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从游宦,思妾守房栊。尘镜朝朝掩,寒衾夜夜空。
荡子从游宦,思妾守房栊。尘镜朝朝掩,寒衾夜夜空。
若非新有悦,何事久西东。知人相忆否,泪尽梦啼中。
若非新有悦,何事久西东。知人相忆否,泪尽梦啼中。

guīyuànshī--xiāo

dàngzicóngyóuhuànqièshǒufánglóngchénjìngcháocháoyǎnhánqīnkōng

ruòfēixīnyǒuyuèshìjiǔ西dōngzhīrénxiāngfǒulèijǐnmèngzhōng

萧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1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诗人将寂寞冷落的残局,融入秦淮秋潮幽咽凄清的背景之中,极力渲染金陵城的萧瑟氛围。进而借观棋抒发心中感慨,在棋的残局中寄寓了诗人的故国之思。构思精巧,情调凄楚,含蓄蕴藉,是一首情景兼胜的好诗。

jīnlínghòuguānjuéliùshǒu ·xuǎn

qiánqiān qīngdài 

píngxiǎngxuèliáo qínhuáiqiūlǎoyānháncháo 
báitóudēngyǐngliángxiāo cánjiànliùcháo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沙三伴哥¹来嗏(chā)²!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³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là),碌(lù)上渰(yǎn)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译文:来了这沙三、伴哥两个田舍郎,因为下水捞虾,两腿上满是青泥。他们进了太公的田庄,在杨柳树下歇凉,取出带来的西瓜砸开就尝。一旁的小二哥无缘分享,馋得口水滴答流淌,背朝天趴在石碾子上,活像一面琵琶扣放。放眼四望,荞麦花雪白白开,豆苗儿碧油油的长。乡村生活没有是非竞争,一切都平静如常,真是一派农家欢乐的景象。
注释:蟾宫曲: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又是京、昆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¹沙三伴哥:及下文的“小二哥”,都是元曲中常用的农村青壮年人名。²嗏:语尾助词,略同于“呀”或“着呀”。³太公:元曲中对农村大户人家老主人的习称。⁴昔涎剌塔:元人方言,垂涎三尺的样子。⁵碌轴:即碌碡,石碾子,碾谷及平整场地用的农具。⁶渰:此同“弇”,合覆,这里是背朝上合扑之意。⁷庄家:农民。

  这首小令歌咏元朝时夏日的田家生活景象。该曲有人有景,通过捕捉描写农村忙里偷闲的闲适生活片段,歌咏了劳动人民摆脱人世是非纷扰的淳朴愉悦,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和对隐居平和生活的向往。该曲是一首非常具有口语特色和元曲风味的本色作品。

  沙三、伴哥是元曲中常见的诨名,形象多为农村的毛头小伙子,粗劣、冒失、缺乏教养。但这支散曲却是表现他们的顽皮可爱,“沙三、伴哥来嗏”,让他俩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地登了场。作者交代他俩适才“只为捞虾”,顺手带出了农村夏日闲暇中的一则生活镜头,是忙中偷闲之笔。两人还是满腿子捞虾沾上的青泥,言“两腿”而不言两手,可知手已洗过。顾手不顾脚,其冒失、急迫的情状如在眼前。两名小伙子直奔杨柳荫下,取出揣着的西瓜,磕破便捧着大快朵颐。这当然有天气炎热的因素,但从上下文的蛛丝马迹来看,这西瓜恐怕也如“捞虾”一样,都非得之于正途,元无名氏〔寨儿令〕有“沤麻苎斗摸泥鳅”,“偷甜瓜香喷喷”之句,写的也是伴哥、王留这些小伙儿的生活故事,可为注脚。

  由沙三、伴哥的分食西瓜,引出了第三者小二哥。这个小伙子趴在碾场的大石碌碡上,尽管垂涎三尺,但想到西瓜“来之不易”,故只能隐忍不发。只是因为西瓜的吸引力,把个颈子伸得好长。作者将这一形状比作碌碡上倒扣着一面琵琶,真是形象万分。从人物姿态动静各别的画面中,也可见到小二哥的憨厚。

  在对人物画面作了生动写照后,作者的诗笔转向了田野的夏景。“荞麦开花,绿豆生芽”,处处是一派葱茏的生机。这虽是平凡的田间景色,但在农村质朴、怡和的生活气氛下,却显得亲切可爱。于是作者心中油然生起了艳羡之情。农村生活虽然陋朴,却“无是无非”,轻松而充满人情味。末两句的赞美,实际上隐含着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及对隐居平和生活的向往。这是在描摹农村夏日的一角生活小景后所得的感受,故有水到渠成之感。

参考资料: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3:第34页

chángōng ·shāsānbànláichā

zhì yuándài 

shāsānbànláichā liǎngtuǐqīng zhǐwèilāoxiā tàigōngzhuāngshàng yángliǔyīnzhōng 西guā xiǎoèrxián zhóushàngyǎnzhuó kànqiáomàikāihuā 绿dòushēng shìfēi kuàihuóshāzhuāngjiā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百丈¹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译文:江边的风景随着百丈竹索不断变换,孤舟在斜阳下缓缓前行。
注释:¹百丈:牵船的篾缆。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兴来犹杖屦(jù)¹,目断更云沙。
译文:杖屡登岸,犹如昨日,而目断湘祠,飘飘渺渺就好像隔着云纱。
注释:¹杖屦:手杖与鞋子。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山鬼迷春竹,湘娥(é)倚暮花。
译文:回想花竹幽冥,更加觉得凄凉,暮色中的花也是那样迷茫。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译文:迁客旅人经过这个清绝之地,都不禁感叹不已。

nánwàng--

bǎizhàngqiānjiāngzhōufànxiéxìngláiyóuzhàngduàngèngyúnshā

shānguǐchūnzhúxiāngéhuānánqīngjuéwànzhǎngjiē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年少因何¹有旅愁²,欲为东下更西游。
译文:年少为什么会有愁闷心情,想要东下却不得已向西行。
注释:崔珏(jué):字梦之,唐朝人。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西川:指成都,为西川节度使府所在地。诗作于大中元年闰三月,商隐赴桂林途经江陵时。浣花:西川浣花溪。¹因何:为什么。²旅愁:羁旅者的愁闷心情。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西¹烧益州²
译文:一条雪浪咆哮怒吼着穿过巫峡,蔓延千里的火云像燃烧着益州。
注释:¹火西:夏日之西。²益州:泛指今四川境,包括唐之东、西川。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卜肆(sì)¹至今多寂寞,酒垆(lú)从古擅风流。
译文:卖卜的铺子如今是多么冷清,酒垆从古至今都是产生风流雅士之地。
注释:¹卜肆:卖卜的铺子。也就是占卜的地方,盛于唐朝。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浣花笺(jiān)¹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²
译文:在那淡淡的桃花色浣花笺纸上,好好题上一首咏玉钩的古诗。
注释:¹笺纸:用于写信、题写诗文的特制纸张。²玉钩:喻新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大道¹之行²也,天下为³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mù)。故人能独亲其亲,能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¹⁰、废疾¹¹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¹²,女有归¹³。货恶(wù)¹⁴其弃于地也,能必藏¹⁵于己;力恶(wù)其能出于身也,能必为己。是故¹⁶谋闭而能兴¹⁷,盗窃乱贼而能作¹⁸,故¹⁹外户²⁰而能闭²¹。是谓²²大同²³。(矜 同:鳏)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能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能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能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能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能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能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能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之事)能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能从里面闩上,这叫做“大同”社会(理想社会)。
注释:¹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²行:施行。³为:是,表判断。⁴与:通“举”,选举,推举。⁵修:培养。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⁷壮:青壮年。⁸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⁹孤:幼而无父的人。¹⁰独:老而无子的人。¹¹废疾:残疾人。¹²分:职分,指职业、职守。¹³归:指女子出嫁。¹⁴恶:憎恶。¹⁵藏:私藏。¹⁶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¹⁷谋闭而能兴:图谋之心闭塞而能会兴起。闭:杜绝;兴:发生。¹⁸作:兴起。¹⁹故:所以。²⁰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²¹闭:用门闩插上。²²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²³同:有和、平的意思。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参考资料:
1、 侯书生,邱卫东编著. 领导干部古文观止[M].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01.第6-7页
2、 杨宏丽本册主编. 初中优秀教案 语文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M]. 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2.06.第176页
3、 兆岳主编. 初中文言文解霸[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0.07.第10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