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yǎo)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¹,好时光谁曾²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yè)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jì)(zào)的时节。笃(dǔ)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zī)(jiē)。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译文: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鸿雁杳无踪迹鱼儿沉入深处,书信断,音讯绝。娇美的模样好屈辱,大好的时光有谁曾经受用,穷家的日子一天天难以支撑,才过了一百零五天上坟扫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时节。实实在在的终年祈祷,孤孤零零通宵叹息,欢欢喜喜把他盼了回来,凄凄凉凉人已老了头发已斑白。
注释: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¹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²谁曾:何曾。³绷曳:勉强支持。⁴一百五日:即寒食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⁵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⁶笃笃寞寞:周旋、徘徊。咨嗟:叹息。

zhéguìlìng··xiǎngrénshēngzuìbié--liútíngxìn

xiǎngrénshēngzuìbiéyànyǎochénxìnduànyīnjuéjiāoyàngshídiūhǎoshíguāngshuícéngshòuyòngqióngjiāhuózhúběngcáiguòlebǎishàngféndeyuèzǎoláidàoèrshízàodeshíjiézhōngsuìjiélìnglìngchèjiēhuānhuānpàndehuíláiliángliánglǎoleré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鸿雁杳无踪迹鱼儿沉入深处,书信断,音讯绝。娇美的模样好屈辱,大好的时光有谁曾经受用,穷家的日子一天天难以支撑,才过了一百零五天上坟扫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时节。实实在在的终年祈祷,孤孤零零通宵叹息,欢欢喜喜把他盼了回来,凄凄凉凉人已老了头发已斑白。

注释

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

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

谁曾:何曾。

绷曳:勉强支持。

一百五日:即寒食日。

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

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

笃笃寞寞:周旋、徘徊。

咨嗟:叹息。

刘庭信

刘庭信

刘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刘庭信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 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译文:居住在山中四周都是高山,整天都是云雾缭绕。
注释:薛内史:即薛道衡,隋朝大臣。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¹
译文:溪涧上古树横斜,幽深的岩洞乱石交错。
注释:¹幽石:墓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日出远岫(xiù)¹明,鸟散空林寂。
译文:日出时候远山明亮,鸟儿已经飞离的树林更显幽寂。
注释:¹岫:山洞。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兰庭动幽气¹,竹室生虚白²
译文:庭院中幽香浮动,竹室内生出一片空明。
注释:¹动幽气:幽香浮动。²虚白:犹言空明。语本《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译文:落花飘荡着分入室内,细细的小草在台阶上堆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桂酒徒盈樽(zūn),故人不在席。
译文:用玉桂浸制的美酒白白地倒满,因为老友不在席上。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日落¹山之幽,临风望羽客²
译文:天晚日落山色清幽,临风盼望友人归来。
注释:¹日落:一作“日暮”。²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诗前十句为诗歌的主体部分,具体描绘独坐所见的景物。前六句写的是山斋外的自然环境。

  开头两句总写山居环境。起势空灵飘远,极富意境,让人眼前有高山环绕、云雾流离之感。字面一拆,字字无奇;字面一合,顿时有百倍的意境:可见意远在言外。这是对大环境的冲淡的一笔。

  三四句写山中的溪、树、岩、石,分别用深、古、空、幽来形容,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境界。对仗工整,虚中逐渐趋实,进一步为后面的愁绪造势,正在渐渐地深入之中。

  五六句写日出时景色,扣首联中的“朝”字。忽又摇开,造成跌宕的姿态,有小波澜摇曳。这两句的奇在于:日出天明,本该是生机复发、百鸟歌唱、心情舒畅的时刻,作者却逆意而行,对“寂”作进一步的渲染,那淡淡的愁丝几乎已经洋溢出字面,懒懒地在心中潜行了。接着四句写山斋中的情景。

  七八句视线由户外转到户内,直接写自己居住的山斋。“幽气”“虚白”都围绕着居室来写,刻画其幽静、寂寞、凄清的感觉,一切的感觉都是清冷,没有人气。

  九十两句进一步写庭院内的花草,花落入户而飞,见情态之悠闲,山斋之美好;细草当阶而积,见庭院之幽寂,山居之清静。这里仍然是景物描写,无一字提“愁”,无一字提“思”,但是寂寞惆怅之感已经伸手可及,全然浸满读者的心灵。山间景色之幽美,希望有人共赏;山斋独坐之孤寂,希望有知己相对。这就自然引出后四句,点出怀念薛内史之意。先感慨“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后归结为“临风望羽客”的热烈期盼。这四句写山斋中独坐之人的情怀,把作者徒对桂酒怀故望归的寂寞心情抒发了出来,与诗的前面环境的空寂幽静相融合。“山之幽”点题内山斋,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全诗给人一种寂寞空灵之感,一切都很淡,都很静,有飘浮不可捉摸之感。哀而不伤,朴实不事雕琢,感情自然而不矫饰。机心藏而不露,自然天成,看似信笔而来,实则颇有匠心。描写起自远山空林,再至兰庭幽室,再至盈樽美酒,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粗而细,由虚而实,其中情思,缓缓流淌,由朦胧而至清晰。最后忽又挽回到日暮远山,感情也到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全诗浑成一体,从景到情,圆满无缺。诗中有不少着意刻画的字句,但由于诗人能创造出幽寂而含生意的境界,所以并不显得雕琢。前十句着重写景,而景中寓情;后四句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情景的结合处理得比较好。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55-1456
2、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503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秋空万里净¹,嘹(liáo)(lì)²独南征³
译文:秋意萧索,急空万里,一片明净;天空中传来一阵凄凉的叫声,一队孤独的大雁正往南方飞去。
注释:¹万里净:一作“万里静”。²嘹唳:即凄清响亮的鸣声。³独南征:一作“雁南征”。征:远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风急¹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译文:秋风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彻骨;风卷残云,云开见月,惊起飞雁。
注释:¹风急:一作“风凌”。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¹长怯(qiè)²去翼,影灭有馀声。
译文:征途如此遥远,真担心会累断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虽然看不见了,但隐隐还能听到它的声音。
注释:¹塞:边关,险要处,这里指大雁所飞之地。²怯:一作“怜”。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译文:遥望天外,已经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怅,乡愁不禁油然而生。

  钱起的家乡在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安史之乱后,钱起羁留急安(今陕西西安),难以归家。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急安观秋雁南飞的感受。

  此诗首联运用动静交错、点面结合的方法,寥寥数语,点画出一幅秋空雁过图。雁声凄凉,定下了全篇基调。颔联写鸿雁南飞的行色。一个“冷”字,一个“惊”字,更增添了全诗的悲凉气氛。颈联紧扣诗题,先写大雁征途遥远,呼应题中“征”字,再写诗人遥望大雁南飞,是写“送”字。诗人的担心,正说明他对大雁寄寓了深情。尾联以“乡愁”作结,正是题意所在。诗人目送大雁,视野逐渐模糊,仿佛随着大雁看到了故乡,于是乡愁渐生,转承得十分自然巧妙。

  乡愁本是千古文人的一个传统主题。诗人遭逢动乱岁月,漂泊流落,久居急安,不能回归故土,只能寄情于怀想。这首诗就是写秋夜送雁南飞,雁引乡愁,诗人摹情写状,境界凄清,把乡愁咏叹得十分深沉和厚重。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21-222页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biàn)¹东流无限春,隋(suí)家宫阙(què)²已成尘³
译文:汴水悠悠东流,仍是一片春色,但曾经奢华的隋宫已是一片残垣断壁。
注释:¹汴水:汴河。唐人习惯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²宫阙:宫殿。这里指汴水边的隋炀帝行宫。³已成尘:已经成为断壁残垣。尘,尘土。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行人莫上长堤¹望,风起杨花愁杀人²
译文:行人啊千万别望在长堤上观赏美景,因为当春风吹舞着杨花时,那种情景,最会令人惆怅万分。
注释:¹长堤:绵长的河堤。堤,河堤。²愁杀人:把人都愁死了,形容过于发愁。

  这是一首怀古诗。此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诗人在开篇写因汴河水引发的诗人对历史的回忆。汴水碧波荡漾,缓缓东流,堤岸上春柳随着清风飘荡,显出无限柔情,两岸都笼罩在一片花红柳绿之中,到处都是一片春光无限。诗人写春,但没有具体描绘春的景象。但是诗人巧妙加上了“无限”二字,便使春意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来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

  接着诗人联想到“隋家宫阙”,象征着隋代腐朽统治和豪奢生活的隋炀帝华丽的行宫,现已荒废颓败,只剩下断井颓垣供人凭吊了。“已成尘”,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昔日华丽消失殆尽。诗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照,两相比照,正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世事沧桑变迁之意油然而生。隐含在这种历史沧桑感中的深层意蕴,则正如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所说:“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末两句继续写汴河岸边典型的景物,转从隋堤杨柳抒发感慨。柳絮随风飘扬,飘飞如雪,原是骀荡春光的标志,这该是让人心情舒畅的春色。但眼前这汴堤杨柳,却联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不免惹人欷歔慨叹。这些春色如今见证着历史,而当年隋炀帝沿堤栽种柳树,本是他南游奢华之举动的一个点缀而已,到头来它却成了荒淫亡国的历史见证。那随风飘荡的杨柳和飘飞的杨花,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怀,在怀着历史沧桑感的诗人眼里,它们仿佛是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杨花与杨隋构成一种意念上的关系,容易使人产生由彼及此的联想)。后人面对这垂柳,不禁生发出繁华易逝、历史永恒的感慨。不过更使人感怀不已的,或许是这样的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统治者却并没有人从亡隋历史中汲取教训。在“风起杨花愁杀人”这种强烈深沉的感伤中,分明隐现着衰颓时世的面影。这也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深切担忧。

  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该篇即为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这条耗尽民膏,成为亡隋历史见证的汴河发兴的。

  这首七言绝句,对比的运用,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诗人将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到了春色中,委婉曲折,感情深沉。最后伤今之笔,将诗人的忧国愁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49
2、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07-709

biàn--

biànshuǐdōngliúxiànchūnsuíjiāgōngquēchéngchén

xíngrénshàngzhǎngwàngfēngyánghuāchóushārén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昔闻湘水碧如染¹,今闻湘水胭脂痕²
译文:从前听人赞美湘江的流水,明净秀丽有如碧绿的绸缎;现在听说江水已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注释:湘灵:湘水的女神。¹碧如染:湘水碧得像用颜料染出来似的。²脂胭痕:像抹过胭脂一样显出红色。胭脂:比喻鲜血,水呈红色,有血流成河的意思,说明死难者的众多和惨烈。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¹月窥²³云。
译文:湘灵听到红军胜利的喜讯,拭净泪水忙上楼梳妆打扮;满面春风尽情地唱呀跳呀,朝着东方的红霞引颈探看。
注释:¹皎、皓:都是洁白的意思。²窥:看。³彤:红色。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高丘¹寂寞竦(sǒng)中夜²,芳荃(quán)³零落无余春
译文:国统区里死一样冷静沉寂,白色恐怖就像是黑夜漫漫;革命志士如花木横遭摧折,早就没有了春意只有严寒。
注释:¹高丘:战国时楚国的山名。这里用来指祖国。²竦中夜:在夜半感到冷气逼人。竦,担心,害怕。³芳荃:一种香草。自楚辞后,诗人常以它喻君子。此处当喻革命者。⁴无余春:残剩的春光。这一句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芳荃零落无余。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鼓完瑶(yáo)(sè)¹人不闻,太平成象盈²秋门³
译文:祝大捷红色区城锣鼓喧天,国统区故作不闻只顾酒酣;南京小朝廷一片自吹自擂,正把自欺欺人的老调重弹。
注释:¹瑶瑟:精美的瑟,瑟是一种乐器。²盈:充满了。³秋门:古都洛阳的西门。这里是用来指国民政府南京。

  湘灵是神话中的湘水之神,屈原曾以《湘夫人》为题写过她们。这时的鲁迅,同当年的屈原有相似的悲愤心情,这时的中国也同当年楚国一样的黑暗和腐败,因此,鲁迅在这一时期写作的诗歌大多跟《离骚》同调。如《送O.E.君携兰归国》中的“椒焚桂折佳人老”,《无题》中的“花树已萧森”,此诗中的“芳荃零落”等,都可看出鲁迅对屈原的学习与借鉴。

  这首诗的正面是写“秋象”,全诗都笼罩在一派秋色的肃杀的氛围中,这正是中国那时一片政治氛围的象征。首句:“昔闻湘水碧如染”,暗点一个“秋”字,但“昔”时的秋是美丽的;接着,诗人不避重,用了“今闻湘水”一语,一个“闻”字把今、昔紧紧联系起来,作了鲜明对比:富有诗情画意的“碧如染”,一变而为触目惊心的“胭脂痕”。这一巨变,不仅震惊,连作为神的湘灵也没有想到。她照常梳妆打扮,妆成临水而照,才发现湘水已经变色。“皎如皓月窥彤云”,一个“窥”字写出了湘灵惊骇的神态,她简直不敢正视那惨烈的情景。这句诗意,可能取意于刘安评《离骚》的话:“嚼然泥而不滓”。作者鲁迅在这里除了写湘灵的神貌,还在于说明:阴云不能毁损皓月的皎洁,比喻革命者的精神是摧毁不了的。“芳荃零落无余春”,比喻革命力量被摧残殆尽,社会了无生气。颈联既是湘灵皎瑟歌唱的内容,也是作者鲁迅真情实感的写照。他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写道:“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中,……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上述两句诗的最切实的注释。“皎完瑶瑟人不闻”,比喻由于军阀的禁锢和封锁,人们难以知道生活中发生的悲惨事实。“太平成象盈秋门”,末句明写出“秋”字,与首句的暗点遥遥呼应。

  全诗爱憎分明,对比强烈。激荡的湘水与寂寞的高丘,鲜艳的红云与漆黑的寒夜,皎美的湘灵与零落的芳荃,互相反衬,层层加深。这首诗的格调,尤其是前四句描绘和歌颂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那种明快和优美的境界,在鲁迅诗作中是比较特殊的。

参考资料:
1、 吴传玖.鲁迅诗释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60-63页
2、 张盛如 康锦屏.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931-932页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¹及辞赋²数十万言,善³(zhǔ)。太祖视其文,谓植曰:“汝(rǔ)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yè)¹⁰铜雀台¹¹¹²成,太祖悉¹³¹⁴诸子¹⁵登台,使¹⁶各为赋。植援¹⁷笔立成¹⁸,可观¹⁹。太祖甚异²⁰之。
译文:曹植十几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万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万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文。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非常惊异于曹植这样的才能。
注释:¹《诗》《论》:指《诗经》和《论语》。²赋:古代的一种文体。³善:擅长。⁴属文:写文章。⁵太祖:指曹操。⁶尝:曾经。⁷为:作。⁸论:观点,主张。⁹奈何:①怎么办 (无可奈何); ②为什么 怎么会(表示反问)。¹⁰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¹¹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亭台。¹²新:副词,刚刚,才。¹³悉:都。¹⁴将:带领。¹⁵诸子:自己的儿子。¹⁶使:派,让 ;命令。¹⁷援:提,拿。¹⁸立成:立刻完成。¹⁹可观:值得一看。²⁰异:对感到惊异。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