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江东秋已莫,河洛先生欣所遇。形容质朴千年松,学问渊源九经库。
驾言江东秋已莫,河洛先生欣所遇。形容质朴千年松,学问渊源九经库。
欲学毛生慰老亲,便携长策干当路。我今参透草鞋禅,何似扃门作书蠹。
欲学毛生慰老亲,便携长策干当路。我今参透草鞋禅,何似扃门作书蠹。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丝丝¹杨柳丝丝雨。春在溟(míng)(méng)²处。楼儿忒(tè)³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mì)归舟。
译文: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处。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闲愁好几回同处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注释: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梳楼:指女子梳妆楼,即闺楼。¹丝丝: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喻指丝丝愁绪。²溟濛:指黑暗模糊,泛指春雨弥漫。³忒:太,过甚。⁴藏:隐忍、按捺已久。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天怜客子¹乡关²远。借与花消遣(qiǎn)³。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译文: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海棠花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注释:¹客子:指思妇远在异乡的丈夫。²乡关:家乡。³消遣:消解、排遣愁闷。⁴阑干:本指栏杆,这里是借指海棠花红绿相映、纵横交错。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然而,本词的主人公看成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女主人公形象更说得通!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 第2277-2278页 .

měirén··shūlóu--jiǎngjié

yángliǔchūnzàimíngméngchùlóuérxiǎocángchóuyúnfēiguīzhōu

tiānliánzixiāngguānyuǎnjièhuāxiāoqiǎnhǎitánghóngjìn绿lángàncáijuǎnzhūliánquèyòuwǎnfēnghán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初,张咏在成都,闻¹准入相,谓²其僚(liáo)属曰:“寇(kòu)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³准出陕,咏适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¹⁰。咏将¹¹¹²,准送之郊¹³,问曰:“何以教准?”咏徐¹⁴曰:“《霍(huò)光传》¹⁵不可不读也。”准¹⁶莫谕(yù)¹⁷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公在教导我啊!”
注释:¹闻:听说。²谓:对……说。³及:到了......的时候。⁴适:恰好。⁵自:从。⁶还:返回。⁷严:敬重。⁸供帐:举行宴请。⁹具:备办。¹⁰待:接待。¹¹将:将要。¹²去:离开。¹³郊:城外,野外。¹⁴徐:慢慢地。¹⁵《霍光传》:载于《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¹⁶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¹⁷谕:明白。
1、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等品质。
2、寇准宽厚
3、张咏足智多谋,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说话注意方式,不会正面指出其不妥之处,语气委婉得体。

kòuzhǔnshū

míng sòngdài 

chū zhāngyǒngzàichéng wénzhǔnxiàng wèiliáoshǔyuē  kòugōngcái xuéshùěr  zhǔnchūshàn yǒngshìchénghuán zhǔnyángòngzhàng wéidài yǒngjiāng zhǔnsòngzhījiāo wènyuē  jiāozhǔn  yǒngyuē   huòguāngzhuàn   zhǔn guī zhuànzhī zhì xuéshù  xiàoyuē  zhānggōngwèi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楚公子围¹(pìn)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²。伍举³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译文:楚国公子围到郑国聘问,同时迎娶公孙段家的女儿。伍举担任副使。他们正准备住进城内宾馆,郑国孙怀疑他们有诈,派行孙子羽同他们说了,于是住在城外的馆舍。
注释:¹公子围:楚康王的弟弟,当时担任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²公孙段氏:郑大夫,名子石。³伍举:又称椒举,伍子胥的祖父。⁴介:副使。⁵恶:讨厌、憎恨。⁶行人:官名。管朝觐聘问之事。类似于后世的外交官。
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既聘,将以众逆¹。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yì)(biǎn)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shàn)²听命!”令尹³使太宰伯州犁(lí)对曰:“君辱贶(kuàng)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¹⁰几筵(yán)¹¹,告于庄、共¹²之庙而来。若野赐之¹³,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¹⁴其先君¹⁵,将不得为寡君老¹⁶,其蔑(miè)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shì)¹⁷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¹⁸己,而¹⁹无乃包藏祸心²⁰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²¹诸侯,使莫不憾者,距²²违君命,而有所壅(yōng)²³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²⁴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tiāo)²⁵?”
译文:聘问结束以后,公子围准备带领军队前去迎亲。子产担心这件事,派子羽推辞,说:“由于敝国地方狭小,容纳不下随从的孙,请允许我们在城外修整祭祀的地面听候命令。”公子围派太宰伯州犁回答说:“辱蒙君王赏赐敝国大夫围,告诉围说‘将让丰氏作你的妻室’。围摆设了祭筵,在庄王、共王的宗庙视告后才来。如果在野外赐给围,这是将君王的赏赐抛在了草丛里,这就使敝国大夫围不能置身于卿大夫们的行列了。不仅是这样,更使围欺骗自己的先君,将不能再作敝国国君的大臣,恐怕也无法向敝国国君复命了。希望大夫考虑这件事。”子羽说:“小国没有罪,依赖大国才真正是它的罪过。本来打算依赖大国安定自己,又恐怕他们包藏祸心来图谋自己。敝国唯恐小国失去依赖,致使诸侯心怀戒备,使他们莫不怨恨大国,抗拒违背君王的命令,从而使大国的命令不能贯彻,无法施行。要不是这个原因,敝国是替贵国看守馆舍的,岂敢爱惜丰氏的宗庙而不让入内?”
注释:¹逆:迎。²墠:郊外祭祀的场地。³令尹:指公子围。⁴太宰:官名,掌管王家内外事务。⁵伯州犁:楚人。⁶贶:赠送,赐予。⁷寡大夫:对于他国自称本国大夫的谦词。⁸丰氏:即公孙段氏。公孙段食邑一丰,故称丰氏。⁹而,通“尔”,你。¹⁰布:设置。¹¹几筵:古时的一种祭席。¹²庄、共:楚庄王、共王。庄王是公子围的祖父,共王是他的父亲。¹³若野赐之:意谓在城外成婚礼。¹⁴蒙:欺。¹⁵先君:指庄王、共王。¹⁶老:大臣。¹⁷恃:指依靠大国而自己无防备。¹⁸靖:安定。¹⁹而:同“尔”,你。²⁰包藏祸心:外表和好,心怀恶意。²¹惩:警戒。²²距:同“拒”。²³壅塞:阻塞不通。²⁴馆人:管理客馆、招待宾客的人。²⁵祧:远祖的庙。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gāo)¹而入。许之。
译文: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就请求让军队垂下箭囊入城。郑国同意了。
注释:¹櫜垂櫜:表示袋子里没有装弓箭之类的武器。:盛弓箭的袋子。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南朝(cháo)¹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²。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译文:历经千古的北宋已成为伤心的地方,还唱着那《后庭花》曲。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不知道飞到了哪户人家中。
注释:¹南朝:东晋以后,宋、齐、梁、陈四朝并都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史称其为“南朝”,词中代指已为金所灭亡的北宋。²后庭花:曲名,即南朝陈后主所作之艳曲《玉树后庭花》。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huǎng)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jì)¹堆鸦²。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译文:于异国重见故国宫姬,世事如梦呀,肌肤胜过白雪,见其昔日豪贵,发式如旧。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啊!
注释:千髻:女性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挽在头顶。²堆鸦:即指其发型。

  吴激的这首词,通篇借用唐人诗句借景抒情,笔姿盘旋空灵、唱叹有情。当然也必须有一两句实写,才不致使人感到扑朔迷离。因此,过片几句推出前面对暗示的”商女“形象:“仙肌胜雪,宫髻堆鸦。”这两句描写不只是单纯写这位歌姬之美貌,而是从她的容颜梳妆,勾起了词人对北宋故国旧事的回忆和怀念。所以词人抚今追昔,而有“恍然一梦”之感。

  昔日皇家女子,今朝却是市井歌妓,这个反差太强烈了,不禁又触发了词人故国之身悲,身世之同感。吴激想自己如今羁身北国,“十年风雪老穷边”(刘迎《题吴激诗集后》),自己和这位歌女不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么?这自然使他想起当年白居易于浔阳江头夜遇琵琶女的情景,想起白居易的悲叹:“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吴激在《人月圆》的结尾三句融合白居易的诗意境,借意抒怀,把自己和这位歌姬,比作白居易之于琵琶女了。

  北宋中叶以后,填词渐趋工巧,隐括前人诗句填词蔚为风气。贺铸、周邦彦、陆游、吴文英等人都擅长此道。而其中吴激这首词将古人诗句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自其口出,能以人巧与天工相吻合,不愧是一首成功的“隐括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381页,高原

rényuèyuán··yànběirénzhāngshìjiāyǒugǎn--

náncháoqiānshāngxīnshìyóuchànghòutínghuājiùshíwángxiètángqiányànzifēixiàngshuíjiā

huǎngránmèngxiānshèngxuěgōngduījiāngzhōuqīngshānlèi湿shītóngshìtiān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白日射金阙(què)¹,虎豹九关开。见君谏(jiàn)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zhàng)²,往事莫惊猜。政³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译文: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遭到了贬谪,到偏僻荒蛮的地方去受苦。汤朝美还是要做官的,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注释:¹金阕:均喻指宫廷。²万里蛮烟瘴雨:指汤朝美贬新州事。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在当时被认为是僻远蛮荒之地。³政:同“正”。此借用东晋谢安语。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xiè)(áo)¹。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²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³
译文:门前长满荒草,小道也长满苔藓,想想自己的处境只能付之一笑。两只手没有用处,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论诗、醉舞、狂歌在忧愁中度日,头上的白发都是我为国忧、为南宋黑暗腐败政权抗议时栽下的呀。
注释:¹蟹螯杯:喻指饮酒吃蟹。²老子:指老了之后。³栽:栽种。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十字写的是皇宫富丽堂皇,气象森严。在那里,朝美“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四句两层,一张一弛,作者描绘出朝美朝堂上从容和无畏。据《稼轩词编年笺注》引《京口耆旧传·汤邦彦传》:“时孝宗锐意远略,邦彦自负功名,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除秘书丞,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擢左司谏兼侍读。论事风生,权幸侧目。上手书以赐,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协济大计,始终不移’。及其他圣意所疑,辄以诹问。”那时候的宋孝宗还有些进取之意。淳熙二年八月派汤朝美使金,向金讨还河南北宋诸帝陵寝所在之地。不料汤朝美有辱使命,回来后龙颜大怒,把他流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这一层“千君”、“万里”两句似对非对,中间再作一暗转。对于心怀忠义肝胆但却遭贬的朋友,辛弃疾并没有大发牢骚,徒增友人的烦闷。而是安慰朝美“往事莫惊猜”。因为有才干的人终会发迹的。眼前你不是已经奉诏内调了吗?恐怕还会有消息从皇帝身边下来,“日边”这里用以比喻帝王左右,“恐”字是拟想之辞,却又像深有把握似的,这是稼轩用典的妙处!从“蛮烟瘴雨”的黯淡凄惶到日边消息之希望复起,中间再作一暗转。上片凡三暗转,大起大落,忽而荣宠有加,忽而忧患毕至;忽而蛮烟瘴雨,忽而日边春来,乍喜乍悲,亦远亦近,变化错综,既是对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对其振作的鼓励。

  下片转叙作者自己乡居生活情怀。“门掩草,径封苔”,本是冷落景象,词人但以一笑置之。不难看出,这笑,是强作豁达的苦笑,是傲岸不平的蔑笑。

  下片基调无限幽愤,都被这领起换头的一个“笑”字染上了不协调的色彩,反映出一种由于受压抑而形成的不平而又无奈的心情。一“笑”字,内中感情复杂,可为下片基调之凝练。接下去仍是正言反出:未必我这双手就没有用处,不是可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怀”吗?试想,当国步蜩螗(tiáo táng)之际,他那双屠鲸剚(zì)虎的巨手,不能用来扭转乾坤,却去执杯持蟹,这是人间何等不平事!而稼轩但以“未应两手无用”的反语轻轻挑出,愈见沉哀茹痛。循此一念,又找足“说剑”一层。说剑论诗,慨言武备文事。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后来又曾上《十论》《九议》,慷慨国事。这时看来,这文韬武略都是无用的“余事”。剩下的,他只有终日痛饮长醉,摇摇欲倒。这“醉舞狂歌欲倒”六字,写尽词人悲愤心怀,潦倒情态,然后束以“老子颇堪哀”。“堪哀”是堪怜念之意,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意思是说,自己如此狂歌醉舞,虚置年华,这心情应该是故人所理解、怜恤的。歇拍“白发宁有种?——醒时栽”,将一腔幽愤推向一个高潮。“白发”写愁,本近俗滥,但稼轩用一“栽”字,翻出了新意。这两句有几层意思。词人春秋正富,本不是衰老的时候;但忧国之思,添他满头霜雪,这是一层。国事不堪寓目,醉中尚可暂忘,醒来则不胜烦忧,此白发乃“——醒时栽”也,又翻进一层。白发并不是自然生出来的,而是“栽”上去的,可见为国势之操劳宦途之喜悲使他年富而白发徒增。这样,就从根根白发上显示出词人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隐然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这又是一层。单就“栽”字齿音平韵,于声则无限延长,于情则芊绵不尽。这下片一路蓄意蓄势,急管繁弦,最终结在这个警句上,激昂排宕,化为感慨深沉。千载后读之,犹觉满腔不平之气,夹风雨霜雪以俱来。

  这首词,上片文意一波三折,于无字处出曲折,极掩抑零乱,跳跃动荡之美;下片却一气奔注;牢骚苦闷,倾泻而来,并且反语累出,在感情激荡中故作幽塞,豪放中仍不失顿挫曲折,词的构局可谓错综多变。

  全词核心在下片,但上下两片,对比映衬,表现力增强。上片一起,白日金阙,虎豹九关,何等高华气象;下片一转,门为草掩,径被苔封,又何等荒凉寂寞!这是一层对比。上片赞美汤朝美,誉其巨手可以“谈笑挽天回”;下片写自己,则两手只堪把蟹持杯,又是一层对比。上片写对方,终能日边消息重上朝堂,下片说自己,则满头白发,终日醉舞狂歌为消磨,再加一层对比。通过强烈对比,益见“斯人独憔悴”的不平之情,这是此词的另一个艺术特色。

  上片鼓励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一已之愤,悲愤无奈。乍读之下,上下片的思想感情,好像矛盾。其实,此等矛盾之处,正是显示稼轩的伟大之处。稼轩是虽身处闲散而时时不忘忧乐天下的血性男儿。他既不能不为一已之遭际而愤然不平,又不忍以一已之遭遇挫尽天下志士仁人之壮志。因此,他总是本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精神,鼓舞同道,力挽既倒的狂澜。故上片激劝再三,下片却沉忧抑郁。此矛盾虬结之处,正见出词人一片忠贞爱国之苦心,这正是此词的思想光辉之所在。善乎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之评辛苏词曰:“读苏辛词,知词中有人,词中有品。”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86页

shuǐdiàotóu··báishèjīnquē--xīn

báishèjīnquēbàojiǔguānkāijiànjūnjiànshūpínshàngtánxiàowǎntiānhuíqiānzhōnggāndǎnwànmányānzhàngwǎngshìjīngcāizhèngkǒngmiǎněrxiāobiānlái

xiàoményǎncǎojìngfēngtáiwèiyīngliǎngshǒuyòngyàoxièáobēishuōjiànlùnshīshìzuìkuángdàolǎozikānāibáiníngyǒuzhǒngxǐngshízā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