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

shuǐdiàotóuzhèngyànzhāngyùn--yǒurén

chūnláijiǔdōuzuòyànyángtiāntiāngōngniànmínshìrěnhuìliángtiánbiānjiǔyuānnóngshuìsànzuòliǎngjiāngāoshēngtiānrántīnglǎonóngyǒushìjīnniántángshēnjīnquējìnluànyúnyāngānkūnfàngyǎnxiānyánxiūshènggōngshōuliǎnyào使shǐrénxīnmǎnwèiwànshìwèixiānlǎoguīnónghǎomǎichuán

许有壬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3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齐王¹使使者问赵威后²。书未发³,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yàng)(yé)?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gǒu)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卑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哪里有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注释:¹齐王:战国时齐王建,齐襄王之子。²赵威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立,因年幼由威后执政。³发:启封。⁴岁亦无恙邪:年成还好吧?岁,年成。亦,语助词,无义。无恙,无忧,犹言“平安无事”。⁵说:通“悦”。⁶奉使使威后: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⁷苟:假如。⁸故:若,假设连词。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¹曰锺离子²,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sì)³,无粮者亦食(sì);有衣者亦衣(yì),无衣者亦衣(yì)。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shè)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guān)寡,恤(xù)孤独,振¹⁰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¹¹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¹²无恙耶?彻¹³其环¹⁴(tiàn)¹⁵,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¹⁶,胡为至今不朝¹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wàng)齐国,子万民¹⁸乎?於(wū)陵子仲¹⁹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²⁰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译文: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都不使他做官以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加封号,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没有加封号,靠什么来统治齐国,为民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注释:¹处士:有才能、有道德而隐居不仕的人。²钟离子:齐国处士。钟离,复姓。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³食:拿食物给人吃。⁴衣:拿衣服给人穿。⁵不业:不使他做官以成就功业。⁶叶阳子:齐国处士,叶阳,复姓。⁷鳏:老而无妻。⁸恤:抚恤。⁹独,老而无子。¹⁰振:通“赈”,救济。¹¹息:繁育。¹²北宫之女婴儿子:北宫氏的女子婴儿子。北宫,复姓。婴儿子是人名。¹³彻:通“撤”,除去。¹⁴环:指耳环、臂环一类的饰物。¹⁵瑱:一种玉制的耳饰。¹⁶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这些都是带领百姓行孝的行为。¹⁷不朝:不使她上朝。古时夫人受封而有封号者为“命妇”,命妇即可入朝。此句意即,为什么至今不加封号,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¹⁸子万民:以万民为子女,犹言“为民父母”。¹⁹於陵子仲:齐国的隐士。於陵:齐邑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²⁰索:求。

  这篇文章表现了赵威后的政治思想,同时也对齐国的政治状况有所批判。战国以前,民本思想已逐渐掘起。一些思想家、政治家都已意识到人民的作用,提出了诸如“民,神之主也”,“上思利民,忠也”等主张。这种思潮在战国时继续发展。孟子有“民贵君轻”一说,田于方、颜斶也有“士贵王不贵”的思想。赵威后提出“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思想,是与历史上这一民本思潮相一致的。齐王使者问候赵威后,信函还没有拆开,威后就连续发问:“年成还好吧?百姓安乐吧?齐王安康吧?”她把收成放在第一位,因为“仓禀食而知礼节”,“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接着,她问到百姓,而把国君齐王放在末位,这明显地反映出了她的民本位思想。收成好自然百姓安乐,百姓安乐自然国君无恙,逐步推理,简明而正确,却使“使者不悦”,他诘问赵威后“先贱后尊”,威后的回答清晰明了,层层递进,驳得使者无话可说。

  接下来威后问道:“帮助君王抚养百姓的至贤至德的钟离子为什么没有被任用,没有成就功业呢?帮助君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的叶阳子为什么也得不到重用呢?带动百姓奉行孝道的婴儿子为什么得不到封号呢?”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王治理国家的有德之人,故以“无恙乎”热情发问。弦外之音即是对齐王昏庸无道的指责。与对贤士孝女的关爱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不贤不孝、带领百姓无所事事、无益于国的於陵子的愤恨,她问道:“尚存乎?何为至今不杀乎?”对比和连续发问表现了赵威后豪爽坦率的个性。

  全文围定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使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引而不发,凭空制造出峭拔、险绝的独特气势。文章开头便以“今年的收成还好吗7百姓还好吗?齐王还好吗”三个问句,“斗问三语,如空陨石”(金圣叹语),剑拔弩张,形成尖峭的文势,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当齐使对赵威后的问话表示不满时,赵威后并末一如常态以一般陈述句作解释。而是寓答案于反问句中。进一步助长壁立千仞的奇绝之势。赵威后的“进而问之”,复将文章向深处推进一层。对于齐国三位贤才与有德之士,威后以三“无恙耶”发问,体现了她对士人的作用、价值的清醒认识。对于於陵子仲,威后一直以“尚存乎”相询,明显表现出对“率民出于无用”的隐士的深恶痛绝。文章就在这种率直而尖锐的追问中戛然而止。文势却在循环往复的发问中蓄得十足,驻足不住,直冲出篇外。足令人回味!

  综观全文,虽以问构篇,却又显得常中有变。一是问句有一般问句与反问句的变化,二是句式编排上有排比问句与零散问句的变化。排比问句的运用,增加了文章波澜壮阔、排山倒海的气势。文章在这类整齐的句式中回环相生,气韵又在前后几组问句中层层推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整齐之中,又穿插以参差错落的零散问句,点染以灵动变幻的一般陈述句;同时排比句式本身又不拘一格,时出变异句式。这些使得文章整齐与参差交错,力量与韵致并生,为文增色不少。

参考资料:
1、 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 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2、 《中国历代文学名篇》编委会.《中国历代散文名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人有卖人马者,比¹三旦²³市,人莫之。往见伯乐曰:“臣有人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¹⁰¹¹而视之。去¹²而顾¹³之,臣请献一朝之贾(jià)¹⁴。”伯乐乃¹⁵还而视之¹⁶,去而顾之,一旦¹⁷而马价十倍。
译文: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早晨守候在集市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一匹骏马。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围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再回头看看,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于是就照着卖马人的话做了,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
注释:¹比:连续,接连。²旦:天。³立:站立。⁴于:在。⁵莫:没有谁。⁶知:知道,了解。⁷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⁸言:交谈。⁹愿:希望。¹⁰子:代词,代指伯乐。¹¹还:同“环”,围绕。¹²去:离开。¹³顾:回头看。¹⁴一朝之贾:一天的收入;贾:这里指贩卖商品所得的收入;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¹⁵乃:就 ,于是 。¹⁶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¹⁷一旦:一天。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¹催船镜里行。
译文:东风吹来晚雨,江面上晚潮新涨;擂鼓起航,船只分波开浪,行驶在明镜一般的江面上。
注释:¹叠鼓:急促的鼓声,重沓的鼓声。
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
底事¹今年春涨²小?去年曾与画桥³平。
译文:为何知道今年的“春涨”比去年小,因为去年它们曾与画桥持平的。
注释:¹底事:何事,何原因。²春涨:春季的涨水。³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这是一首语言简单韵味亦不悠远的小诗,我们来看一下: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 飒飒的东风,吹来晚雨,江面上,晚潮新涨,而我们的作者,不知什么缘故,却要在天将暮的时刻,坐船出行。古代船起航的时候,船工也就是水手都要擂鼓助威,以壮声色,这不就在一连串重沓、急促的鼓声中,作者乘坐的航船分波开浪,行驶在明镜一般的江面上。

  “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 令人奇怪的是,站在船头看风景的作者,多少风光过眼,忽略不计,却偏偏注意上了今年的“春涨”,所谓“春涨”,就是春天的涨水,比如积雪融化,比如绵绵春雨——而且他不是一般性的注意到,而是精准的看到,今年的“春涨”却要比去年小,因为去年它们曾与画桥持平的,今年自然远低于画桥,而作者闹不清个中缘由,是故以“底事”这一设问性的词汇领起了后两句诗。 解读到这里,这首诗也就结束了,有什么很特殊的内涵吗?没有;有什么很悠远的余韵吗?也没有。那么它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我个人以为,也许正体现在它的“无为而为”,作者不知何缘故有此一行,也许仅仅是坐船松散松散心情,因此行船当中,随便很普通的事情都可能引发他的极大兴趣,而他看到了,写下了,记入诗中,正可以体现天下万物莫不为诗材,有准备者随意点化,皆能使其散发韵味一二,纵不能成为经典,但忠实生活、写抒内心的目的却达到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小诗呢? 是为诗解。

参考资料:
1、 岁月如歌 . 原创 . 2021年2月18日

wǎncháo

fànchéng sòngdài 

dōngfēngchuīwǎncháoshēng diécuīchuánjìngxíng 
shìjīnniánchūnzhǎngxiǎo niáncénghuàqiáopíng 
百战归来力不任,消磨神骏老骎骎。
百战归来力不任,消磨神骏老骎骎。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
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
短歌声断银壶缺,常记当年烈士吟。
短歌声断银壶缺,常记当年烈士吟。

  这首诗与曹操的《龟虽寿》显然是声气相通的,但情绪却更为复杂一些。郝经早年便胸有抱负,曾多次上书蒙哥、忽必烈等,陈述图天下之道,且向为忽必烈所重。但不想正待施展才华之时,却被扣真州十六年,使得神骏消磨,有志难酬,所以其真州诗作无不凄婉,思归之切更可想见。一旦北还,自然跃跃欲试,不能自已。但十六年的压抑生活,使他身心都受到一定摧残,所以一方面是“壮心不已”,另一方面却自感已力不从心,全诗于一起一伏之间明显地透出了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

  “百战归来力不任”的慨叹之后,尽管十六年“消磨神骏”,但老马骎骎,仍不肯缓蹄。继而用郭隗所述“千金买骨”的故事自比有千里马之才,但未得施展,所以“垂头自惜”;但接着一转,雄心未失,“伏枥仍存万里心”。

  接着又一沉,岁月流逝,官路淹滞,要升迁到能施展自己抱负的位置已希望不大,于是更感慨于自己当年为施展抱负而奔驰于边塞战垣的戎马生涯。但接着情绪又为之一振,尽管“去日苦多”,但自己并没有一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是“常记当年烈士吟”。 所以,尽管郝经跟曹操一样有着雄心壮志,也有着同样的戎马生涯,但他更有一段南冠楚囚的压抑生活,因此晚年北还时的这首诗,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激昂之声中,夹杂着几分深沉的感伤,这种感伤也不同于曹操《短歌行》中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情绪,而主要是力不从心的慨叹和恐不能及时施展抱负的预感(“岁月淹延官路查”)。这种预感不幸应验,也就在北还这一年,郝经病死于燕京。

lǎo--hǎojīng

bǎizhànguīláirènxiāoshénjùnlǎoqīnqīn

chuítóuqiānjīnréngcúnwànxīn

suìyuèyānyánguānyǎofēngchénrěnrǎnsāiyuánshēn

duǎnshēngduànyínquēchángdāngniánlièshìyín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绿草蔓(màn)¹如丝,杂树红英²发。
译文:春天,绿草如丝蔓延大地,各类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
注释:¹蔓:蔓延。²英:花。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无论¹君不归,君归芳已歇²
译文:且不说心上人儿不归来,即使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
注释:¹无论:莫说。²歇:尽。

  谢眺有一些小诗,带着南朝民歌气息,语言精练,情味隽永。《王孙游》就是这样一首小诗。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或自《楚辞》,而所写的内容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妇女独守青春的苦闷。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蔓:蔓延。红英:红花。这两句是说,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各样的红花。

  这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春天里,绿草如丝,葱葱茸茸,蔓延大地,一派绿色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绿的氛围,红的点缀,在鲜明的对比中,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草、红花使人想起这个思妇的青春年华。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无论:莫说。歇:尽。这两句是说,且不要说你不回来,就是你现在回来也赶不上春天了,花儿也谢了。言外之意,是说等丈夫回来,自己也就老了,当然还是盼望丈夫早些归来。

  她的丈夫出门在外,自己一个人在家度过她的青春年华,心情苦闷。目睹大好春光,红颜难持久啊!这里诗人不主要写少妇如何急切地等待自己的丈夫归来,而是着重写她对于红花的珍惜,对于大好春色的留恋,由此描写她思君、恋君的春一般的情愫。这种对春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留恋透出主人公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这样,从景物的描绘,到情感的抒发,再到理性的升华,三者水乳交融的融合在一起了。所以这是一首充满了生命意识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诗。

  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

  首先,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的带有文人的雅,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的“母题”,这便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宛转,风情摇曳的特色。

  其次,诗写春景逗春情,因景生情,情景相生,短小清新,风姿绰约,这原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写笔法上,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点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思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才能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另外诗用仄韵,短促、急切,对标现出主人公惜春、惜时的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现出语浅意深、韵短情长的艺术风貌。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30-831页

wángsūnyóu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绿cǎomàn shùhóngyīng 
lùnjūnguī jūnguīfāngxiē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