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寂寂青楼¹大道边,纷纷白雪绮(qǐ)窗前。
译文:大道边青色的楼房静静伫立,我独自倚在窗前看窗外白雪纷纷。
注释:¹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魏晋南北朝诗中常用来指女子所居,与后世指妓院不同。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池上鸳(yuān)(yāng)不独自,帐中苏合¹还空然。
译文:池塘里鸳鸯成双作对让人好生羡慕,空荡荡的闺房绮,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
注释:¹苏合:即苏合香。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译文:好心的屏风有意遮掩逗人愁思的月光,无情的灯火却使闺房通明,照出了相思人儿孤眠独宿的模样。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jì)北鸿来路几千!
译文: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与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托鸿雁传书,也很难送到啊!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译文:只盼望夫君早早归家,须知我的青春短暂;正如秾桃艳李,只有片时的妍丽啊!

  此诗前六句写闺妇冬夜空房独宿,因而触物伤心的苦景。“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如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本诗首句即从曹诗化出。富家楼阁,本该是宾朋络绎,且临大路,更当有车马喧闹;然冠以“寂寂”二字,则其室内室外一片清静无声、冷落寂寥之状可想而知。故首句不仅点出地点,而且入手扣题,为下文描写闺怨预示了环境气氛。次句既点明时令是冬季,在那雕画着花纹的窗子外面,但见白雪纷纷飘舞;又通过“纷纷白雪”,烘托出闺妇那凄凉的心境和纷乱的思绪。第三句承上仍写室外,少妇无聊地守着窗儿,孤寒之感已然袭上心头;当她望见池上鸳鸯双双偎依,雪寒之间犹有一丝亲热温暖,更是不免“人而不如鸟乎”之叹。故第四句一转,由室外转写室内,由鸳鸯双联想到自己孤独。你看她,情不自禁地回顾室内:空荡荡的闺房中,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然”同燃),平添了几分房栊空寂的气氛。一个“空”字,生动传神,既渲染出环境的虚空,也暗示出人物心境的空寂。在这寂寞的重压之下,她反而感谢那道屏风解人情意,将那撩人愁思的窗外明月遮障,令自己不至于由于月圆人不圆而弥加哀怨。她的心情也扭曲了:明明是害怕黑暗孤寂,不敢熄灯,她却恨那盏青灯冷酷无情,惨淡的碧火直射着孤眠之人,愈增其形影相吊、茕独凄惶的苦楚。这二句用拟人的笔法,移情入景,将思妇的凄楚,写到极为委婉深曲。

  “辽西”二句,忽又荡开一笔,将空间推移至几千里之外,设想边塞丈夫的情景。这位闺妇由眼前江南的“纷纷白雪”,自然联想到丈夫所处塞北的严寒:由长期的音沉信杳,自然想到路遥难通的缘故。她想: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冰天雪地,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离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丈夫托鸿雁传书,但由于千山万水的阻隔,音书也很难送到啊!二句从对面着笔,设想对方的寂寞相思和雁书难寄,不仅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而且把闺妇的痴情思念再度推进了一层。

  结尾二句,写闺妇殷切地期望以及深沉的忧虑:她希望丈夫早日度过关山,回到自己身旁,以慰己心;她提醒丈夫应当时刻想到,妻子虽正处在青春妙龄之际,妻子虽正处于青春妙龄之际,然而韶华易逝,红颜易衰,正如桃李花开,只能保持短暂的鲜艳妍美一样,随着春归,它又将凋谢零落。因此,千万要珍惜青春,不要错过时光。二句又由边关收到眼前闺房,与前文关合呼应。运用了暗喻和夸张的手法,愈见得思妇忧愁之重与盼归之切。

  此诗所写景物皆是闺妇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因而无不饱含闺妇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其内心的物外表现,堪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通篇对仗工整而又自然。

guīyuànpiān--jiāngzǒng

qīnglóudàobiānfēnfēnbáixuěchuāngqián

chíshàngyuānyāngzhàngzhōngháikōngrán

píngfēngyǒuzhàngmíngyuèdēnghuǒqíngzhàomián

liáo西shuǐdòngchūnyīngshǎoběi鸿hóngláiqiān

yuànjūnguānshānzǎoniànqiètáopiànshíyá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道边青色的楼房静静伫立,我独自倚在窗前看窗外白雪纷纷。

池塘里鸳鸯成双作对让人好生羡慕,空荡荡的闺房绮,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

好心的屏风有意遮掩逗人愁思的月光,无情的灯火却使闺房通明,照出了相思人儿孤眠独宿的模样。

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与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托鸿雁传书,也很难送到啊!

只盼望夫君早早归家,须知我的青春短暂;正如秾桃艳李,只有片时的妍丽啊!

注释

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魏晋南北朝诗中常用来指女子所居,与后世指妓院不同。

苏合:即苏合香。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闺妇冬夜空房独宿,因而触物伤心的苦景。“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如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本诗首句即从曹诗化出。富家楼阁,本该是宾朋络绎,且临大路,更当有车马喧闹;然冠以“寂寂”二字,则其室内室外一片清静无声、冷落寂寥之状可想而知。故首句不仅点出地点,而且入手扣题,为下文描写闺怨预示了环境气氛。次句既点明时令是冬季,在那雕画着花纹的窗子外面,但见白雪纷纷飘舞;又通过“纷纷白雪”,烘托出闺妇那凄凉的心境和纷乱的思绪。第三句承上仍写室外,少妇无聊地守着窗儿,孤寒之感已然袭上心头;当她望见池上鸳鸯双双偎依,雪寒之间犹有一丝亲热温暖,更是不免“人而不如鸟乎”之叹。故第四句一转,由室外转写室内,由鸳鸯双联想到自己孤独。你看她,情不自禁地回顾室内:空荡荡的闺房中,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然”同燃),平添了几分房栊空寂的气氛。一个“空”字,生动传神,既渲染出环境的虚空,也暗示出人物心境的空寂。在这寂寞的重压之下,她反而感谢那道屏风解人情意,将那撩人愁思的窗外明月遮障,令自己不至于由于月圆人不圆而弥加哀怨。她的心情也扭曲了:明明是害怕黑暗孤寂,不敢熄灯,她却恨那盏青灯冷酷无情,惨淡的碧火直射着孤眠之人,愈增其形影相吊、茕独凄惶的苦楚。这二句用拟人的笔法,移情入景,将思妇的凄楚,写到极为委婉深曲。

  “辽西”二句,忽又荡开一笔,将空间推移至几千里之外,设想边塞丈夫的情景。这位闺妇由眼前江南的“纷纷白雪”,自然联想到丈夫所处塞北的严寒:由长期的音沉信杳,自然想到路遥难通的缘故。她想: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冰天雪地,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离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丈夫托鸿雁传书,但由于千山万水的阻隔,音书也很难送到啊!二句从对面着笔,设想对方的寂寞相思和雁书难寄,不仅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而且把闺妇的痴情思念再度推进了一层。

  结尾二句,写闺妇殷切地期望以及深沉的忧虑:她希望丈夫早日度过关山,回到自己身旁,以慰己心;她提醒丈夫应当时刻想到,妻子虽正处在青春妙龄之际,妻子虽正处于青春妙龄之际,然而韶华易逝,红颜易衰,正如桃李花开,只能保持短暂的鲜艳妍美一样,随着春归,它又将凋谢零落。因此,千万要珍惜青春,不要错过时光。二句又由边关收到眼前闺房,与前文关合呼应。运用了暗喻和夸张的手法,愈见得思妇忧愁之重与盼归之切。

  此诗所写景物皆是闺妇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因而无不饱含闺妇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其内心的物外表现,堪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通篇对仗工整而又自然。

江总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1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二帝巡游俱(jù)未回,五陵¹松柏使人哀。
译文: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
注释:¹五陵:指三原高祖献陵,礼泉太宗昭陵,奉天(今乾县)高宗乾陵,富平中宗定陵,奉先(今蒲城)睿宗桥陵。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zhū)侯不救河南¹地,更喜贤王²远道来。
译文: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
注释:¹河南:指洛阳。²贤王:有德行的君王。这里指永王李璘。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荒哉穆天子¹,好与白云期。
译文:多么荒唐啊穆天子,喜好同神仙邀约往来。
注释:¹穆天子:即周穆王。他曾经西征犬戎,后人遂演绎成周穆王乘八骏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宫女多怨旷¹,层城闭蛾(é)²
译文:宫中女子怨恨旷居,深宫高阙关锁粉黛。
注释:¹怨旷:长期别离。²蛾眉: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好的姿色。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日耽(dān)¹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译文:日日沉溺瑶池宴乐,哪管宫女伤春情怀。
注释:¹耽:沉溺;喜好过度。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¹
译文:路上青苔空自枯干,宫闱紧闭宫女头白。
注释:¹罗帷:丝织的帐幕,指宫闱。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天子居未央¹,妾(qiè)侍卷衣裳。
译文:天子身居未央宫,妻妾来收拾衣裳。
注释:¹未央:汉宫名。
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床。
顾无紫宫¹宠,敢拂黄金床。
译文:现在未得皇上在紫宫宠爱,怎敢拂坐黄金床?
注释:¹紫宫:帝王宫禁。这里借指天子。
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
水至亦不去¹,熊来尚可当²
译文:没有皇上的旨意,洪水来了也不敢乱走,如果皇上遇到危险,舍命也要保护皇上,就像博熊的冯婕妤一样。
注释:¹“水至”句:刘向《列女传·贞顺》:楚昭王出游,留妇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夫人曰:“王与宫人约,令召宫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于是使返取符,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²“熊来”句:《汉书·外戚传》:建昭(汉元帝年号)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兽得人而至,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当之。
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
微身奉日月¹,飘若萤之光。
译文:卑微之身侍奉日月,轻飘若飞萤之光。
注释:¹日月:象征君王。
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愿君采葑(fēng)¹,无以下体妨。
译文:愿君采撷葑菲草的时候,不因为它的根部难看而抛弃它的叶片。
注释:¹“愿君”句:意谓愿君王勿以自己身份身的低下,而忽视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乐府《杂曲歌辞》有《秦王卷衣》,言成阳春景及宫阙之美,秦王卷衣,以赠所欢也。李白的《秦女卷衣》,这首诗与《秦王卷衣》十分不同。李白这首诗表达的是对爱情的看法,对爱情应该始终如一,不能因为彼此年老色衰而背弃对方。其实,在这首诗里,也隐含着李白自己的用世情怀,他希望为君王效力,不会因年老而放弃这一理想。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经年¹尘土满征衣²,特特³寻芳上翠微
译文: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
注释:¹经年:常年。²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³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⁴寻芳:游春看花。⁵翠微:指翠微亭。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好水好山看不足¹,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注释:¹看不足:看不够。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

  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

  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参考资料:
1、 [清]黄邦宁 编.《岳忠武王全集》:扫叶山房,1927年10月第3版
2、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 ,1987.12(2012.7重印): 第886-887页

chízhōucuìwēitíng

yuèfēi sòngdài 

jīngniánchénmǎnzhēng xúnfāngshàngcuìwēi 
hǎoshuǐhǎoshānkàn cuīchènyuèmíngguī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译文: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译文: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山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译文: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译文: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山无一实在。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译文: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译文: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高僧拂玉柄¹,童子献霜梨。
译文: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译文: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tóngzhípíngshìànyóuchāngchánshīshānchíèrshǒu--bái

yuǎngōngàikāngwèikāichánguān

xiāoránsōngshíxiàqīngliángshān

huājiāngrǎnshuǐxīnxián

zuòxiǎojiéguānkōngtiānjiān

láihuāqiūshuǐluòjīnchí

piànshíhánqīngjǐnshūyángguà绿

gāosēngbǐngtóngzixiànshuāng

àijiājǐngyānluómíngsh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