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常伟才,开达理干。委身魏朝,禆益庙算。拳拳肉刑,复古之规。
元常伟才,开达理干。委身魏朝,禆益庙算。拳拳肉刑,复古之规。
纷纷之言,迄无所归。
纷纷之言,迄无所归。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7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百年复几许¹,慷慨²一何³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如何?楚越等闲¹⁰耳,肝胆有风波¹¹
译文:人生百年才有多少时光啊,面对生命短促自古以来人们的感慨太多太多了。你应当为我击筑伴奏,我会为你放声高歌。我招手呼唤海边的鸥鸟,让它近来看一看我气吞云梦的心胸,里边到底有没有芥蒂呢?如果心胸旷达坦荡,遥远的楚国和越国也不算有什么距离;如果斤斤计较利害,紧密相连的肝和胆也会有隔阂。
注释:¹复几许:又有多少。²慷慨:感慨,感叹。³一何:多么。⁴海边鸥鸟:化用《列子》狎鸥之典。《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表示人有了机心就不能被信任。⁵云梦:古代楚国的大泽。⁶蒂芥:很小的植物种子,比喻不能忘怀的小事。⁷近:近前。⁸如何:怎么样,有没有。⁹楚越:楚国和越国 。喻相距遥远。《庄子·德充符》:“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¹⁰等闲:寻常,不成问题。¹¹风波:比喻嫌隙、隔阂。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pó)(suō)¹。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tuó)²。看到浮云³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suō)。劝子且秉烛,为好春
译文:人的寿命福禄为天之所授,无须刻意追求,应安然处之。世上有几人能像你我一样,忘怀尘世得失,心心相印,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看到世间万事倏忽而过,又怕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像掷出的织布梭一样一去无回。我劝你夜晚也要点上灯烛读书,这样才能把不断流逝的美好青春留住。
注释:¹婆娑:逍遥;闲散自得。²酡: 饮酒后脸色变红。³浮云:比喻世间万事。⁴堂堂:光明美好。⁵秉烛:手持灯烛。⁶为:为的是。⁷驻:停驻,这里用作使动,使……停留。⁸好春:美好的青春。⁹过:有两重含义,一是经过、经历义,谓年轻人正经历着青春时期。二是流过义,谓美好的青春时光正在不断流逝。

  这首词基本用赋体,直接抒情,写的是要“留春”。上片首句慨叹人生短促而忧患良多,使人联想到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唯其如此,有志之士,更应互相勉励,互相鼓舞,及时地进德修业。这就是“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的意思。《 史记·刺客列传》: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这里无非表现作者与杨子掞是那么志同道合,声气相应。接下去是虚写,让意境更开阔、更深远。“胸中云梦”,其实就是胸中块垒,是一肚子牢骚、抑塞之气,这是一层意思。但又说“云梦”也不过象“蒂芥”,显得怀抱宽广,心情旷达,把一些不如意的事,看成小事一桩,这又是一层意思。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写到: 子虚夸楚有 “云梦”,方九百里,有山有水……但乌有先生却夸齐国“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词中用这个典,是既承认自己胸中有“云梦”这样大的忧愤,又表示可以把它们看成“细故” (贾谊《鹏鸟赋》: “细故蒂芥,何足以疑! ” ),视如等闲。这当然有矛盾。因此前结两句就提到哲理高度来认识: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这是用《庄子》上的话:“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化为诗的语言就是说: 楚越虽为两国,存在矛盾,但就“同”的角度看,也就没有什么大了不起。肝胆同属一体,关系密切,但就“异”的角度看,也有矛盾和斗争( “风波”即不平,指矛盾、分歧)。这是一种哲理,一种思想方法,但实际上是一种聊以自慰的话。“肝胆有风波”不正暗指世上的风波险,行路难吗?

  下片正面强调“成事在天” 而“谋事在人”,含有不汲汲于求取功名,而应当及时地充实自己之意。“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是一种比较超脱的态度,也是另一种生活道路。作者似乎有意于此,但随即以“又恐”两字捩转。在“出世”还是“入世”的思想矛盾中,他还是取后者,因此说恐怕“青春背我堂堂去”(唐薛能句。“堂堂”即公然地),一事无成人渐老啊! 后结二句:“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点出本篇主旨。说秉烛夜游,就是要及时努力(曹丕《与吴质书》: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唯有这样才能留驻春天,不让美好的春光很快地过去。本篇虽用赋体,讲哲理,但不离形象思维,兼用象征比喻,因此毫无枯燥沉闷之感,相反颇觉真气洋溢,沁人心脾。

  张惠言是“常州词派” 的创始人。他推尊词体,与风骚诗赋同列;强调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他以治经方法说词,“义有幽隐,并为指发”,“缒幽凿险,求义理之所安”……而他的《茗柯词》正是他词学理论的认真实践。《茗柯词》虽仅四十六首,但质量都较高,其基本主题是“感士不遇”,那种对于“春”天的憧憬、希冀和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怅恨和怨诽之情。这正是封建社会里广大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共同感情。而在艺术表现上则正如陈廷焯所说 “既沉郁,又疏快”。在《白雨斋词话》中特别强调“沉郁”,指出“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卷一)我们把这一段话去对照、鉴赏张惠言的词,包括他的代表作《水调歌头》五首,是会有所启发的。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芰荷香。双双戏、鸂鶒鸳鸯。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轻霭(ǎi)¹浮空,乱峰倒影,潋(liàn)(yàn)²十里银塘。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芰(jì)荷香。双双戏、鸂(xī)(chì)³鸳鸯。乍雨过、兰芷(zhǐ)(tīng)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译文:轻淡的云雾漂浮在空中,山峰在水中映出倒影,十里银色池塘波光潋滟。垂柳环绕着池岸。红楼与朱阁里对。荷花散发着缕缕幽香。鸂鶒和鸳鸯在水中成双成对的嬉游着。刚刚经历了雨水洗礼的长满兰芷的小洲,远远望去仿佛是潇湘。
注释:¹轻霭:轻淡的云雾。²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³鸂鶒:水鸟名,比鸳鸯个子大,俗称紫鸳鸯。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修禊饮、且乐仙乡。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¹。紫薇郎²。修禊(xì)³、且乐仙乡。更归去、遍历銮(luán)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译文:清风淡荡,水波茫茫。水波一动,仿佛一片晴光散动。画舫里伴游荡。身姿盈盈的美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中书侍郎。修禊饮,还是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快乐着吧。更何况回去以后,走遍了翰林院和中书省,也难忘这样的景色。
注释:¹清商:古五音之一。这里指歌曲。²紫薇郎:唐代中书侍郎的别称。³禊饮: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之宴聚。⁴仙乡:美景之地。⁵銮坡凤沼:翰林院和中书省的别称。

shuǐèrzhī··xiāndiào--liǔyǒng

qīngǎikōngluànfēngdàoyǐngliànyànshíyíntángràoànchuíyánghónglóuzhūxiāngwàngxiāngshuāngshuāngchìyuānyāngzhàguòlánzhǐtīngzhōuwàngzhōngyuēshìxiāoxiāngfēngdàndànshuǐmángmángdòngpiànqíngguānghuàfǎngxiāngjiāngyíngyínghóngfěnqīngshāngwēilángxiūyǐnqiěxiānxiānggèngguībiànluánfèngzhǎojǐngnánwàng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月满蓬(péng)¹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²。贪看鹤阵笙(shēng)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³
注释:¹蓬壶:即蓬莱。古代所说为仙人所居。²端门:宫殿南面正门。³鸳鸯失群:夫妻分散。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词林纪事》根据《宣和遗事》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词云云。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

  词中记述宣和年间,元夕观灯的盛况。上片写京都的繁华。元宵节日,灯宣交辉,歌舞腾欢,笙乐通宵。下片写观灯女子饮酒窃杯的一段月话。这首小词,反映了当时都市生活的繁华,也反映了当时的佳风之盛。通篇以一个民间女子的口吻,写得婉转自然,颇具诗色。

zhètiān··yuèmǎnpéngcànlàndēng--míng

yuèmǎnpéngcànlàndēnglángxiéshǒuzhìduānméntānkànzhènshēngjuéyuānyāngshīquèqún

tiānjiànxiǎogǎnhuángēnchuánxuānjiǔyǐnbēixúnguījiākǒngbèiwēngqièjīnbēizuòzhàopíng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晋太元¹中,武陵²人捕鱼为业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¹⁰,落英¹¹缤纷¹²。渔人甚¹³异之¹⁴,复¹⁵¹⁶行,欲¹⁷¹⁸其林。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注释:¹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²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³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⁴缘:沿着,顺着。⁵行:前行,走。⁶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⁷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⁸夹岸:溪流两岸。⁹杂:别的,其他的。¹⁰芳草鲜美:花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¹¹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¹²缤纷:繁多的样子。¹³甚:很,非常。¹⁴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¹⁵复:继续。¹⁶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¹⁷欲:想要。¹⁸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林尽水源¹,便²³一山,山有小口,仿佛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¹⁰数十步,豁然开朗¹¹。土地平¹²¹³,屋舍¹⁴(yǎn)¹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¹⁶¹⁷。阡(qiān)陌交通¹⁸,鸡犬相闻¹⁹。其中往来²⁰种作,男女衣着²¹,悉²²如外人²³。黄发垂髫(tiáo)²⁴,²⁵怡然²⁶自乐。
译文: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装束,完全如同世俗之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注释:¹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林:代指桃花林。尽:消失(词类活用)。²便:于是,就。³得:发现。⁴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⁵若:好像……似的。⁶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⁷:起初,刚开始。⁸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⁹复:又,再。¹⁰行:行走。¹¹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¹²平:平坦。¹³旷:开阔;宽阔。¹⁴屋舍:房屋。¹⁵俨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¹⁶之:这。¹⁷属:类。¹⁸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¹⁹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²⁰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²¹衣着:穿着打扮。²²悉:全,都。²³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²⁴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²⁵并:都。²⁶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见渔人,乃大惊¹,问所从来²。具³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¹⁰妻子¹¹(yì)¹²来此绝境¹³,不复¹⁴出焉¹⁵,遂¹⁶与外人间隔¹⁷。问今¹⁸是何世,乃¹⁹不知有汉,无论²⁰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²¹具言²²所闻²³,皆叹惋²⁴。余²⁵人各复延至²⁶其家,皆出酒食。停²⁷数日,辞²⁸²⁹。此中人语(yù)³⁰云:“不足³¹(wèi)³²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译文: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注释:¹乃大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²从来:从……地方来。³具:全都。⁴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⁵要:通“邀”,邀请。(通假字)⁶咸:副词,都,全。⁷问讯:打听消息。⁸云:说。⁹先世:祖先。¹⁰率:率领。¹¹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¹²邑人:同县的人。¹³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隔绝。¹⁴复:再,又。¹⁵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¹⁶遂:于是。¹⁷间隔:隔断,隔绝。¹⁸今:现在。¹⁹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²⁰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²¹为:对、向。²²具言:详细地说。²³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²⁴叹惋:感叹,惋惜。²⁵余:其余,剩余。²⁶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²⁷停:停留。²⁸辞:辞别。²⁹去:离开。³⁰语:告诉。³¹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³²为:介词,向、对。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出¹,得其船,便扶向路²,处处志之³。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人随其往,寻向所志¹⁰,遂¹¹迷,不复¹²得路。
译文: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注释:¹既:已经。²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³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⁴及:到达。⁵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⁶诣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⁷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⁸即:立即。⁹遣:派遣。¹⁰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¹¹遂:终于。¹²复:再。¹³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刘子骥,高尚¹²³,闻之,欣然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¹高尚:品德高尚。²士:隐士。³也:表判断。⁴欣然:高兴的样子。⁵规:计划,打算。(词类活用)⁶未果:没有实现。未:没有。果:实现。⁷寻:不久。⁸终:死亡。⁹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táohuāyuán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jìntàiyuánzhōng língrénwéi yuánxíng wàngzhīyuǎnjìn féngtáohuālín jiāànshùbǎi zhōngshù fāngcǎoxiānměi luòyīngbīnfēn rénshènzhī qiánxíng qiónglín 

    línjìnshuǐyuán biàn便shān shānyǒuxiǎokǒu fǎng仿ruòyǒuguāng biàn便shěchuán cóngkǒu chūxiá cáitōngrén xíngshùshí huòránkāilǎng píngkuàng shěyǎnrán yǒuliángtián měichí sāngzhúzhīshǔ qiānjiāotōng quǎnxiāngwén zhōngwǎngláizhòngzuò nánzhuó wàirén huángchuítiáo bìngrán 

    jiànrén nǎijīng wènsuǒcónglái zhī biàn便yāohuánjiā shèjiǔshāzuòshí cūnzhōngwényǒurén xiánláiwènxùn yúnxiānshìqínshíluàn shuàirénláijuéjìng chūyān suìwàirénjiàn wènjīnshìshì nǎizhīyǒuhàn lùnwèijìn rénwèiyánsuǒwén jiētànwǎn rényánzhìjiā jiēchūjiǔshí tíngshù  zhōngrényún  wèiwàiréndào   (jiànzuò jué )

    chū chuán biàn便xiàng chùchùzhìzhī jùnxià tàishǒu shuō tàishǒuqiǎnrénsuíwǎng xúnxiàngsuǒzhì suì  

    nányángliú gāoshàngshì wénzhī xīnránguīwǎng wèiguǒ xúnbìngzhōng hòusuìwènjīnzhě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译文:春风吹动了金谷园里的几棵杨柳树,柳条就像少女那样在摆动着细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那堪¹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译文:可惜美好的风景里缺失了繁华之气,我心里十分失落独自登上洛阳桥。
注释:¹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

  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shàngluòqiáo

 tángdài 

jīnyuánzhōngliǔ chūnláiyāo 
kānhǎofēngjǐng shàngluòyángqi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