷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¹⁸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¹⁹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²⁰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²¹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²²攒:聚集在一起。²³蹙:紧缩在一起。²⁴累积:堆积。²⁵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²⁶遁隐:隐藏。²⁷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²⁸际:接近。²⁹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³⁰是山:这座山,指西山。³¹特立:特别突出。³²培塿:小土堆。³³悠悠乎:辽阔浩渺啊。³⁴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³⁵俱:在一起。³⁶涯:边际。³⁷洋洋乎:悠然自得啊。³⁸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³⁹引觞:拿起酒杯。⁴⁰满酌:斟满酒。⁴¹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⁴²就:接近,进入。⁴³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⁴⁴犹:还,仍然。⁴⁵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⁴⁶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⁴⁷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⁴⁸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⁴⁹向:以前。⁵⁰未始其:不曾(真正)其赏过。⁵¹于是:从这里。⁵²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其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其,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⁵³志:记载下来。⁵⁴是岁:这一年。⁵⁵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

  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因此,这个开头也是他游山玩水的缘由。首先写行动,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日与其徒······无远不到”写始游西山前之所见,“到则披草而坐······起而归”写当时之所为和所感。“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意想中所到的境界,做梦也走到这种境界,这句话透露了作者表面上似乎沉醉于山林美酒之中,实际上内心深处的郁闷并未得到排解。暂时得不到施展的抱负仍然是梦寐以求,他希图借游乐饮酒以求忘优的目的没有达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之前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简洁的几笔,小结了作者游西山前的感受,以及发现西山景色怪特时的欣喜,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华寺西亭上,远望西山,“始指异之”。西山之“异”吸引着他,于是命仆人带路,渡过湘江,沿着染澳,砍伐灌木杂草,焚烧枯落草叶,披荆斩棘,一直攀登到西山的最高处。居高临下,放眼远望,‘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干里以内的景物,仿佛容纳于尺寸之幅内,都聚拢在眼底。再向四周望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使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同日而语。

  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作者胸怀顿觉开阔。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油然而生:广大得如同浩气看不到它的边际。欣喜满意地同天地交游而设有尽期。于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降临也浑然不觉,仍不愿归去。此时作者觉得自己的心似乎己凝结,形体似乎已消散,他整个儿地同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而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为“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其实并未真正游过,真正的游赏应是从“始得西山”才开始。作者这个体验十分宝贵,是他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他从政治的失败,被贬滴的一度消沉,开始解脱出来,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获。因此他写了这篇游记。最后说明游览时间。

  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柳宗元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142-146 .
2、 吕晴飞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1 :259 .
3、 陈振鹏 张培恒 .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053-1057 .

shǐ西shānyànyóu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wéirén shìzhōu héngzhuì  érxíng mànmànéryóu shànggāoshān shēnlín qiónghuí yōuquánguàishí yuǎndào dàocǎoérzuò qīngérzuì zuìgēngxiāngzhěn érmèng yǒusuǒ mèngtóng jiàoér érguī wéifánshìzhōuzhīshānshuǐyǒutàizhě jiēyǒu érwèishǐzhī西shānzhīguài 

    jīnniánjiǔyuèèrshí yīnzuòhuá西tíng wàng西shān shǐzhǐzhī suìmìngrénguòxiāngjiāng yuánrǎn zhuózhēnmǎng fénmáo qióngshānzhīgāoérzhǐ pānyuánérdēng éráo fánshùzhōuzhīrǎng jiēzàirènzhīxià gāoxiàzhīshì xiāránrán ruòdiéruòxué chǐcùnqiān cuánlěi dùnyǐn yíngqīngliáobái wàitiān wàng ránhòuzhīshìshānzhī péilǒuwéilèi yōuyōuhào ér yángyángzàozhěyóu érzhīsuǒqióng yǐnshāngmǎnzhuó tuíránjiùzuì zhīzhī cāngrán yuǎnérzhì zhìsuǒjiàn éryóuguī xīnníngxíngshì wànhuàmíng ránhòuzhīxiàngzhīwèishǐyóu yóushìshǐ wéizhīwénzhì shìsuì yuánnián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暮持筇(qióng)¹竹杖,相待虎溪头²
译文:傍晚拿着筇竹手杖,在虎溪头等人。
注释:¹筇:筇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²虎溪头:相传晋慧远法师居庐山东林寺,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虎溪。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催客闻山响¹,归房逐水流。
译文:催促游客快点走,听到了山的回响,借住的山房傍着水流。
注释:¹山响:山谷的回声。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野花客发好,谷鸟一声幽。
译文:野花一丛丛地开得灿烂,谷鸟偶尔在一片幽寂中鸣叫一声。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译文:夜晚在空旷寂寥的林子里坐着,吹着那寒凉似秋风的松风。

  此诗题中“感化寺”之名尚存争议,宋蜀本作“感配寺”,清赵殿成《王右丞诗集笺注》作“感化寺”,《文苑英华》作“化感寺”。在唐代其他人的著作中记载,终南山有感化寺:“邀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严挺之),《旧唐书》也记载有“蓝田化感寺”之名。 王维与裴迪一起到感化寺游玩并且拜访昙兴上人。

  此诗前四句描写爬山的行迹:拿什么登山装备、在哪里会合、山中行进、住宿地点,诗歌前四句大体内容如此,但若如此翻译,则恰恰把诗句的精妙处完全错过了。前四句平平敷写中传达出一种游兴。诗人兴致浓厚,“相待”表现出诗人游兴大发,远远将同伴甩在后面。“催客闻山响”一句,仿佛让读者看到一个兴奋的游人,对着山峰玩着回声游戏,顺带嘲弄一下朋友。住宿的山房伴着清幽的小溪,虽然第四句仍然描写动态的流水,但已经为下文对幽静山景的描写作了铺垫。

  诗歌第六句“谷鸟一声幽”,以一声鸟鸣突出山谷幽静,笔法巧妙。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已经巧用“一声”,以此为诗歌增加诗趣。“望枝疑数处,寻空定一声”(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萧统《有所思》)都写得颇有趣味。王维长于以动衬静,“谷鸟一声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的手法颇为相近,而各自贴合各自诗境。中晚唐的诗人常常学习前人这种写法,如卢仝《掩关铭》“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可见王维作诗既善于学习前人,又启发了后人的诗思。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