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复团扇,秋风淅淅昭阳殿。燕燕飞来尾涎涎,同辇夫君不相见。
团扇复团扇,秋风淅淅昭阳殿。燕燕飞来尾涎涎,同辇夫君不相见。
长信宫深秋夜长,玉阶坐对明月光。玉绳低垂夜未央,牵牛织女度河梁。
长信宫深秋夜长,玉阶坐对明月光。玉绳低垂夜未央,牵牛织女度河梁。
自投长袂数愆殃,梦魂仿佛若有亡。夫颜梦见在我旁,觉来邈若天一方。
自投长袂数愆殃,梦魂仿佛若有亡。夫颜梦见在我旁,觉来邈若天一方。
起援鸣筝发清商,旧怨未平新怨长。新怨未平复旧怨,怨此衔泥梁上燕。
起援鸣筝发清商,旧怨未平新怨长。新怨未平复旧怨,怨此衔泥梁上燕。
双飞双宿令人羡,还来啄人嘴如箭。燕燕于飞奈尔何,閒愁不为伤绮罗。
双飞双宿令人羡,还来啄人嘴如箭。燕燕于飞奈尔何,閒愁不为伤绮罗。
长陵百尺高嵯峨,山精日落悲薜萝。谁能为谱螽斯羽,翻作当筵白纻歌。
长陵百尺高嵯峨,山精日落悲薜萝。谁能为谱螽斯羽,翻作当筵白纻歌。
孙蕡

孙蕡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3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自予归江宁¹,爱其山川奇胜²,间³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fù),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què)¹⁰诸峰,而北攀¹¹燕子矶(jī)¹²,以俯观江流之猛壮¹³。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zhé)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译文:从我回到江宁后,喜爱上这里奇丽的山川美景,空闲时曾与朋友登上石头城,游历钟阜山,在后湖泛舟游乐。南面远至芙蓉山、天阙山诸峰,北面攀上燕子矶俯看气势壮猛的长江流水。我认为江宁一带的奇丽的山水,都在这里了。因此有朋友邀请我游览江宁一带,就感到厌倦了,想放弃这里而到其他远处游览。
注释:扫叶楼:在江宁府城(今江苏南京)西的清凉山支阜上。明末清初画家、诗人龚贤字半千,隐居江宁清凉山。卢见曾《感旧集注》:半千尝自写小照,作扫落叶僧,因名所居为扫叶楼。现为清凉山名胜之一。¹归江宁:作者原是江宁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人。²奇胜:奇特佳妙。³间:趁空闲。⁴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清凉山后。今存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南北长约3000米。⁵历:经过。⁶钟阜:即钟山。又名金陵山、北山、紫金山等。在江宁府城东北。⁷后湖:即玄武湖。在江宁府城北。它古名桑泊湖。从三国吴至南朝刘宋,先后叫后湖、练湖、蒋陵湖、北湖。宋文帝时改名玄武湖。⁸极:到达。⁹芙蓉:峰名。在江宁府城南20余公里处,是祖堂山的主峰。祖堂山,南朝刘宋时称幽栖山。¹⁰天阙:峰名。即牛头山。在江宁府城西南20公里处。《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上元县牛头山”条载:“山有二峰,东西相对,名为‘双阙'”。又载:东晋未立阙,王导指牛头山二峰为双阙,因而有“天阙山”等名目。¹¹攀:攀登。¹²燕子矶:在江宁府城北郊。山石屹立长江边,三面临空,形如飞燕,因称燕子矶。丹崖翠壁,磴道盘曲而上,势极险峻。为江宁四十八景之一。矶,水边突出的岩石。¹³猛壮:猛烈、雄壮。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向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¹四望²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yǒu)³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¹⁰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¹¹,远挹(yì)¹²¹³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¹⁴,毕呈于几席。虽向¹⁵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译文:但是,在四望矶上有扫叶楼,离我家不到一里之地,竟然从未去过。辛酉年秋天,金坛的王中子到我家探访我,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这座楼建在四望矶的小山之顶,山上土净石秀,小楼傍大树茂密,山风西面吹来,落叶纷纷,满地的青黄两色的叶子堆叠交杂,绚烂得像一幅织绵。等到我们向上登上扫叶楼,放眼看去,这里近接城区市井,远连江心小岛;云烟缭绕的村舍,沙滩边的水鸟,江中的风帆,这些幽深而旷远、瑰丽而奇特的景色,全都呈现在案头席边。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异美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注释:¹而:然而。²四望:山名。清凉山的支阜。管同《余霞阁记》说到的四望矶即在四望山下。³辛酉:指嘉庆六年(1801)。⁴金坛:县名。当时属镇江府。今江苏金坛。⁵王中子:事迹待考。⁶语及:谈到扫叶楼。⁷携:搀扶;牵引。⁸起:建。⁹岑山:四望山的支阜。¹⁰落木:落叶。杜甫诗《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¹¹城市:指江宁府、上元县等。¹²挹:牵引。引申为联结。¹³江:长江。¹⁴瑰奇:这里指奇异之物。¹⁵向:乡;先前;从前。
凡人之情,鹜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凡人之情,鹜(wù)¹远而遗²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³,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¹⁰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¹¹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¹²益友¹³¹⁴
译文:大凡人的感情,喜欢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这大概是远离的东西,获得它一定很艰难,则把它看得很重,即便是没有什么可获得的,也不在意;在身边的东西,得到它一定很容易,则把它看得很轻,即便会有所获得,也不当回事。我的见识,自认为还能远离世俗高于一般人,却也不能知道奇丽景观就在半里之外,竟到了厌倦近处的美景而想远游的地步,由此而看,那么我平生的行事中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哪里能计算得尽啊!虽然如此,但这一次因王君来访而使我没有最终失去近处的美景,这就是古人把对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
注释:¹骛:一作“鹜”,意为追求。²遗:遗漏;抛弃。³视之先重:先对它加以重视。⁴得:获得。⁵不暇知:顾不得计较。即不在意。⁶见:识见。⁷差:尚;略;比较。⁸流俗:泛指世俗。⁹顾:却。连词。¹⁰至:甚至于。¹¹胜:尽。¹²贵:重视;崇高。¹³益友: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¹⁴与:罢。语气词。这里表示推测、估计。

  文中记叙作者与友人同游扫叶楼。全篇前半写景,后半议论。第一段记述作者囿于一隅之见,自以为江宁奇胜尽已览遍,第二段记述作者游扫叶楼所见所感,第三段引出议论,慨叹世俗舍近求远,“骛远而遗近”。文章写景笔墨清秀,层次明晰,山水江岛,烟村风帆,画面迭起,纷至沓来,令人心驰神往;议论乃有感而发,由此番游览,叹世俗之“骛远而遗近”,对人多有启发。

  写景记游文章,开头多半是介绍所游名胜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的概况。管同的这篇《登扫叶楼记》却别具一格,先描写他归江宁后所游历的诸处名胜:或登石头城,游钟山,泛舟玄武湖;或在远离城南的芙蓉、天阙几座山峰上跳望远景,到燕子矶头俯看长江汹涌的奔流。游踪所至,几乎遍及城内城外。所以,他“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以至有人再遨登览时,竟“思舍是而他游”。文章至此,才笔锋一转,点出题景说:“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却“乃未始一至焉。”

  管同原以为江宁奇胜尽在钟山、玄武湖、燕子矶等地,而对离家不足一里的扫叶楼竟“未始一至”,一旦登上扫叶楼后,便不禁惊叹:“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这一胜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他的“差远流俗”之见,而且启迪他悟出了许多道理,一是由自己的“思舍是而他游”,却不知奇境就在身边,从而想到“骛远遗近”的世俗常情;二是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平行事多不切实际,与此相类似,暗寓愧悔之意;三是由自己“骛远遗近”,却又因得益于王君而不误,暗喜所交益友的可贵。三点意思紧密相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此文在表现方法上,很有特色。全文三个部分先写所谓的江宁奇胜,烘云托月,引出扫叶楼;继从扫叶楼近观、远晓,写出江宁奇胜中的又一奇境,尺幅千里,历历如画;最后,由自己的“厌倦思欲远游”,几乎误失奇境的教训,抒发登楼之感怀,推己及人,由此及彼,世俗之情,生平之慨,治为一炉。全文的语言简洁清丽,工整中有变化。如“堆黄叠青”“曲旷瑰奇”,一状色,一写境,一实一虚,十分形象,再如“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含,沙鸟风帆"四句,前后两两对偶,其中第三句暗承第一句,第四句暗承第二句,词句工整,而词意交互,造成错落而有致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臧维熙主编,中国游记鉴赏辞典,青岛出版社,1991.11,第617页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¹(mù)²迟。
译文:深秋枫树千枝万枝,江桥掩映枫林之中。日已垂暮,仍不见等候之人乘船归来。
注释:¹掩映:时隐时现,半明半暗。²暮帆:晚归的船。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译文:思念你的心情就像那西江流水,日日夜夜向东流去,不曾停歇。

  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女诗人因孤独寂寞而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此诗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接写相思情。全诗运用句中重复、句中排比、反义字相起等手段,造成悠扬飘摇的风调,有助于加强抒情效果,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情。

  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江桥掩映──暮帆迟”。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念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便接写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与《室思》之喻,机杼正同。乍看来,“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刘方平《春怨》末二句云:“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晚清王闿运称赞说“以东、西二字相起,(其妙)非独人不觉,作者也不自知也”,“不能名言,但恰入人意。”(《湘绮楼说诗》)鱼玄机此诗末两句妙处正同。细味这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因此鱼玄机此诗每句多二字,有助于加强抒情效果,它们充分发挥了作用。所以比较五绝“自君之出矣”一体,艺术上正自有不可及之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46-1347 .

jiānglíngchóuwàngān

xuán tángdài 

fēngqiānzhíwànzhī jiāngqiáoyǎnyìngfānchí 
jūnxīn西jiāngshuǐ dōngliúxiēshí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译文: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注释: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来窥童子¹(jì)²,得听法王³经。
译文: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注释:¹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²偈: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³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会理知无我¹,观空²厌有形。
译文:领会了佛理才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注释:¹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²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迷心¹应觉悟,客思未遑(huáng)²
译文: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注释:¹迷心:迷惑之心。²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参考资料:
1、 《禅诗精选》(姜子夫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06-07页

péiyáoshǐ使jūnhuìshàngrénfáng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dàixuěméichūnuǎn hányānliǔshàngqīng 
láikuītóng tīngwángjīng 
huìzhī guānkōngyànyǒuxíng 
xīnyìngjué wèihuángníng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悠悠¹天地间,草木献(xiàn)²奇怪³
译文:悠悠天地之间,草木呈献出干奇百怪。
注释:¹悠悠:寥廓,深远。²献:呈现。³奇怪:奇形怪状,隐喻宋亡后的种种怪事。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投老¹一蒲(pú)²,山中大自在。
译文:老来独坐在蒲团上,觉得山中特别逍遥自在。
注释:¹投老:到老,临老。²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僧人打坐或跪拜时用。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这句隐喻宋亡后世态翻覆,种种怪事不堪入目。

  后两句承“奇怪”而来,由写景转而写心境。在草木争奇斗怪的热闹场合中插入“蒲团”,本来是不协调的。加之是“投老”,坐一辈子,直到生命终结,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但面对社会现实而富于正义感的诗人,既不能力挽狂澜,又不甘心依附元朝,除终老蒲团外别无他途。“自在”而冠以“大”,似乎诗人对这种归隐生活,是十分喜爱和赞赏的。

  据李有《古杭杂记》记载,文及翁及第后,与同科进士游览西湖,即席赋《贺新郎》一首。词中说:“余生自负澄清志。”又说:“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可见文及翁本来是一个胸有大志、一心图谋恢复的有为之士,从他对林处士的讥诮,也可看出他对那些自命风雅、不问国事的所谓“高人隐士”是如何深恶痛绝了。这样一位血性男儿,要在寂静的山林里孤坐蒲团以了残生,这里头当蕴含多少难言的隐痛。平和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亡国的哀痛和愤激,外表越是恬淡和闲适,内心的痛苦也就越是深切和沉重。应该说,这种“自在”的归隐生活,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对现实的抗争。

  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有一首《柳梢青》词,其中写道:“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在清冷的山中夜晚,青灯独坐,念念不能忘情的,仍然是旧君故国,前朝父老。文及翁和刘辰翁的身世和心境,完全相通。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1548页

shānzhōngzuò--wénwēng

yōuyōutiānjiāncǎoxiànguài

tóulǎotuánshānzhōngzài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
译文:担心承受不了圆满而先缺损,趁着黒夜月影不停地流转。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既能明似镜,何用¹曲如钩。
译文:既然能像镜子一样明亮,为什么今天如钩一样弯曲。
注释:¹何用:为什么。

wánchūyuèzuòshěnquánshī--luòbīnwáng

mǎnguāngxiānquēchénghūnyǐngzànliúnéngmíngshìjìngyòngg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